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
第二:编第一章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
发言权。
现实中很多小国,可以说在视同生命线的环境问题上,受到更强大国家的蹂躏。比如,渔业就是冰岛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对于保持海水净化的任何国际法令,冰岛都应享有公正的发言权。
池田这种小国大量集中的典型地区要算是现在的非洲。过去非洲被叫作“黑暗大陆”。事实上大部分非洲大陆被置于西欧各国的殖民地统治下,黑人处于奴隶状态并受着虐待。
今天很多独立国家在非洲大陆诞生,黑人已开始在世界各地异常活跃起来。当然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但与过去相比,形势大有好转。非洲大陆也开始被称为“未来的大陆”。
我想非洲人,非洲大陆,今后对人类的未来会有极大的贡献。
博士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呢?
汤因比首先要明确一下,我们所谈的非洲是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不是构成伊斯兰世界一部分的北部非洲。
非洲黑人的生命力和体力中都蕴藏着惊人的素质,当今很多著名的运动员,不管是生于非洲,还是生于美洲,都是黑色人种,这决非偶然。过去欧洲人把数百万非洲人当奴隶运往南北美洲。如果是其他人种,历经这样苦难,恐怕大部分都要灭亡的。但是今天不论在美国或在拉丁美洲各国,非洲人种依然健在,并构成了人口中的重要部分。我想只要人类不灭绝,黑人和中国人就肯定能继续存在下去。正因如此,可以预料,这些人种对人类的未来必然会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
再者,非洲大陆今后也是前景可观。我有一位希腊友人,是研究人类住地和人与环境关系的。他指出水的供应能力是限制城市膨胀和人口集中的因素。他说世界上两大淡水供应源是非洲的巨
大湖群和美洲的五大湖地区。他预言二十一世纪这两大湖泊地区将成为城市人口大量集中的地方。
191
展望二十一世纪
说非洲是唯一的“未来的大陆”,这可能有些过于夸张,但成为“未来的大陆”之…是无可非议的。据信我们人类祖先最早就是出现在东非某个地方。所以生于东非未来的一代人,也许会再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骨干作用。不管怎样,非洲人种将在未来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在精神、智力、肉体各个领域内扮演重要角色。
2.美利坚合众国
(1)〃开拓精神一
池田人们指出越南战争的失败对美国来说不单是政治、军事上的失败,也是道义上的失败。如果美国对此能有所察觉,这对美国未来将有重大意义。
我想过去美国是把所谓“开拓精神”作为它的基本精神的。美国和欧洲不同,欧洲是在一个狭小地区集中很多国家,人们必须协调地住在一起。而在美国,向大自然挑战,可以说是目中无人,对土著人的存在则毫不顾及。这种精神…旦贯注于跟别的国家和民族为对手的时候,就变成了所谓“唯我”大国的强制性而显现出来。
越南战争的失败就意味着这种基本态势是行不通的。
汤因比过去很长时间,美国对别国领土的所作所为,往往有目中无人的倾向。试想当北美大陆还是一片荒野,只有野生动物、森林和沙漠的时候,他们就毫不顾及土著居民,对待他们便像对待动植物一样。他们也就是按其传统方针,用这种“开拓精神”处理越南问题的。当他们发现越南人决不是动植物而完全和美国人一样是人时,便遭到了迎头一击。必须铭记这一教训,我也希望他们能作到这一点。
但是对此问题,我们欧洲人也不能说大话。因为欧洲各国之间,关系也并不那么协调。瑞土堪称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各民族和
192
第二编第一章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
睦相处的典范。然而并不能夸口说,所有欧洲各国都处理得成功。
比如在比利时,现在法语和弗兰德语的对抗,引起了严重问题凸因此,欧洲人在相互协调这点上,也决不容乐观。不过如您所说,欧洲还没有能与美国开拓精神相匹敌的东西。
池田我想任何国家,毫无例外,在处理本国不同民族间的协调问题上,并非总是成功的D有的过去接连失败,而今天却获成功。也有相反的事例。
在日本,朝鲜人的问题就属于后者。在古代、中世纪,朝鲜人作为文化上先进的国民受到欢迎,与日本人相处得很和睦o日本人对朝鲜人采取轻蔑的态度,是近代以来的事情。这种情况,虽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今天,有相当的改善,但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至于美国,特别成问题的是他们把这种偏见,强烈地反映到国际政治之中o而美国在国际政治方面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强大势力,使这种影响更加突出。
汤因比的确,开拓精神及其掩盖着的偏见,使美国在国际政治上,投下了阴影,使美国的错误增大。这是事实。我想不久美国在东南亚,不得不放弃开拓精神D开拓精神所带来的悲惨,在越南巳很明显,而在柬埔寨问题上,又由此引起总统和议会之间的争论。
池田我佩服美国的是,即或政府蛮横暴戾,而在国民当中却一定有明智的呼声。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但不管怎样他们还是相当恪守言论自由。虽说是当权者,他们也不封锁反对派的声音——这是极其重要的,我寄希望于此。
汤因比是的,您说得很对。让我们再回到开拓精神上来,我曾预料,美国在东南亚可能会改变态度。但是在以色列问题上,由于一些理由,情况却有所不同。
193
展望二十一世纪
如果用讽刺的观点来看,就不得不承认,在美国的犹太人的选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美国政治家的行动,这既很重要又很不幸。还有,也可能我作为一个合理主义者认为,这是异想天开,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宗教界的一部分人有一种信仰,认为以色列是(旧约全书)所讴歌的“圣地”,因此当然是属于以色列的。持有这种意见的集团,是旧式的所谓圣经主义派的基督教徒,在美国这种人大有人在。
最后的一个理由是美国人在用开拓精神对待以色列问题。美国人认为阿拉伯人和优秀的犹太人相比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民族。
这和他们过去对美洲印第安人所持的想法如出一辙。只要有美国的援助,以色列就会拒绝和阿拉伯国家缔结公正的互让的和平条约。然而由于幸运的奇巧因缘,阿拉伯国家找到了与之抗衡的力量。偏巧他们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埋藏量。而世界的其他地区,石油到处都在告缺。因此问题是美国能否为了以色列而甘愿得不到石油,从而牺牲汽车,割舍暖气。
现在美国和苏联都在为改善相互关系,结束冷战状态而努力。
但只要中东存在危机,就会事与愿违,随时都可能燃起战火。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中东同题的解决,但先决条件是首先美国要改变它现在对以色列和阿拉伯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感情用事的,我看也是不合理的。为了改变美国的态度,很明显至少要改变不合时宜的开拓精神。
(2)积极的行动主义
池田本世纪世界动向的焦点之一是美国,这是毋用置疑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风暴席卷欧洲时,为了保卫民主和自由,美国所起的作用应该给以高度评价。
然而后来在美苏对立的基础上,美国把世界卷入冷战的漩涡。
它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能不说是犯了重大错误。对此美
194
第二编第一章: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
国国内也开展了反战运动。被称为“肮脏”战争的越南战争也终于停息了。因此问题就在于美国今后在国际政治上执行什么样的路线了。他们是再回到孤立主义这一建国以来的基本路线上来呢,还是作为现在世界的超级大国,维持其主导权呢?我想听听博士的预见。
汤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美国议会通过了“中立法”,表现了美国不参战的决心。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就不会参战吧!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战后美国推行了全球性积极行动主
义,一直到今天。美国“开国元老”们曾提出过切勿介入国外纠纷。
全球的积枳行动主义和这有名的警告以来的一切政策,都是背道而驰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积极行动主义政策几乎都是针对共产国家,特别是针对苏联的。过去美国在两次大战中和德国交战过两次,和日本交战过一次。实际的战斗另当别论,美国对这两个国
家几乎没有什么强烈的敌对意识。然而对苏联,一九一七年以后,反应始终极为强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美国人极其注意国内问题,因此对共产主义也没有想到应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来应付。非但如此,他们把共产主义看成是觊觎富有的美国公民腰包的,对美国国内的威胁。
日本和德国的确威胁过美国的政治安全。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像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所主张的那样给美国以共产或没收财富的威胁。
池田我的看法是美国一贯流行理想国思想。从当年移民和开拓时代起,在美国人的心中就充满着一股干劲,要摒弃旧世界,在新天地创建国家和理想社会。我想门罗主义的提出就是为了专注于把自己国家建成这样的社会。
可是进入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再也不允许美国实行孤立
195
展望二十一世纪
主义了。估计他们当初参加这些大战时的心情是勉勉强强的。但是当美国察觉到自己的力量己强大到足以左右世界命运时,美国人就想把建设理想国的想法推广到全世界。由此产生了扩张性的世界政策。
但他们始终奉行实力政策,因而就产生了多种问题。我不反对美国对世界持有这样的理想主义,但不应该以财力和武力为后盾,而应该依靠文化。
汤因比对,说得很对,幸运的是多亏中苏论战,使美国害怕共产主义颠覆自己国家的恐惧心理得到一些缓和。我仍然希望随着紧张局势的缓和,美国不对中苏采取好战的敌对政策。因为这
三个大国为人类而通力合作,对世界是楹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