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聊斋》故事,母亲还常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别的故事。一次,她讲《孔雀
东南飞》故事,瞿秋白听完说:“焦仲卿刘兰芝夫妻感情那么好,为什么婆
婆不要她?真是太可恶,恶婆婆!”一次,母亲讲《木兰辞》故事,瞿秋白
天真地问道:“木兰是个女子,怎么会装扮成男子,在军中十多年人家认她
不出来?我不相信。”常州是太平天国占领过的地方,后来被清朝和外国反
动军队联合攻破,金衡玉也常常讲些太平天国的故事。当时,太平天国起义
者的形象虽然往往被人们丑化了,但是,瞿秋白对那些英勇反抗清朝统治,
为穷苦百姓拼死打天下的“长毛”,却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敬意。

冠英小学

瞿秋白在九皋楼读了一年多私塾,到1905 年,他六岁的时候,就到刚
刚建立的冠英小学堂读书去了。

冠英小学堂离星聚堂不远。在星聚堂所在的织机坊前面,隔着一条大
街有一条宽二丈左右的小河,叫庙沿河。河上有几座桥,靠近织机坊左边的
叫觅渡桥,右边的叫甘棠桥。过了觅渡桥,再沿河岸往右走不远就是冠英两
等小学堂(今觅渡桥小学)。当时,学校分高等和初等两级,共有学生八十
七人。其中,高等分甲、乙两班,共五十五个学生;初等只有一个班,有三
十二个学生。秋白读的是初等。

冠英小学堂,最初设在原冠英义塾,借邻宅隙地为操场。继则借觅渡
桥北庄三贤祠,又借东邻瞿氏宗祠为东三斋教室。后来宗祠回索,于是拨城
西察院旧基出售,用这笔款赎回祠后隙地建筑教室。教室的房屋是一座九开
间的平房,房中间是一条走廊与后院相通,走廊两边各有两个教室;三棵梧
桐树并排耸立在教室的北面。教室前面是个比较大的天井,学生下课后就在


天井中玩耍。

冠英小学堂堂长庄苕甫,名鼎彝,以字行。他虽是举人出身,但颇有
维新思想,矢志改革教育。他定校名为“冠英”,取“冠乎群英”之义。学
堂有《校歌》、《春季旅行歌》、《春秋季运动会歌》等,歌词内容反映了办学
者追求新思想,培养新少年的远大抱负。《校歌》号召学生要在欧风美雨的
冲击中,为振兴老大的中国贡献力量:“欧风美雨,飞渡重洋,横来东亚兮。
睡狮千年,誓将惊醒兮。大有为兮,冠英学生兮。”《春季旅行歌》云:“方
春之时作旅行,足力更奋迅,名区胜地恣遨游,处处好印证。

花花草草有精神,莺燕都成阵。少年世界春世界,努力向前行。”《春
秋季运动会歌》云:“天择由来因物竞,运动要竞争。胜固可喜,败欣然,
都是弟兄们。胜不相让,败相救,团体要坚韧。合群起兵视此行,勗哉我学
生。”这两首歌都宣传团结互助,奋进不止的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学堂反对旧书院私塾死读死记的方式,注重科学实验。
教师在瞿秋白这一班讲生物时,当堂解剖小狗,指点内脏器官的结构和位置。
瞿秋白看后对同学说:“古人常说良心要放在当中,可见他们并不知道心是
在胸的左侧。”瞿秋白在学堂里读了四年,他读书用功,成绩优良,是一个
聪敏老实,深受师长和同学称赞的好学生。

在冠英小学堂,瞿秋白和同学们经常听到老师讲些常州的历史掌故。
例如,宋朝末年,蒙古大军打到常州,烧杀抢掠,城市屋宇全部被焚毁,仅
仅留下城外的十八户人家,史称十八家村。明代末年,常州奔牛镇出生的美
女陈圆圆是吴三桂的爱姬,后来被闯王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刘宗敏抢去,吴三
桂一怒之下竟引清兵入关。再如,太平天国末年,常州是被李鸿章雇佣的洋
枪队攻破的。老师讲述的这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富有文学色彩,对于肯
思索的孩子们,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增加了他们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的能
力。据瞿秋白童年的挚友羊牧之回忆,有一次瞿秋白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胭脂
井的故事,他回来说:“五代时期,南唐的金陵(南京)有个李后主,宋兵
打来破城入宫,李后主就把妃子藏在后宫的枯井中,后被宋兵捉住。写‘帘
外雨潺潺’的李后主,竟投降了赵匡胤。还有三国时诸葛亮做他丞相的刘后
主,后来也投降了魏国司马昭。这些后主,有的词虽然写得好,但他们都不
过是亡国之君。”

尽管小学生活在任何人的一生中都是值得怀恋的,但瞿秋白从小学开
始,日趋没落和衰败的家庭生活,已经使他逐渐变得沉默和悒郁了。

瞿秋白的祖母原来由稚彬赡养,但稚彬既不做官,又不事生产,经济
上没有分文的收入,家中生活全部依赖在杭州做官的四伯父世琥接济。但是,
四伯父为官两袖清风,有限的俸禄,负担不了两地的生活,所以不久便把瞿
秋白的祖母从常州接到杭州去,从此,瞿秋白家中的这一经济来源断了。虽
然贤庄的姑母家还时而供给一些米、柴,但瞿秋白家中的生活已经大不如前
了。

生活的困难,使得瞿秋白的精神相当苦闷,总是悒郁寡欢。他终日沉
默寡言,埋头读书。除了学堂的规定功课以外,他还抽时间广泛阅读他所能
得到的古典文学作品。

有一次,大概是瞿秋白九岁的那年农历春节,父亲买了一本《绣像三
国演义》给他。

他在走廊上翻看书上的绣像,看得正起劲的时候,忽然听见屋中哗啦


一声响,整桌的碗盏都打翻在地了。接着,听到父亲瞿稚彬的怒骂声:“混
帐东西,办他!拿我的名片,送他到衙门里去!”

在黑暗的中国,即使是仅仅有着虚衔的士绅,也可以勾结官府,横行
乡里。瞿稚彬虽然不是那种坏人,与官府也没有太深的关系,但是,单凭着
他的一张印有“候补盐大使”虚衔的大红名片,也足以使穷苦百姓遭到官府
的鞭笞。后来,瞿秋白果然听到那个被送去的人被衙门打了二十大板。这件
事,使瞿秋白非常奇怪:随便拿一张大红名片,就可以使官府打人,这算是
什么道理?这件事使他懂得了:为富人撑腰的官府,不过是专门为着欺压和
凌辱穷人们而设的。这时,他再去读《三国演义》中《张翼德怒鞭督邮》那
一回,就觉得很解气。对于张角兄弟的谋反,瞿秋白也理解了:既然你们要
打穷人的屁股,穷人自然就要造反,有什么理由要叫人家“黄巾贼”呢?

同学中的杨福利,是瞿秋白三弟景白奶妈的儿子,比瞿秋白大两岁;
金庆咸是瞿秋白的姑表兄。三人学《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故事,各取别
名,结为兄弟。杨福利居长,号霁松;金庆咸号晴竹,居次;瞿秋白居末,
号铁梅。

常州中学

1909 年,瞿秋白十岁。这一年春天,他从冠英小学堂初等班毕业,在
家中自修。秋天跳级考入了常州府中学堂预科。翌年转入本科。同校学生张
复,就是后来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广州起义的领导者张太雷。

常州府中学堂,座落在常州城东门内玉梅桥护国寺旧址。1905 年由常
州府和府属八县(武进、阳湖、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无锡)共
筹资金兴办,1907 年正式开学。1913 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这是当
时常州唯一的一所新式中学校。校内设备比较完善。有可容纳数百人集会的
礼堂、数百人住宿的学生宿舍,此外有图书馆、实验室、标本室、风雨操场
等。校东南部为露天大操场,倚东城墙,墙外就是著名的天宁禅寺,暮鼓晨
钟,清晰入耳。校内西部辟一小园,名为西园,有亭石花木之胜,园北设音
乐教室,漫步其间,时闻琴声、歌声、书声相应和。

中学堂分为预科、本科两级。开办时仅一百八十余人。本科之外,附
设师范科。民国初年改清末学制五年为四年,附设高等实业科及简易师范班。
学堂课程很多,如第三学年每周授课安排为:修身一,讲经读经九,国文五,
外国语八,历史二,地理二,算学(代数、几何)四,博物二,图画一,体
操一,兵操一,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常州府中学堂于教学之外,还重视课外
活动,而且多种多样。学堂以学生膳费节余设置游艺部,内设图画、篆刻、
昆曲、军乐、柔术、标本、园艺、测量、地图绘制、摄影、手工、拳术、体
操、击剑、英语、演说,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自由参加。

瞿秋白入学不久,1909 年11 月间,校庆两周年,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
同时展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作出的各种手工、绘画、篆刻等。1910 年8 月,
全校学生赴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的展览。会上常州府中学堂的展品甚多,引
人注目。学生们游览了明陵等名胜。

1911 年春,全校学生、教职员等四百五十多人,乘火车到无锡惠山旅
行一日。同年10 月辛亥革命发生,学校暂时停课,成为驻兵场所。直到1912
年4 月才复课。同年10 月,全校师生乘船赴宜兴旅行,参观了蜀山、丁山
的陶场,游览了张公洞。1914 年6 月10 日,全校学生坐船赴上海参观展览
会。常州中学(辛亥后改称江苏省立五中)有八十多件展品被选送巴拿马万


国博览会展出,其中有瞿秋白制作的展品。

瞿秋白的兴趣在于文科,他喜欢读历史和文学书籍,特别喜欢野史、
轶闻,其中记载着帝王的腐败,官府的横暴,民间的疾苦,以及群众的反抗
斗争。这些书在当时是被列为“禁书”,或者是被称作无聊的“闲书”而严
厉禁止学生阅读的。

瞿秋白的叔父家中藏书很丰富,有正史、野史、稗史,并且有太平天
国的书籍。瞿秋白读后,曾在史书上写眉批痛诋投降清兵的明朝大臣洪承畴。
他还经常与老师和同学谈论他的这些观点。

有时,上课的时候,瞿秋白就在书桌上偷偷地阅读这些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