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斯福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号〃也只是受到了几次虚惊。似乎只有一次情况有些危急,
当〃戴尔号〃驶往亚速尔群岛时,它被几十海里开外的德国
潜艇追踪了一阵子。这场虚惊为以后的故事提供了素材,根
据罗斯福后来的说法,距那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愈远,敌人的
潜艇距〃戴尔号〃的距离就愈近。一些新闻媒体甚至把这件
事渲染成是助理海军部长的战斗洗礼。罗斯福请画家把当时
的情景绘成一幅画,题款为:〃助理海军部长的旗舰,美国驱
逐舰'戴尔号'在佩达尔加达港,1918年7月于亚速尔群岛。〃
该画挂在海德公园家中最显眼的地方,以资纪念这个具有历
史意义的日子。
  罗斯福在英国会唔了首相劳合·乔治、鲍尔弗勋爵、军
需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以及许多著名的海军和陆军将领。他
与丘吉尔的会面是在一次午宴上,因彼此没有给对方留下什
么印象,以至于23年后的大西洋会议上,丘吉尔把重逢当成
了初识。7月31日,罗斯福终于到了法国前线,目睹了战争
的破坏,亲身经历了激烈的炮战。一位试图带着他走安全地
带的军官受到了他的严厉斥责,并差一点儿被赶出海军。到
了10月份,罗斯福该办的差事已经办完了,他再也没有什么
借口继续赖在前线了,于是这才乘〃海兽号〃回国。这时他
不幸感染上了战争中的流行病细菌,先是重感冒,继而发展
成双叶肺炎。船到纽约港时,他被人用担架抬了下来。
  1922年6月,罗斯福给一位正在负责树立一块格罗顿校
友参加世界大战纪念碑的人写信说:“我认为我的名字应该列
入第一批服兵役的人员表中。这首先是因为我曾在大洋彼岸
考察了人们服兵役的情况,而且险些被鱼雷或炮弹击中。而
且我在欧洲时,实际上领导了那里的海军作战工作。〃罗斯福
后来还申请加入美国退伍军人协会。
  在美国参战前,罗斯福就在酝酿着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计
划:为什么非要在行无踪迹的汪洋大海中与德国的〃机械鲨
鱼〃(即潜艇)游斗不可呢?难道就不能将它们阻挡在窠穴里
吗?这个计划要求在从苏格兰到挪威的北海咽喉处布设一道
规模巨大的水雷壁障,以阻断德国潜艇通向大西洋的出口。这
需要50万颗水雷和相应的技术保障。该项提议因困难重重而
直到1918年6月才开始付诸实施,到11月份共布下了7万
颗水雷。它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大战就结束了。但此举
有力地打击了德国海军的士气。多年以后,罗斯福进而认为,
它〃对瓦解德国海军,而后对德国军队的暴动,最终对结束
世界大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当时,威廉·西姆斯海军少将
关于建立护航舰队的提议已迅速得到了采纳,而听音器(用
以察觉潜艇的螺旋浆声)、探测仪和深水炸弹的试用与改进,
已表明它们在用以对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那种小型潜艇方
面很有成效。实际上,这种护航系统比其他任何一种因素都
起了更多的作用,它基本上能够使美国部队和供应物质安然
横渡大西洋。
  巴黎和会期间,罗斯福正在欧洲各地处理美国海军的复
员工作。在清理美国军事物质时,他同法国人进行了激烈的
讨价还价。此时,他听到了特德叔叔于1月6日因动脉栓塞
发作去世的消息。
  威尔逊从巴黎和会带回了由他负责草拟并被写进《凡尔
赛条约》的《国际联盟盟约》草案。该草案是他的〃十四
点〃的具体化,它设想在国家自决、自由贸易以及由国际联
盟维护和平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世界秩序。他解释说:〃我们所
寻求的,是在被统治者同意和人类有组织的舆论支持的基础
上实行法治的局面。〃他坚持认为,民族自决就是国内政治中
的民主在国际上的同义语,因此应体现被统治者同意的原则;
自由贸易则可以缓和国家间的敌对竞争并促进经济繁荣,而
国际联盟就是通过互相保证领土完整和采取共同行动反对侵
略来保证这整个体制的设施。可以说,国际联盟饱含着威尔
逊的心血和理想,他出自内心地强烈希望它能在国会获得通
过。但他返回美国时,却发现参议院内气氛乖戾,共和党以
两票的多数控制着参议院。他的主要对手、参议院共和党多
数派领袖、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享利·C·洛奇负责
初审条约,洛奇为了阻止民主党作为缔造和平的政党进入
1920年的选举,他要使盟约被修改得不再带有威尔逊的印
记,否则就宁愿它夭折。
  但威尔逊这一次不打算作出任何妥协,形式问题已同坚
定的信念融为一体。9月3日,他决定背离华盛顿政治的传统
做法,为他的国联问题直接向美国人民呼吁。年逾60的他不
顾劳累、病痛和挫折,作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而无益的巡回
演说,简直在进行一种殉道式的追求。在作了40次演说后的
9月25日,他在科罗拉多州的火车上得了中风。1920年3月
19日,参议院以14票的多数否决了条约。威尔逊因那不可调
和的党派偏见、促狭的个人恩怨,以及自己不能通权达变、执
着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昧于世情,导致了自己政治生涯中悲
剧性的失败。
  对于发生的这一切,富兰克林·罗斯福并非一个无动于
衷的旁观者。他自始自终地观察着这场盟约之争走向灾难性
的结局,像观看古希腊悲剧的观众一样感到无能为力,爱莫
能助。这个时期,主要由于受到威尔逊的〃新自由〃信念和
国际民主思想的影响,罗斯福在关于美国与外部世界关系问
题上的思想有了发展。他充分地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通过加
入国际联盟来实践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理想,否则美国将可能
回到〃一种同外界隔绝的古老中国的长城政策上去。〃他认为:
不这样做不仅对美国和整个人类的道义而言是错误的,而且
同国际现实也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未来年代里的国际事务将
会出现许多危机,美国将〃不可能不发出重要的乃至是支配
性的声音来。〃因此,他把自己站在威尔逊这一边的姿态称之
为〃一个现实主义的抉择〃。他甚至把威尔逊起草盟约时用的
那张桌子运回到了海德公园。他多次发表支持国际联盟的演
说。但他那敏锐的政治嗅觉使他意识到人民中间正在出现战
后通常会发生的那种政治情绪逆转的趋势,理想主义的大幕
已渐渐收起,所以罗斯福在演说中少了几分威尔逊式的理想
与激情,而把他支持国际联盟的论点建立在讲求实际问题和
强调实验的基调之上。罗斯福之所以迅速完成了从鼓吹扩军
备战到支持国际联盟的过渡或转变,是因为在他的国际事务
概念中,他认为两者原本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他
也相信,作为威尔逊主义的强有力的发言人,无论起受欢迎
与否,都将在日后任何选举运动中成为有价值的资本。
  罗斯福从威尔逊的悲剧性结局中悟出了一些对他将来大
有裨益的心得体会。他对埃莉诺说:〃我们应该有一些别的谈
判条约的办法,现在这套办法不知已经失败多少次了……,照
现在这样,由总统和国务卿去谈判和签署条约,等事情办完
后再送交参议院,这种做法不对头。如果我来干,我将尽可
能对参议院甚至整个国会做到推心置腹。我要使他们对原则
问题承担义务,然后再在谈判中制订具体细节。这样就能有
把握了。〃罗斯福认识到,总统如何去同与自己充满敌意的议
会打交道,将是一门高超的政治技巧。威尔逊总统失败的教
训在于:缺乏政治灵活性,甘愿付出高昂代价而固守不合时
宜的道德理想高地,拒绝妥协和撤退。他还清楚地记住了威
尔逊曾经在某个场合讲过的话:
  〃要随和一点,要根据宪法的真正精神采取行动,要主动
与参议院建立信任与亲密的关系,而不要祈求全部实现自己
的计划,也不要以不是接受就是拒绝的最终形式向参议院提
出这些计划;为了进行一些名副其实的协商和调解而不是挑
战和竞争,在他的计划讨论之时,他要与参议院领袖保持彼
此信任的联系……〃
  可惜威尔逊在同洛奇参议员打交道时,忘记了自己的这
段至理名言。


水手本色与既定航向

  海军部只设一名助理部长。7年多里,罗斯福日复一日地
处理着那些层出不穷而又棘手的行政事务,积累了丰富的使
他日后当总统时也受益匪浅的行政管理经验。
  当时,和平时期的海军是一个庞杂而松散的组合体,它
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帆动力向蒸汽机的过渡,它在几十个造船
厂、船坞和海军设施里雇用有大批文职人员,海军和海军陆
战员的在编人员已达65000名。其陈旧、低效率的管理机构
及运行方式可追溯到泰勒和波尔克任内,长期基本上没有变
化。和平时代它得不到政府和公众的有力支持,年度拨款仅
为14350万美元。罗斯福通过对自己管辖领域情况的全面检
查,认为在现有条件下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是不现实的,他首
先能够做的就是大力提高海军的效率。同时,这也符合威尔
逊新政府提倡的〃新自由〃精神和进步改革运动。
  他广泛听取意见,只要他认为是好的建议就一概采纳,而
从不去考虑它出自谁手。他呼吁文职人员和海军军官之间要
精诚合作,尽量减少意气之争和平狭的派性磨擦。“在我看来,
没有什么比让大家感到是'来自同一个俱乐部'更能提高工
作效率了”。他对由一大堆惯例、手续和规定所垒起的陈规陋
习,对毫无生气而压抑个性的层级节制、繁文缛节、衙门作
风深恶痛绝。他在作出某项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时,尽量绕
开这些羁绊而去充分相信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他决定对东
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