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7-本草衍义-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六
锻石
内容:水调一盏,如稠粥,拣好糯米粒全者,半置灰中,半灰外。经宿,灰中米色变如水精 
。若人手面上有黑 子及纹刺,先微微以针头拨动,置少许如水精者于其上,经半日许, 
汁自出,剔去药不用,且不得着水,三二日愈。又取新硬锻石一合,以醋炒,调如泥,于患 
偏风牵口 邪人口唇上不患处一边涂之,立便牵正。 

卷六
冬灰
内容:诸家只解灰而不解冬,亦其阙也。诸灰一烘而成,惟冬灰,则经三四月方彻炉。灰既 
晓夕烧灼,其力得不全燥烈乎?而又体益重。今一 而成者体轻,盖火力劣,故不及冬灰耳 
。若古紧面少容方中,用九烧益母灰,盖取此义。如或诸方中用桑灰,自合依本法。既用冬 
灰,则须尔。《唐本》注云∶冬灰本是藜灰,未知别有何说。又汤火灼,以饼炉中灰细罗, 
脂麻油调,羽扫,不得着水,仍避风。 

卷六
伏龙肝
内容:妇人血露,蚕沙一两,炒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 
,以知为度。本条中有东壁土,陈藏器云∶取其东壁土,久干也。今详之∶南壁土,亦向阳 
久干也,何不取?盖东壁常先得晓日烘炙。日者太阳真火,故治瘟疟。或曰∶何不取午盛之 
时南壁土,而取日初出东壁土者,何也?火生之时,其气壮。故《素问》云∶少火之气壮。 
及其当午之时,则壮火之气衰,故不取,实用此义。或曰∶何以知日者太阳真火?以水精珠 
,或心凹铜鉴,向日射之,以艾承接其光聚处,火出,故知之。 

卷六
半天河水
内容:半天河水,一水也。然用水之义有数种,种各有理。如半天河水,在上,天泽水 
也。故治心病、鬼疰、狂、邪气、恶毒。腊雪水,大寒水也,故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 
温疫、热痫、丹石发、酒后暴热、黄胆。井华水,清冷澄澈水也,故通九窍,洗目肤翳,及 
酒 
后热痢。后世又用东流水者,取其快顺疾速,通关下膈也。倒流水,取其回旋留止,上而不 
下也。 

卷六
菊花水
内容:本条见南阳郦县北潭水,其源悉芳。菊生被崖,水为菊味,此说甚怪。且菊生于浮 
土上,根深者不过尺,百花之中,此特浅露,水泉莫非深远而来,况菊根亦无香,其花当九 
月十月间,只三两旬中,焉得香入水也?若因花而香,其无花之月合如何也?殊不详。水自 
有甘、淡、咸、苦,焉知无有菊味者?尝官于永、耀间,沿干至洪门北山下古石渠中,泉水 
清 
澈。众官酌而饮。其味与惠山泉水等,亦微香。世皆未知之,烹茶尤相宜。由是知泉脉如此 
,非缘浮土上所生菊能变泉味。博识之士,宜细详之。 

卷六
浆水
内容:浆水不可同李实饮,令人霍乱吐利。 

卷六
热汤
内容:助阳气,行经络。患风冷气痹人,多以汤渫脚至膝上,浓覆,使汗出周身。然别有药 
,亦终假汤气而行也。四时暴泄利,四肢冷,脐腹疼,深汤中坐,浸至腹上,频频作,生阳 
佐药,无速于此。虚寒人始坐汤中必战,仍常令人伺守。 

卷六

内容:金银有伪,投熔锅中,其伪物尽消散。矧人腹中有久积,故可溃腐也。合他药,治目 
中翳,用之须水飞过,入瓷器中,于重汤中煮其器,使自干,杀其毒,及去其尘秽。 

卷六
蓬砂
内容: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初觉便治,不能成喉痹,亦缓取效可也。南番者 
,色重褐,其味和,其效速。西戎者,其色白,其味焦,其功缓,亦不堪作焊。 

卷六
姜石
内容:姜石,所在皆有。须不见日色旋取,微白者佳。治疔肿殊效。 

卷六
自然铜
内容:有人饲折翅雁,后遂飞去。今人打扑损,研极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 
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 

卷六
石燕
内容:今人用者如蚬蛤之状,色如土,坚重则石也。既无羽翼,焉能自石穴中飞出,何故只 
堕沙滩上?此说近妄。《唐本》注∶永州土岗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坩而小,重如石。则此 
自是一物,余说不可取。溃、虚、积药中多用。 

卷六
砒霜
内容:疟家或用,才过剂,则吐泻兼作,须浓研绿豆汁,仍兼冷水饮,得石脑油即伏。今信 
州凿坑井,下取之。其坑常封锁,坑中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取。生砒谓之砒黄, 
其色如牛肉,或有淡白路,谓石非石,谓土非土,磨研酒饮,治癖积气有功。才见火,便有 
毒,不可造次服也。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 
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图经》言大块者。其大块者已是下等,片如细 
屑者极下也。入药当用如乳尖长者,直须详谨。 

卷六
浮石
内容:水飞,治目中翳。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石蟹条中云∶浮石,平,无 
毒,止渴,治淋,杀野兽毒,合于此条收入。 

卷六
金星石、银星石
内容:治大风疾。别有法,须烧用。金星石于苍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 
有如银色麸片。又一种深青色,坚润,中有金色如麸片,不入药,工人碾为器,或妇人首饰 
。余如经。 

卷六
石脑油
内容:真者难收,多渗蚀器物。今入药最少,烧炼或须也。仍常用,有油(去声)器贮之。 
又研生砒霜,入石脑油,再研如膏,入钳锅子内,用净瓦片子盖定,置火上,俟锅子红,泣 
尽油,出之。又再研,再入油,再上火,凡如此共两次,即砒霜伏。 

卷七
赤箭
内容:赤箭,天麻苗也。然与天麻治疗不同,故后人分之为二。经言八月采根曝干,故知此 
即苗也。 

卷七
天门冬
内容:麦门冬之类。虽曰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擘取,不可浸 
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汤浸一二时。柔即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乃曰药不神,其 
可得乎?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余如二经。 

卷七
麦门冬
内容:麦门冬根上子也。治心肺虚热,并虚劳客热,亦可取苗作熟水饮。 

卷七
苍术
内容:其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日,去上粗皮。 
x白术x 粗促,色微褐,气味亦微辛,苦而不烈。古方及《本经》只言术,未见分 
其苍白二种 
也。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今人但贵其难得,惟用白者,往往将苍术 
置而不用。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尤速。殊不详《本草》元无白术之名,近 
世多用,亦宜两审。嵇康曰∶“闻道人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亦无白字。 

卷七
地黄
内容:叶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但有细斑点,北人谓之牛奶子。花、茎有微细短白毛。经 
只言干生二种,不言熟者。如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须地黄者,生与生干常 
虑大寒,如此之类,故后世改用熟者。蒸曝之法∶以细碎者洗出,研取汁,将粗地黄蒸出曝 
干,投汁中,浸三二时,又曝,再蒸,如此再过为胜,亦不必多。此等与干生二种,功治殊 
别。陶但云捣汁和蒸殊用工,意不显其法,不注治疗,故须悉言耳。 

卷七
菖蒲
内容:世又谓之兰荪,生水次,失水则枯,根节密者,气味足。有人患遍身生热毒疮,痛而 
不痒,手足尤甚,然至颈而止,粘着衣被,晓夕不得睡,痛不可忍。有下俚教以菖蒲三斗, 
锉,日干之,舂罗为末,布席上,使病疮人恣卧其间,仍以被衣覆之。既不粘着衣被,又复 
得睡,不五七日之间,其疮如失。后自患此疮,亦如此用,应手神验。其石菖蒲根,络石而 
生者节乃密,入药须此等。 

卷七
泽泻
内容: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张仲景曰∶水搐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 
方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患眼”,诚为行去其水。张 
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 
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卷七
山药
内容: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庙讳。下一字曰蓣,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为药,今人遂呼 
为山药。如此则尽失当日本名,虑岁久以山药为别物,故书之。此物贵生干,方入药。其法 
∶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迳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干五分, 
俟全干收之,惟风紧则干速。所以用干之意,盖生湿则滑,不可入药,熟则只堪啖,亦滞气 
。余如经。 

卷七
菊花
内容: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月令》所 
谓菊有黄华者也。又邓州白菊,单叶者亦入药,余医经不用。专治头目风热。今多收之作枕 
。 

卷七
甘草
内容: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实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 
本生。子如小扁豆,齿啮不破。今出河东西界,入药须微炙,不尔,亦微凉。生则味不佳。 

卷七
人参
内容:今之用者,皆河北榷场博易到,尽是高丽所出,率虚软味薄,不若潞州上党者味浓 
体实,用之有据。土人得一窠,则置于版上,以色丝缠系,根颇纤长,不与榷场者相类。根 
下垂有及一尺余者,或十歧者。其价与银等,稍为难得。 

卷七
石斛
内容: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