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奶绞⑹溃蠹野床烤桶啵居貌蛔糯虼蛏鄙薄U庵质笔疲斐隼吹挠⑿郏灾问赖哪艹嘉鳌6耗┠辏蚴窍灾刃蛟庥ρ现氐呐で胍刃蛳嗳ド踉丁K斐傻挠⑿郏匀灰晕浣鳌9赜稹⒄欧伞⒄栽啤⒙啦肌⒄帕伞⒁缎邸⑻噶肌⑽某蟆⒆咏⒌湮ぁ⒘航⒗畹洹⒒浦摇⑽貉印⒊唐铡⒒聘恰⒑尽⑻反取⒏誓⑾暮驉⑾暮蛟ā⒉苋省⒉芎榈鹊取H绻皇堑笔钡纳缁崾颍炻也话玻抢镉姓饷纯砉愕钠教ǎ盟蔷∏榈厥┱梗亢竺嬲飧鼋锥危氐阕瞥捎⑿墼焓笔啤N┯屑呙鞯娜耸浚胖廊绾卫酶髦钟⑿鬯蛟斐隼吹钠教āR愿哒霸吨醯难酃猓銎嬷剖さ牟呗裕蝗硕谋涮煜碌拇笫啤?酌魑聪律街埃醣敢幌伦油侗颊饫铮幌伦油侗寄抢铩4殴赜稹⒄欧伞⒄栽频酱β掖堋6一钕裆ㄖ阈撬频兀嫉侥抢锞桶茉谀抢铮媚歉龅胤揭埠懿话材R刃虿欢贤嘎兑桓鲋匾难断ⅲ汗馄疚湟崭咔渴遣还坏模匦刖哂屑呙鞯牟呗圆判小
  显秩序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把天定胜人的思维,弘扬起来。隐秩序则适时提示,英雄造时势,将人定胜天的主张,透过某些特殊的贤能人士,来付诸实践。
  为什么说时势造英雄表示天定胜人呢?因为天代表隐秩序,无形无迹。必须经由英雄来开拓,才显现得出来。没有这些勇于向现实环境挑战的英雄,那里有什么时势可言?黄忠和各路英雄,处于同样的时势。对隐秩序来说,机会是平等的。黄忠成功,便没有人称他们为贼。那一路英雄获得胜利,谁被兼并或消灭,都由当事人的理想和努力来决定。隐秩序只提供机会,并不指定谁可以充当代言人。关心若是自己不争气,上天还是帮不了忙。若是当时各路人马,一致认同黄忠的主张,大家集结在一起,很快就推翻汉朝,相信隐秩序也会认同。可见时势不说话,把英雄造出来。至于造成什么样的英雄?则由英雄自己来表现。关羽若是心甘情愿地为曹操卖力,隐秩序有办法使他和吕布一样地早日归天。如果大部分武艺高强的英雄,都追随曹操。恐怕隐秩序也只好改变主意,将天命归于曹操了。时势造英雄,不过是提供环境,让英雄们各自发挥。反过来造成明显的时势,使隐秩序依据当代大部分人的意向,做出合理的调节。曹操势大,孙权据险,但都不得天命。孔明看出这种局势,才不得不下山。扮演顶级军师的角色,创造三个鼎立的时势,提供下一步整合天下的有利基础。
  孔明下山之后,发挥人定胜天的毅力。把英雄造时势的角色,扮演得维妙维肖。隆中对策,决定今后天下大势的走向。刘备不接受刘表的赠与荆州,孔明并不气馁。继续按照既定策略,和鲁肃密切配合,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孙权的反应,符合预期的要求。赤壁之役,孙权合作大败曹操。刘备趁机收复南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郡。孔明三分天下的策略,获得初步的成功。从此以后,刘备才有自己的根据地。他自领荆州牧,同时上表奏请封孙权为徐州牧。
  这种重大的改变,看起来是孔明以一人而改变天下。实际上是隐秩序看到刘备集团,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定,成为三大气球当中,唯一有希望吸引大众眼光的焦点。才借由水镜发生的精心策划,把孔明推上刘备集团首席军师的宝座。说起来是当时的情势,促使隐秩序放心地把孔明推向刘备,让他们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桃园三结义,把刘、关、张三人,用义结合起来,屡经各种严苛的考验,证明三人同心,并非任何力量所能分割。现在刘备和孔明,又紧密地合作。刘备形容自己的愉快心情,不小心地说出“如鱼得水”这样的话来,甚至引起关心和张飞的不满。幸亏孔明知道自己的处境,设法化解两人的猜疑。终于口服心服,精诚团结。
  隐秩序如果看重刘备,把关心和孔明这两位重量级人士都心向于他。是不是上天已经把刘备当做真命天子,要把这一次分而复合的重大使命,交付给他呢?
  这倒未必,因为兹事重大,必须再加以更严苛的考验和磨练,然后再看情况而定。荆州从来没有被孙权占领过,却由于孙权心有不甘,认为刘备占了太多便宜。孔明又为了顾全大局,不愿意和孙权撕破脸,以免妨害孙、刘联盟。所以无中生有地造出“借荆州”这样的名目,拖下一个难以了断的尾巴。有借就有还,不还便要打。弄得关羽和刘备,都为了荆州而伤透脑筋。大意失荆州,一下子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础,几乎毁于一旦。
第三部 大意失荆州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不顺遂的时候,惟一可以控制的是要怎样做出合理的反应。每一个集团,随时都可能发生想像 不到的意外。惟一能够掌握的,是未雨绸缪。人人提高警觉,预防各种变数带来的灾祸。
  刘备兵败新野,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孙权为了抗拒曹操而收容刘备,让他暂时驻在荆州。后来刘备拥有两蜀,荆州只借不还。孙权觉得很不对劲,趁着刘备忙于四川的业务,只留关羽在南郡镇守。而关羽的部队,又正与曹军交锋。于是通知曹操,接受袭击关羽的请求。由吕蒙和陆逊两人,设法夺取荆州。关羽自知大意,而且关系重大,却不能做出合理的回应。刘备那时候已经是汉中王,听到关羽父子遇害的消息,哭倒在地上。他也犯同样的错误,只想到桃园三结义的誓同生死,没有欣赏公私的区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实际上只能用在私事。公事的处理,并不能这样。孔明劝他保养身体,再想办法报仇。他却怎么也听不进去。加上张飞日夜哭泣,下令三军挂孝代吴。部将赶不及制办的旗白甲,恐为张飞所杀。趁着张飞夜寝帐中,将他杀害。刘备哀痛,决心亲征东吴。蜀吴聪盟一破,魏国乘机南下。三国不能鼎立,即将统一了。
  桃园三结义一直是刘备集团最大的助力,如今却成为刘备心中最痛苦的负担。不复仇,有违誓言。平日的仁德表现,好像都变成假的。一般人这样想,是理所当然。刘备自负重任,刚好又碰上曹丕自立为帝,献帝遇害。刘备为了继承汉统,即皇帝位。更应该接受赵云的劝告: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以天下为重,不应该在这种特殊的紧急状态下,坚持为弟报仇。可见政策错误,比什么都可怕。刘备下这个决心,把孔明的整个计划,推翻了。正如水镜发生所说:孔明虽遇明主,惜不得其时!
  如果关羽不失去荆州,或者刘备公而忘私,不鲁莽攻吴,结果如何?三国僵在那里,谁也统一不了天下。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大意失荆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若因此而便宜了曹丕,那里还有什么天理?所以司马氏逐渐接乎,也是曹家自作自受的必然结果。曹操以王莽为戒,不敢篡位。他的儿子曹丕篡了,引起刘备、孙权称王的连锁反应。也给司马氏一个活生生的范例。很多事情,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再坏也是好的,大意失荆州便是如此。
  借荆州,关羽出了大力;失荆州,关羽难辞其咎。但关羽的声誉,不但没有受到减损,反而由于吕蒙斩了关羽,来不仅受到封赏便病死了。曹操看到关羽首级,也被哧得头疼病复发,很快就去世。把关羽的忠义气节,彰显得十分凸出。当然,今天普天下的华人,都崇拜关公。得力于乾隆皇帝的尊关公贬岳飞,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曹操去世,刘备除去心中大患。如果接受孔明缓图报仇的建议,实在也大有可为。但是三结义的誓言,把他捆得牢牢地。可见成也三结义,败也三结义。任何一件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孔老夫子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想来是高度智慧深入体悟的心得,谁能例外呢?
  我们一再说明,隐秩序永远是公平的。反而显秩序很僵化,不容易随机应变,或者应变而难以合理,常常造成不公平的现象。隐秩序的不二法则,便是人人自作自受,必须对自己的所言所行,负起全部的责任。而且功过不得互抵,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谁也不能例外。
  上天给关羽很多丰厚的金钱,也给他很多难得的机会。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够骄傲,否则便要付出相当痛苦的代价,关羽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大意失荆州,关羽必须以死相抵。虽然他很不情愿,竟然有人害得了他。
  孔明下山之后,世界的重心从关羽身上,转到孔明。然而荆州的重要性,却由于孔明的隆中对策而更为增强。现在失掉荆州,世界的重心又从孔明身上,转移到刘备身上。因为刘备的反应,正是上天对他的最大考验。同时孔明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也将成为此后发展的关键。从显秩序看,曹丕已经毁掉那个虚有其表的汉室大气球。但是,从隐秩序看,刘备仍然有机会,可以继承正位,把汉室的香火延续下来。魏国这个大气球,由于体质不健全,有很多漏洞,也随时可能爆破。蜀汉这个气球,由于人才大量报废,来不及补充,也出现很多问题。至于孙权要怎样回应?还要看后续的演变而定。
  刘备的态度,似乎愈来愈喜欢自作主张。孔明的修养,又使他愈来愈谨慎,不愿意过分表示自己的意见。赵云说话过于直率,刘备好像不很满意。这种种变数,都是隐秩序密切注意的重点。关羽的重大挫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用心体会。
  1。公子刘琦病故,鲁肃来讨荆州,结果如何?
  东吴听说刘琦病亡,想起“公子不在,即还荆州”的承诺。请鲁肃以致祭为由,前来催讨。孔明这一次毫不含糊,指出刘备是当今皇上的叔父,又是荆州太守刘表的弟弟。弟承兄业,有什么不对?孙氏兄弟素无功德,凭空占领六郡八十一州,居然贪心不足,还要侵吞汉朝土地?这一次赤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