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指挥机构,直接指挥军队的作战训练。其次,废除战略火箭兵、航天兵和空降兵司令部,组建战略核力量、军事航天防御、快速反应部队司令部。最后,大幅精简六大军区、四舰队司令部机构,使其变成行政管理机构。

根据地域原则,在东、西、南三个战略方向成立三个地区司令部,统辖地区内各军兵种部队。东部地区指挥司令部总部设在乌兰—乌德市,统辖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太平洋舰队可能也包含其中;南部地区指挥司令部总部设在萨马拉市,统辖北高加索军区、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西部地区指挥司令部总部设在莫斯科市,统辖圣彼得堡、莫斯科两个军区,以及莫斯科特种司令部、波罗的海舰队、北方舰队。由于俄罗斯北部是气候恶劣的北冰洋,所以俄军没有设立北部地区指挥司令部。

按照改革设想,俄军各大地区指挥部将拥有自己的炮兵、防空军、空军、工程、通信以及其他部队,部署在相应地区的空降部队也将由它们指挥。但是,由于战略火箭军处于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核心地位,俄军认为作为俄国家安全最重要保障力量的核武器,只有在统一的指挥之下才更可靠,所以,此次改革没有将它拆分到三个地区指挥部。

(2)组建新型混编兵团。鉴于目前俄军作战单位是营、团、旅、师、集团军、军区,体制臃肿,所以,根据改革方案,俄军将组建混编常备兵团,营和团为基本战术单位,旅和师为主要作战兵团,每个作战单位都配编侦察、电子战、特种作战、后勤保障部队,成为自主作战集群,独立完成各种任务。目前俄军已经开始实践尝试,在北高加索组建了两个山地步兵旅。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俄军改革镜鉴(4)

    (3)减员增效,质量建军。据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说,目前俄军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问题就是官兵比例不协调,高级军官比例太高,非战斗人员太多。为此,俄军这次改革的另一个侧重点就是减员增效的问题。根据改革设想,俄军将在未来5年裁减300名高级将领和3万多名行政和辅助人员,同时优化官兵比例,使将军和士兵的比例达到1∶1000的世界性标准。目前俄军总兵力为1207万人,计划在未来5年内裁军20万,同时将武器采购和科研费用与军人工资和保障费用的比例,由现在的2∶3优化为3∶2。

(4)改革军事动员和预备役体制。计划撤销各地兵役委员会,建立军区级别的专门机构,负责征兵、动员和培训工作。在预备役方面,组建俄罗斯的国民警卫队。

三、最新军改动因

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军进行了多次改革,但像此次这样大刀阔斧、脱胎换骨的体制改革,还是首次。俄军对传统军事体制颠覆性改革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动因。

一是扭转对美、欧战略态势的被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为防俄东山再起,从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诱、压并施,对俄罗斯毫不留情,意图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为称霸世界铲除最大障碍。遏制、围困、肢解,成为紧接冷战之后美国对俄战略的核心。具体表现:以休克疗法使俄经济落入深谷;大力拉拢独联体国家,离间其与俄罗斯关系,政治上大搞颜色革命,军事上大力推动北约东扩;宣布退出反导条约,研制NMD、TMD等新型战略武器,迫使俄罗斯继续进行曾经让苏联气喘吁吁的军备竞赛。同时,接连发动战争,抢夺苏联在世界上的势力范围,收获冷战成果——这就是美国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开始直到2003年入侵伊拉克,其20年战争全部的原因。

苏…37战斗机由于20年战争,苏联在世界的盟友几乎被美国全部消灭,俄罗斯被迫全线收缩,沦为一个地区国家;而由于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俄罗斯已无缓冲地带,几乎和美国指挥下的北约短兵相接。到乌克兰变色,美国和北约的“刺刀”已逼近俄罗斯心腹。

空前凌厉的全面攻势,让俄罗斯倍感压力。“9?11”事件后,美国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借口,更变本加厉、独断专行、为所欲为。其肆无忌惮地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越发让俄罗斯的战略危机感加剧。

2003—2004年一年中,俄罗斯已进行了10多次洲际导弹发射演习。其中2004年2月10日至18日举行的代号为“安全…2004”战略核演习是俄罗斯立国后规模最大的,演习地域横跨欧亚大陆,涉及俄军7个军区中的4个军区;参演部队有陆海空三军以及战略火箭兵、太空兵和空降兵3个独立兵种;演习科目有陆上机动、空中拦截、海上封锁、空降突击、太空作战等科目。目前俄所拥有的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几乎全部亮相。普京总统亲临现场观摩。

2004年8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俄罗斯北方舰队核潜艇部队的所在地奥列涅戈尔斯克,带领17个北约成员国的49名军事专家,破天荒地进入了戒备森严的核武器库。俄想以这种方式,不露声色地威慑北约在东扩的道路上不要走得太急。1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军队首脑会议上称,俄罗斯最新型核导弹即将问世,几年内将装备军队,而“这些研究成果是其他核大国所没有的,今后几年也不会有”。

盛世狼烟 第二部分 俄军改革镜鉴(5)

    俄罗斯同时修改军事学说,宣称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对付“战略性军事威胁”,西方说北极熊“又一次露出了核牙齿”。同时,俄也开始采取其他国际政治措施,抗衡美国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的渗透。

二是改造过时军队,准备未来战争。俄罗斯挥舞“核大棒”还有着另外一层用意: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苏联核遗产的威慑效能,逼退迫在眉睫的北约和美国的常规军事威胁,为俄罗斯全面进行中的常规武装力量的军事改革赢得时间。

由于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表现出的惊人战力和高度信息化水平,更由于美国隐形空军、全球瞬时打击计划、军事转型加速,在海湾战争中俄罗斯已经意识到苏式军事体系已全面落后于美式军事体系;伊拉克战争后,这一认识更加深刻而紧迫。加速追赶美军,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和动力。

这是近20年来美国对利比亚、格林纳达、南联盟、阿富汗等苏式军事体系国家的屠杀、扫荡和肢解,特别是伊拉克战争触目惊心地展示了以信息化、空中化为特征,代表了世界未来军事发展方向的美式军事体系的巨大威力对俄罗斯军事神经连续刺激的直接反映。

经过十余年探索与反思,俄军在理论认识上已完全摒弃了传统战争观念,认为太空将会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战场。由空军、海军、空天力量以及信息战部队实施太空作战,精确制导武器和新概念武器将能在任何条件下命中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目标。这就意味着现行军队体制必须向打赢未来战争转变,即突出进攻性,以攻击态势达成防御目的,彻底改变过去注重陆军和地面作战,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的旧面貌。俄军总参谋部认为,近年来国内外的局部战争实战经验表明,必须根据未来战争中 非对称联合作战的要求进行改革。毫无疑问,这次体制改革后的俄军,将具有比分兵把守国土的防御形态大得多的战略威慑性。

普京是个胸有大志的总统,但他清楚,若无一支强大的新型俄军,就不会有俄罗斯的国家未来和现实的基本安全,也谈不上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更不用说复活超级大国地位的民族梦想。

三是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打击恐怖主义和车臣分裂势力是俄军此次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受车臣分裂势力的影响,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俄军就发动了两次车臣战争,由于俄军一直沿用苏式军事体系,反应缓慢、效率低下,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由于没有将车臣有生力量彻底消灭,致使其恐怖主义分子在首都莫斯科和其他地方制造了造成众多平民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恐怖事件。2002年10月莫斯科发生造成119人死亡的车臣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之后,俄政府着手对本国的安全战略和动用武装力量计划进行调整,以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俄领导人多次表示,将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并动用军队对国内发生的恐怖主义行动进行打击。对此,支持此次改革的俄军将领们认为,这项改革措施将大大提高俄军应对当今主要威胁——国际恐怖主义的效率。不久前俄特种部队击毙巴萨耶夫,将为推动俄军的最新军改,提供强大的舆论动力。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复苏。由于近年来能源价格狂涨,俄罗斯经济状况全面好转,资金宽裕,普京政权稳固,于是进行更大幅度军事改革的计划已提上日程。

四、俄军改前景

俄军此次变革的困难,仍然首先是经费问题。俄军要顺利实现这次改革,必须改进现有的军队基础设施,包括通信、指挥所、保障设备、驻地、司令部等。俄《独立军事评论》周刊认为,这次改革至少需要花费4万—5万亿卢布预算资金。很显然,以俄罗斯现有的经济实力,需要很长时间的逐步投入。经费是个重要的因素,经费不能完全保障,军改步伐是无法进行的。这个因素曾经决定了历次俄军改革的成败,未来仍将是决定因素之一。

其次,俄军高层指挥权之争。此次改革计划中被削弱实际指挥权的国防部部长及俄各军兵种司令,对可能导致自己权力削弱或丧失的总参谋部的军事改革计划存在强烈抵触。这个问题是世界上一切实行改革的军队都必将遇到的重大问题。从俄罗斯政治的一贯铁腕风格推论,此问题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在2008年普京离任之后,俄罗斯领导人会否萧规曹随,值得观察。

第三,裁人的压力。此次改革俄国防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