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9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照顾全面,有利于保证复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5)先易后难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复习容易的,打开突破口,逐步接
触难懂的或难记的,循序渐进的复习方法。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人的承受能
力是有限的。就精神力量而言,要完成复习任务必须调动积极因素,常言道:
胜利的喜悦鼓舞人,失败的痛苦压抑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特别是第
一次的成功,在精神上的激励作用特别大。根据这个道理,先安排简单内容
进行复习,可以逐步扫除畏难情绪,避免复习中的自我干扰,减少精神压力,
容易取得圆满成功。按记忆的难度安排复习内容,对应试很适用,不易忘记
的先复习,难记的后复习,易忘的安排在考前复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先易后难的道理还在于:破易是攻难的台阶和武器,好比登山,先登缓
坡地带,最后再登陡峭的山峰,对人的精神鼓舞极大,容易成功。
    难与易是相对的,每门知识的前后构成都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先攻破
易,应把易做为进攻难的阶梯和突破口。但要注意:一不要割断知识的连续
性;二要紧紧把握住从“易”到难的过渡关。
    (6)提纲图解法。把知识用纲目的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炼,化繁为简,化
多为少,便于掌握和记忆,即提纲图解法。采取提纲图解法概括复习知识,
可以防止局部遗忘。
    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简单、易记。但要注意的是:①必须对所学知识
进行整理、加工、理解后才能提炼出纲目或图形来。②要层次清楚,要准确
无误。图解法不能包罗万象,它在考虑各方面因素和条件时不能全部照顾到,
只能是知识的骨架,血肉的充填还要伴之以其它方法的复习。
    (7)交叉渗透法。交叉渗透法是系统复习法的一个特例。它有自己的特
殊用途。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大脑的神经细胞,
开始反映敏捷,时间越长反映越弱,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反应才恢复最
初那样。这个实验说明,长时间复习一门知识,会产生一种自控屏蔽抑制,
降低效率。在脑力、精力许可的情况下,插进一些与之无关的其它内容的复

习,有利于调节大脑的兴奋中心。比如思维方式的交叉,由抽象概念的思维,
改变为形象思维;由计算复习改换成解题推理等等。复习内容的交叉渗透,
常常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大脑机体有劳逸。
    运用交叉渗透复习法,可以调整长时间复习某门知识带来的枯燥单调。
同时还有利于把互相连接的知识互相渗透,相互借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会在交叉渗透的复习中,受到启发,取得
意想不到的成果。
    (8)强烈刺激法。强烈刺激法是从心理兴趣上帮助记忆的复习方法之
一。即在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刺激后形成的记忆会产生终生难忘的印象。在学
习复习或其它经历中,造成精神情绪激烈变化,感情发生震动的事物,留下
的印象特别深刻。比如:考试中没有答对的问题,事后印象深,弄懂后比别
的题记得牢。强烈刺激有时靠外界施加,而自身产生的常常是不自觉的。比
如: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等等,都是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在自身
努力的基础上,得到外部的点拨即刻产生的变化,文学创作中叫灵感,心理
学上叫神经的沟通,古人称顿悟。这种在复习中产生的强烈刺激是良性的,
是大脑机制全面开动的反映。强烈刺激常常是复习时精力高度集中,十分紧
张的状态下出现的,把寻求这种高效率的复习方法称为强烈刺激法。这种复
习中产生的高效率,伴之以精神上的兴奋,使各方面相联系的知识纷纷涌来,
对解决难题,弄清实质,分析透彻十分有益。一旦出现强烈刺激,正是抓紧
复习的大好时机。
    (9)“制题互测”法。要把已学过的知识,在几节课上复习好、巩固住,
是不容易的。要使学生人人都动手,人人有所得则更是一大难题。“制题互
测”,有别于个人自由复习和老师带领复习,学生要在复习中找寻“制题”
材料,要既体现出教材重点、难点,还要在自己多次考试的经验上,思考命
题的方式及试题中难题和一般题的合理分布,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如果题出得好,将是学生很大的骄傲。另外,制题者还担负着制作答案、批
阅和讲评试卷的任务,这就使制题者不得不十分认真,以免出纰漏。这就是
“制题互测法”的心理基础。
    这种方法,在单元复习或综合复习中都可以使用。做法是首先向学生讲
明白作法和要求,提示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注意到“制题”的科学性,注意
到客观效果。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制题。又可分为找知识点、知识点分类、选用题型、制成抄写
四个小步骤。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题型参照标准化选择题和非标准化答问、
填空两大类;二是抄写要认真,写明制题者;三是制作答案准备阅卷打分。
    第二步,答卷。试题制好,按次序收齐,然后交换发下,按规定时间答
卷。答卷过程中不准商量、询问。
    第三步,把答卷分别发还制题者批阅记分。要强调认真严肃,高度负责。
    第四步,讲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讲清题目要求、批阅标准、答案错
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在使用此法时,为了节约时间并使题型合理,也可采用发放印有试卷题
头、题型号的空白卷,供制题者在复习中选题填题的办法。

宇宙星空

           茫茫的宇宙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东西是什么?”一定会有人立刻回答:“是
宇宙!”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宇宙吗?为什么说宇宙最大呢?这是因为宇宙
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它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宇宙也叫世
界。按照我国古人的说法,上下四方无边无际的空间为“宇”,古往今来无
始无终的时间为“宙”,宇宙即无限的太空世界。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先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开始的,然后从地球扩展到太
阳系,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从银河系扩展到河外星系……。众所周知,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可算得上是十分巨大的了,它的平均半径有 6371.2
公里,但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恒星太阳
(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109 倍,体积是地球的 130 万倍),包括地球在内的
九大行星,50 多颗月亮一样的卫星,神秘难测的彗星,难以计数的小行星、
流星及星际物质。太阳系的直径约为170亿公里,而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1000
多亿颗恒星中的一个。这些恒星中有的比太阳大几十倍到几百倍。银河系直
径只能按光年计算,达 10 万光年,包含数千亿颗恒星。在我们的银河系之外,
还有 10 亿多个类似银河系的恒星系统,叫“河外星系”;几十个这样的星系
聚在一起叫“星系群”;上百个聚集在一起构成“星系团”;它们又都归于
更巨大的太空集团——“星系集团”(又称超星系集团)。银河系所在的星
系集团称为本星系集团,它的核心是室女座星系团。无数超星系集团组成更
庞大的总星系。我们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虽已能观测到这一离我们 100 亿光
年的天体,这仍在我们总星系的范围之内。
    宇宙的范围如此巨大,那么,宇宙的年龄又怎样测算呢?是不是只笼统
地说“无始无终”就可以了呢?当然不行。目前测算宇宙的年龄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逆推算宇宙膨胀的过程,根据宇宙的膨胀速度(即哈勃系数和减
速因子),计算从密度达到极限的宇宙初期到扩展为如今这种程度究竟需要
多少时间,即为宇宙年龄。
    二是根据恒星演化的情况求恒星的年龄。通过理论推导恒星内部的核聚
变反应,就可以知道恒星这个天然的原子反应堆的结构和它的发热率是怎样
随时间变化的。将观测和理论相核对,就可求出恒星和星团的年龄。再由最
古老的恒星年龄推算宇宙年龄。
    第三种是同位素年代法。这种方法已广泛运用于测定月岩和陨石的年
代。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生的自然衰变,由衰变减少的情况推测母体同
位素的生成年龄。放射性同位素只有在特别激烈的环境中才能生成,所以一
旦被禁闭在岩石中就只有衰变了。测定母体同位素与子体同位素之间的量
比,测定具有两种以上不同衰变率的同位系的量比,就可以决定年代,由此
推算宇宙的年龄。
    无边无际的宇宙对人类来说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许多最基本的问题还没
有搞清楚。如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古今中外先后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说、星云说(详见下文)等,但都仅仅是一种推想;
再如,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缘?这并非用“无边无际”一个词可以说清楚的。
近几年天文学家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一个距离我们大约 200 亿光年
的天体,它是在我们的总星系之内,还是之外呢?我们的总星系之外是否还
有其他的更大的星系呢?即使地球附近的其他星球,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也不

充分,除地球以外的星球到底是不是都没有人,也并没有彻底搞清楚。
    总之,宇宙无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限,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观测和探
索……

            古今宇宙观

    自古以来,人类对茫茫的宇宙就充满了遐想。各种各样的宇宙观从幼稚
到成熟,从神话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自然说 产生于古印度。古印度人把地球设想为驮在 4 只大象身上,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