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下 [美]-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四章 微生物

第十四章 微生物

常会造成细胞或是整个宿主有机体的死亡。有时候,一个病毒可
用自己的基因来取代一个或一组宿主基因,引入的新特征还可以
传给子代细胞。病毒也可以从它所感染的细菌细胞内获得 
DNA,
并将它传给下一个感染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转换,这个名词是
由莱德伯格提出的,他在 
1952年发现了这种现象。

假如基因带有细胞的“生命”特性,那么病毒就是一种有生命
的东西。当然,这还得看每个人对生命的定义如何理解。我个人
认为,任何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蛋白分子都应当被认为是有生命
的。依此定义,病毒和大象、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

亲眼看到病毒比任何间接证明病毒存在更为可信。苏格兰医
生伊斯特是第一位亲眼看到病毒的人,他在 
1887年报告说,在显
微镜下可以看到牛痘水泡的液体中有一些小点状的东西,这大概
是已知的最大病毒——牛痘病毒。

要想看到典型的病毒,需要比一般显微镜更好的仪器。在 
30
年代的末期,这种更好的仪器发明出来了,这就是电子显微镜。它
的放大倍率可达 
100 000倍,可以分辨出直径小至 
0。001微米的
东西。

电子显微镜仍有它的弱点:被观察的物体必须放置在真空中,
并且必要的脱水过程会改变物体原有的形状;此外像细胞一类的
东西必须切得很薄,而且仅呈现二维空间的影像;更有甚者,由于
电子会穿透生物材料,因而影像无法从背景上显示出来。 


1944年,美国天文学家兼物理学家 
R。 C。 威廉斯以及电子显
微镜学家威科夫,对这最后的困境共同研究出一套独特的解决办
法。身为天文学家的 
R。 C。 威廉斯突然想到,正如月球上的环形
山及山脉一样,当阳光斜射其上时,阴影使它们的轮廓显得格外分
明,假如能使病毒投射出影子的话,就可看到病毒三维空间的影像
了。这些实验者所想到的方法,是将气化金属斜着从置于显微镜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台上的病毒颗粒中吹过去,使每一个病毒颗粒的背后留下一个明
显的影子。影子的长度代表着封阻颗粒的高度,而气化金属凝结
成薄膜,也可以在背景上明显地衬托出病毒颗粒的轮廓来。

不同病毒的影子解开了它们的形状之谜(见图 
14…3)。牛痘
病毒的形状类似琵琶形,它的厚度大约为 
0。25微米,跟最小的立
克次体差不多。烟草花叶病毒为扁棒状,长约 
0。28微米,厚约 


0。015微米。最小的病毒,例如小儿麻痹病毒、黄热病毒以及口蹄
疫病毒,是小球状,直径从 
0。020~0。025微米不等,比估计的人的
单个基因的大小还要小得多。这些病毒的重量大约只有一般蛋白
质分子重量的 
100倍。雀麦草病毒的分子量为 
450万,大约只是
烟草花叶病毒的 
1/10。 
1959年,芬兰细胞学家威尔斯卡设计出一种可以利用慢速电
子的电子显微镜,因为慢速电子比快速电子的穿透力差,所以能够
呈现出病毒内部的细微构造。1961年,法国细胞学家迪普伊发明
了一种方法,将细菌置于充满空气的胶囊内,并利用此法在电子显
微镜下观察到活的细胞,但因为没有金属影子,所以无法看到其细
微构造。

一般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透射的设备,因为电子穿透薄片,在
另一面被记录下来。我们也有可能利用低能量的电子束来扫描要
观察的物体。电子束可使物体表面的物质放射出自己的电子,再将
这些放射出的电子加以分析研究。使用这种扫描电子显微镜,许
多表面的细节都可以看到。这是由英国科学家奥特利在 
1948年发
明的,并在 
1958年被广泛使用。

核酸的作用

病毒学家已能将病毒分解,并将它们再度组合起来。加利福
尼亚大学一位德国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弗伦克尔…康拉特与 
R。 


第十四章 微生物

第十四章 微生物


图 14…3简单物质、蛋白质、不同病毒颖粒及细菌的相对大小
(比例尺为 3。81厘米=原体的 1/10 000毫米) 

C。 威廉斯合作,发现以温和的化学处理可以将烟草花叶病毒的蛋
白质分解成 2 200多个碎片,每个碎片含有由 158个氨基酸构成
的肽链,单个分子量为 18 000。1960年终于研究出了这些病毒蛋
白单元的精确的氨基酸组成。当这些单元被分解时,它们会倾向
再度合并成中空的长棒状(与完整病毒的形状相同),借助钙及镁
原子便能结合在一起。
总之,当这些病毒蛋白单元结合时,它们会构成几何形。刚提
过的烟草花叶病毒为螺旋形,小儿麻痹病毒蛋白由 60个亚单元排
列成 12个五角形,20个大蚊科虹色病毒的亚单元排列成一个规
则的二十面体。

病毒的蛋白质是中空的,例如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螺旋便是
由肽链绕 130转,形成一个长而直的中空腔。蛋白质的中空腔为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病毒的核酸部分,可能是 
DNA或 
RNA,但无论是哪一种,大约都
含有 
6 000个核苷酸。不过施皮格尔曼也曾经发现过一种能复制
的 
RNA分子,小到只有 
470个核苷酸。

弗伦克尔…康拉特将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与核酸分开来,试图
了解每一部分是否能单独地感染细胞。结果,他证明它们并不能
单独感染细胞。但是当他再一次将蛋白与核酸混合后,其复活的
感染力大约是原病毒样本的 
50%!

这是怎么回事呢?被分开的病毒蛋白及核酸,在各个方面都
显示出它们是无生命的,但是再度混合后,至少有一部分复活了。
当时,大家都称赞弗伦克尔 
…康拉特从没有生命的物质中创造出了
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其实这只是误解而已,稍后我们将加以解
释。

显然,蛋白质与核酸发生了某种重新组合,而且似乎在感染过
程中,两者都起着某种作用。蛋白质与核酸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呢?
哪一种作用更为重要呢?

弗伦克尔…康拉特做了一项十分精巧的实验来回答这一问题。
他将一种病毒的蛋白部分与另一种病毒的核酸部分混合,二者结
合形成一种兼有两种特性的感染性病毒!在毒性方面(即对感染
烟草的毒力程度),与提供蛋白质部分的病毒菌株相同;而在引起
特殊疾病方面,则与提供核酸部分的病毒菌株相同。

此发现与早期病毒学家们对蛋白及核酸各自功能的怀疑是相
吻合的。似乎是,当一个病毒攻击一个细胞时,它的蛋白外壳,或
称外套,使它附着于细胞上,并打开进入细胞的通道,让病毒核酸
得以侵入细胞内,从事病毒颗粒的复制。

当弗伦克尔…康拉特的混种病毒感染一片烟草叶后,在叶细胞
内繁殖出的新一代病毒,被证明不是混种病毒,而是提供核酸部分
的病毒复制,这种复制遗传了该病毒的感染毒性及引起疾病的类


第十四章 微生物

第十四章 微生物

型。换言之,核酸可以指令新病毒蛋白外套的合成。它能合成属
于自己那种病毒的蛋白质,而不是属于和它混种的那种病毒的蛋
白质。

如此便确实证明了核酸是病毒的“生命”部分,也可以说,核酸
是任何核蛋白的“生命”部分。事实上,弗伦克尔 
…康拉特在更进一
步的实验中发现,纯病毒核酸对烟草的感染能力很小,大约是完整
病毒能力的 
0。1%。很显然,核酸有时候也会自行侵入一个细胞。

所以把病毒核酸与蛋白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病毒,这并非从无
生命物质中创造出生命,而是生命原来就以核酸的形态存在了。
病毒蛋白只是保护核酸避免被环境中的水解酶(核酸酶)作用,并
促使感染与繁殖更加有效率罢了。我们可以将核酸部分比喻为一
个人,蛋白部分比喻为一部汽车,二者结合后,就可很容易地从此
处移动到他处。汽车本身是不会旅行的,人可以步行远足(有时候
如此),但汽车是一个很有用的辅助工具。

有关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在对一种叫噬菌体的病毒的研究
上得到清楚而详尽的了解。英国细菌学家特沃特在 
1915年发现
了噬菌体;1917年,加拿大细菌学家德爱莱尔也独立地发现了噬
菌体。说也奇怪,这些病毒竟然是捕食细菌的。德爱莱尔将之命
名为噬菌体,是希腊文“食细菌”的意思。

噬菌体是非常便于研究的东西,因为它们能在试管中与其宿
主细胞一起被培养。其感染及繁殖的过程如下:

典型噬菌体(研究者通常称为噬体)的形状,像是一只小蝌蚪,
有一个短粗的头和一条尾巴。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人员已能够
看到噬菌体以其尾部来抓住细菌的表面。此种现象的最佳解释
是:尾端的电荷(由带电荷的氨基酸来决定)。与细菌表面某一部
分的电荷相吸引。这两种相反而互相吸引的电荷精确地配合在一
起,就好像镶假牙一般天衣无缝。一旦此病毒以尾部附着在受害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细胞上,就会在细胞壁上打开一个小小的开口,此过程可能是用酶
切断附着点的分子完成的。至于在电子显微镜的照片上,看不出
任何事情发生,噬菌体,至少其可见的外壳,仍然附在细菌的表面。
至于细菌内部的活动,则是无法看到的。但经过半小时后,细胞破
裂了,数以千计的成熟病毒倾巢而出。

很明显,这整个过程中只有进攻病毒的蛋白外壳留在细胞外,
在壳内的核酸则是经过由蛋白质组成的壁上的孔进到细菌体内
的。美国细菌学家赫尔希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查明侵入的物质只
是核酸,而不含任何可被探测到的蛋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