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周期性变化。
从一天来说,气温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日出后,随着太阳辐
射增强,温度升高,由于地面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气温的最
高值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随后气温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在日出
之前达到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称为日较差,日较差也随
纬度和季节有很大变化。这主要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在低纬度正午太阳高
度大,太阳辐射日变化大,所以气温日较差也大,平均在 12℃左右,而在高
纬度只有 3~4℃,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比冬季大,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也大于
冬季。例如,长沙 7 月日较差为 9.0℃,冬季 1 月只有 5.7℃。地表性质对温
度日变化影响很大,在热带,海洋上的气温日较差 1~2℃,而在内陆常可达
15℃以上,沙漠上常可达 25~30℃,山谷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山峰,凹地的日
较差大于高山,干燥地区大于潮湿地区。雨天和阴天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晴
天,而且很不规则。
从一年来说、气温的年变化也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但出现时间并不
与太阳高度最高和最低值的时间(夏至与冬至)对应,而是要落后 1~2 个月。
陆地落后较少,海洋落后较多。在内陆地区,7 月最热,1 月最冷;在海洋上
或沿海地区,最热月是 8 月,最冷月是 2 月。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差值称为年
较差。气温年较差是随纬度而增大的。海洋上冬暖夏凉,年较差比内陆小。
沿海的天津年较差 30℃,到内陆的呼和浩特增加到 35℃。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是指日与日之间的不规则变化,主要是由于天气变
化引起的。寒潮暴发、冷空气活动、锋面移动、气旋活动等等,都可以引起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二、八月乱穿衣”,就是因为春、秋过渡季节,气
温非周期性变化大的缘故。
气温的地理分布
气温在地球上的分布,以纬度、海陆分布和高度的影响最为突出。在纬
度的影响下,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同一纬度上的气温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海陆分布影响下,海洋性强的地方,冬天比同纬度温暖,夏天比同纬度凉

爽;大陆影响强的地方,冬天可以把寒冷扩展到较低的纬度,夏天可以使炎
热向较高的纬度延伸。大陆面积的大小,距海远近,盛行气流是离岸风还是
向岸风,海洋洋流的性质,都可以决定海陆分布影响的程度。例如,欧洲处
于大西洋的东岸,沿岸有墨西哥暖流经过,又处在西风位置,所以冬季很温
暖,夏季温度也不高。随着深入内陆,海洋影响逐渐减弱,而大陆影响逐渐
增强。世界上的绝对最高温度(63℃)出现在索马里境内;北半球最冷的地
方出现在东西伯利亚身米亚康(…73℃),虽然距海都不远,但是不利的气流
条件,使这些地方得不到海洋的调节,导致温度十分极端。世界最低温度…90
℃,出现在南极大陆内部。我国漠河冬季最低温度…52.3℃,吐鲁番夏季最高
温度 49.8℃,都是在大陆内部地区。
在高度的影响下,山地和高原温度低于四周平原地区。例如,青藏高原
冬季显得特别寒冷,1 月温度都在…10.0℃以下,所以人们都称青藏高原为仅
次于南极和北极的世界第三极。即使在夏季,青藏高原内部7月温度仍在10.0
℃以下。

空气湿度

水汽压和相对湿度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虽然不多,却是大气中极其活跃的成分,在天气和气
候中扮演重要角色。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很多种测度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
最关心的是水汽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水汽压(e)是大气压力中水汽的分压力,和气压一样是用百帕来度量的,
以前气压和水汽压也常常以水银柱的毫米数来测度,这时,1 百帕=0.75008
毫米水银柱。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分压力,称为饱和水汽
压(E)。饱和水汽压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绝对湿度(a)是指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也就是空气中的
水汽密度,单位为克/厘米 或千克/米 。绝对湿度不容易直接测量,实际
3 3

使用比较少。如果水汽压的单位为百帕,绝对湿度的单位取千克/米 ,则
3

两者关系为:

a =   2。167e 千克 / 米3
T
其中 T 是绝对湿度。我国过去称水汽压为绝对湿度,无疑是不精确的,
现在已经不这样称呼了。
相对湿度(f)是指空气的水汽压 e 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 E 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是:

f = %
e
E
相对温度的大小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不难明白,当 f=100%时,
空气已经达到饱和,未饱和时,f<100%,过饱和时 f>100%。相对湿度的
大小不仅与大气中水汽含量有关,而且也随气温升高而降低。
湿度的月变化和年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是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用
得较少。
水汽压的大小与蒸发的快慢有密切关系,而蒸发的快慢在水分供应一定

的条件下,主要受温度控制。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
汽压就大;夜间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低,蒸发慢,水汽压较小。所以水汽
压在一天的变化,基本上由温度决定。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
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在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
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早晨 9~10 时,另一个
出现在 21~22 时。这种情况与 9~10 时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
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 时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是温
度已降低,蒸发也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
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
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而且取决于温度。当气温升高时,
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是这时假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
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
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低值出现在午后。
水汽压的年变化和气温的年变化相似。最高值出现在 7~8 月,最低值出
现在 1~2 月。相对湿度因为与水汽压和温度都有关系,年变化情况比较复
杂。一般情况下,相对温度夏季最小,冬季最大,但是在季风气候地区,冬
季风来自大陆,水汽特别少,夏季风来自海洋,高温而潮湿,所以相对湿度
以冬季最小,而夏季最大。不过湿度的年、日变化,实际上比较复杂。因为
除温度以外,各个地方地面干湿不同,蒸发的水分供给有很大差异。对流运
动使水汽从下层向上层传输,使低层水汽减少,上层水汽增加,也会影响湿
度的日变化。气流的性质也有很大影响,夏季低纬度海洋来的气流高温高湿,
冬季高纬度大陆来的气流寒冷而干燥,也会影响湿度的年、日变化。
水汽压的地理分布
地球表面湿度分布十分复杂,因为纬度、海陆分布、植被性质等等,都
能够决定湿度的大小。我们仅从水汽压谈它的全球分布。相对湿度情况更加
复杂。
在冬季,赤道是一个水汽压特别大的地区,水汽压在 30 百帕以上。赤道
带不但有广阔的海洋,即使在大陆上,亚马逊河和扎伊尔河流域广阔的热带
雨林,都有极大的蒸发量。从赤道向两极,水汽压很快减少,亚洲东北部减
少到接近于零,显然是与气温极低有很大关系。在沙漠地区,特别是撒哈拉
沙漠和中亚沙漠,水汽压都很小,都在 10 百帕以下。
到北半球的夏季,虽然赤道地区仍是水汽压最大的地带,但是赤道与两
极之间的水汽压差别已大大减少。例如,亚洲东北部已增加到 10.7 百帕,比
冬季增大了 100 倍以上。在沙漠地区也增大到 15 百帕以上。
湿度与生产
湿度虽然作为一个重要气象要素,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在气象观测和气
候叙述中,都少不了湿度的观测和描述,因为湿度在说明大气水分特征上是
不可缺少的,但是湿度对工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却研究得很少。一般说,相
对湿度如果在 30%以下,就会加速植物的蒸腾,特别是在高温和风速较大
时,农作物就会枯萎甚至死亡。
低相对湿度也会使地面蒸发加速,使干旱更趋严重,森林火灾在相对湿
度小于 30%时最容易发生。高相对湿度对于作物发芽,磨菇和木耳生产,发
酵工业(酿酒、酱油、豆豉等生产)也十分重要,如果相对湿度低于 70%~

80%,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仓库储存需要在适宜的湿度中,一般水果蔬菜是 50~70%。湿度太小会
加速蒸发,而使水果、蔬菜干枯;湿度太大又会加速霉烂。粮食储存仓库相
对湿度最好在 50%以下,以防止霉烂。当然,这些数值还随温度而变化。



怎样划分阴晴
云量表示目力估计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将天空划分为 10 成,云遮蔽天空
的成数就是云量,因为是目测,当然并不十分准确,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全世界的气象站至今还是用这种目测方法估计云量。天气预报广播中的
晴、少云、多云和阴,这就根据云量的多少划分的。天空无云,或者虽有零
星云层,但云量不到 2 成时称为晴;低云量在 8 成以上称为阴;中、低云的
云量为 1~3,高云的云量为 4~5 时,称为少云;中、低云的云量为 4~7,
高云的云量为 6~10 时,称为多云。这样做提供了一个判断天气的数量标准,
和过去的习惯稍有不同。例如,习惯上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