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着名战役纪-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冯·伦斯德和西线装甲集团军司令盖尔·冯·施韦彭堡将军坚守岗位,而他们两人均受到上级的掣时:不经最高统帅部特许,伦斯德不得擅自动用战略预备队;施韦彭堡则无直接指挥战斗之权。
  6 月6 日凌晨1 时,德军第21 装甲师师长福伊希廷格尔少将向隆美尔的B 集团军司令部报告:盟军伞兵正在特罗阿尔恩附近着陆。可是他并没有得到从坦克集中地法菜兹出动坦克作战的命令。福伊希廷格尔所能办到的只是根据例行作战规定,派出最前沿的2 个步兵营去对付盟军空降部队。
  凌晨2 时45 分,冯·伦斯德在司令部接到报告:“康坦丁半岛东海岸外传来阵阵引擎声。”这是有关盟军从海路登陆的另一个信息,德军第84 军很快全部处于戒备状态。
  但是,上级作出的反应却是:“西线总司令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大规模行动。”德国人确信,只要盟军试图发动入侵,他们的雷达站必然会事先发出警报,但事实上,未被摧毁的少数几个雷达站几乎全都受到了严重干扰。而当德军开始察觉到盟军反攻部队的行踪时,盟军部队已在离海岸12 海里处上了登陆艇。
  直到上午6 时半左右,B 集团军司令部才获准出动装甲部队。当时由于轰炸,通讯暂时中断,这样又过了2 个小时,福伊希廷格尔才接到率部出击的命令。在此期间,福伊希廷格尔曾自作主张地派遣了包括由坦克组成的战斗群去袭击盟军伞兵部队。
  6 月6 日凌晨的几小时内,德军统帅部乱作一团。伦斯德的参谋长请求希特勒批准出动党卫队第21 装甲师和勒尔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的空降行动,但是,希特勒却命令,在白天侦察弄清形势之前,禁止动用这两支战略预备队。他认为,盟军对诺曼底的空降袭击,只不过是牵制德方后备兵力的佯攻,而主要的海上入侵将在塞纳河以北一带发起。
  不仅希特勒本人,而且德军最高统帅部和隆美尔司令部也都持有这种看法。甚至在盟军战舰万炮齐轰诺曼底海岸的时候,他们还是固执己见。
  由于德国人在这种突然袭击面前被吓得惊慌失措、混乱不堪,所以绝大多数盟军空降兵没有遭到猛烈的进攻。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的战士们也纷纷从隐藏的地方冲出来,把诺曼底一带所有的电话线统统剪断,使得驻守在那里的德军孤立无援,无法聚集装甲部队迅速进行抵抗。
  戴高乐的广播讲话
  “西红柿该摘了。”
  “苏伊士运河的天气很热。”
  “骰子放在桌子上,”
  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的这些短语呼号,都是用标准的法语广播的。因为英国广播公司经常用这些秘密呼号与法国地下抵抗组织联系,现在即便德国监听站收听到这些呼号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怀疑。但是,盟军总反攻开始之后,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句呼号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这句呼号引用了《秋赋》中的一句诗:“阴郁沉闷刺透我们的胸膛。”不久,这种广播不再使用暗语了。“英国广播公司,现在,我们向各位听众发布一条新闻。”“这里是伦敦,英国广播公司对外广播电台,现在向法兰西人民播音。”接着,收音机里传出一位女播音员的声音:“这里是伦敦英国广播公司电台,法国公民们,现在请戴高乐将军讲话。。”夏尔·戴高乐将军是法国著名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领袖。巴黎沦陷后,他一直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抵抗运动。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他那庄严的声调、炽热的激情,通过无线电波在欧洲大地回荡着。毫无疑问,遍布法国各地的地下抵抗组织司令部都可以通过耳机听到这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声音。
  “法兰西人民,一个伟大而神圣的战役开始了!”
  这是在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拿起武器,帮助那些正冒着纳粹的枪林弹雨登陆和空降在法国的盟军部队。它号召法兰西人民不惜一切代价,在这场残酷战争的最关键时刻,同他们憎恨的普鲁士邻国进行殊死拼杀。
  “打倒德国鬼子,法兰西万岁!”戴高乐高声呼喊着,呼吁法兰西人民重新振作起法兰西精神,动员起所有的地下武装力量,狠狠打击残暴的敌人。      
 
                 
 
 
 
第七章血故海滩诺曼底
 
 
  1944年6月6日晨,英吉利海峡。
  海水翻腾起伏,寒风卷起的层层浪花令人头晕眼花,加之海面上弥漫着浓浓的雾气,让人们对整个海峡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当东方的地平线上闪烁着晨曦的光亮时,在离诺曼底海岸线约几百米的海面上,漂浮着一艘X…23微型潜水艇。它用灯光不停地向后面的舰船传递着信息。
  这艘X…23微型潜艇已经在海底行进了48个小时。它肩负的任务是,为盟军的登陆艇发起最后攻击指示精确的登陆地点。这是第一艘到达进攻地区的舰只。
  在这艘潜艇的引导下,没过多久,成千上万艘舰船,从小登陆艇到大战舰,借着英吉利海峡弥漫的雾气,一排一排,一列一列魔术般地出现了。
  H时之前
  登陆前火力准备的空中轰炸,早已于午夜开始。
  黑暗的天空中不时传来重型轰炸机大编队的引擎声,这声音低沉而又有力,仿佛要把整个天空连同德军地面防御设施一起震碎不可。
  不一会,引擎声被飞机的俯冲呼啸声和炸弹的爆炸声所掩盖。黎明前灰暗的大地上不时发出炸弹爆炸的闪光。。
  按照战前的火力准备协同计划,空中轰炸首先由重型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对经过选择的德军岸炮阵地进行攻击。
  在5时前这段时间内,英军的1056架重型轰炸机对德军10个最重要的海岸炮连以及登陆附近的通信设施倾注了5000多吨炸弹,德军在滩头上的海岸炮阵地纷纷中弹起火。
  紧接着,美军第8和第9航空队的1630架“解放者”式、“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对德军防御工事实施了猛烈的空中攻击。这些飞机向海滩防御设施倾注了4200吨炸弹。轰炸一直持续到部队开始抢滩登陆前10分钟。
  火力支援舰只于1时40分就进入了指定的航道抛锚。在空军的轰炸机刚一完成任务退出,海面上各种火力支援舰炮就喷射出一道道耀眼的火光,成吨的炮弹犹如倾盆大雨,在纳粹自诩为“大西洋铁壁”的海防要塞上开了花。
  当各型登陆艇刚一到达指定位置,火力支援舰就立即向德军岸上实施火箭齐射。
  如此密集而协调的火力支援,在以往的登陆作战中还从未有过。
  5时50分,德军一个尚没被摧毁的岸炮连突然向盟军的驱逐舰“菲奇”号和“科里”号开火,2 艘驱逐舰的周围顿时掀起了十多个高高的水柱。20分钟后,德军圣瓦斯特的大口径炮连,也对正在离海岸3100米处扫雷的一艘扫雷艇进行猛烈射击。
  英军的轻型巡洋舰“黑王子”号立即还击,把敌炮连的火力引向自己,使得那艘扫雷艇得以继续扫雷。
  5时36分,德军的重型炮弹开始落在盟军的各重巡洋舰附近。
  此时,随着各运输登陆艇的临近,盟军海军编队司令决定实施预定的舰炮火力准备,瞬时间各舰都向其指定的目标开火。
  6 时10 分,支援飞机按计划开始在“U”编队与海岸之间施放烟幕,但是负责掩护“科里”号的那架飞机被德军防空炮火击中,拖着一道浓烟,坠落海中。“科里”号战舰因无烟幕掩护,成了德军几个岸炮连集中射击的目标。为躲避敌人炮火的射击,“科里”号在狭窄的水域内快速进行机动航行,并不停地射击。可是,没多久“科里”号碰上一枚水雷,只见“科里”号军舰的中部突然“轰”的一声燃起了大火,很快地倾斜、沉没了。
  此刻,其他扫雷舰艇正在紧张地在换乘区、上陆通道、火力支援舰只的接近航道和火力支援区内开始扫雷。
  随后,登陆输送编队陆续到达指定海域,英、美军分别在离岸7 海里和11 海里处建立了换乘区,在灯标的指引下,沿清扫过的航道各就各位,然后陆续放下小舟,18 万登陆部队已做好准备,等待着换乘时刻的到来。
  在盟军的“霸王”作战计划中,美军选定的登陆滩头是沿康但了半岛东海岸下半段向东延伸到贝辛港以东的“犹他”滩头和“奥马哈”滩头;英军和加拿大军队选定的登陆滩头则从贝辛港一直向东,延伸到乌伊斯特勒昂,分别叫做“黄金滩”、“朱诺滩”和“剑滩”。两条登陆线的长度均在45公里左右。
  美军进击任务由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指挥的第1 集团军担任;英、加军的进击任务由迈尔斯·登普西中将指挥的第2 集团军担任。整个“霸王”作战由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委托英国陆军中将蒙哥马利直接指挥。
  登陆作战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突击上陆阶段就要开始了。
  “犹他”滩头
  “犹他”滩头是美军第4 步兵师登陆的地点。这是康坦丁半岛东岸的一段长达15 公里的海滩,海滩本身是一段坡度不大的黄沙坡,纵横着数不清的小溪。沙坡上有几道抗登陆障碍物,低潮时这些抗登陆障碍物大约有270—360 米宽。
  越过障碍之后,就是几米的干沙滩,那里到处都是浮木、海草和贝壳,在干沙滩的后面是90—136 米低沙丘地带,有的沙丘上长着野草。
  靠着沙丘对海的一面,德军筑起了一道混凝土壁垒。在实际登陆的部分海滩的北端,沙丘比其他地方稍高些,叫做瓦拉村,这是用离那里最近的一个内陆村庄的名字来命名的。
  海滩的后面则是淹没了的牧场,向内陆延伸大约3.2 公里。若干条堤道穿过这些泛区,它们是通过沙丘到达海滩的捷径。
  为登陆需要,美军将这一长长的海滩分成8 段,各段都以英文字母命名,每段再分成红绿两滩,但是,第一梯队实际只使用了最南端的两段。
  4 点0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