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14)

    独立参选人宋楚瑜、张昭雄一组,则以“前进防御”为主轴。但仔细分析,其基本精神和以上两者所提相去不远,也就是“攻击大陆沿海闽、粤、浙、赣之中共军事基地”,而以建构近程之地对地导弹作为主要打击之手段。此外,宋、张还主张发展“潜舰(艇)国防”,认为潜艇因具有隐秘及机动性双重优势,因之具有遂行“第二次报复打击”的能力。

台湾学者认为:台军动用2枚至3枚、每枚发射成本为来袭导弹数倍乃至十余倍的导弹来拦截目标,绝对不划算。要构建应付高强度大规模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即使有美国撑腰,以台湾的技术能力、经费与所可能获得的装备来说也根本不可能。所以台学者认为,与其防不胜防,不如以攻对攻。

美国对台湾新战略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声称仅向台出售“防御性武器”,实际并非如此。1990年以前,台湾既没有攻击大陆的远程攻击性武器,也没有相关技术和尖端材料。李登辉秘密指使台湾军方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中止的攻击性导弹研制工作,此举受到美国的放纵和帮助。

美国以提供防御性防空导弹的名义,向台湾提供了爱国者导弹75%的技术,台湾在此基础上轻易改装出中程地对地导弹;台湾还把在美国帮助下研制的反舰导弹轻易改装为巡航导弹。美国甚至直接向台湾出售攻击过南联盟等国的“鱼叉L”中程巡航导弹。美国还向台湾出售了轰炸南联盟等国使用过的F…16战机的导航攻击吊舱及相关软件,把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向台湾出售的声称是“绝对防御性”的F…16战机摇身一变为“绝对”的攻击性武器。

有了远距攻击的美式装备,台军通过购买西方商业卫星照片、间谍卫星使用权甚至整个卫星,已经获得包括大陆腹地大中城市,以及三峡水坝的图像资料,突破了攻击大陆腹地的最后一个难题。美军公布的照片证实,美国协助台军积极训练空中加油技术,令航程远及北京及整个大陆。

台湾当局认为,目前中国大陆90%的进出口货物是靠海运,攻击沿海港口对大陆所造成的经贸损失将是“相当巨大”的。而攻击大陆大中城市平民密集区,可能造成吓退外资、干扰经济与股市效应,具有战略意义。而若能直接攻击北京,更具有某种政治上的意义。

本来“台独”势力主张建构一支具备攻击至大陆本土的战略性打击兵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去年美国的两岸政策出现重大的转变,大量售台先进武器和技术,其中一些武器系统具有运载核、生化弹头的能力或者潜力,使“台独”分子有了一定冒险一逞的物质基础。

经过岛内岛外、朝野朝中、内因外因的一致作用,台湾新战略终于出笼,那就是:先制防御,纵深打击;快速反应,决战境外。

(二)台军新战略出笼的背景及实质

台湾为何忽然胆壮起来,要和大陆“境外决战”呢?

这并不是台湾当局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国际和时代的背景。

一是策应美国右翼的反华攻势,乘机迈出在分裂中国道路上的更大一步,同时捞取一定的军事好处。遏制中国是美国历届政府心照不宣的既定国策,区别只在于手段和程度。小布什上台之初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而非伙伴,又是邀台湾军事领导人访问,又是大量售台包括可用于攻击作战的先进武器装备,而且公然声称要“武力协防台湾”。小布什还戏剧性地“口误”,称“台湾共和国”。此外,美国还帮助台军培养军官和训练部队,协助台湾评估战力和调整战术方案,建立数据链接系统,与台军共拟“协防计划”等。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15)

    凡此等等,使紧接着小布什之后在台湾上台的陈水扁误以为美国在全力支持他加快“台独”的步伐,因而他不仅在政治上一再大胆地触摸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并在军事上对大陆采取步步紧逼的策略。

陈水扁故意挑衅大陆,制造两岸紧张局势,除了向主子表示是忠实的奴仆,还想从美国捞到更多政治和军事上的实惠。

综观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历史,在干扰大陆发展制造麻烦方面,美国和台湾很多的时候都是一唱一和。

20世纪80年代,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推动下,两岸关系好转。为表示大陆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撤销了福州军区,完成沿海大规模撤军。但美国老布什政府不顾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突然宣布一次售台150架F…16战斗轰炸机和导弹。李登辉随即开始“闹事”挑起第一轮台独狂潮,并指使台军把大陆作为唯一作战对象。从此,台海风起云涌。

现在当世界反恐战争将一度因“炸馆”、“撞机”事件冷却的中美关系引向回暖的时候,陈水扁又突然抛出“一边一国”论。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9?11”事件的发生至少暂时转移了美国的战略视线,而世界性的反恐战争是需要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支持的。当此之际,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被美国认为走得太远,于是喝止。陈水扁于是收起尾巴,合上嘴巴,表示听话。虽然口头上还在从字面上辩解“一边一国”论的含义并非台独,但却又在美国默许、中国心怒的中美关系的“灰色地带”玩起了“境外决战”。

而小布什一边说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边毫不犹豫地签署“外交关系授权法案”,而此法案视台湾为“非北约主要盟国”。

“狗仗人势”是台湾政治和军事战略的根本点。自蒋介石始,历届政府无不将美国看成实现自己战略意图的决定性因素。蒋公期待中美大战或世界大战爆发,为他火中取栗,重占大陆;李登辉则是有意挑起中美摩擦和对抗,他好趁火打劫;陈水扁看到新一届美国政府比中美建交以来任何一届政府都要对中国强硬,认为有机可乘,可以浑水摸鱼,于是更加摇尾乞怜,表明自己是特别忠实的走狗,同时借“山姆大叔”的“虎威”,迈出其在分裂中国道路上的一只脚。

陈水扁的举动表明,其已完全堕落为美国削弱、遏制中国政策的一条家犬。它何时叫、如何叫几乎要完全仰美国鼻息、看美国脸色。从这条“狗”的狂吠程度,人们不仅可以觉察到它的疯狂程度,更可以看到中美关系的冷热温度。

二是大陆现代化包括军事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使台湾当局的“独立之梦”如闻丧钟,感到时不我待。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提速。随着经济发展,大陆军事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各种新式武器大批装备部队,客观上对台独分子造成了巨大震慑;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特别是一些国家宣称大陆有能力对台湾发动“奇袭战”、“点穴战”,有电磁脉冲炸弹和“超限战”手段等,让台湾当局倍感不安。在此情况下,台湾当局觉得单纯的“固守防御”无法制止大陆的军事进攻,因而需要趁现在台军在海空力量方面暂时具有质量优势的情况下,将“先发制人”、“报复打击”制定成战略公之于众,意在“有效吓阻”,使大陆不敢轻易对台发动进攻,为自己也为铁杆的“台独”分子壮胆。同时,台湾领导人在内心里也的确在寻找独立的天赐良机,李登辉就迫不及待地提出2008年“独立”的时间表。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16)

    三是最现实的考虑:破坏三通,吓阻台商。一段时间以来,台湾领导人为欺骗两岸民众,捞取选票,故而抛出“三通”的幌子。大陆从民族大义出发,予以积极回应,舆论一度开始关注两岸展开三通谈判的渠道和方式。但是,陈水扁2002年8月3日突然抛出“一边一国,公投立法”论后,接着又连耍花招。其抛出以“民主、安全、经济”为核心的“三锚论”,鼓吹建立“美日台同盟”、“美日台自由贸易区”,把台湾变成“美国经济上的第51个州”,彻底露出了抗拒统一、推动“台独”的狐狸尾巴。此前,陈水扁以“加深台湾经济国际化”为由,千方百计阻止台商投资大陆,近乎强迫地要求台商投资东南亚,其目的就是削弱两岸经贸联系,为“一边一国”论打造经济基础。见台商不为所动,陈水扁又抛出“决战境外”,企图以战争“吓阻”台商。不管其“决战境外”的如意算盘是否能“如意”,但其扼杀“三通”于萌芽之际的目的是达到了。在当年9月3日所谓的台湾“军人节”上,陈水扁诬蔑大陆要“消灭”台湾,企图煽动岛内民众对大陆的仇恨与敌意,想把两岸从已被推开的三通问题上推得更远。

台湾当局推行新战略既有着深刻的背景又有着一石击数鸟的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陈水扁政权推动的“以武谋独”、“以武拒统”政策,在分裂中国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一步,同时也是把台湾人民向着战争的深渊拉近了一步。

(三)台军加紧实施“决战境外”新战略

军队是统治集团的政治工具,虽然国民党时期的“国军”是反台独的,但那时是一支具有浓厚国民党党军色彩的“国军”。到民进党上台,台军已实现“去党派化”,成为唯政府之命是从的军队。

为了落实台湾新领导人的新战略,台军加快了军事上的具体准备,引进和改进、研制大批攻击型的武器——台军称之为“撒手锏”。

台军现役武器装备主要用于防御作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武器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如陆军方面,短程战术地对地导弹与“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空军方面,美国售台的“小斗犬”和“小牛”空对地导弹;海军方面,美制战斗轰炸机反舰导弹,以及台湾自制的“雄风”Ⅰ型、“雄风”Ⅱ型反舰导弹等。

台军计划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