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9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于单一配偶制,随合随散,此后又另觅配偶。在野生环境中,老虎的活动
范围可以达到 40 平方公里。
    在自然界中虎一般 2~3 年生育一次,冬季发情交配,孕期 103~106 天,
每胎 2~4 仔。初生虎仔约重 1300 克左右,7~12 天睁眼,约 20 天长牙,一
个月后即可食肉。母虎与虎仔一起生活 2~3 年,4~5 岁性成熟,寿命 20~
25 年。
    人们谈虎色变,主要原因是因为虎吃过人。其实,根据动物学家们的多
年观察,发现虎从小就怕人,天性谨慎多疑。有一位著名的研究野生动物的
专家吉姆科贝特估计,1000 只老虎中大约只有 3 只老虎吃人。一般在食物丰
富的自然界中,老虎猎食较为容易。它也不会离开山林,更不会向人进攻。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寻找食物很困难,饿得太狠了,也就是说自然环境受到
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才去接近居民区,盗食家畜和吃人。还有的情况,就
是虎本身受了伤,或年纪太大了,奔跑速度受到影响,视力、听觉不灵了,
力气也不够大了,那么它猎食的本领也就大大降低了,追不上灵活猎物,如
鹿、羚羊、麂之类动物,也制服不了像野猪、水牛等大型有力气的强有力的
捕猎对象。最后迫于难耐的饥饿,老虎不得不去袭击人,变为“食人兽”。
人类面对这种情况,自然要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人们绝不容许一只吃
人虎危害自己的利益和生命,因此见虎就杀,或者主动进入山林捕杀,人们
大量捕杀老虎的结果,使得老虎的数量大大减少。人们又发现了虎的全身都
是宝,尤其是它那神奇的药物作用,更加剧了人们对东北虎的猎杀,目前它
的野生数量极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由于其自然生态被破坏,它繁殖力又
较低,虽然一窝产 4 只幼仔,最后最多只有一半幼仔长大。现在东北虎的野
生种已经濒临灭绝,为此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智能动物海豚

    经常出海远航的船员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船体周围有一群动物追
随着它前进,边游动边跳跃嬉戏,这种动物个头儿不大,也就 2~3 米长,但
游泳速度可不慢,它就是鲸类家族中的小老弟——聪明的海豚。
    海豚,体形像鱼,嘴部细而长,上下颌各长有 46~66 个尖细的牙齿,身
体瘦而长,一般长约 2~2.4 米。在流线形身体的背部,长着镰刀状的背鳍。
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腹部靠近头的地方长着一对胸鳍。体重在 100~200
公斤之间。别看它的嘴吻长,口内有那么多牙齿,可是它却不能咀嚼食物,
只是以小鱼、小虾、乌贼等为食。
    海豚生活在温暖的近海水域,几乎遍布于温暖海域中。它们喜欢群居,
一群海豚少至 10 余头,最多可至数百头。它们没有固定的发情交配季节。当
雄海豚发现中意的情侣后,会长时间地尾随这只雌海豚,在漫游中逐渐靠近,
进而用胸鳍摩挲对方,直到对方发出信号,表示接受恋爱,然后进入交配阶
段。海豚的孕期约 9 个月左右,一胎只产一个幼仔,但幼仔体格惊人,其体
长约相当于成年海豚的一半,但体重只相当于成年海豚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
一。幼仔生下后,由母亲陪伴着它。在喂奶时母亲侧身卧在水中,幼仔紧靠
着母亲吮啄乳汁。刚生下的幼仔不到一小时就要吃一次奶,但是过不了多久
就要每天只吃几次奶了,哺乳期大约一年。由于海豚是群居性动物,当了妈
妈的海豚,常常采取“值班制”来保护幼仔,即每次由一只当了妈妈的海豚
来照看一群幼仔,其余的妈妈们到远处去采食。
    海豚的大脑很发达,它的脑重古体重的 1.2%,是一种高智能海洋动物。
它的大脑表面积大,沟回复杂。有的专家认为它的智能超过猿类,其重要依
据之一就在于海豚的脑容量大于猿类。经过训练的海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
学会敲钟、扔球、吹喇叭、钻火圈的本领。据记载,海豚不仅会模仿猫狗的
叫声,还会说出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海豚的这些本领,都源于它有发达的
大脑。
    海豚是一种性情温良、敏感、爱嬉戏、好奇、喜欢交际的动物。我们前
面谈到海豚是群居动物。在一个群落中,如果有一只海豚有了伤病,它的伙
伴们就会悉心照料它。它们的伙伴遇难时,立刻就有同伙游上去,把受伤的
伙伴托起来,使同伴获得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据说曾有一条病海豚,被同
伴们连续轮流“托游”了四天,直到它恢复了呼吸能力,在此后的近半个月
时间内,伴随着它的同类,还不时轮流值班,把它托出水面呼吸,直到它完
全恢复,能自由游上水面呼吸为止。
    海豚的善良不只表现在救助同类,它们还多次救助过人类。在近代航海
史上,多次记载过它们救助遇难人类的事件。1972 年曾有过海豚游出 100 多
海里,把一名落水妇女托救至岸边的事。甚至还有一次海船沉没,乘客落入
海中,适逢有鲨鱼在落海者附近,而一群海豚恰好游经乘客落水处,海豚就
一分为二,一部分勇斗鲨鱼,一部分把落水者保护起来。据动物学家研究证
实,海豚的救助行为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同伴有难,群体救助;遭遇天敌,
如鲨鱼、逆戟鲸,则群起而奋力攻击。而推物出水更属本能,在海中遇到木
块、汽垫等物,也会将其推出水面。
    海豚有时也爱找海龟游戏。它们常常成群游到海龟的身子底下,用又尖
又硬的鼻子一顶就把海龟推上了水面,然后把海龟翻转过去,让它仰面朝天。

有时候一群海豚同时跃出水面,一起压向海龟,把它压到水下好几米,不等
海龟恢复平静,又有几个海豚来逗着海龟玩。海龟没有办法,只好把头和四
肢都缩进了龟壳。海豚开了这样的玩笑,自己却飞快地游走了。
    海豚有一种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能力。它们凭着这种能力,能够准确判
别障碍物或猎物的位置;能够与自己的同类互相联系;在求爱时,雄海豚也
能凭此与失去联系的女伴接上关系。海豚发出的超声波,具专家测定,在 250
赫至 200 千赫之间,频率范围极为宽广。在发射声波时头部的气囊发出频率
高低不同的声音,前颚的两个角度气囊随着头部的摆动,向不同方向定向发
射。而接受超声波时则有所分工,耳朵接收低频率声波,颚部接受高频率声
波。正是由于它有这种高超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本领,因而它在海洋中高
速游动时,也不会碰上障碍物。它的这种避碰的本领,又使得它常能为海轮
导航,使海轮避免触礁。据记载在新西兰近海海域,有一片海礁密集区,在
这片海域,曾有过一条白色海豚,从 1871 年开始,连续 40 年为海轮领航,
直到老死为止,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我们称海豚为“人类的朋友”,不只因为它曾救助过海上遇难的人们,
曾为海轮忠实地执行过导航任务,还因为它能友好地与人类相交。根据资料
记载,海豚喜欢音乐,尤其喜欢七弦琴的琴声,当海船上有人用七弦琴弹奏
乐曲时,它能应声而来,靠近船身游来游去。有一次一群小朋友在浅海岸边
嬉戏,一只海豚闻声而来,和小朋友一起相嬉,高兴时还把小朋友们玩的水
球顶起来,表演托球的技巧。就这样一次成友,以后每天这只海豚都来和孩
子游戏,甚至一名叫贝克的小女孩骑到它背上,它还友善地驮着贝克在海上
游一圈。有的海滨浴场,还有经过训练的海豚专门执行陪同游客游玩的任务,
甚至它们还能潜入水底为游客们找回丢落到海底的物品。至于表演一些节
目,那当然不在话下了。有些人亲眼目睹过这种表演,更多的人通过电视机
的屏幕欣赏过许多精彩的表演。
    海豚的肉可以食用,它的皮可以用来制革,它的脂肪可以炼油。它更被
当做观赏动物饲养在动物园里供人们供赏。而专家们则倾心于对它的生活习
性、生理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前联邦德国有一位叫克莱默的科学家,在一
次航行中观察到海豚有异乎寻常的追随海轮高速游泳的本领,后来经过研究
发现海豚的真皮层里的毛细血管,对船体造成的湍流有消振功能,而它的皮
肤在海水的压力下又能分泌油状的润滑粘液,减小摩擦力。克莱默从这一发
现中大受启发,进而运用仿生学原理,制造了人造海豚皮,将人造皮套在鱼
雷和潜艇的表面,大大提高了鱼雷和潜艇的航速。后来又将这种仿生技术用
在飞机上,飞机也因而提高了飞行速度。
    海豚可以分成许多类,如白海豚、侏河海豚、短吻海豚等等,分布在我
国东南部、南部沿海一带以及东南亚海域的中国白海豚(中华白海豚)是白
海豚的一个亚种。我国已将它划定为一类重点保护动物。

           水中国宝白暨豚

    作为陆上的动物大熊猫为我国所独有,而作为水中动物的白暨豚,也是
我国所独有的动物,并且,在数量上白暨豚比大熊猫还要少,估计目前仅存
200 只左右,至多不超过 300 只,也有人估计不超过 200 只,还不到熊猫现
存数的 1/5。从人工饲养量来看,只有我国有两只,足见其珍稀程度。说它
是“水中国宝”,称它为“江中大熊猫”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同样,它也
是当之无愧的“国宝”。说它是“活化石”,那是由于它本属于古老、原始
的鲸类,研究鲸类的演化,它是极为珍贵的活体材料。
    白暨豚又名叫白鳍、白鳍豚、淡水海豚。它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干流中,
通常在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如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与长江的交汇处。
这些地方水生物繁多,食物充足,适宜白暨豚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