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孙子在这里说的是主将的个人素质和军队的编制、后勤和管理,我们可以引申为军队和总体综合实力的比较。

静态地看:台湾面积只有大陆的千分之三,人口数量为大陆的1/60,常规军事力量为1/8。即使不算大陆的核武器,以此实力来“决战境外”,并且还要瘫痪大陆军事力量,岂非21世纪版的天方夜谭?

如果台湾当局把“境外决战”当成和大陆的一场赌博,那么这是一场胜率为零的赌博。

据香港《大公报》分析,在两岸军事实力对比上,台湾当局并非不知它根本没有能力与祖国大陆进行对抗,绝大多数台湾民众也认为,如果两岸爆发战争战场注定是在台湾本岛及其外岛。出于稳定岛内局势的需要,台湾新领导人一方面多次强调台海要和平,要以善意与诚意减缓两岸的军事对抗,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但同时又以“决战境外”向大陆显示武力,试图向岛内民众表明,台湾有能力转移战场,欺骗台湾民众追随其“台独”立场。

从当前台军武器装备看,台军战略战术的重点在于反潜﹑反导和制空﹑制海,没有配置远程轰炸机与空对地导弹﹑攻击性潜艇﹑大型作战船只与舰对岸导弹,更没有中远程地对地导弹及核武器。因此,当前台军还不具备攻击﹑威慑祖国大陆的能力,也不可能将决战战场推到祖国大陆沿海乃至腹地。

如果台湾当局要将战场远离本岛,进而推向祖国大陆纵深地区,台军必须大量采购或研制包括重型运输机﹑远程轰炸机﹑空中加油机﹑攻击性潜艇﹑大型作战舰艇﹑中远程地对地巡航导弹等在内的各型战略武器装备。所以,从提出“决战境外”到落实和实施这一新战略,台湾当局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即使台湾走上未来发展“决战境外”军事能力之路,要实施这一战略也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新战略出笼不久,台湾军人出身的“立委”丁守中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拥有庞大的海外驻军,又有强大的海空军武力投射及派遣能力,并有很多区域军事盟国,其面对远隔重洋的潜在敌国,它实施“决战境外”并完全获胜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以海峡两岸的地理位置与相对军力而言,台湾本身攻击能力有限,而大陆中长程武力及投射能力强,台军要想“决战境外”或“境外决战”,执行起来定会困难重重。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20)

    由于台湾当局倒行逆施,导致台岛经济一片萧条。经济不振,对所谓的新战略无疑釜底抽薪。

反观大陆,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将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当做新时期的战略指针,将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心放在对付“台独”分裂势力和外敌干预上。自1996年以来,空前未有的三军大规模联合演习接二连三,不仅检验了新式武器装备和新型战法,也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军民齐心,严阵以待,对“台独”构成泰山压顶一般的威慑,随时准备给挑衅者以迎头痛击。

(五)外援:靠不住的救命稻草

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2002年7月呈递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说,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核心是:“保证其安全支持其民主政治”;“阻止中国对台湾的进攻,支持台湾获取没有外部援助就能自卫的能力”;“支撑时间允许美国施以援手的能力。一旦美国决定干预,美台联军将击败解放军的进攻。”

美国的“友好”政策就是陈水扁以及“台独”分子救命保命的“稻草”。

台湾媒体曾经“提醒”陈水扁说,美国将台湾作为制衡中国的一张牌,当然会把自己的政策说得冠冕堂皇“义正词严”,平时也会给台湾一些小恩小惠,但每逢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时刻,美国总会“变脸”。1949年,国共内战胜负即见分晓,美国杜鲁门政府突然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减少对国民党的援助,加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亡;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美国口头上公开表示要武力保卫金门、马祖等岛屿,但实际上美国不仅避免与解放军直接交火,还多次逼蒋放弃金门、马祖。显然,美国并不愿为台湾流血。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对抗苏联,抛弃了台湾当局,与中国建交,使台湾政权在国际上陷入空前的孤立。1995年李登辉访美,引起台海局势急剧恶化,美国政府急忙调整对华政策,宣布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必须是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的“新三不”政策。

台军一名将领私下抱怨说,尽管前一段时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协防台湾”,但后来还是这位总统又亲口说“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是实用主义的国家,向来说是说做是做。如果台海战争爆发,谁敢保证美国一定会“挺身而出”?

要是台湾当局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中美台半个多世纪的恩怨史就会发现,美国若一开始就从台湾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从美国利益出发,尼克松就不会飞到北京来。美国的眼光在世界,美国的棋盘在全球,台湾充其量不过是美国在和它的东方对手下棋时的一个卒子——连更重要一点的车马炮都算不上——有例为证:当年朝鲜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美国连让老蒋参战都不让,主要是怕他惹出更大的麻烦而台湾不保。

台湾当局还不断向日本频送“秋波”。陈水扁多次鼓吹成立什么台日经济共同体,李登辉走得更远,在年届八十行将就木之际,突然露出汉奸嘴脸,公然宣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以李登辉的媚骨,他迟早也会宣布台湾是日本的领土!

回到现实中来吧,台湾当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管你们怎么挖空心思,使尽浑身解数,都改变不了只是某个大国的附庸、配角、走卒、喽啰的角色,都不能使自己的皮肤变白、头发变黄;你就是不采用汉语拼音,也不能将你的母语变成“赛哟哪拉”!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21)

    (六)“决战境外”新战略:加速灭亡的捷径

孙子最后说: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五个方面对台湾任何战略而言,都是先天不足。它因此也注定了“台独”没有前途。

战略是政治的反映,若无政治上的生机,军事上的对抗肯定是绝望的、最后的挣扎。三国时谁有诸葛亮的战略高明?但诸葛亮六出祁山未立寸功,最后五丈原一声长叹魂归西天。美国内战时南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李将军指挥有方,最后还不是一样举了白旗?

没有任何一个军事战略,可以挽救政治上的败局。台湾当局不管怎样跳梁,都跳不出历史规律的决定。

所谓的新战略,就算得逞于一时,也不可能奠定永远之胜局。远看,当年东吴赤壁大破中原之师,最后还不是败于中原之师?近看,当年郑经屡次挑衅大陆,不仅“境外决战”,就是在大陆沿海作战也时时得手,最后呢?

台湾越是把自己武装得像一只刺猬,就越说明它内心的恐惧。有独立的想法不足为奇;有独立的决心和胆量也不足为恃;关键看有没有独立的能力和本钱。现在的台湾领导人只是有“想法”而已,既无胆量更无本钱,只寄希望于侥幸一逞和东洋西洋“外亲”的垂怜,却在那里叫嚷“决战境外”,岂非痴人说梦?

在大陆欣欣向荣的大市场上拥有巨额顺差的台湾,有足够的钱去“买”邦交国,买洋人价格高昂的武器;在大陆宽厚、忍让、耐心的和平诚意面前,台湾也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思反过来复过去琢磨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问题。

平心而论,从纯军事的角度,台湾军方的作战及兵力部署没有明显的疏漏之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大陆作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很多的时候处于国际风云的中心,和美国交过手,和苏联交过手,和大大小小的地区强权交过手。老实说,对手不少,但唯一没怎么把内战一败涂地、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队这个老对手当回事。但台湾军队不一样,由于中国大陆客观上的政治、军事和地理蔽护,使它一直没有遭受外敌入侵之虞。不过,台湾当局并不“领情”,反倒利用这种有利态势,一心一意地把大陆当成唯一的敌人,战略上战术上精益求精,反复演练,随时作好和大陆“军事对决”的准备。

台湾当局必须明白,它能有今天的和平,既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它所仰仗的外援的庇荫,更不是它自身强大的结果,而是大陆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愿见到同室操戈的悲剧。

台湾当局若真想走上武力对抗中国大陆的道路,将犯下根本的错误。不管其军事战略多么精密周到,也不管其军队是否像其一贯高估的那样愿意为其错误政策做牺牲品,当其不顾政治后果决心选择武力对抗时,实际上它就已经失败了。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台湾与大陆总体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人所共知;全面较量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均不难想见。更重要的是台湾当局若执意走上对抗之路,在两岸中国人之间均会大失人心。分裂祖国是造成双方武力对抗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大陆军民之间会激发出同仇敌忾的高昂士气;在台湾军队方面却很难激励士气,仅此一点,胜负立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的作用,远比其他有形的东西重要得多。毛泽东打败蒋介石靠的就是这些。

台湾方面一味重视加强军事对抗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纯军事上的“决战”,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都是肯定没有出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历史——尤其国共两党斗争的历史证明,政治上失误失策是根本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