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海战-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的关键时刻却已悄然过去。德国的冒险行动正在获得成功。
  当德军入侵丹麦时。丹麦人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德军的1000名士兵在哥本哈根登陆。另一支德军小分队在该岛西部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当丹麦人尚未醒悟过来时,他们就已经处于纳粹军队的铁蹄之下。
  在奥斯陆,德军遭受一次极为严重的挫折。入侵挪威的德军必须穿过70海里长的奥斯陆峡湾。即使在夜晚,他们也无法避免被对方发现。在奥斯陆以南25海里处,即在霍尔滕海军基地附近,峡湾约有200码宽,设在此处的挪威岸炮已经戒备。挪威人突然准确地向德舰开了火,于6时23分将德国“布吕歇尔”号巡洋舰一举击沉。正当德国的海军武官在奥斯陆码头上焦急地迎候时,德国的突击部队已在霍尔滕的南面登陆,并从背后夺取了霍尔滕。随后,德军继续向前挺进。与此同时,德国的空降部队占领了奥斯陆的福内布机场。不久,奥斯陆城便落入德军手中。挪威国王将政府迁到奥斯陆以北100英里处的哈马尔。
  在其他大多数地方,德军的登陆未遇到抵抗,或遇到轻微的抵抗。只有在卑尔根,挪威的岸炮重创了德国“柯尼斯堡”号轻型巡洋舰,并使之处于瘫痪状态。第三天,该舰被英国海军航空兵炸沉。在北部的纳尔维克,德国入侵部队遭到了挪威的两艘海岸防卫舰“艾兹沃尔德”号和“诺格”号的抵抗。但经过一场英勇而无谓的抵抗后,这两艘挪威舰艇都被击沉了。此后,在两艘战列舰的全面支援下,10艘德国驱逐舰溯峡湾而上,将部队遣送上陆。
  看来,“威悉河演习”作战的结果比那些持乐观态度的决策者们所预料的还要好。这次行动的损失极小。至4月9日晚,所有目标均已落人德国人手中,现在该轮到德国陆军去利用德国海军所创造的种种有利条件了。当然,德国海军还有一些任务尚待完成,他们的军舰需要驶出挪威领海,去保卫通向挪威的海上补给线。
  德军所遇到的第一次反击发生在纳尔维克。英国海军部深感纳尔维克港之重要,他们打算尽快采取行动。英国人确信只有一艘德国驱逐舰驶入纳尔维克港。于是,他们命令沃伯顿…李海军上校率领一支驱逐舰分舰队“前往纳尔维克,击沉或俘获这艘敌舰。如果沃伯顿…李认为可以从现有的敌守军手里夺取纳尔维克,则可酌情派部队登陆。”后来听说德军兵力比所预料的强得多,海军部又命令沃伯顿…李:如果他认为德军防守严密、进攻无望的话,他可以取消这次行动。沃伯顿…李的回答体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传统作风:“立即投入战斗”。
  沃伯顿…李上校乘坐的“勇敢”号驱逐舰在“猎人”号、“哈沃克”号、“霍特斯珀”号和“敌忾”号驱逐舰的随同下,于黎明前驶入弗斯特峡湾。在接敌阶段,当“霍特斯珀”号和“敌忾”号与敌岸炮交火时,另外3艘舰冲入港内。在港内,他们发现的不是一艘德舰,而是5艘驱逐舰和数艘商船,在第一次攻击中,“勇敢”号的鱼雷就击中了德国的“威廉·海德坎姆”号驱逐舰,1名德国海军准将丧命。另一艘德国驱逐舰也被炮火击沉,第3艘搁浅。当德国人从突袭中清醒过来时,开始了还击。他们向英舰进行交叉射击,可是没有击中“哈沃克”号。英舰在烟幕的掩护下撤出战斗。不一会儿,“敌忾”号和“霍特斯珀”号加强了“勇敢”号和另外两艘英舰,再次发起攻击。“霍特斯珀”号击沉了两艘德国商船。英舰一鼓作气又发动了第三次攻击。可是,这一回时运逆转。沃伯顿…李又发现3艘德国驱逐舰从赫简斯峡湾正径直向他驶来。当相距10000码时,沃伯顿…李首先向德舰开火。然后,英舰调转船头,边打边撤。可是,当英舰驶至巴兰根峡湾时,遭到了德舰的伏击,另有两艘德国驱逐舰正在那儿等侯着它们。“格奥尔格·蒂尔”号迎击“勇敢”号。没过多久,“勇敢”号的舰桥被击中一炮,沃伯顿…李上校不幸牺牲。几分钟后,“勇敢”号沉没了。“格奥尔格·蒂尔”号转而向左,瞄准“猎人”号驱逐舰一连发射了数条鱼雷,又将“猎人”号击沉。“霍特斯珀”号和“敌忾”号均被打伤,可它们终于和“哈沃克”号一道逃入公海。德舰因遭受了损伤不能进行追击,也不能按原定计划撤回德国。幸存的3艘英国驱逐舰在向外海撤退的途中遇上了德国军火船“劳恩费尔斯”号。英舰打了几个齐射后,这艘军火船便在一声巨响中爆炸了。
  几天之后,即4月13日,英国一支强大的舰艇部队(包括“厌战”号战列舰和“暴怒”号航空母舰)继续完成了沃伯顿…李未竟的使命,将德国在前几天战斗中幸存下来的8艘驱逐舰全部击沉。这两次战斗的经验教训是显而易见的。在第一次战斗中,沃伯顿…李的分舰队的兵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作战海区对他也极为不利。这一海区的地理特点限制了英国分舰队的速度与机动能力。并为德舰进行伏击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英国分舰队在接敌时达成了战术上的出敌不意,从而使德舰招致了重大损失。但是,后来英舰在撤退时,却遇到了两支德国舰艇部队的夹击,其中一支切断了它们通向公海的退路。这一点是沃伯顿…李所未曾料及的。在第二次战斗中,英军正确地运用了优势兵力,从而保证了任务的完成。
  总而言之,在对待德国入侵挪威的问题上,英国表现出优柔寡断,临时应付。英国深知德国在入侵挪威时根本未把英国的海上力量放在眼里。因此,英国急于寻找一条回击入侵者的良策。形势要求英国采取迅速而果断的反击措施,因为德军在刚刚登陆后最易遭受攻击。在从奥斯陆通往一些德国占领军据点的铁路交通建立之前,德军只好靠原来配给的给养品维持生活。在英国本土舰队处于戒备的情况下,德军也不可能从海上得到补给。可是,正当德国人紧张地忙于在挪威建立交通运输线的时候,英国内阁却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去讨论选择什么地方作为反击地点。英国大多数部队已被派往法国前线。尽管法国愿意派出一个阿尔卑斯步兵旅和两个旅的外籍部队来加强英军,但英国也只有极少量的部队可用于挪威作战。盟军的部队部署在什么地方最适宜,这是英国内阁所面临的一大战略难题。当时,有两个地方可作为战略突击点,这就是纳尔维克与特隆赫姆。如前所述,纳尔维克控制着挪威与瑞典的铁矿石的输出,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鉴于海军在那里已经取得了胜利,纳尔维克吸引了包括丘吉尔在内的一些高级军官。但另一方面,特隆赫姆作为一个战略重点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个城市位于只有几英里宽的挪威中部地段,它可以控制所有通向北方的陆上交通线。英国内阁提出继续发展海军在纳尔维克所取得的胜利;可是,当这次行动刚刚开始时,政府却又将主攻方向改为特隆赫姆地区。
  纳尔维克
  1940年4月12日,英国首批特遣部队(即纳尔维克远征军)在麦克西陆军少将的率领下乘舰前往纳尔维克,担任支援任务的海军部队的指挥官是海军元帅科克(奥里瑞)勋爵。麦克西将军接到的指令内容如下:
  虽然知道在一个人烟稠密的区域内,有一个真正的目标,但如果不能确切地找到它的位置、也不能准确地加以鉴别时,决不可进行轰炸。如果轰炸,显然是违法的。
  这支部队的目的是将德军从纳尔维克地区清除出去,并占领纳尔维克……你的最初任务是率领部队进驻哈尔斯塔,保证与可能在当地坚持斗争的挪威部队进行协作,并获取必要的情报,以便制订进一步的行动计划。我们并不要求你不顾敌方的抵抗强行登陆……是否应该登陆,将由海军高级军官和你商量后再作决定。如在哈尔斯塔无法登陆,应该另外寻找合适的登陆点。登陆必须是在你拥有足够的部队时实施。
  这些指令的审慎的语气似乎给麦克西将军留下了一种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几乎不考虑帝国总参谋长艾恩赛德将军在给他的一封信中所提出的一项比较有进击性的建议:“你也许会有利用海军作战成果的机会,如果确有这种机会,你应该加以利用。必须大胆从事。”
  制订进攻纳尔维克的计划的过程,明显地暴露出英国对于两栖作战毫无准备。当需要大胆从事的时候,麦克西将军接到的指令却强调要审慎。麦克西和科克被任命为地位同等的司令官,他们个人的与共同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最为奇怪的是竟然选择哈尔斯塔作为最初登陆地点。部队在哈尔斯塔不能阻止德军向主要目标纳尔维克的补给,而且从哈尔斯塔再向纳尔维克进攻,还需要进行两栖作战。
  当英国远征军向哈尔斯塔挺进时,科克接到本土舰队司令的一份电报。电报中提出,鉴于“厌战”号战列舰和“暴怒”号航空母舰对德舰攻击的成功,可以直接向纳尔维克发动突击。科克敦促麦克西采取行动,可是麦克西将军引证有关不轰炸居民区的指令,表示拒绝。科克进一步要求,而麦克西坚持认为纳尔维克的德军防御实在太强,海军进行炮击无济于事。最后,他还认为他手下的运输船并非战斗装载。在麦克西的强烈反对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科克无可奈何,只得按原计划行事。
  后来,内阁发来一份电报,要求科克和麦克西勇敢地采取行动。电文如下:
  你们的建议,会在纳尔维克造成不利的僵局,并使我们最精锐的一个旅无所作为。我们不能将法国阿尔卑斯步兵旅派给你们。“厌战”号在两三天内需要派往其他地方。因此,你们应充分考虑在“厌战”号和驱逐舰的掩护下向纳尔维克进攻。这些军舰也可以在罗姆巴克斯峡湾作战。夺取纳尔维克港口和城市,将是一个重大的胜利。我们希望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