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一文发表后,不少朋友质疑:怎么可以用银价将当年乾隆的银两收入换算成今天的价值?这样换算后的钱跟今天施正荣公司的收入可比吗?因为工业化已使银子本身的价值今不如昔,因为今天的生活费用与240年前不同……

换种标准比较施正荣与乾隆
更新时间2008…11…19 9:37:12  字数:1814

 那么,如果不是以银价算,而是用别的价值基准,1766年乾隆朝廷的4937万两银子的财政收入跟2007年无锡尚德的12亿美元,到底谁的价值更高呢?我们先以中国人不能没有的大米为价值本位,看看谁的收入更“值”。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按1766年的米价,把4937万两银子换成当时等值的大米斤数;然后根据今天的米价,也将12亿美元换成等值的大米斤数,看哪个值更多的大米。
  最近,伦敦经济学院的马德斌教授和他的5位同仁(RobertAllen、JeanPascalBassino、MaisonFrancoJaponaise、ChristineMollMurata、JanLuitenvanZanden)做了一个题为《Wages,Prices,andLivingStandardsinChina,JapanandEurope:1738~1925》的大型研究项目,比较自1738年后中国、日本与西欧的物价、工资和生活水平变动情况,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他们主要用到1769年清政府汇辑的《物料价值则例》,这是乾隆时期最大、最系统的全国物料价格和收入数据库。对于《物料价值则例》中缺少的物价数据,像鸡蛋、棉布价,这些作者选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45~1754年间对北京、广州的市场调查数据,这些资料至今还保存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历史档案馆中。下面,我们就以马先生等作者文中的1750年至1769年间北京的收入和物价数据为准,对乾隆朝廷的财政收入作换算。
  在乾隆中期的北京,1000斤大米的价格是14。18两银子。那么,4937万两银子的财政收入相当于34。8亿斤大米。而今天北京的米价1斤1。4元左右,无锡尚德的12亿美元相当于68。1亿斤大米,差不多是乾隆朝廷收入的两倍!谁的收入更多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按肉作价值本位算会如何呢?乾隆中期在北京,27两银子可以买1000斤肉,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18。3亿斤肉。今天北京的猪肉价为5元左右,12亿美元相当于19。2亿斤肉。按照肉的估值基准,乾隆朝廷的收入跟今天无锡尚德的差不多。
  由于小麦需要磨碎,机械化的结果使今天的面粉价格比240年前低更多。如果以面粉为基准,无锡尚德的收入会显得更高。乾隆中期,北京1000斤面粉要13。74两银子,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35。9亿斤面粉。今天,北京面粉是1斤1。1元,12亿美元相当于87。3亿斤面粉,是乾隆朝廷收入的两倍还多。
  洋务运动开始引进的工业化对棉布、纺织品的价格影响最大。乾隆中期,北京1000米棉布要122。2两银子,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4。1亿米棉布。今天,北京的棉布1米在5元左右,无锡尚德的12亿美元相当于19。2亿米棉布,差不多是乾隆朝廷收入的5倍!
  按什么实物算乾隆朝廷的收入比施正荣的高呢?对乾隆朝廷最有利的价值本位是鸡蛋。小时候在湖南农村,来贵客了,母亲会以煮鸡蛋招待,这算是高等待遇了,所以,多少收入能买多少只鸡蛋,是个很真切的价值基准。乾隆中期的北京,9。4两银子可买1000个鸡蛋,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52。5亿个鸡蛋,这么多鸡蛋,让我母亲听了一定会晕倒!相比之下,今天北京的鸡蛋大约是0。4元一个,12亿美元相当于240亿个鸡蛋,差不多是乾隆朝廷收入的5倍!
  在18世纪中叶,北京的豆角大约是1000斤要10。5两银子,4937万两银子就相当于46。9亿斤豆角。按今天豆角2。5元1斤算,12亿美元可以买38。4亿斤。所以,以豆角作价值本位,乾隆朝廷的收入会显得多一些。
  我们当然可以用其他食物或日用品作价值基准,来判断乾隆和施正荣的收入高低,但基本的结论如下:第一,如果采用银子这种相对中性的价值基准,无锡尚德2007年的收入略高于乾隆朝廷。第二,如果是以大米、面粉这样的生活必需品换算,由于今天政府对这些价格严格管制,使粮食类价格相对低于乾隆时期(至少根据银价折算后如此,代价是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这就使无锡尚德的收入远高于乾隆朝廷的收入。第三,如果按受到工业革命影响较大的棉布、制造品作价值本位,今天这些东西远比乾隆时期便宜,无锡尚德的收入就显得更高了。第四,相反,豆角类的东西受工业化的影响较小,政府对其价格管制也少,这些东西的市场价格今天反而高于乾隆时期,如果以这些物品作价值本位,无锡尚德的收入就没有乾隆朝廷的银两收入那么“值”了。

假如用一篮子消费品作价值本位
更新时间2008…11…19 9:37:21  字数:876

 不过,以食物、日常用品作价值基准也有问题,毕竟人的食物需要有限,就像在我给女儿讲“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525。2亿个鸡蛋”后,她说“谁发疯要这么多鸡蛋”,反而让她从此对鸡蛋倒了胃口。所以,另一种做法是用一般人的各种消费需要的组合作价值基准,以收入相当于一篮子生活必需品组合的倍数,来判断该收入量的生活价值。
  按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调查,18世纪中叶,北京人1年的吃、住、行大约需要7。9两银子。也就是说,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626万人1年的生活费。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北京人均消费支出是13244元,按照这种消费水平,无锡尚德的12亿美元可以供123万北京人生活1年。所以,根据一篮子消费品的标准,无锡尚德的收入价值远低于乾隆朝廷的。不过,这13?244元消费支出不只包括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更多的开支是非生存必需的。
  所以,这种价值本位的问题也很大,乾隆时期的一篮子消费品中,75%的钱都花在食物上,这是为了生存、填饱肚子。而今天北京人的消费中,只有30。5%花在吃上面。更何况,今天许多消费品是240年前没有的,比如手机、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电脑、电灯,等等。当年,在全中国,乾隆皇帝可能生活得最舒适,但再怎么舒适,在夏天他没有空调,在冬天没有今天这样的中央暖气。他有8个、16个人给他抬轿子,但那也会很颠簸,远比不上今天轿车那么平稳。
  外来的空调和交通技术也让我们的食物结构跟季节没关系,南方人不用等到秋天、冬天才吃到苹果,北方人不用等到夏天、只有到广东才能吃到荔枝。资本全球化的意义不只是收入增加,而且大大扩充了生活、消费的种类与空间。
  所以,用一篮子消费品来评判同一时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水平,其意义很大;但依此评估不同时代间的收入,问题就很严重,因为今天的一篮子消费品跟昔日的一篮子不是同一回事。今天一篮子消费品的不同,这本身就是进步,当然也证明“改革开放”165年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好处。如果我们以这种因进步而动态变化的东西作为价值基准,那么再大的变化也会被内生成为无变化了。

改革开放给每个人带来好处
更新时间2008…11…19 9:37:40  字数:2475

 将施正荣与乾隆比较,可能给人一种错觉:好像资本全球化只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没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实际情况并非这样。为看到改革开放对一般人的影响,我们继续采用前面讲到的实物价值基准,比较不同时期普通人的收入高低。据《物料价值则例》记载,1769年,北京建房工人(无特殊技能)的日工资为77个铜钱,即0。077两银子,按当时物价,这相当于一天能赚5。4斤大米,5。6斤面粉,2。9斤肉,2。8斤鱼,7。3斤豆角,0。6米棉布,或者82只鸡蛋。这些数字反映240年前北京普通工人一天的生产能力,或说收入水平。
  据马德斌以及同仁的研究,北京、广州等地普通工人一天收入的实物购买力,从乾隆中期一直上升,到1790年后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衰退。到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降到最低,大约是乾隆中期实物购买力的一半。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1860年中国才真正开放,洋务运动或说第一次改革开放才真正开始,从工业技术到金融技术、到现代学术、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引进,资本全球化卷入中国。从那以后,普通中国人一天劳动所得的实物购买力重新回升,到清末、民国时期慢慢地向乾隆中期的水平靠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曲折的探索,直到1978年,邓小平重开改革开放,资本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挖掘中国的财富潜力。今天的收入水平如何呢?我们还是按北京普通工人多工作一天的边际收入算,打一天工的边际收入大约55元。根据前面讲到的物价,这55元相当于32斤米(是乾隆中期的5。9倍),41斤面粉(7。3倍),9斤肉(3。2倍),11。3斤鱼(4倍),18斤豆角(2。5倍),9米棉布(14。3倍)113只鸡蛋(1。4倍)。按照棉布计算,北京老百姓一天的收入相对乾隆时期增长得最多,增加了13倍多!按面粉算次之,而依鸡蛋价值基准算,两个世纪里收入增长40%。总体而言,新的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仅相对“文革”时期翻了许多倍(依鸡蛋价值基准,翻了10倍),而且相对于乾隆盛世时期也平均翻了几番!
  “文革”时期,买一辆自行车、一只手表要花120元左右,需花掉整整4个月的工资。到今天,同样这些制造品的价格可能没变,但一个普通工人1个月的工资可以买8辆功能更多、设计更好的自行车,真实收入和生产力提高了31倍。按照肉本位算,真实收入也提高了5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