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下 [美]-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世纪以后,荷兰医生因根豪茨证实,空气中的养分是二氧化碳。


第十二章 蛋白质

第十二章 蛋白质

他还证明,植物在黑暗中不吸收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
与此同时,氧的发现者普里斯特利已经了解到,绿色植物能放出
氧。1804年,瑞士化学家索绪尔证明,正如范黑尔蒙特所指出的
那样,水被合成到植物的组织里。 


19世纪 
50年代,法国采矿工程师布森戈在完全没有有机物
的土壤里种植植物,于是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他用这种方法证
明,植物只能从大气的二氧化碳中得到它们所需要的碳。可是,植
物不能在没有氮化合物的土壤里生长,因此,它们从土壤里得到所
需要的氮,而不能利用大气中的氮(已经证明,某些细菌除外)。从
布森戈时期起人们才明白,土壤供给植物的直接养分仅限于某些
无机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有机肥料(如粪肥)给土壤增加的正
是这些成分。化学家们开始提倡施加化肥,因为化肥既能很好地
达到这种目的,又能免除难闻的气味,还能减少传染疾病的危险,
已经查出很多疾病与农家粪堆有关。

这样,光合作用过程的轮廓就确定下来了。在阳光下,植物吸
收二氧化碳,并把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自己的组织,在这一过程中
放出“剩余的”氧。因此,事情清楚了,绿色植物不仅供给食物,而
且更新地球的氧供应。如果没有这种更新的话,那么,几个世纪
内,氧就会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大气里就会充满二氧化碳,窒息
动物的生命。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的规模是非常巨大
的。俄国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光合作用的主要研究者拉宾诺
维奇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化合 
1 500亿吨的碳(来自二
氧化碳)和 
250亿吨的氢(来自水),并释放出 
4 000亿吨的氧。在
这一巨大成绩中,属于陆地上森林和田野里的植物的只占 
10%; 
90%我们要归功于海洋里的单细胞植物和海草。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叶绿素

我们还只是有了光合作用过程的轮廓。详细情况又是怎样的
呢?1817年,法国的佩尔蒂埃和卡芳杜分离出了一种最重要的植
物产物,就是这种产物使绿色植物成为绿色的。因此,他们把这种
化合物叫做叶绿素(源自希腊语,意思是“绿色的叶子”)。(后来他
们还发现了奎宁、马钱子碱、咖啡碱及一些其他特殊的植物产物。)
而后,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叶绿素并不是一般地弥
散在所有的细胞中(尽管叶子看上去绿色很均匀),而是局限在小
的亚细胞体内。这种亚细胞体后来称做叶绿体。

现在问题清楚了,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叶绿素对
光合作用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有叶绿素是不够的。不论怎
样小心地提取,所得到的叶绿素本身在试管里都不能催化光合反
应。叶绿体通常比线粒体大得多。有些单细胞植物,每个细胞只
有一个大的叶绿体。但是,大多数植物细胞含有 
40来个较小的叶
绿体,每一个叶绿体的长和粗都是一般线粒体的 
2~3倍。

叶绿体的结构看上去比线粒体更为复杂。叶绿体的内部是由
许多伸展在壁与壁之间的薄膜组成的。这些薄膜叫做片层。在大
多数种类的叶绿体中,这些片层在一些地方变厚变深以形成基粒,
叶绿素分子就是在这些基粒里发现的。

如果把基粒内的片层放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会看到它们也
好像是由刚能看得见的微小单位组成的,就像浴室地面上的瓷砖
一样铺得整整齐齐。每一个这样的单位可能就是一个进行光合作
用的单元,含有 
250~300个叶绿素分子。

叶绿体比线粒体更难完整地分离出来。直到 
1954年,波兰血
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阿诺恩才从破碎的菠菜叶细胞中获得十分完
整而且能够把全部光合反应进行到底的叶绿体。

叶绿体不仅含有叶绿素,而且含有全套的酶及有关的物质,它


第十二章 蛋白质

第十二章 蛋白质

们都恰当而巧妙地排列着。叶绿体还含有细胞色素。依靠细胞色
素,它可以把叶绿素捕捉到的光能,通过氧化磷酸化,转变成 
ATP(腺苷三磷酸)。

叶绿体的情况如此,那么,叶绿体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质叶绿素
的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化学家们利用他们
掌握的各种工具来研究这种关键的物质,但进展很慢。最后, 
1906
年,德国的威尔施泰特(即后来发现色谱法的那个人,但他错误地
坚持酶不是蛋白质)证明,叶绿素分子的中心部分是金属镁。(由
于这项发现及其他关于植物色素的研究,威尔施泰特获得 
1915年
的诺贝尔化学奖。)威尔施泰特和 
H。 费歇尔继续研究叶绿素分子
的结构,这个任务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才告完成。到 
20世纪 
30年代,已经确定,叶绿素有一个基本上和血红素( 
H。 费歇尔曾
破译的一种分子)相类似的卟啉环结构。血红素在卟啉环的中心
有一个铁原子的地方,叶绿素则有一个镁原子。 


R。 B。 伍德沃德消除了对于这一点的一切疑虑。这位合成大
师 
1945年合成了奎宁; 
1947年合成了马钱子碱; 
1951年合成了胆
固醇; 
1960年他又创造了新记录,合成了一种与威尔施泰特和 
H。 
费歇尔所提出的分子式完全符合的分子,而且,请注意,这种分子
具有从绿叶中分离出来的叶绿素的全部性质。由于这项成就, 
R。 B。 伍德沃德获得了 
196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叶绿素在植物里到底催化了什么反应?直到 
20世纪 
30年
代,人们所知道的还只是二氧化碳和水进去,氧出来。分离出来的
叶绿素不能发生光合反应,这个事实使研究工作更加困难。只有
完整的植物细胞(至少也要完整的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反应;因
此,这个被研究的系统是非常复杂的。

作为最初的猜想,生物化学家们认为,植物细胞首先利用二氧
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 
C6H12O6),然后利用这种葡萄糖,加上土壤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中的氮、硫、磷和其他无机元素,继续合成各种植物物质。

从理论上看,葡萄糖似乎可能是通过一系列步骤形成的,首先
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和水化合(放出二氧化碳中的原子氧),然后再
把这种化合物( 
CH2O,即甲醛)聚合成葡萄糖。六个甲醛分子可以
合成一个葡萄糖分子。

这种用甲醛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实际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但
方法非常麻烦。人们推测,植物可能具有加速这种反应的酶。诚
然,甲醛是一种毒性很大的化合物,但是化学家们猜想,甲醛变成
葡萄糖的速度非常快,因而使植物在任何时候只能含有极少量的
甲醛。这种甲醛学说是拜耳(靛蓝的合成者)于 
1870年首先提出
的,流传了两代人的时间,只是因为没有一种更好的学说取代它。 


1938年,鲁宾和卡门着手用示踪剂探测绿色叶子的化学作
用,于是又开始重新研究这个问题。利用氧 
…18(氧的一种不常见
的稳定同位素),他们获得一个轮廓清楚的发现:结果证明,当用
氧…18只标记上施于植物的水时,植物所放出的氧就带有这种标
记;当用氧 
…18只标记上供给植物的二氧化碳时,植物所放出的氧
就不带有这种标记。简单地说,这个实验表明,植物所放出的氧来
自水分子,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分子。甲醛学说认为植物放出来
的氧来自二氧化碳,那是错误的。

鲁宾和他的同事试图通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1(当时知道的
惟一放射性碳)标记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追踪二氧化碳在植物里的
命运。但这个尝试没有成功。一则碳 
…11的半衰期只有 
20。5分
钟;二则他们当时还没有能够快速而彻底地分离植物里单个化合
物的方法。

但是, 
20世纪 
40年代初期,他们有了必要的工具。鲁宾和卡
门发现了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这样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
反应来追踪碳。同时,纸色谱法的发展为简易而彻底地分离复杂


第十二章 蛋白质

第十二章 蛋白质

的混合物提供了一种手段。(实际上,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使纸色谱
法得到很好的改进;纸上表示示踪剂存在的放射性斑点,会使放在
它下面的底片产生黑点,因此,色谱图就能拍下自己的照片,这种
技术叫做放射自显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领导的另一
个小组接着进行研究。它们把微小的单细胞植物(小球藻)在含有
碳…14的二氧化碳里暴露一小段时间,为的是让它只进行最初阶
段的光合作用。然后他们把这些植物细胞捣碎,在色谱图上把它
们的物质分离,并进行放射自显影。

他们发现,即使这些细胞在有标记的二氧化碳中仅暴露112

分钟,放射性碳原子就会在细胞内 
15种不同的物质中出现。通过
缩短暴露的时间,吸收放射性碳的物质的数目减少了。最后他们
断定,细胞吸收二氧化碳的碳 
…14而形成的第一种(或接近第一
种)化合物是磷酸甘油。(他们从未探测到任何甲醛,因此,那个延
续了多年的甲醛学说便悄悄地从画面上消失了。)

磷酸甘油是一种三碳化合物。很明显,它一定是通过迂回的
途径形成的,因为找不到在它前面的一碳或二碳化合物。他们还
找到了两种其他含有磷酸基的化合物,它们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
吸收带有标记的碳。它们是两种糖:二磷酸核酮糖(一种五碳化合
物)和磷酸景天庚酮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