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斯福传-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统了〃,会场里〃不!不!〃的狂呼声几乎打断了他的话,思
路敏捷的罗斯福立刻把嘴巴凑近话筒,加大嗓门继续往下讲,
使这种显得他将永当总统的呼声,不致从广播中扩散出去。
  剩下的就是在大选前夜的晚11时,照例从海德公园向外
播送最后一岂不带党派色彩的演说。罗斯福重申了对民主程
序的动人信念和在格罗顿求学时常念的圣公会祈祷文。
  最后一次盖洛平民意测验显示,威尔基已接近罗斯福,这
个趋势很可能在选举日黎明使威尔基后来居上。罗珀民意测
验表明,罗斯福有55.2%的支持率,威尔基是44.8%,这
竟与最终结果相比误差仅为0.5%。11月5日,共有近5千
万选民参加选票。罗斯福以2724万票对威尔基的2230万票。
选举人品是449对82。罗斯福赢得了除辛辛那提以外的所有
4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但6个大草原州背弃了他。
  威尔基的票数是1952年以前共和党所有总候选人(当选
的或失败的)都无法达到的高峰。两人相差不足500万票,也
是此前1/4世纪里最小的差额。此外,他还赢得了1147个县。
民主党人在众议院仅增加了7席,但在参议院却减少了5席。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选,也许是罗斯福最不情
愿回首的一次竞选。它几乎没有显示出两党惯有的政治哲学、
意识形态及施政纲领上的分明棱角,甚至不是两种不同的性
格或个人魅力之间的鲜明对垒,它是一场假面舞会,一场缺
乏刺激的充斥着陈词滥调的、装腔作势的战斗。民主党的胜
利也主要是罗斯福个人的胜利,罗斯福胜在经验丰富上,胜
在他对时机的妙到毫巅的捕捉上,胜在对广播的有效利用上,
以及对慑于战乱的公众心理的微妙把握上,甚至或许如对手
所言,ü在完全缺乏从政经验的正直的威尔基的失误上。另
外,为数众多的、收入属于中下等的阶层大都投了罗斯福的
票,几乎所有的大集团都转向威尔基。《华尔街日报》把大选
结果塞在第6版不显眼的位置发表。另据1982年公开的这次
大选中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谈话录音磁带表明,罗斯福在
对手行情看涨时,曾考虑公布威尔基与一位女性关系暧昧的
内情,而这种揭人隐私的手法在那时以前的大选中还从未使
用过。又据战后民主党调查,称希特勒处心积虑地希望罗斯
福落选,并暗中花了不少钱,《纽约时报》那整版整版地反对
罗斯福外交政策的文章,就是德国人出钱登的。这种说法在
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不足为信。
  两个月后的罗斯福发表的致国会1941年度咨文,被誉为
一岂不朽的文献。它是充分体现罗斯福政治哲学及其关于世
界和平和人类文明信念的一份纲领性文件。罗斯福首先指出,
他的这个咨文是在联邦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一个时刻提出的。
当国家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时,美国的国策应该根据充
分表达出来的公众意志,而不去考虑党派偏见。今后美国几
代人的幸福很可能取决于我们当前努力的效果。一个健全和
强大的民主国家的基础并无神秘之处,它只是基于那些要求
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简单明了的基本东西——机会均等、工
作、安全、自由和进步。据此,罗斯福希望今后的世界,将
以人类四大基本自由为基础:
  〃第一是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
  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
界各地。
  第三是免于匮乏的自由——它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
证起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平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
各地。
  第四是免于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而言,它意味
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
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处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
——遍及世界各地。〃
  在法西斯势力把世界搅得天昏地暗的日子里,罗斯福的
〃四大自由〃演说代表了文明社会的希望。如果说丘吉尔在大
洋彼岸发出的是不可征服的战士的豪言壮语的话,罗斯福则
以清晰而坚定的语调,道出了对人类尊严的保证。
  落选后的威尔基洒脱大度,当有人建议他出访英伦,以
造成美国两党在援助盟国反法西斯这一问题上同心协力的形
象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此之前,罗斯福总统的特使
霍普金斯已起程前往伦敦,开始了他那意义深远的出访。威
尔基临行前来白宫见总统,两位刚刚激烈较量过的政敌相遇
了。起码在当前最首要的目标上,他们走到了一起。罗斯福
几乎是在被动的慌乱中迎接他的到来,当总统发现自己办公
桌上空空如也,并被告知威尔基已将进门时,他赶紧让人抱
一摞文件来,〃随便什么都行,散开在桌上,这样,威尔基来
时,我将显得忙得不可开交。〃但罗斯福随即的姿态显得有力
而优美:他取出一张私人信笺,飞快地写下朗费罗的诗句,作
为传达给丘吉尔的信息:〃邦国之舟,扬帆前进吧/扬帆前进,
强大的联邦/忧惧中的人类/满怀对未来岁月的希冀/凝神关
注着你的存亡。〃威尔基无疑是最理想的使者。
  2月9日,丘吉尔在议会大厅当众展读信笺,一时群情激
越。丘吉尔宣称:〃我想对这位伟大人物说,只要给我们武器,
我们就将完成伟业。〃
  1941年3月15日,罗斯福在白宫记者协会年度聚餐会
上动情地说,在这个历史性的危机中,英国幸而有温斯顿·
丘吉尔这样一位卓越的伟大领导人,他那激动人心的言辞和
英勇果敢的行为激励了英国人高昂的士气,他们那种〃宁作
自由人而死,不作亡国奴而生〃的精神将使我们倍感鼓舞。
  1941年8月9日,在纽芬兰的阿根舍对面的普拉森舍
湾,这两位惺惺相惜的伟人开始了历史性的会晤。在此后的
整个大战期间,两人共在会议和访问中相见11次,总计约
120天。代表着世界最强大的两个民主国家的首脑间的合作
从此开始了。
  罗斯福坐在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前平台的安乐椅上,
凝望着晨雾中浩淼的浅灰色大海,不久,悬挂着皇家海军旗
的大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破浪而至约晤地点。如期举行
的欢聚礼仪带有战时的紧急气氛。晚宴上,双方就对这次会
晤的最主要目的——发表一个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宣言
——进行了磋商,并达成了初步意向性的共识。
  翌日是星期天。罗斯福前往〃威尔士亲王〃号做礼拜。双
方要员悉数在赤白色阳光的照耀下,倾听着随行牧师吟哦
《旧约·约书亚记》第1章耶和华勉励约书亚的箴言:〃你平
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
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抛下你,也不丢弃你。你当
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后来,丘吉尔写道:
〃这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的礼拜,一次感人至深的两国人民精
诚团结的表现。〃
  罗斯福希望会议结束时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他们〃已
经在海上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双方的有关部门
的成员,他们讨论了根据租借法对民主国家进行援助的计划;
会谈绝没有涉及国会法令授权以外的对将来的承诺。这个声
明还说首相和总统讨论了有关世界文明的某些准则,并同意
对这些准则发表一项联合宣言。〃罗斯福是以休假和钓鱼的名
义来到普拉森舍湾的,为免遭日后照例要出现的指责,他必
须要让这个联合声明做得令国会和舆论无懈可击,所以他十
分看重联合声明的形式。
  但双方在内容的后半部分还是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警觉
的丘吉尔担心大英帝国赖以生存的旧殖民体系受到冲击,本
能地戒备着眼前这位盟友可能会对他的英联邦及海外属地产
生过分的好感。经过初次交往,彼此都有了些感性认识。首
相很快就明白总统是一个无比精明和莫测高深的人物——一
个巧妙的规避者,很不容易逼他在具体问题上就范,也不能
在违背他的判断、意志或本能的情况下,迫使或诱使他承担
特定的义务;总统同样立即认识到,首相在追求某种既定目
标时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定力,这种人在逆境中
的能量要大于平时。双方都有能力和办法激恼对方,但都又
有办法和能力将其化解于无形。在战争最黯淡的日子里,总
统在致首相的一封电文里说:“能与您同处于这同一个十年是
多么有趣啊!〃
  联合声明最后提出8点主张:英美两国决不进行任何扩
张;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易手;包括被强行剥夺
权力的人民在内的所有各国人民,都拥有主权和自治权;所
有国家对其所必需的各种原料享有经济上的平等待遇;通过
经济合作,保证〃提高劳动水品,加快发展经济,改善社会
治安〃;战后和平应保障各国安全,消除人类的恐惧和匮乏;
海上通商自由;〃在建立起一个更为广泛、持久、普遍安全体
制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削减军备负担。
  大西洋会议的消息同时在伦敦和华盛顿发布。联合声明
就是被战时人们广为传诵的《大西洋宪章》。9月底,苏联驻
英大使宣布,苏联政府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5个
月后,罗斯福向美国人民指出,我们联合国家关于我们争取
的和平已经在某些广泛的原则上取得一致。〃《大西洋宪章》
不仅适用于大西洋沿岸地区,也适用于整个世界。〃这些表明,
美、英、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势力已有了共同的原则
基础。
  大西洋会议后不久,罗斯福收到最高法院法官费利克斯
·弗兰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