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编第四章走向一个世界
身已失去信任,可是那些宗教戒律仍然有效。我猜想未来人类信仰的任何宗教,大概都会主张同样的宗教戒律。
宗教主张的最重要的戒律就是“克制自己才是人类的第一课题”。我们必须克制贪欲和自满。并且现在由于技术进步的结果,人把自然环境跟自己的关系给完全颠倒了。而人类这两个决定性
的缺点,恐怕也空前地蔓延开来了。最近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结果增长了骄傲自满,同时也增强了放纵贪欲的力量。
现代人自满的根源是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科学成就虽然解决了一些老问题,但是作为代价也带来了不少新闻题。在所谓发达国家中,物质虽然丰富了,但却污染了自然环境,引起了生产者间
的财富再分配的社会抗争。
今天,产业革命的结果,证明了现代人虽然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卓越能力,但还不能控制自己周围的环境。这一点跟原始人没有什么两样。现代人之所以不能控制环境,原因就在不能克制自
已。克制自我才是避免自己失败的唯一方法。以前的传统宗教也都明确过这条真理。相信将来具有真实性的宗教,也一定要明确这条真理。
自我克制才是宗教的真髓。主张自我克制这一传统宗教戒律的宗教,才是未来能使人类皈依的宗教。因为我相信,我们作为人类享受现世的人生,会面临种种挑战,只有自我克制才是应付人生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297


哲学与宗教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1.生命的起源
池田关于生命在地球上怎样出现的问题,受到一般人支持的设想是自然发生学说。
苏联的奥帕林和英国的潘纳尔,可以说代表着关于生命起源的现代科学思想。他们认为在地球的进化过程中,自然地发生了生命。按阶段来分,最早是从无机物中产生了有机物,接着是蛋白
质的形成,进而由于发现物质的新陈代谢而知道产生了生命体。
在这几点上,看法大体是一致的。
关于生命起源的这一学说,由于发现原始阶段的生物化石,并人工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而得到证实。
汤因比那些科学家只不过是把生命作为物质现象,从这一立场出发去探求发现生命的转机何在而已。
池田是这样的。这些科学家们从物质方而,对生命发生的解释,大概是正确的。当然,细节问题还会根据今后的研究,必然有所订正,但基本想法大概是不会改变的。
然而,我想探讨的,不是生命“怎样”从无生命的物质世界中诞生,而是“为什么”诞生的问题。这就不只要探讨物质现象,而必须更深人一步去挖掘生命的本质。
汤因比就是说,这是有关变化的一般性质问题。特别是,过去表面上无生命的宇宙,局部仍然是无生命的,以后变成了现在的
301
展望二十一世纪
宇宙,存在着像人类这样有意识的生物,是有关这样变化的性质问题吧!
池田是的,如果先谈我的想法,就是说,地球在形成的早期,大概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出现了生命,是因为在无生命的地球内部,就已经存在向生命发展的方向性。我想可以这样说吧。
生命绝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能动的,这是很明显的。如果是这样,它的能动性,进而可称之为激发性,是由何而来的呢?我认为是无生中包含有生,而这种生使自己显现出来,这一过程就是生命起源之意所在。
汤因比或许是这样吧。可是,现阶段我们还没有了解它的手段,只能对变化这一概念作些知识性的分析。这也可能对了解生命起源问题,推进一步。因为所谓生命起源,其自身就是一个重
大“变化”。关于产生“变化”或“新产物”(novelty)的问题,以下有两种解释,可以考虑其中之一。一种认为,其产生可能是由于“创造”(creation),即迫使以前阶段没有存在过的东西存在,并存在下来。另一种解释认为,“新产物”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发现(evolu…tion)而来的。这里所说的evolution,就是这个词所表示的含义,即把原来包含着的东西亮开这种意义上的“展现”,也就是“发现”。
根据这种“发现”的说法,变化的出现,实际上都不过是错觉而已。
西为现在存在的东西和以后将要存在的东西,都是原来就有的东西。一切事情可能都是原来潜在着的实际存在的因素,渐渐地表面化的结果。
池田按博士刚才说的“创造’’和“发现”两种解释,我想就生命而言,“发现”的看法是正确的。可以这样说,生命其自身即是作者,又是作品。
生命在地球上从诞生到现在,一直继续保持着使自己显现出来,使自己向个别化的方向发展着。但是,绐这种个别化的生命以
302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能动性,也可以称之为“生命能”的力量,一定早在无生命的地球本身就存在着了。
汤因比那就是说,生命不是由创造而是由发现而产生的。
据我看,由创造而产生的说法可靠一些。
池田是吗?关于创造的想法,例如就最近科学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工合成生命而言,我认为生命的合成并不是创造生命,而是创造了为发现生命所需要的人工条件。我们只能说,生命是不
能创造的。人们所能作的,最多是从物质内部把本来就存在的生命能量引导出来而已。当然,这里所说的能量并不是物理学上的能量概念。
汤因比我决不否认科学家们探索从无机物向有机物发展的物质组成变化,并按着人工方案能反复重现这种组成变化的事实。
的确,有机体是能够完成具有形成人类生命的意识和意志的、身心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但是,即使这样从物质组成上不断地进行研究,并使其重觋,也不等于说明无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区别,更不能说明无意识生物和有意识生物之间的区别。
将物质有机地排列起来,也许是使生命存在成为可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俚也还不成其为意识本身。我认为生命和意识,都是完全的novelty(新产物),而这种完全的新产物在逻辑上不是人们所能理解的。这跟发现本来就潜在的某些东西显然不同。为什么,说这是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呢?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思考受到以空间和时间为基准的思想方法的限制。空间和时间终归不过是一种现象。对“存在即其自身”的不可知性来说,大概不是本质的东西。
池田您说的意思,我懂了。我想虽然那种新产物,在逻辑上还不被理解,但也没必要为这个问题所迷惑。您考虑下边这些看法怎么样?
如果只用有、无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宇宙的话,宇宙中生命的发
303
展望二十一世纪
生,就只能是从无中生有。佛法把生命理解为:它是超越有无概念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潜藏着产生有的可能性的一种叫作“空”的无的状态,即把“空”理解为内含于宇宙中的实际存在。这个“空”字,用时间和空间概念是无法论述的。如博士所说,它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懂得“空”这一概念,我想大概也就容易理解生命这一实际存在的性质了。
就是说,包括地球的宇宙本身,本来就是有生命的存在,包含着处于“空”的状态的生命。它作为“有”而具备表面化的条件时,宇宙任何地方都有出现生命体的可能性。现代科学也在设想,地球以外还有很多存在生物的天体,并开始见到一些端倪。由此看来,我认为宇宙本身就是“生命之海”。它内含着使生命诞生的力量。
可以说,物质的有机结构就是,本来是“空”的生命,为了作为“有”而表而化,并使生命得以维持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条件。这个生命体为了进行有意识的活动,才需要更加复杂而精巧的物质结构的。
汤因比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极为有趣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问题,以后一定还会进一步讨论。只是我感到生命和“存在即其本身”,仍然是神秘的,用“发现”这个观点是说不透的。
2.生命的永久性
池田有这样一些问题——生命在死后继续存在,还是只有今世才存在?如果继续存在,是无限的呢,还是有限的呢?是以什么状态继续存在?这大概是在谈生命时,所面临的最大课题。
汤因比生命是否永存,确实是个重要问题。同时,有些方面似乎还不能证实。
304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池田这就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贤哲、圣人为之苦恼的原因。在生命是否永存的问题上,关键问题是“死”。我想关于死后的生命问题,大体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唯物论的想法,就是人死
丁,肉体还原为无机物,生命本身同时消灭;一种是唯心论的所谓生命“不灭”说。
汤因比人死后身体要还原为无机物。但是佛教、印度教、袄教,还有三种犹太教都一致认为,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同时一致认为,死后生命还要以肉体形式重现。这些宗教认
为,死后重现的人,形态和死前一样,身心是统一的。
池田博士举出的所谓“高级宗教”,都说死后生命是永存的。可是,其内容有很大不同。
汤因比是这样的。比如,据基督教的信仰——保罗的使徒书信中,也谈到福音书里所谓耶稣复活后,有关显圣的故事——死者复活的肉体和在“最后的审判”一瞬间,出现的人类变态的肉体,跟我们寻常肉眼所见的人的肉体是不同的。按保罗的说法,这种新的肉体是“灵的肉体”。耶稣复活后,重现时的肉体,就相当于此。据说耶稣突然出现,又突然消逝,穿过锁着的大门,离地升天,消逝在云端。
和我同龄的一位天主教徒,也讲过最近圣母玛丽亚“被请上天”,说已经纳人教义。此说认为玛丽亚的肉体跟升天耶稣的肉体一样,都是灵的肉体,跟人们寻常所见的肉体不同。
池田基督教把死后复活的肉体叫“灵的肉体”。跟现实的人们的肉体相区别,是来源于教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