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店十年-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在闹市区,我找到一家钟表修理店,问店老板,能不能把店面转给我,我可以给他一些经济补偿?店老板看了看我,说考虑几天后答复我。
  
   我在老街的店面,有36平米,年租金3000元,当时生意一般,年收入估计一万元,能温饱不能致富;外面这间钟表店,面积只有15平米,年租金是6000元。很显然,新街店面比老街店面的租金贵,如果我把钟表店盘下来,是否合算?但我想,新街店面,虽然成本提高,但辐射面广,人流密集,发展空间大,只要生意好,成本高点没什么。退一步讲,即便经营不善,想“金盆洗手”,位于闹市区的店面,更容易转让出去。
  
   几天后,我去找钟表店的老板,他同意把店面让给我,但要我给他6000元的转让费。他说,钟表修理虽然生意不太好,但还能过活,他把店面转给我,他店里的东西就没用了,我得给他一些补偿,好让他去买辆电瓶车,做送客生意。我思量了一下,同意了他的要求。我付了钱,他搬走了店里的东西,把店面让给了我。我虽然租下了新街的店面,但并没确定新店的经营项目,只是潜意识里,觉得在新街开店更有前途。塑封照片和红豆礼品,已不成气候,租书倒一直在稳步发展,在没想好新项目的情况之下,何不先把租书,发扬光大呢?
  
   1995年9月28日,我的新店开张了。新店的地理位置极佳,位于丁字路口的交叉点上,也可以说是黄金点,很醒目,三面经过的人,都看得见我的店,这有利于提高小店的知名度。店前是一片空地,两边是绿化带,中间的通道,正对着我的小店,我的店,形似一只畚箕,三边的客流,如鱼儿一样游来,通通张在这只畚箕内,逃不了。我感觉,这是一处风水宝地,也将是我新的开始,它会给我带来好运。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步“乾坤大挪移”,走得相当正确,它使我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根据地”,我的致富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5、租书顾客盈门,友情天长地久
  
   文明经营的前提,是证照齐全、照章纳费。开一个书店,三样执照是必须要办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图书经营许可证。从老街搬出来后,我又去工商局,把营业执照上的地址变更了。从表面看,办理执照会多交不少费用,但小店的身份合法了,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经营。
  
   从眼前利益看,证照齐全的店,反而吃亏一些,因为,工商管理费、营业税和个调税、许可证的管理费和年审费、教育附加费、治安费等,一样也少不了,因为你登记在册,他们有据可查,你逃税逃费就是违法了,而那些无照经营户,却可以逃避各种收费,但从长远利益看,无证经营存在风险,如果遇到工商、税务、公安、文化等部门执法检查,无证经营,就在被整治和取缔之列,所谓“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只要你长期开下去,如果没有合法经营的身份,就随时存在被查封和罚款的可能,因此,建议大家把眼光放远一些,尽量把证照办好了再开店,这样才能一门心思把生意做好。
  
   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相信大家不陌生,不熟悉的朋友,可以请教一下先开店的同行。如果是开书店,先要取得图书经营许可证,才能领到营业执照。办理许可证的相关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先写一份申请,在基层政府或居委会盖章,然后去文化局,填写申请表格,并参加发行员资格的培训考试,这样的考试好通过,不用担心,基本是走走形式,交上培训费就行。取得资格证书,申请获得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批准,就可以领取图书经营许可证,然后去办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你的书店就能开张了。办税务登记证,虽然以后要交税,但也有好处,你可以在税务所领取发票,你要经营活动中,是需要发票的。下岗工人开店,通常能获得免税待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个体私营经济,蒸蒸日上,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政府把个体私营经济,视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店的,办私营企业的,得到了认可和尊重,充满了信心。头脑活络,手里有资金的,纷纷开店办厂,文具店、建材店、舞厅、时装店、电器店、饭店、服装厂、印刷厂、化工厂、五金厂、玩具厂、电子厂……等等,如雨后春笋,平地冒了出来。全民经商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下海,成了当时的流行词。
  
   我的小店,搬到新街上后,老顾客也跟了过来。这里的位置好,人多,距离工业区又近,很多外企的员工,下了班,常来光顾我的书店。镇上有一所中学、一所工艺美专、一所成人教育学校,我的客源,主要是打工者和学生。看电影的人少了,看录像的人多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当匮乏,初中文化以上的人,都喜欢看书,我店里的二千来本书,已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在老街上时,租书每本每天只收两角,搬到新街上后,考虑到物价上涨和房租较贵的因素,我也给租书收费涨了价,改为每本每天五角。人们对涨价还能接受,毕竟租书看,大多是为了消遣,花几角钱看一本书,还是很划算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租书的人与日俱增,我的收入也在水涨船高。
  
   苏州开了一家文化市场,上百家书店齐聚一堂,有零售也有批发,五花八门的图书,可谓应有尽有,让人挑花了眼。这里的批发价,比新华书店的便宜,大多是六折或六五折,有的甚至低至三折。后来知道,三折的是盗版书,比如:定价58元的《三毛全集》、《鲁迅全集》、《路遥全集》等,厚厚的,每本进价才15元;一套680元的《金庸武侠小说全集》,120元就能买到;定价60元的《现代汉语词典》,25元就能买到手……不过,盗版书的纸张差,错别字多,印刷粗糙,不忍卒读。一些好的书,还是要买正版的,要不然,以盗版书的内容,以讹传讹,那就要闹笑话了。
  
  我批发了大量的图书,扩充了藏书量。盗版书也进了一些,虽有点“助纣为虐”,但也顾不得许多了,谁叫正版书那么贵呢?我还去上海的文庙,那里有旧书调剂市场,我以较便宜的价格,进了许多言情书和名著读本。我的店里有4个书架,藏书达到三千多本。租书量迅速攀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平均每天能出租三百本左右。这个租书量,保持了好多年。在中午和晚上,小店里挤满了来租书的人,我常常忙得晕头转向,连吃饭都顾不上。这些读者当中,有几十个是我的老顾客,他们从我开店起,一直来租书,数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我店里的书,都让他们看遍了。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书在增加,看书的人也在增加,而且,新老交替,有一部分人由于读书毕业或工作调动,离开了小镇,也离开了我的书店,但新的读者也源源不断。新街上的商店琳琅满目,我的书店显得与众不同。也许是文化和商业的结合,我的书店虽小,但在整条街上,却是无人不晓。当时,新街上只有我一家书店,有的读者说:“你的书店,是这个小镇精神文明的一扇窗口,我们打工者,下了班没地方去玩,就来租几本书看,对这里似乎有了感情,上街就喜欢过来看看,甚至过年回家,春节后回来上班,下车第一个到的地方,是你这里。看书,不光是打发时间,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时,人们对读书是满有热情的,对作家也很崇拜,看书,虽然已普及大众,但还是一种高雅的消费。我开书店,坦诚地说,首先是为了挣钱,其次才能顾及到品位。我进书的品类很杂,因为我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喜好,而是顾客的需求。书店不是书房,没必要清高,只考虑自己的阅读兴趣进书,是会失去广大的读者的,尽量做到雅俗共赏,品种齐全,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书店和读者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二是引。供,就是提供读者喜闻乐见的书;引,就是引导读者阅读欣赏的品味。我进的每一本书,都粗略地翻阅过,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和读者聊起来,就不会空洞无物。他们有时懒得挑,会请我推荐几本,当我介绍该书的内容时,他们会惊奇地问:“这里的书,你每本都看过吗?”我笑着说:“我熟悉它们,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
  
   男看武侠,女看言情,这是租书的常情。我进了大量的言情书和武侠书,港台成名作家的书,我都是整套进的。武侠小说,有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卧龙生、萧逸、陈青云、黄易等一大批作家作品,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便于读者挑选。最受欢迎的还是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另外还有单本的《越女剑》,部部皆经典。他的书,我进了五套,才能保证正常周转。
  
   言情小说方面,有琼瑶、岑凯伦、亦舒、沈亚、宋思樵、林淑芬等作家作品,琼瑶的小说,女孩子一般都喜欢看,但那年席绢的小说,风靡一时,女读者抢着要看她的书。与席绢同时出道的,是于晴的小说,同样是供不应求。席绢小说的风格,轻松、活泼、诙谐、有趣、纯情,让女孩子们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她的《交错时光的爱恋》、《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小说,有的读者看了好几遍。席绢新创的写作风格,为后来者所模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图书市场和网络上,泛滥的搞笑和时空交错的言情书,无不借鉴了席绢的写作手法。
  
   世界名著是必须要有的,这些经受时间考验的文学精品,至今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中国古典名著、人物传记、当代小说,也有一定的读者群。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