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斯福传-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码的温饱,他们的期望值开始升高,开始反过来对复兴的不
稳定状态感到不满,对新政扶助工农的成绩有限不满。社会
心态的这种变异在当时极其自然地发生、蔓延并流行起来。曾
经是死水一潭,现在则是激流澎湃。
  首先是垄断资本家们。这些曾因自我毁灭式的疯狂投机
和盲目竞争而陷于没顶之灾的私营业主,在被罗斯福政府救
上岸后,开始挑剔并指责救他们的人没有捞其他们的丝织礼
帽,他们已不满于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和干预,要求解脱束缚。
他们对罗斯福曾寄予莫大希望的要求他们出于高尚精神而进
行自我调节以及与政府合作的吁请,由不动声色而嗤之以鼻,
继而鼓噪嘲弄,〃在有钱人的会议室和城郊俱乐部里,总统的
名字变得不堪入耳。不论是总统还是他的财政部长都不能在
银行家、证券经济人和实业家集会上讲话,而同时却不用担
心会招惹麻烦〃。他们开始对新政府进行挑战。
  几乎与此同时,两党保守派显露出了其一度收敛的敌意,
对政府的表现与经济的停滞幸灾乐祸,并在媒界宣传中特别
强调两者存在着必然联系。他们甚至对自己以前的行事感到
后悔,他们不喜欢新政那样的愿意在预算方面出现比胡佛任
内更高的赤字,不喜欢新政用美元搞通货膨胀来弥补赤字,不
喜欢新政社会救济项目的规模和华盛顿在许多经济决定中表
示的一致意见。对于罗斯福不知怎么从他们熟悉的政党和企
业界之外发现并给带到华盛顿来的那些人,他们也深感不安:
这些人包括像特格韦尔、莫利、伯利那样的学者,以及像霍
普金斯、华莱士、珀金斯那样的社会活动家。一位年长的参
议员声称这些人是一种新型人物,根本不能激仆人民对他们
的信任。共和党保守派坚信现有工业和金融体系应不受阻碍
地从事活动,它名义上的领袖是胡佛,胡佛批评政府的倾向
已由于个人的痛苦遭遇而加强。有些民主党人对政府放弃健
全财政这一悠久的党的原则感到不安,预算署署长刘易斯·
道格拉斯在1934年8月因此而辞职。也正是在这个月里,一
群心怀不满的民主党人,在全国委员会前任主席约翰·J·拉
斯科布、1929年党的领导人艾尔·史密斯以及若干杜邦集团
成员和其他人的领导下,组成了〃美国自由联盟〃来反对政
府所作的社会实验,他们不怀好意地宣称,罗斯福总统对复
兴经济的下一步作法至今尚无一个明确的计划,这是政府陷
入困境并不攻自破的明证。激进派的报刊极力反对新政对资
方的迁就和照顾,认为这种〃经纪人国家〃对大托拉斯打击
不力,〃记录表明,人们能够期望于新政的只有失败〃。政治
蛊惑家们则抓住这一时机大做文章。然而,生活于这种徘徊
不前的经济境况中的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他们以自己的方
式表达着自己不断增长的不满和抗争。
  值此多事之秋,全国又在30年代中期天灾连年。各大盆
地的河流泛滥成灾,无以数计的街区和良田被冲毁。由于无
节制的狂伐滥垦,许多地区的地表呈现荒芜性侵蚀,植被生
态遭严重破坏,〃黑色风暴〃旋即肆虐中西部各州。这里经常
有这样的壮观的景象:无涯际的高耸入云的尘幕遮天蔽日,并
缓缓向东南方推进,道路、棚舍、厂房、机器、庄稼几乎瞬
时被沙土掩没。1934年,全国资源委员会的调查表明,全国
有3500万英亩可耕地完全被毁,12500万英亩土地失去了表
层土壤,这势必造成了大平原区随时即发的饥荒。并且,
1934—1935整整两年里,各地旱灾连绵不断,得克萨斯州的
几个县沦为流动的沙漠,连俄克拉荷马市的食品都带有沙土
味。远在东边的孟菲斯,行人用手帕盖着脸。7,000英尺厚
的尘雾,使克利夫兰市一片昏暗。从内布拉斯加吹过来的黄
沙,透过了白宫的门窗。西部平原的尘屑飘落在大西洋中300
英里外大海的船上。这年冬天,新英格兰诸州还降了红雪。夏
秋两季气温居高不下。天灾部分地有利于联邦政府实现其减
少产量以保证利润、提高购买力的农业调整计划,但对于千
万个受害的家庭和个人而言,是一场不亚于大萧条的特大灾
难。他们被迫从焦干的沙砾地故土上出走,四处流浪。俄克
拉荷马州的逃荒灾民成了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
的人物原型。小阿瑟·M·施莱辛格说,这些走投无路的破产
者和铤而走险的穷光棍极有可能在某个杰出人物领导下,闹
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革命或可怕的大动乱。
  其实,激进而暴烈的行为已经在全国各地滋长并大有燎
原之势。1934年4月,明尼阿波利斯的6,000〃暴民〃(以
卡车司机为首的工人)向正在开市政会议的市政厅窗户里投
掷棍棒、石头和煤块。入夏,冲突升级,武装警察开枪击倒
工人67人;5月,南卡罗来纳的纺织工人组成飞行中队同警
察激战;秋天,丹佛市1,000名靠救济为生的工人,因救济
金削减而愤怒地要求撤换州行政官员,并同警察在街头对垒;
密尔沃基的电车工人在社会党的组织下,攻击车库,迫使雇
主接受了他们的要求;费城的出租汽车司机焚毁了100辆出
租车;得梅因的电业工人举行同盟总罢工,全城在一漆黑暗
中陷入混乱的瘫痪;共产党人领导了加州和新泽西州等地农
业工人的罢工;在俄亥俄州的托莱多,美国工人党鼓动罢工
的电瓶汽车灯具厂的工人与警察和头戴钢盔的国民警卫队搏
斗,他们面对刺刀、催泪瓦斯以至排枪扫射,都无所畏惧,最
终争得了工会的大部分要求。在五一劳动节之后的几个月里,
从东海岸的罗得岛到西海岸的旧金山,几乎每场罢工中都有
工人流血,这一年全美发生罢工1856次,参加的工人约有
150万。1935年,罢工浪潮仍在继续,共发生罢工2014次。
左翼党派组织和劳联中的激进派为争取组建产业工会进行了
积极的努力,并对罢工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这
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第7条第1款规定给
予工人的那些权利唤醒和刺激了工会的组织活动,而广大工
人在实践中发现,他们并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许可和法律条文
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有时罗斯福政府迫于强大公司的压力
作出的有利于资方的决定更使工人坚定了这一信念,即为了
很好地享用自己的权利,必须显示出自己强有力的独立力量。
此外,自大萧条以来,他们郁积了太多的对资方的愤慨。
  来自〃左边的惊雷〃仍隆隆作响,还不时掺和进来了一
些不谐音。许多进步派和激进的自由主义分子开始怀疑罗斯
福新政策的成功希望,他们提出了更为激进的纲领。明尼苏
达州州长弗洛伊德·奥尔森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个激进派,愿
意同自由主义者一道为他们的政纲而奋斗,“如果资本主义不
能防止萧条卷土重来,我就希望现行体制干脆见鬼去。〃〃我
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合作共和国〃。当年的黑幕揭发者以其
《屠场》直接促成了肉类检查法获得通过的作家厄普顿·辛克
莱提出了〃终止加利福尼亚州贫困计划〃,他提议向新政尚未
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富裕中的贫困直接进攻。他主张让
加州的失业工人在国营工厂和国营农场生产他们所需要的东
西,他反对〃为利润而生产〃,主张〃为使用而生产〃。这位
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家宣布竞选1934年11月的加
州州长。并在8月28日的民主党初选中,得票遥遥领先,从
而引起保守派的恐惧和群起而攻之。
  在充满着骚动、焦灼、寻觅、失落的这些年份里,以形
形色色的激进面目而出现的〃政治蛊惑家〃们向大众兜售着
似乎是精心炮制的治世良药。他们利用了当时美国人民还不
大明白的民族性格的某些方面:美国式的天真烂漫、全国普
遍向往寻求简单明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参加团体组织的
心理、天生喜欢收集外表好看而其实毫无价值的东西的脾气
等等,即卡尔·G·荣格称之为美国民族性格中幼稚的一面。
  弗朗西斯·E·汤森医生,曾是加州长滩的一个公共卫
生官员,在1933年他66岁失业时,几乎一贫如洗。在目睹
了大批与自己境遇相似或更惨的老年人后,这位瘦弱的戴眼
镜的老头子迅速成为一名业余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家。1934
年1月,汤森成立了老年人周转养老金组织,其目的是要使
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刑事惯犯除外)每月都能享用200美
元,唯一的附加条件是必须在本月内花光于国内。这笔周转
基金来源于由联邦政府征收的2%的营业税。汤森及其信从
者声称,这基本上是一项旨在减少失业、刺激消费的经济复
兴方案,而不是一项单纯的补助金计划。尽管批评者们指出
汤森计划具有以假定为根据的虚妄性,因为它要将一年国民
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以补偿仅占总人口的9%的老人。但汤森
十字军运动仍然蔓延到了主要由农村新教传统培养起来的人
们中间。那些数以百万计的因为失业、贫困、疾病和孤独而
陷入凄凉晚景的老人们,对这一令人振奋的号召抱有强烈的
近乎宗教般的理解。他们跟着汤森异口同声地谴责罗斯福新
政忽视了老年人,并成功地把支持该运动的人选进州议会和
国会。到1934年底,汤森宣称有2500万美国人在他的请愿
书上签名,他的批评者们也承认签名的人品码有1000万人,
到1935年初,汤森俱乐部已达2000多个。〃西海岸的政界人
士如果不赞同这位医生的计划,就会被汤森的报复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