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大脑病变或躯体缺陷时的心理病态,表现大脑发生病变会使其相应的管理范围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病态反应。此外由于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的情况下,受损害的器官未能实现其功能,也会给患者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心理病态。
  5.心身疾病,指那些由于以情绪为主因或主因之一而导致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胃溃疡病、哮喘等,既有身体系统的病变,又有精神方面的症状。
  6.严重的心理疾病表现,患者完全失去了自知力,生活不能自理,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严重的心因性精。
  心理疾病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心理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向病人解释疾病性质、病情的演变与结局,让病人了解疾病、树立信心,同时引导他们调整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可以消除病人的各种症状,大大缩短病程,改善社会功能,减少致残率,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2.病态心理与童年经历
  人们常说,世上的事,其发生、变化都可追根溯源,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也是如此。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活到耄耄之年,许多行为都跟童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一个人病态心理的形成,也可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生活,尤其是他所经历的挫折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阴影。
  如:一位中年男教师,夜晚常被恶梦困扰。而恶梦中总离不开蛇,即在梦中常出现一条毒蛇,或缠绕他的双脚,或向他吐着红舌。他因此常被惊醒,吓出一身冷汗。追根溯源,原来在他7岁时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那时他住在农村,有一次跟几个孩子一起外出割草,正当他用左手拨开一丛茅草,右手挥动镰刀时,突然窜出一条青灰色的蛇。他顿时吓得大哭大叫,丢下镰刀,转身就跑。当天夜里,他便发高烧,患了一场病。病愈后,他变得胆怯了,那条蛇从此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总是在梦中惊吓他。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列举丰富的材料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可以从他童年的记忆中寻找其蛛丝马迹。
  例如,一位30岁的妇女受到焦虑的困扰而无法与友人交往,事业上也未获得进展。追踪她童年时代的生活,发现了这样的经历:“当我4岁时,我记得有一次走出屋子,看到许多孩子在玩游戏。他们动不动就蹦跳起来,大声叫道:‘巫婆来了!’我非常害怕。回家后,我问家里的老嬷嬷,是不是真的有巫婆存在?她说:‘真的,有许多巫婆、小偷、强盗,他们都会跟着你到处跑。’”从此以后,她便害怕一个人留在房子里,并且把这种害怕表现在她的全部生活中。这样一直到30岁都不敢独自离开家,不敢与外界交往。可见,童年的这一次经历是怎样深深地伤害了她。
  为什么一个人童年时期所遭受的意外刺激特别容易构成心理上的阴影,从而导致病态心理的形成呢?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心理尚未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因此,面对外来的挫折往往缺乏足够的抗拒能力。最后,种种挫折便构成心理压力而积淀下来。在童年时代最能构成挫折并留下心理创伤的莫过于父母的忽视、冷漠及家庭生活的动荡不安。一天,上海一家心理门诊部的医生接待了一对退伍的军人夫妇,他们是为女儿来求医的。他们诉说18岁的女儿情绪总是喜怒无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情绪高涨,一会儿又沮丧颓唐。生活中一点小事都会激起她情绪的起伏变化,或纠缠不表,或哭闹不休。心理医生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易激惹”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大多是因为童年时期受过歧视或虐待,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造成的,是一种焦虑心理的反应。原来这对夫妇在部队工作,女儿出生后由外婆抚养。因外婆有病,便雇了一个保姆。保姆认为照管这个女孩是她的额外负担,便动辄暗中打骂。女孩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常到外婆面前哭闹,寻求庇护。这样,时间久了便形成“易激惹”的心理疾病。
  恐惧症患者,女性,农民,小学文化。开始恐惧敲钟声,以后对敲打缸、盆、锅、碗等其它声音都很恐惧,听到后精神非常紧张,以致无法劳动,整日惶惶不安。治疗者让患者回忆幼年时期经历和受惊经验。患者回忆说5岁前后,离村子不远处有一庙,传说庙里有鬼。一天村里的儿童聚在一起相约一同去看鬼,一个调皮年长男孩事先躲在庙内,待其他人接近时,突然敲钟。大家齐喊“鬼来了”,抱头奔回村里。当时患者年龄最小,落在逃跑队伍的最后并摔倒惊叫,被家人接回,越数日方渐渐安静下来。治疗者分析患者现在的声音恐惧与儿时受惊相关,小孩子害怕钟声(鬼)可以理解,成人就不值得害怕了。患者同意医生分析,并认为找到了病根,症状逐渐平愈。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孩童时期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虐待可能会导致成年后出现时而忧郁,时而狂躁的精神疾病——躁郁症。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月31日报道,美国纽约医院的约瑟夫·戈德堡博士和他的同事对100名躁郁症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约将近一半的成年躁郁症患者都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时光。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躁郁症患者曾遭受过多种形式的虐待,包括情感虐待、身体虐待或性虐待。
  调查还显示,童年时有过被虐待经历的躁郁症患者比普通患者患病的时间要早,而且他们的症状也更严重。另外,童年时期遭受性虐待也常常导致患者企图自杀的高风险性。这一研究结果被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英国精神病学》杂志上。
  报道说,躁郁症一般而言是指个体有时出现忧郁的症状,有时又出现狂躁的症状,这两种症状不断交替出现,因此又称之为双极性疾患,也就是说个体会出现两极的情绪反应。目前,科学家还不能确定引起这种精神疾病的原因是什么,但由于它是在家庭中流传的,所以研究者认为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综上所述,一个成年人表现出来的病态心理与童年时代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童年的挫折,常成为病态心理形成的根源。这就告诉年轻的父母们,要使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长大后能成为生活与事业上的强者,就必须给孩子以充足的爱,就要为孩子的创造一个安定、宁静而温馨的家庭氛围,就要小心地保护孩子不让他在精神和感情上受到伤害。
3.预防和发现早期病态心理
  现代很多人愿意花钱和时间想方设法保持身体健康,却不知怎么去照抚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照顾你的心理健康,就跟照顾你的身体健康一样。二者都有赖于你对自己的责任感。不论轻微还是严重,心理疾病就像身体疾病一样,与个人体力的意志力强弱没有太大关系。再强壮的身体也会生病,再健全的大脑有时也会变得脆弱,生出毛病来。那么,你的心理健康处于什么状态呢?
  1.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正常的应付机制和自我控制;
  2.一级心理障碍:焦虑,紧张;
  3.二级心理障碍:性格失调,恐惧症;
  4.三级心理障碍:冒犯社会的行为,公开的侵犯行为,暴力行为;
  5.四级心理障碍:严重的压抑感与沮丧感,精神分裂异常行为;
  6.五级心理障碍:严重的心理衰败,丧失生活的意志。
  现在,对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在你关注身外世界的同时,别忽略了你的内部世界。假如你照料得当、滋养充分,那将是一个精彩、神奇、浪漫的世界;假如你将它冷落,让它荒芜,它便是一个脆弱、单调黯淡甚至导致灾难的恶梦般的世界。你是成为一个人格完美、快乐向上、理智达观的人,还是成为一个人格残缺、消极低沉、鲁莽偏狭的人,这都将取决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内部世界。
  因而我们应及早发现病态心理,予以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
  1.抑郁:抑郁的表现为一种充满悲伤的感觉,是对周围环境的抗拒。心境低落是抑郁症主要表现,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心灵感冒”。抑郁症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却不单纯表现为心理问题,还可能诱发一些躯体上的相关症状,比如口干,便秘,恶心,憋气,出汗,性欲减退等等,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等症状。
  抑郁症的具体症状表现有:
  (1)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虚,为一些小事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2)觉得生活没有价值和意义,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3)非常懒散,不修边幅,随遇而安,不思进取;
  (4)长时问的失眠,尤其以早醒为特征,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经常惴惴不安,莫明其妙地感到心慌。
  在抑郁的病人看来,世界是凄凉的,自己软弱无力,责怪自己患病,或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言行,产生有罪感或自责感。抑郁的心理变化又与疾病的症状互相交错,相互影响,致使病人的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医务人员应认识病人这种绝望的心理失调反应,需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精神上的支持。使病人在一种同情的气氛下说出自己的感觉,给予具体帮助,教会病人监测自己的负面情绪,树立一种斗争精神。必要时,需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2.焦虑: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为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体验。焦虑症又叫做焦虑性神经症,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呼吸紧迫、多汗、皮肤潮红或苍白、心悸等,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各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焦虑已成为当今人们的一大精神天敌,它不但能够使人心烦意乱,杂念万千,严重时还能导致生理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