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9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黄蜂”战斗机不仅作战能力强,而且生存能力高。机上装有 1 门 20

毫米机关炮,备弹 570 发。然而,该机最突出的一点是,翼身下共有 9 个外

挂架,两个翼尖挂架各可挂 1 枚 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两个外翼

挂架可携空对地或空对空武器,包括 AIM——7“麻雀”和 AIM——9“响尾蛇”

导弹;两个内翼挂架可带副油箱或空对地武器;位于发动机短舱下的两个挂

架可带“麻雀”导弹或 AN/ASQ——173 激光跟踪器、攻击照相机和红外探

测系统吊舱等,位于机身中心线的挂架可挂副油箱或导弹。

    F/A—18 战斗机还具有较大的速度和良好的机动性,采用自封油箱和自

封油路,发动机附近不设油箱,油箱附近填有吸收性材料,因而中弹后不易

起火燃烧。

    在海湾战争中,F/A—18 也并非万无一失,仍有被击落的记录。主要原

因是:为了提高轰炸精度,不得不采用俯冲轰炸,而退出俯冲的高度一般不

超过 1000 米,这恰好是小口径火炮的有效射程。



    幽灵杀手——F——117 隐身战斗机



    1991 年 1 月 17 日凌晨 2 点 35 分许,8 只形似蝙蝠的怪物悄然飞临伊拉

克首都——巴格达的上空。此时,整个市内灯火通明,完全沉浸在一片安谧

气氛之中。陡然,一颗颗炸弹从天而降,猛烈的爆炸声打破了午夜的寂静;

紧接着市郊伊军防空阵地腾起簇簇火光,市区通信大楼被炸得冒起滚滚浓

烟,伊军的通信指挥联络随之中断……

    这是拉开海湾战争帷幕的第一天,F—117 战斗机突袭伊拉克战术目标的

场景。在这次举世瞩目的作战行动中,F—117 凭借良好的隐身优势,躲过了

伊军雷达的探测,顺利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为后续机群扫清了进袭道路。

在“沙漠风暴”行动前后,美军共出动了 45 架 F—117,约占海湾地区多国

部队空中力量飞机总数的 2.5%,但在整个战争期间,F—117 摧毁伊拉克目

标的数量却是多国部队空中力量摧毁伊目标总数的 43%。F—117 奇特的隐身

性能、精确的目标轰炸能力,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兴趣。

    F—117 隐身战斗机正式试飞于 1981 年 6 月。翌年,该机进入美空军第

37 战术战斗机联队正式服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蒙在神秘面纱后的这种

隐身飞机一无所知。1988 年 12 月,美军人侵巴拿马,2 架 F—117 首次出战

亮相。它们成功地躲过了雷达系统的监视,轰炸了巴拿马城以西的里奥阿托

兵营。初步证明,F—117 战斗机的隐身性能非同寻常。

    F—117 外形就像一只展翅腾飞的大鸟,全身呈灰黑色。整架飞机几乎全

由直线构成,连机翼和 V 型尾翼也都采用了没有弯曲的菱形,这在以往战斗

机设计中是前所未有的。该机翼展 13.23 米,机长 19.58 米,机高 3.78 米,

最大起飞重量 23835 千克,飞行速度 0.9 马赫。据报道,F—117 的雷达反射

截面积仅 0.001~0.01 平方米,比一个飞行员的头盔反射面积还要小。如此

隐身有术,主要得益于外形特征、结构材料及声、光、电等高技术的综合应

用。

    首先,F—117 的多棱锥体结构能将射向它的雷达波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散

射;进气口用相距 1.5 厘米的吸波复合材料格栅屏蔽起来,以防止雷达波直

接照射到具有强反射特性的发动机风扇叶片上;对于座舱接缝、起落架舱门

等小部件,有关专家也作了周密考虑,设计成锯齿状嵌板。

    其次,广泛使用各种吸波材料。F—117 机身虽大部分采用铝合金,但其

上涂有一层雷达波吸收物质。这种灰黑色的物质在雷达照射后,可有效地吸

收一部分雷达波,从而达到减弱雷达回波的目的。目前,美正逐步更换该机

的两个全动式金属垂尾,取而代之的是石墨热塑材料制成的垂尾。这将使 F

—117 的雷达反射面积更趋减小。

    第三,减少红外辐射。该机尾部采用了严格的屏蔽措施,以减少发动机

喷口发出的热量;F—117 的进气口高约 0.6 米,宽 1.5 米,从进气口进入的

大量冷空气,在尾喷口处与发动机排气相混合,也可大大降低发动机的排气

温度。

    此外,F—117 还采用埋入式武器舱,可伸缩天线以及 V 形尾翼等,都有

效地减小了飞机的雷达波反射截面积。

    F—117 在海湾战争中无一伤亡的杰出表现,使其名声大噪。战火尚未

息,英国皇家空军即提出一项采购 F—117 隐身战斗机的计划。美国空军也提

出了在现有 56 架 F—117 的基础上,再装备 40 架经过改进的该型机的要求。

改进项目表明:改进后 F—117 战斗机的隐身效能会更好,探测能力将更进一

步加强。



    空战利器——“幻影”2000



     法国的“幻影”2000 如今可算是闻名遐迩、性能超群了。这种继“幻影”

Ⅲ型之后的幻影系列代表作,是于 1978 年 3 月进行首架原型机的试飞;4 年

后,又进行了正式批量生产,先后推出 B、C、D、E、N 等多种型号。该机具

有小巧强韧的机身、灵敏的操纵性,既能执行对地攻击,又能执行战术打击

等多种任务,其作战性能丝毫不亚于著名的美国 F—16 战斗机。航空专家称

其为法国空军 90 年代乃至下一个世纪的主力战斗机。

     “幻影”2000 的气动布局极佳,它的主翼后掠角 58°,前后缘均各有两

片辅助翼。前缘翼板条平时收起,以减小阻力,仅在起降和作战时放出来增

加升力;后缘的升降副翼主要起着升降及滚转发动控制作用。该机采用单垂

直尾翼,它的后掠角约 45°,机身两侧有半圆形进气道,在进气口处有一个

可依速度调移的半锥体。

     这种飞机机身强度颇高,能在携挂 4 枚空对空导弹的情况下,以超音速

飞行,并承受 9 个重力加速度的过载。“幻影”2000 武备齐全、火力强劲,

在单座空战型(2000C)和单座多重任务型(2000E)上各装有 2 门 30 毫米口

径的机炮;双座机上都没有安装机炮。该机可携带 4 枚导弹,以应付近距和

中距格斗。近距格斗时,使用 R—550“魔术”式热寻的导弹,速度为 3 马赫,

射程为 0.32~10 千米;中距拦截时,则采用超级 530 导弹为半主动雷达导引,

速度可达 4.6 马赫,射程35 千米以上。还可使用能执行特殊战术核打击任务

的 ASMP 中程核攻击导弹,该导弹为复式火箭/冲压喷射式发动机,巡航速度

为 3 马赫,最大射程为 100 千米,弹头当量为 150 吨级,导引方式为惯性自

导。

     该机的机腹及翼下共有 9 个挂架,最大载弹量 6300 千克,能携带炸弹、

跑道破坏弹、集束炸弹、火箭弹等,可采取不同的挂弹方式和组合。此外,

它还可根据任务需要挂载照相侦察舱、电子战舱等。“幻影” 2000 的法国

国内空军使用型和国外出口型使用的雷达有差异。国内空军使用的雷达,采

用平面阵列式天线,最大探测距离能达到 100 千米。而出口型雷达的探测距

离则稍逊。

     “幻影” 2000 小巧灵敏,最大速度可达 2。 2 马赫;它在时速 167 千

米以下时仍可保持稳定飞行。其飞行限高为 2 万米,海平面最大爬升率为

17983 米/分。紧急升空拦截速度最大可达 3 马赫,追击 24380 米的高空高

速目标时,仅需 5 分钟。

     海湾战争中,法国空军不甘落后,也曾派出“幻影”2000 战斗机去接受

考验。实战证明,它不愧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机种之一。此后,第三世界

国家广泛订购,仅自 1982 年至 1988 年,“幻影”2000 即已外销了近 200 架,

现已在印度、埃及、秘鲁等六七个国家中“安家”。



     “地狱之星”—无人驾驶直升机



    无人驾驶直升机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早在 6O 年代美国海军就曾使用过一

种 QH—50 的无人驾驶直升机,目前后制造了 1000 余架,累计飞行时间数千

小时。QH—50 无人驾驶直 升机主要担负反潜任务,挂载有 2 枚鱼雷,由载

舰发出指令控制发射。

    虽然 QH—50 风光过一阵,但它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太多了。首先是电子系

统不可靠,由于机上飞行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仪故障率较高,致使许多 QH—

50 无人驾驶直升机坠入大海:其次,该机的成本较高,主要是当时电子产品

价格昂贵。这些原因最终导致 QH—50 生产线关闭,无人驾驶直升机从此被打

入“冷宫”。

    就在无人驾驶直升机被美国冷落之际,以色列海军由于缺乏岸基大型预

警机为海上编队提供实时警戒和目标指示,而看好无人驾驶直升机,因为该

机体积小、重量轻,起降性能理想,是 500 吨以下舰只的极佳“伴侣”。

    1990 年 6 月,“地狱之星”进行了首飞:接着又进行了着舰试验和停载

能力试验。试验表明:“地狱之星”无人驾驶直升机的载荷量约为法国“海

豚”直升机的三分之一,达到 460 千克,而其造价仅为后者的六分之一。

    “地狱之星”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为低反射曲面,旋翼也经过精心计

算。这种结构保证了飞机在阵风和横风条件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地

狱之星”特别适合于小型舰只搭载,尤其适合导弹艇和其他小艇使用。该型

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达 1100 千克,机高 3.05 米,旋翼直径为 6.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