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军事 美军篇-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N…518 至 AN…537,但是美国人进行涂装时粗心大意将“AN”错写成了“AM”。

  以美国人的标准,B…17C 并不是真正用于作战的型号,USAAC 此时正在采购根据欧洲空战经验进行改进的 B…17E,但英国皇家空军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迫不及待地将 B…17C 投入一线战斗。

  所有堡垒 I 都装备驻扎在西莱茵汉姆(West Raynham)的第 90 中队。但是堡垒 I 在英国有一个不祥的开端,交付那天,首架堡垒 I 在西莱茵汉姆降落时冲出跑道,折断了起落架,这架飞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飞起来,被遗弃在跑道边,成为其他飞机的“器官捐献者”。

  英国空军计划将堡垒 I 使用在对欧洲大陆目标进行的白天无护航轰炸中,期望堡垒 I 强大的防御武器能抵挡德国战斗机的攻击。1941 年 7 月 8 日,堡垒 I 从博布鲁克(Polebrook)起飞进行第一次出击,目标是威廉港(Wilhelmshaven)。这次行动共有三架堡垒 I 参与,但由于其中一架发生发动机故障,被迫转向次要目标。剩余的两架在 9,144 米高空对威廉港的海军兵营进行了轰炸,但是在如此高度,投下的炸弹没有击中任何目标。除此之外,炮手发现在近万米高空的零下气温中,机抢都被冻住无法射击,所幸的是没有遭遇敌机,所有飞机都安全返回基地。

  7 月 24 日,堡垒 I 编队轰炸了布雷斯特港(Brest)的法国海军设施,依旧没有命中。编队中的轰炸机装备了斯佩里(Sperry)投弹瞄准具而不是精密的诺顿,所以以 9,144 米高度从目标上空通过时,炸弹完全错过了目标。德国战斗机拦截了轰炸机编队,将一架堡垒 I 打成重伤,在着陆时解体,其余飞机都安全着陆。

  英国空军的堡垒 I 数量不断减少,第三架损失的堡垒 I 是在一起火灾中烧毁,接下来三架堡垒 I 在轰炸挪威奥斯陆(Oslo)时全部被德国战斗机击落。德国获得了其中较完整的一架,可能使德国人有机会第一次看到诺顿投弹瞄准具。第七架损失的堡垒 I 在一次高空试飞时坠毁。第八堡垒 I 是从云层中飞出之后就一头栽向地面,未能查出事故原因。

  到 1941 年 9 月,英国空军的堡垒 I 已经执行过 22 次轰炸任务,目标有不来梅(Bremen)、布雷斯特港、爱登(Emden——德国重要的海军基地)、基尔(Kiel)、奥斯陆、鹿特丹(Rotterdam)等。堡垒 I 共出动 39 架次,其中十八架次因为机械故障而放弃任务,两架次转向次要目标。共有八架堡垒 I 在战斗和事故中损失,经受了这些挫折后,英国空军决定放弃在欧洲大陆进行的白天轰炸任务。

  随后,有 4 架堡垒 I 部署到中东支援北非作战一直到 1942 年 5 月,它们担负起对利比亚班加西(Benghazi)和托布鲁克(Tobruk)轴心国目标的夜间轰炸任务。1941 年 10 月,英国剩余的堡垒 I 也移交给皇家空军空军海防总队(RAF Coastal mand)执行海上巡逻任务,由第 206 和第 220 中队操作。1942 年 7 月一架堡垒 I 部署到印度战区,后被 USAAC 接管。堡垒I就这样结束了在英国空军的服役生涯。

  实事求是地讲,堡垒 I 的初次作战是失败的,它们在飞行中频繁发生机械故障,高空飞行时机枪会被讨厌地冻住,完全不能指望来对付德国战斗机,除此之外,高空轰炸也不要期望能击中任何目标。英国空军根据使用堡垒I的经验,在行动中尽可能多地出动轰炸机并排列成紧密队形,以充分发挥自卫火力并互相支援,为此也加强了机组的训练。不管怎样,英国飞行员对这个大家伙还是有些好感的,称赞堡垒 I 易于驾驶,操纵灵活,投弹时相当稳定。

  B…17D

  1940 年 4 月 17 日 USAAC 又订购了更多的 42 架 B…17C,由于这批飞机与上一批次的 B…17C 相比进行了少许改进,所以 USAAC 在 1940 年 9 月 6 日将这批飞机的型号改为 B…17D。事实上,B…17D 和 B…17C 的公司型号相同,都是 Model299H,仅在一些细节上有区别,外观上,B…17D 的发动机舱上增加了一组鳃门以改善发动机冷却,腹背的防御武器增加到两挺机枪,内部采用修订过的电气系统,并增加了第十名机组乘员。

  首架 B…17D 在 1941 年 2 月 3 日首飞。B…17D 在 1941 年 2 月到 4 月间交付给 USAAC,序列号从 40…4059 到 40…3100。派驻海外的单位优先获得了这些新装备,大多数 B…17D 都部署在夏威夷和菲律宾。先前的 B…17C 稍后都升级成 B…17D 标准并且型号也改为 B…17D。

  从 1941 年 3 月开始,B…17 漆上橄榄绿和灰色的伪装色,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所有的 B…17C 和 D 型都披上了战时涂装。

  B…17D 性能规格表

  发动机:4 具赖特 GR…1820…65(G…205A)“旋风”星型发动机,起飞功率 1,200 马力,高度 7,620 米时 1,000 马力。

  性能:最大时速 512 公里(7,620 米)。实用升限 11,278 米。爬升至 3,048 米高度耗时 7 分 30 秒。最大航程 3,862 公里(载弹 1,814 千克)/5,471 公里(空载)。

  重量:空重 14,045 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17,835 千克。

  尺寸:翼展 31。63 米,全长 20。69 米,全高 4。57 米,翼面积 131。92 平方米。

  军械:6 挺 12。7 毫米机枪,机背、机腹机枪支架各两挺,腰部两侧机枪支架各装一挺;一挺 7。62 毫米机枪,可安装于机身前部任一球形机枪座。内部弹舱最多可挂载 2,177 千克炸弹。

  B…17E

  B…17E 是飞行堡垒家族中第一个开始大量生产的型号。B…17E 是根据早期欧洲空战的经验教训进行改进的产物,从 B…17E 开始,飞行堡垒开始真正成长为令人生畏的轰炸机。

  在许多文献中提及 B…17E 的产生,就会说是根据汲取了 1942 年的太平洋战场使用 B…17C/D 对日作战或者英国空军在 1941 年夏使用堡垒I(B…17C)的经验,但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USAAC 早在 1940 年 8 月 30 日就开始订购B…17E,并且第一架原型机在 1941 年 9 月 5 日进行了首飞。

  早期飞行堡垒的(主要是 B…17C/D)乘员都知道在飞机的正后方存在严重的火力盲区,如果敌机从正后方进入攻击,B…17 将不可能做出反击。USAAC 的飞行员被教导在发生此情况时立即作来蛇形机动,使左右腰部炮手可以向敌机射击。但是在 1943…1944 年间对德轰炸所必需采取的密集编队中,显然无法作这样的机动。

  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波音重新设计了 B…17E 的后机身,引入了尾炮塔,内置两挺 12。7 毫米机枪。为了容纳尾炮塔,B…17E 的机身比 D 型长了 1。8 米。

  驾驶舱风挡后顶部增加了两片天窗,且后面的气泡观察窗被一个本迪克斯(Bendix)电动炮塔所取代,内置两挺 12。7 毫米机枪,这个炮塔通常由机械师操纵。腰部的椭圆形机枪窗口被一个矩形移动舷窗所取代,射击时需要移开舷窗玻璃。

  另一个遥控动力炮塔取代了 B…17D 腹部的金属“浴缸”,通过后机身下方气泡观察窗内的周视瞄准镜进行遥控。

  为了在投弹时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增高了垂尾,并在前面还设置了长长的背鳍,另外还大幅增加垂尾的面积。在摈弃了早期的“鲨鱼鳍”垂尾后,飞行堡垒典型的垂尾式样从此出现,外观上看也不再“头重脚轻”了。

  首架 B…17E 在 1941 年 9 月 5 日首飞后,波音的生产线立即转产 B…17E,以尽快交付作战单位。

  此时美国正在急速扩充军力备战,USAAC 扩编成了陆军航空军(USAAF),波音一家公司 B…17 的产能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 USAAF 鼓励其他飞机制造企业如洛克希德威加分部(Vega division of Lockheed)、道格拉斯参与 B…17 的生产。取波音、洛克希德威加分部和道格拉斯的前三个字母,这个规模庞大的生产联盟被人们调侃为“B。V。D。”,正好与一个美国家喻户晓的内衣品牌相同。波音除了在西雅图的主工厂生产 B…17E 外,在堪萨斯州的威奇塔(Wichita)工厂也开始生产;道格拉斯为了生产 B…17E 在加州长滩(Long Beach)新建了一个工厂,但等到工厂建成,B…17 已经进化到 F 型了。在经历了诸多准备工作后,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实际上没有生产过 B…17E,B…17F 才是三个公司共同生产的第一个型号。

  1941 年 11 月 B…17E 首先装备了第7轰炸机大队,到 1941 年 11 月 30 日,波音已经交付了 42 架 B…17E。在珍珠港被袭时,刚好有 12 架从西海岸飞往菲律宾的 B…17E 转场珍珠港。

  因为由于重量的增加和凸出炮塔所增加的阻力导致 B…17E 的飞行速度比 B…17D 略慢,但是防御能力大大增强。

  由于机腹下方遥控炮塔的实用性不佳,所以从第 113 架 B…17E 开始,本迪克斯的遥控炮塔被斯佩里的球形炮塔所取代。球形炮塔内部可供一个炮手蜷缩而坐,炮手通过左眼前方的瞄准具瞄准目标,使用操纵杆和脚踏板来控制炮塔的旋转俯仰。由于炮塔内部的空间非常狭小,规定腹部炮塔的炮手必须是小个子。

  炮手通过炮塔背后的舱门出入,这也是发生故障时的紧急逃生口。炮塔转到面朝下的位置,舱门可以从飞机内部打开时,炮手可以从飞机内进入炮塔;炮塔转成水平位置,舱门完全露出机身外手,炮手也可以从地面进入炮塔。但是炮手只要从地面进入炮塔后,这就意味着在起飞过程中他只能呆在里面,飞机在地面时炮塔的离地间隙只有 38。1 厘米,是不可能将炮塔转成朝下位置的。在离地仅 38。1 厘米的地方体验起飞或降落的感觉绝对不美妙的,并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