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代名臣曾国藩,认为军官必须具备五大条件: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贪图名利,第四要不畏苦难,而第五则是最根本的,要有忠义血性。他认为有了忠义血性,前面所说的四个条件,应该都能够做到。如果缺乏忠义血性,其余的恐怕都谈不上。
  吕布一生,具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点。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手执方天画戟,坐骑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难怪有人这样形容:人中数吕布,马中数赤兔。可惜他所欠缺的,正是曾国藩所说的,最为根本的忠义血性。
  他本来是丁原的心腹,却因为董卓送他许多珍宝和赤兔马,便见利忘义,提着丁原的头去投奔董卓。后来又由于王允利用美人计,为了和董卓夺貂蝉而杀掉董卓。
  曹操求才若渴,也知道吕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却害怕丁原、董卓的故事,有一天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所以下决心将吕布斩首。忠义之士固然厌恶不忠不义的小人,曹操本身不忠不义,竟然也害怕不忠不义的人。可见缺乏忠义血性的猛将,武艺高强反面成为重的累赘。
  吕布和关羽同样武艺高强,但是关羽受人敬重,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忠义血性。吕布和曹操一样不忠不义,但是曹操有谋有略,又才堪治民。吕布却有勇无谋,不会善待部属。以致空有一身武艺,败在曹操的手下。
  我们并没有说吕布英年早逝,我们只说他早死,是因为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只能够说他断送了自己。
  40.陈宫为什么不向曹操求情?他不是救过曹操吗?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个性刚直,有见义勇为的习惯。他原本想追随曹操,发现他假仁假义,立即离开。后来见吕布乃当世勇士,前往辅助。由于吕布有勇而无谋,又刚愎自用。对于陈宫的建议,经常不能接纳。
  他原任公职,由于救曹操,违反了显秩序,不敢再回头。现在找上吕布,虽然配合得不是很好,却也不能像对曹操那样,掉头就走。可见一个人的机会有限,一旦选择错误,便不应该一错再错,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袁绍助曹操攻吕布时,陈宫劝吕布投向刘备。如果乘机脱离吕布,刘备也未必敢收留他。不得已陪着吕布,很不得志。袁术以娶媳妇为名,将吕布女儿当做人质,然后进攻刘备。吕布原先不肯答应,陈宫劝他趁各路诸侯尚未获得讯息之前,赶快送女儿成亲,陈登的父亲陈珪,提醒他这是袁术的诡计。吕布大惊,痛骂陈宫害我!陈宫认为徐州之祸,都由陈登父子而起。建议斩两人之头献袁术,吕布当然不肯接受。曹操斩掉吕布之后,徐晃把陈宫带来。曹操先问“公台别来无恙”?陈宫说吕布虽然无谋,但不像曹操那样诡诈奸险。曹操问他足智多谋,怎么搞成这个样子?陈宫回说吕布不听话,有什么办法?自己走下楼,伸颈就刑。曹操告诉左右:送公台的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不许怠慢。他既不回头,也不开口。有才能的人,若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不如安份守已,过平安的日子。偏偏曹操逃亡,逃到他的手中。杀,不好。不杀,落得自己无路可走,真难!
  41.刘备在后园种菜,有什么用意?
  曹操对刘备早有戒心,知道迟早会成为劲敌。他为了笼络刘备,特别将其引见给汉献帝,叔侄见面,肯定了刘备的皇叔身份,还举荐他为左将军。他把刘备留在许昌,只是为了方便监视。他也十分欣赏刘备,所以不想马上除掉。
  刘备心中有数,特别吩咐关羽、张飞,必须格外小心。他自己在住所的后园,种起蔬菜,每天挑水、施肥、浇水,好像很有兴趣,弄得关羽、张飞都在埋怨这位大哥,是不是当了皇叔,又受到曹操的看重,便心满意足。除了种菜以外,什么都不想做了?当年的豪情壮志去那里去了?
  曹操听说刘备种菜,觉得很奇怪。派人把刘备请来,见面第一句话就问:“玄德,最近在家里干什么好事啊?”刘备的定力很好,并没有被曹操吓倒,曹操才不再怀疑,并表示请刘备来吃梅饮酒。刘备更是战战兢兢,小心地察颜观色,始终不敢相信曹操所说的话,随时提高警觉。
  喝着喝着,曹操忽然问刘备,当今哪些人是英雄?刘备故意说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曹操逐一加以否定。刘备转答为问,反问曹操谁是英雄?想不到曹操的答案,竟然是你和我,就这两个人。刘备真的吓死了,以为曹操要下毒手,筷子都拿不住,掉落在上。要不是老天帮忙,打了一场雷,曹操很可能当天就他抓起来。
  由于脑海中有种菜的影子,加上刘备装成被雷吓坏的样子。曹操心中,暂时对刘备没有什么顾虑。刘备后来请求出兵徐州,曹操才会首肯,放虎归山。
  42.刘备逃离曹操,又投靠袁绍,这是为什么?
  刘备从曹操处得知公孙瓒为袁绍所破,全家都被火焚,悲痛不已。自己在曹操处,也不安宁。于是自请出征,要截击袁术。郭嘉、程昱劝告曹操,就算不杀刘备,也应该纵虎归山。急派许褚追回刘备,无效而返。
  袁术奢侈太过,情势日衰,把帝号让给袁绍,奉召到徐州,被刘备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自己食不能下咽,吐血而死玉玺夺往许都,献给曹操。
  刘备留守徐州,唯恐曹操来攻,拜托郑玄修书向袁绍求救。袁绍说刘备攻灭袁术,原本不该相助,看在郑尚书面上,才出兵求援。命令书记陈琳,草拟曹操檄文。把曹操的种种劣行,张挂于各州郡关隘。
  曹操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曹操闻知后,毛骨悚然,吓出一身冷汗,从床上一跃而起。一面派兵攻打刘备,自己则亲引大军,要直取袁绍。
  郭嘉认为袁绍性迟而多疑,谋士又互相妒忌,不必担心。建议先攻刘备,再作打算。曹操于是以二十万大军,分兵五路下徐州。打得刘备匹马落荒而逃,妻子俱陷,兄弟失散,只好不避羞惭,求袁绍收留。
  刘备投靠过公孙瓒、吕布、曹操,如今被迫又要投靠袁绍。长期的投靠生活,养成他高度的忍耐性,可以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并且愈挫愈勇,百折不挠。这对于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助益,忍辱功通常最难修炼,刘备先把这种最难的功夫修炼好。将来有如倒吃甘蔗,愈老愈香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静观其变。
  43.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曹操为什么答应?
  徐州战败,刘、关、张三人失散。刘备、张飞各自奔命。关羽武艺高超,却为了保护两位皇嫂,不得不接受张辽的劝说,提出三个条件:(1)事汉不降曹;(2)皇嫂食汉禄;(3)一有刘备的下落,立即辞去。
  张辽字文远,先后追随丁原、何进、董卓和吕布,28岁才归附曹操,任中郎将,是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杀吕布时,张辽也绑缚在场。他不但不求饶,反而恶言侮辱曹操,幸亏关羽下跪求情,刘备也说好话。曹操这才亲自解缚,请张辽上坐。张辽深受感动,终于归曹。
  有了这一段交情,张辽特来劝说,列举关羽三罪:(1)刘备生死不明,关羽战死,有违桃园盟誓;(2)刘备以家眷相托,弃之不义;(3)不思匡扶汉室,但求赴汤蹈火,不过匹夫之勇。关羽心动,才提出前面三种约定。
  张辽对关羽的第三条件,非常为难。不向曹操说明,便是不忠;若是直言相告,曹操必定不肯答应,非杀关羽不可,岂非对朋友不义?他公私分明,认为一定要据实报告,想不到曹操反而认为关羽的义气,令人敬佩。曹操的心里很明白,杀关羽或者不接受第三个条件,都会召来不义的坏名声。不如暂时接受,表示自己的胸襟和肚量非一般人所能比,然后将计就计,再做其他打算。关羽和曹操见面时,重提文远代禀三事。请曹操务必遵循。曹操也坦言:一定不失信。还大方地要关羽宽心,好好打听刘备的去处,义这个字,是任何人都不敢挑战的,那怕是不义之人,也不敢相信。
  我们姑且虚拟一下,关羽完全不理会张辽的劝说,无论如何要下山迎战,为忠义而死。结果呢?刘备和张飞也要接着战死,否则便违反桃园三结义的誓言。就算真的如此,实在并不高明,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反面引起不一样的怀疑,是不是为了自我标榜,不顾一切。唯求自己获得忠义的荣誉,好像太自私了。关羽当然不可能向曹操投降,却也不应该完全不顾虑刘备、张飞的立场。何况情况不明,尚未绝望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土山约三事,对当时的关羽,实在是最为合理的处置。令曹操哭笑不得,却又不能不装宽宏大量,表示愿意接受。曹操想尽办法,施厚恩以结其心。关羽只是礼貌性的反应,绝不动心。这是上天给曹操最好的讯息,如果能够借此自我反省,尽力改善。相信以曹操的实力,要做好乱世的治臣,应该并不困难。只要真心匡扶汉室,才德并重,不必终生劳累,便能够天下归心。
  可惜曹操当局者迷,表面上赞叹关羽。实际上不明白关羽的轻重,不过觉得没有面子而已。他不知道就凭关羽的忠义,足以把他比下去,造成很大的伤害。
  幸亏曹操爱用权谋,给关羽保住性命的机会。人必然会死,只是死有重于泰山,也可能轻于鸿毛。关羽这一次不死,有他的关键性指标作用。对刘备和曹操的汉贼不两立,带来很大的号召力量。对三国的第二阶段:诸葛亮下山,有奠定良好基础的功效。若是关羽战死,或归顺曹操,诸葛亮再有理想和能力,大概也不敢下山。很可能会终生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天下的情势,必然也随着改观。
  44.曹操为什么重赏关羽,效果如何?
  曹操的心思,不说我们也知道。一般人见利忘义,早已见怪不怪。利的范围很广,包括食、色、礼品、华屋、官位和礼遇。一不小心,立即陷入而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