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哲学初步-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马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思想在新柏拉图主义那里达到了顶点。新柏拉图主义产生在东西方文化汇合之地亚力山大。那里有来自波斯和巴比伦的宗教影响,有埃及祭神仪式的残余,有实践自己教义的犹太人团体,还有产生于巴勒斯坦的早期基督教各个派别,这一切形形色色的宗教神学在希腊化文化的大背景中混和一团、熔为一炉,为新柏拉图主义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思想土壤。

    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人是普罗提诺(Plotinus,公元204—270年)。

    他用柏拉图的理念论作基础,揉合了毕达哥拉斯派、斯多噶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某些内容,甚至还利用了伊壁鸠鲁哲学里的某些材料,构成了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半宗教性的哲学学说——新柏拉图主义。这个理论把“太一”作为宇宙之本,认为“太一”能产生一切又超越一切,是自在自为的单纯而完满的存在,也就柏拉图理念论中的那个至善,即神的代名词。

    “太一”在自身的“流溢”中创造了世界万物,犹如水从容器中流溢出来那样。

    “流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最先流出的是“宇宙理性,也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其次,从”宇宙理性“中流出”世界灵魂“

    ;最后,“世界灵魂”中流出感性的现象世界,这便是宇宙中最低级、最卑贱的东西,也是邪恶的根源。人的存在属于物质世界这一最低层次,它是灵魂流入肉体而产生的存在,灵魂因此被肉体所拘禁,无法认识其所以来的最终出处——神(即“太

 87

    西方哲学初步38

    一“)。但灵魂既然从”太一“而来,自然对”太一“有着原始的爱和归宿感,时刻渴望返回这个永恒的老家。因此,只有尽快摆脱肉体和感性世界的束缚,让灵魂进入出神忘我的神秘状态,使之与神合而为一,才能窥见真理,实现人生的最终价值。

    普罗提诺把“太一”和世界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太一”外化自身为世界的三个阶段事实上相对于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即“太一”本身、“宇宙理性”和“世界灵魂”

    ,感性世界则是“太一”虚幻的假象。这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构成“太一”本身的三位一体的特征。因此,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学说就是围绕着三位一体的理论而展开的。这种三位一体理论和流溢说,后来被基督教神学家们大加利用,成为神学教义中的重要理论。

    新柏拉图主义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史上最后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流派。它所表露出来的那种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所宣扬的世界与人类即将毁灭,哀叹人的无能,对一切表示出悲观绝望的情结,似乎反映了当时罗马统治阶级和社会日趋腐朽没落的精神,预示着庞大的罗马帝国行将崩溃的先兆。

    从泰勒斯在古井深处提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到普罗提诺的三位一体理论,古代西方哲学走过了大约9个世纪的时光。

    传统的希腊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启蒙解放运动,它通过把世界描述成理性可以认识的某种形式,而将无知所引起的恐惧加以排除,其动机是指望在知识的指导下能够到达善的人生,其活动便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不知疲倦的理性探索,而其思想工具则是周密严谨的逻辑。可以说,希

 88

    48西方哲学初步

    腊的理性精神与宗教和神秘主义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古已有之的迷信并不曾得到彻底的清除,而希腊哲学内部又开始流泛着一股起自毕达哥拉斯的神秘主义思潮,那是以避免的思想倾向。于是很自然的,当罗马人一接过希腊哲学这一光芒四射的思想宝藏时,他们所想到的不是去努力开拓,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而是小家气地到藏宝之地挖掘自己合意的东西,他们找到的不是黄金和宝玉,而是一些残渣余灰。宗教信仰和神秘主义是晚期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最主要的思想收获,他们是从因纵情声色而弄得心神疲惫的罗马精神上所采摘的。从这种精神氛围进入基督教的理念王国便是自然而然的了,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论垫铺为古代哲学过渡到上帝一统天下的神学世界架好思想的桥梁。于是,乐观豁达、生机勃勃的希腊精神让位给了悲观宿命、萎靡不振的希伯莱信仰,一个笼罩西方世界长达千年之久的“黑暗的中世纪”便水到渠成地降临了。

 89

    西方哲学初步58

    第四章 天堂信步

    一、基督教是怎么一回事

    在西方,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很久以前,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垣,住着一位美丽的童贞女郎玛丽亚。她已被许配给了一个名叫约瑟的木匠。可是,还没有享受过洞房花烛夜的良宵,约瑟便发现玛丽亚早已身怀六甲。这个晴天霹雳使他深感屈辱,一气之下就打算终止婚约。一天深夜,正当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上帝的使者忽然潜入他梦中,向他显灵说:“约瑟,别担心!尽管把玛丽亚娶过来好了,因为她的身孕乃圣灵所授。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他长大以后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救出。”说完飘然隐去。

    约瑟一觉醒来,遵照天使的吩咐,与玛丽亚成了亲,生下了耶稣基督。

    耶稣的母亲便是基督徒所尊奉的圣母玛丽亚。

    耶稣长大后四处漂泊,广施神迹,治病救人,能使盲人复明,瘸子疾行,死人复活。后来,传道师约翰在约旦河畔为他施洗礼,他便开始收徒传道,教人忍受苦难,宣扬天国福音,深

 90

    68西方哲学初步

    得百姓的爱戴,也触怒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一次,他和12个门徒前往耶路撒冷时,被门徒犹大出卖,罗马总督以其为犹太人王的罪名,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而12个门徒加上耶稣刚好13个人。因此直到今天,西方人仍然视星期五为不祥的日子,13为不吉利的数字,倘若星期五恰好碰上13号,那简直就是“黑色的星期五”

    ;西方的医院和旅馆绝不会有13号房间和13号床铺。十字架则成为基督教的标志。

    耶稣死后三天突然复活过来,多次显灵于其门徒说,上帝已把天上地下所有权力都赐给了他,要他们发动天下万民都来作他的门徒,接受他的教义。然后,他升天而去,临别之时留下预言: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上帝将要进行“末日审判”

    ,那时他会再次降凡人间,对世上的活人和死人统统实施一次审判,善人将被允许升入永福的天堂,恶人定要被贬下黑暗的地狱。

    这就是基督教经典《圣经》所告诉我们的一段为人千古传诵的故事。

    世界几大宗教都有将其创始人神化的传奇,佛教有释迦牟尼,伊斯兰教有穆罕默德,而基督教则有耶稣。由于年湮代远等种种原因,人们已无法考证《圣经》到底诞生于何时,出自何人之手,更难以判别耶稣是否确有其人,基督教是否他亲手创立。但人们确凿无疑地知道,基督教是从希伯莱人的犹太教演变而来的。

    希伯莱人也就是犹太人,原本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在遥远的古代,他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追逐水草放牧而生。

 91

    西方哲学初步78

    他们的生存大多依恃天时与地利而无法自立,到处流浪又遭人排斥。犹太人曾一度定居巴勒斯坦,建立过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但很快就被其他民族所摧毁,他们不得不离乡背井,沦落天涯。几千年来经历了数次历史性的大迁徙和大流散,遭受长期的放逐和迫害,承受了多次震惊世界的民族大屠杀(最近的一次便是希特勒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为)。直到20世纪40年代,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子孙才终于在巴勒斯坦一块狭小的地方(即今天的以色列)

    ,实现了自己民族千古难忘的复国之梦。

    犹太人可真是一个饱受凌辱历经沧桑的弱小民族,他们所遭受过的劫难在世界各民族中恐怕是无出其右的了。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使一个早已零星四散于世界各地的民族,把恢复家国的远古迷梦传承了几千年之久,并最终使之化为现实的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相反的例子:与犹太人一样流散游荡于地球上的吉普赛人,始终只满足于大篷车上的飘泊生活而永远碌碌无为。无疑,一种顽强的自尊心在支持着犹太民族的精神,这种自尊来源于他们那种唯我独尊的信仰,而这种信仰的心灵支柱便是那历久不衰的犹太教。

    艰难的生活处境,使古代犹太人深深地感到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人性具自己的极限这种意识刻骨铭心地印在他们的心底。他们隐约觉得,个人的幸福和民族的命运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操纵在神的股掌之间,人只有托天之福才能生存下去。这种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的信仰心理形成了早期的犹太教,奉耶和华主神。到公元前6世纪,犹太人把犹太教从多神教发展为一神教,称耶和华“独一真神”认为

 92

    88西方哲学初步

    他创造了天地万物,还特意把犹太民族定为“特选的子民”

    ,优越于其他一切民族,并最终得救升天。正是自视为上帝的“特选子民”

    这种意识,成为长期以来支撑犹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公元6年,罗马皇帝屋大维将巴勒斯坦的犹太和撒玛利亚归属罗马帝国,由叙利亚行省管辖,犹太国终于灭亡。犹太人不断发动起义,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但终遭残酷镇压,因而处于极端的痛苦和绝望之中。现实找不到出路,他们便遁入内心,在精神上寻找解脱的办法,于是,宗教活动变得非常活跃。

    他们幻想会出现一个超世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