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立志书籍-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百客”、巧调众口,同时重视倡导符合国情、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
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才有可能实现。
(二)发展性
消费需要的内容,从静态分布上看就是多样化,从动态观点看就是由低到高,
由简到繁,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心理
需要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对象,消费者对某项需要一旦满足以后,就不再受该项需
要激励因素的影响,而渴望并谋求其它更高一级的需要,并不断向新的需要发展。
从“三大件”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人们消费需要的发展性。20世纪70年代,
中国百姓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视为家庭“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
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又一个惊喜。到了90年代,中
国人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此时的“三大件”是什么呢?有人概括为空调、电脑、
电话,有人说是私人住宅、小轿车和现代通讯设备,更多的人则认为,今日中国
人消费走向了多元化,很难再对“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回顾家庭耐用消费
品发展变化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短短30年间,中国城镇家庭消
费走完了“旧三件”到“新三件”的历程,正在全力追求更有质量和品味的生活。
“三大件”这种烙有年代印痕的俗称也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又如,从60年代
到90年代,城乡居民的衣着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单调的蓝一色、灰一色、黑
一色,青年人中的黄一色已逐渐消失,羽绒服、裘皮服、羊毛衫裤、茄克衫、健
美裤、呢大衣、风雨衣和西服兴起。与时装配套的各种皮鞋、旅游鞋和运动鞋,
以及领带、头巾、袜子、眼镜等消费也成倍增长。服务性消费中的旅游、照相等
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就不同需要来说,当某种需要获得某种程度满足后,另一种新的需要又产生
了。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是永无止境的。消
费者的需要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部分地区和个人先
富起来了,我国部分城乡居民的消费,50年代主要追求“吃饱穿暖”,80年代中
期到90年代就要“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用讲高档”,成了社会上消
费心理的新动向。
需要的发展,与客观现实刺激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社会经济与政治体制的
变革、道德风尚的变化、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变迁、乃至宣传广告的改变,都可促
使消费者产生需要的转移和变化。工商企业认识到消费者需要的这一特征,在生
产经营中须以消费者需求发展的程度和趋势为标准,提供性能更好、质量更高、
成本更低和用途更多的商品。如果商品的款式和功能,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一贯制,就阻碍了消费需要的正常发展。
(三)可诱导性
消费者决定购买什么样的消费品,采用何种消费方式,怎样消费,既取决于
自己的购买能力,又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周围环境、社会风气、人际交流、宣
传教育、文学艺术等等,都可以促使消费者产生新的需要。或者由一种需要向另
一种需要转移;或者由潜在的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由微弱的欲望变成强烈的欲
望。因此,消费者的需要可以引导、调节而形成,也可以因外界的干扰而消退或
变换。广告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既可能“泛滥成灾”,又是消费者不可缺少的
生活向导。一部电影能使某种时尚家喻户晓,风靡世界;一则新闻又能置某种商
品于十八层地狱,永世难得翻身。如一般人都喜食新鲜活鱼,讨厌冷冻鱼,科普
文章摆出道理,说明合理冷冻的鲜鱼其食用价值不低于未经冷冻的鲜鱼,这就打
消了消费者的顾虑。又如,一个时期,我国领导人倡导服装的新颖、鲜艳,要求
改变过去的沉闷局面,还提倡人们穿西装。这些倡导加上服装部门的配合,使中
国人民的衣着习惯发生变化。可见消费者需要的可诱导性是确实存在的。
工商企业不仅应当满足消费者需要,而且应当启发和诱导消费者需要,即通
过各种有效的途径,用科学的价值观、幸福观、消费观引导消费者需要的发展变
化,使其愈益合理化,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统一,
逐步达到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优化。
(四)周期性
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些需要在获得满足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再产生。但随着时
间的推移还会重新出现,显示出周而复始的特点。不过这种重复出现的需求,在
形式上总是不断翻新的,也只有这样,需要的内容才会丰富、发展。如,女性头
巾,多少年来总是在长形、方形、三角形的式样间变化;皮鞋总是在方头、圆头、
尖头、平跟、中跟、高跟之间翻来覆去变花样。这种周期性往往和生物有机体的
功能及自然界环境变化的周期相适应,也同商品寿命、社会风尚、购买习惯、工
作与闲暇时间、固定收入获得时间等相关联。如许多商品的销售淡旺循环变化是
由自然季节决定的;商店业务忙闲与消费者的工作日、发薪日相关形成周期;服
装流行周期与社会风尚变化相呼应等等。因此,研究周期性,对企业加强生产、
经营的计划性有着重要意义。工商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周期的发展变化规律,安排
好包括商品种类、销售时间、销售方式、销售对象及销售地点等等在内的产、供、
购、销、调、存。
一般而言,精神产品往往不具备重复消费的周期规律,尽管旅游可以“故地
重游”,读书可以“爱不释卷”,但精神产品的生产不宜重复和仿造,否则就会
滞销。比如电影,如果都是一个题材,且演员形象雷同、导演手法雷同、情节内
容雷同,消费者(观众)就感到乏味了。
(五)伸缩性
伸缩性表现在消费者对心理需要追求的高低层次,多寡项目和强弱程度。在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以精神产品满足的心理需要,具有很大的伸
缩性,可多可少,时强时弱。当客观条件限制了需要的满足时,需要可以抑制、
转化、降级,可以滞留在某一水平上,也可以是以某种可能的方式同时或部分地
兼顾满足几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在有些情况下,人还会只满足某一种需要而放弃
其它需要。如,成千上万的革命者,为了全人类的解放,放弃了个人及家庭的许
多需要;高考复习阶段的学生,为了能学好知识迎接高考,放弃了旅游,看电影、
电视、小说,打球及休息的需要。
消费者需要的伸缩性,是人们用于解决“需要冲突”的适应性行为。工商企
业在进行生产和经营时,必须从我国消费者当前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民族消费历史、
消费习惯的特点出发,注意将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解决最基本的需要,逐步提高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少搞些
华而不实的东西,多给消费者以实惠。
(六)时代性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还会受时代风气、环境的影响,时代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和消费习惯也会不同。不甘落后于时代,随周围环境变化而变化,是一般人常有
的心理特征。如世纪年代,中国与原苏联关系密切,苏联姑娘习惯穿的布拉吉
(连衫裙)在中国极为流行。80年代牛仔裤、旅游鞋传入中国,迅速影响我国人
民的消费习惯。再如,随着经济条件的普遍好转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我国消费者
现在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对有利人体健康的消费习惯一般总是积极地吸收、采
纳,对不利人体健康的消费习惯则采取坚决摈弃的态度。在这方面,科学的消费
知识宣传极大地左右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取舍。医生说,人体吸收脂肪过多,会引
起心血管疾病,还会诱发胆囊炎和胰腺炎,这样,人们就会自觉改变原来的饮食
习惯。上述情况的出现,无不表明了时代的特征。
二、消费者心理需要在购买活动中的表现
心理需要推动着消费者去进行必要的活动。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必然直接或
间接地表现在购买活动之中,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其心理需
要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现:
(一)习俗心理需要
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人种、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历史、文
化的不同,传统、观念的不同,都会引起消费者不同的习俗心理需要。如在住的
方面,我国蒙古族牧民习惯住蒙古包,以圆形围架和伞形顶架组成,周围和顶上
覆盖厚毡,用毛绳从四面缚起来。云南傣族聚居区气候温暖潮湿,傣族居民大都
盖两层竹楼、底下放物,二层住人。又如,拿洗脸来说,我国北方人和南方人洗
脸方式往往不同。大多数北方人洗脸时,先将双手浸入水中,把脸抹湿,再抹上
肥皂,然后用手捧水把脸洗净,最后用毛巾把脸擦干。南方人则喜欢先把毛巾在
水里浸湿,绞干之后再擦脸。两种不同的洗脸方式,使南方人和北方人各自对毛
巾的厚薄、柔软程度、吸水性能等产生不同的要求。北方人要求毛巾厚实、吸水
性能好,南方人则讲究毛巾要质感柔软,大小适中,便于绞干。以上两例只是一
般归纳,目的在于说明营销厂家应该根据不同销售地区,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俗
和不同需求,组织生产、销售不同的商品。
(二)同步心理需要
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与人互相接触,互相比较是难免的。邻居间、同事
间、亲友间,有意无意地产生一定的攀比现象,这种心理不一定健康合理,但这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消费者中,通常会产生欲求迎合某种流行风气或与群
体中大部分成员保持一致的心理,这在消费行为中称之为同步心理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