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的社会功能 [英]j[1].d.贝尔纳-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困难,然而收效并不显著。从十九世纪的英国和现代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十分明显,只有使生儿育女成为可喜之事并为儿童提供有保障和有希望的前途,才能使人口增加到所希望的程度。不过完全让这一过程自然发展却是可笑的。应该完全按照增加人口的最适当的需要来调整奖励生儿育女的办法。

  在良好社会条件下,人口大幅度增长

  要说出人口需要增长到什么程度就困难得多了。通常都认为,凡是不论增加或减少人数都会降低生活水平的人口就是最适宜的人口。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假定经济制度不变。一旦有可能大大增加消费,这样地衡量的最适宜的人口就太多太多了。世界上有足够的食物和空间,可以允许人口在若干世纪中以生物学上最大限度的繁殖率增加(比如说每四十年翻一翻)。当然在目前经济制度下是不能利用这些可能性的,不过,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最适宜的情况而不是实际情况。可能有人要问,的确,有些人从直觉出发或者从形而上学的观点出发对尽可能多的人口的价值十分重视,如果撇开这些不谈的话,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人口呢?一个理由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足够多的有非凡才能的人。目前我们不知道,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随意造就出这样的人才,所以要得到他们的唯一办法便是增加人口。人们常常由于人群拥挤而反对拥有比目前多得多的人口。只有在目前大家拥挤在令人不舒服的喧闹的城市中的状况继续存在下去的时候,这个理由才能成立。目前世界的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拥挤在占陆地面积千分之五的地区,又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散居在占陆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五的地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人口根本不需要这样集中。如果能把运输交通和住房条件加以改进,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都适于居住。可以把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区保全起来以供娱乐和闲居之用。

  这是一个长远打算;我们目前需要做的事情与其说是要养育出更多有才能的人,不如说是要对现有的有才能的人加以更充分的利用。在英国这样高度文明的国家中,最聪明的儿童中,仅有四分之一的人有接受高级中学教育的机会,也许在五十个人中,能受到大学教育的不超过一个人。有了一个真正民主的政府,通过教育工作就能使有才能和训练有素的人数增加到五十倍之多。即使如此,也可能不足应付新的和日益增长的文明的复杂问题。这种状况所需要的人口政策一定不同于为一个发展机会受到极大限制的世界所规划的政策。目前希望控制人口的人之所以希望控制人口,主要是为了鼓励富人生育,阻止穷人生育,照他们的说法就是鼓励优秀的人生育,阻止劣等的人生育,以便使富人保持有力的统治。事实上,只要人与人之间遗传差异被社会上保持的经济差异所掩盖,遗传差异就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一旦能在社会上做到机会均等,人口质量的问题就会具有极大重要性。

  劳动

  现在有两种经济。在一种经济中,人的需要构成这种经济的直接基础。在另一种经济中,人的需要仅仅间接表现为它们的利润价值。这两种经济之间的主要差别之一就是劳动条件的根本变化。我们往往把劳动看作是生活中不可免的苦事之一,只要有办法和金钱就想避免劳动。其实,劳动的不愉快本身是社会条件的产物。自从农业的发明使劳动变得必要以来,征服者就强迫被征服的人民去劳动——妇女、奴隶或劳动者——而控制劳动的人根本不想使劳动变得愉快。工业革命实际上使情况变得更糟了。工业革命消除了传统的调剂方法:即鼓励人们劳动的歌唱、舞蹈和饮酒。同时又使工厂的经常性的单调乏味的劳动代替了农民一年到头的多样化的劳动,并且使得劳动虽然花费力气较少,但由于单调及周围环境的可怕和肮脏而变得更加令人厌倦。有了现代化技术,这一切都是完全不必要的。在我们的过时的经济制度中,只是为了少数人的想象中的舒适和保障才把这一切维持下去。

  主要考虑应该是工人而不是利润

  假定人类的大部分活动时间仍然用于劳动,改变劳动条件就会意味着大大增加愉快的生活的可能性。迄今对劳动条件的主要研究工作还只是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工间休息和缩短劳动时间之类的改进措施所以被采用,仅仅是因为这些措施证明能提高生产。为了方便工人而设计的工厂会不会比那些把人当作机器的一部分的工厂效率低呢?这一点在现在看来甚至也是值得怀疑的。

  而且,绝对节省劳动力的机器(使过于繁重和单调的工序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机器)的相应增加将足以弥补由此可能造成的效率的降低而有余。例如,传送带使劳动变得更加单调,并且造成了一种不人道的强制的紧张状态。大多数连续加工的简单工作都可以完全由机器操作。不过在劳动力便宜,不必考虑劳动条件的情况下,人们就觉得不值得去制造这种机器了。

  设计可以消除而不是制造单调乏味的劳动的机器  要制造首先考虑到工人的机器,会引起一些崭新的问题,并且会成为促进发明和研究的强大动力。到现在为止,人们主要是用机起来代替人体的动作,而且增加了这些动作的力量和速度。不过人们已经开始用记录和检查设备来代替人类感官了。在许多重复性工序中可以用电气装置,特别是光电池来代替视觉、感觉和触觉。对工人的关怀会促使这些技术进一步发展并会促使人们走向第三个阶段:设计能够进行判断的机器,把检查机器元件和活动部件联接起来,使得这种机器能象较老的机器处置规格划一的材料那样准确地处理规格不同的材料。

  劳动是一种乐趣

  同时可以通过发展和应用工业心理学,利用科学来消除必要的劳动的一些弊病。自然,在目前期望发展力求使劳动变得更为舒服、愉快和有趣的工业心理学是可笑的。现在仿佛也允许一点工业心理学存在。我们只能说,那是因为它对雇主有用,而不是因为对工人有用。因此,这种研究就明显地缺乏只能从工人方面得到的必不可少的合作。一旦人们明白,应用工业心理学的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而不是加速生产,就有可能通过工人的合作来彻底消除劳动的概念在过去一切时代中始终包含的强迫和不愉快的含义。

  娱乐

  工作之余便是娱乐。人们渐渐认识到了休憩和娱乐在一切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和物质变化已经冲破了平衡的传统生活秩序并且提供了多得多的余暇的社会中。任何合理的发展都必须提供更多的余暇,不过新得到的余暇却不应该再引起什么问题。人们可以把余暇用于创造或娱乐,也可以把余暇浪费在无聊之中。我们目前的制度在各方面都阻碍人们把余暇用于创造,因为每一项创造总有一种价值,所以它要末会妨碍目前的竞争制度而不见容于当世,要末就构成这个制度的一个部分。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立即就取得了劳动的品格。只有家务劳动和琐碎的劳动——浮雕细工和养兔——仍然是一些不完善的例证,说明人们在具备技术、设备、协作和鼓励的条件下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和愿意做些什么事情。在另一方面娱乐几乎完全商业化了。始作俑者是有钱人。他们终日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其余大多数人则限于财力享受不到这些娱乐。比无聊略胜一筹的最便宜的娱乐,都是最消极的娱乐方法——收听无线电、看电影和看运动比赛。迄今,科学在娱乐方面的应用,实际仅限于扩大这些消极形式的娱乐而已。这减少了无聊,但却代之以想入非非的幻想。

  在任何其他形态的社会中,科学的贡献将大不相同。不过要预言其表现形式却是荒谬的,因为娱乐之特点在于其自发性。我们能够预言的便是,人们将发现,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科学将象帮助扩大物质生产方法那样地帮助扩大我们娱乐的能力。娱乐可以变得更加专心致志,更加带有个人色彩,更加多样化。电影院、无线电和电视的新技术除了提供逃避现实生活的想入非非的幻影或者培养欣赏新的娱乐形式的审美能力之外,还大有可为。这两者不但可以把一部分人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而且还可以通过探索自然界未知地带开辟新的经验领域。因此,这两者都是大大扩展人类经验范围的手段。

  也可以通过科学推动人们把余暇用于创造。自发的个人努力或合作性的努力都将找到大展宏图的新领域。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将找到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觉、一种不虚此生和自豪的感觉。对不少人说来,科学本身可能变成一种引人入胜的娱乐。

  改造世界

  但是我们有可能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我们有着一个大自然的世界足供消遣。只要利用科学大大增加在事实上和在想象中游历的设备,可以观赏这个大自然的世界的人数将比以往大为增加。不过另外还有一个人类自己正在建设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提供的乐趣和兴味将不下于它为人类带来的实惠和安全。现在谁也不能够具体说出前景究竟如何。所有的乌托邦都不能令人满意(从人类观点来看)的事实可悲地说明了这方面的前景的确是无法预测的。不过我们可以万无一失地假定:在过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每一阶段都给人们带来乐趣的人们的种种爱好,在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目前这一切爱好甚至可以从人们对汽车、飞机和无线电的自发兴趣中看出来,虽然商业化娱乐和模仿过时的贵族传统的市侩习气妨碍了这些爱好的发展。一旦消除了这个阻力,就象苏联的例子所说明的那样,人民群众对于建立一种新的和范围更广的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