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肯助遗孀

    美国第 16 任总统阿布拉罕·林肯在当选之前,是以律师的活动取得声望
的。他的法庭论辩以独特的构思、巧妙的言论,替人打胜过许多困难的官司。
有一次,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来找林肯,哭诉了自己被欺侮的经过。这位
老妇人原来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来维持艰难的生
活。可是,最近出纳员竟要她先交一笔手续费才能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竟高
达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敲诈勒索。富于正义感的林肯听完妇人的倾诉后

怒不可遏。他安慰了老人家,答应一定替她打这个没有字据的官司,因为那
个狡猾的出纳员是用口头进行勒索的。法庭开庭了,原告因拿不出勒索的文
字证据,被告矢口否认。情况当然不妙。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
着他,看他有无办法扭转局势。林肯并没有直接陈述案情和老人的不幸,而
是先用抑扬顿挫的嗓音,把听众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中,他两眼泪珠
闪烁,用真挚的感情述说革命前美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述说革命志士
是怎样揭竿而起的。又是怎样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
树而洒尽最后一滴鲜血。突然间,他情绪激动了,言词犹如夹枪带剑,锋芒
直指那个企图勒索烈士遗孀的出纳员。最后,他以巧妙的设问,做出令人听
之怦然心动的结论:“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 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
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
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嘴唇红润,步履轻盈,也曾经有过幸福愉
快的家庭生活。不过,现在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困无依,不得不向享受
着革命先烈争得的自由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证。试问,我们能视若无睹吗?”
发言至此戛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跺脚捶胸,扑过去要撕打被
告;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下同情的泪水;有的当场解囊捐款。在听众
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随时应变

    30 年代中期,香港的茂隆皮箱行由于货真价实,生意兴隆,引起了英国
商人威尔斯的嫉妒。于是他蓄意敲诈,到皮箱行订购了 3000 只皮箱,价值港
币 30 万元。合同写明一个月后交货,过期如不能按质量交货,由对方赔偿损
失 50%。一个月后,皮箱行经理冯烁交货,威尔斯却以皮箱中有木屑,咬定
那不是皮箱,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按合同赔偿他 15 万元。开庭时,港英法
院偏袒威尔斯,企图判冯烁诈骗罪。冯烁委托当时不太出名的罗文锦律师辩
护。正当威尔斯在法庭上信口雌黄、气焰嚣张的时候,罗文锦从律师席上站
起来,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号金表,问:“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说:“那是英国伦敦出品的金表。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呢?”“有关
系。”罗文锦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说道,“这只金表没有人会怀疑
吧?但是请问,这只金表除表壳是镀金的外,内部构件是金制的吗?”旁听
者议论:“当然不是。”罗文锦接着说:“但是,人们仍然把它叫做金表。
由此可见,茂隆皮箱行的皮箱裹有木屑也仍然是皮箱。那么,可以看出,本
案不过是原告威尔斯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法官在众目睽睽之下,理
屈词穷。只得以威尔斯诬告罪,判罚 5000 元结案。从此罗文锦声名大震。

          不出血的割肉

    高利贷者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平素借给别人钱从来不收利息,因而使自
己放债的收入减少许多,一直怀恨在心。一次,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 3000
块钱,夏洛克乘机在借据上写道:“安东尼奥如果不能按时还钱,必须允许
夏洛克从胸口割下一磅肉来。”
    三个月的期限到了,安东尼奥的商船因为触礁沉没无法还债。夏洛克乘
机上告法庭,要求依照合约允许他从安东尼奥胸脯上割下一磅肉来。许多人

都劝夏洛克行行善心,不要割这一磅肉,因为这样安东尼奥就没命了。朋友
们愿意以三倍甚至十倍的钱替安东尼奥还钱。但夏洛克却拒绝了,一定要按
照合约请法官把这一磅肉判给他。
    有人要求担任法官的鲍西娅稍微变更一下法律,不要把这磅肉判给夏洛
克,但鲍西娅当堂拒绝了。因为法律是神圣的,必须依法办事。
    鲍西娅审查了借据,听了双方的说明,判决安东尼奥胸脯上的一磅肉是
夏洛克的,他可以当堂割去。但法官请求最好不要割这一磅肉,而由别人代
他付清借款。夏洛克心狠似铁,他只要求依法办事,绝不做任何让步,安东
尼奥解开衣服,露出了胸脯,准备从容就死而不连累任何朋友。夏洛克得意
洋洋,举起了锋利的尖刀……
    这时,法官鲍西娅又继续宣布,按照法律,夏洛克只能割去一磅肉,而
不能使对方流出一滴血,而且必须整整一磅肉,超过一点儿或是分量不足,
都是违犯法律,夏洛克就要抵命,财产全部充公。
    夏洛克一下子泄了气,他请求不割肉而要钱。法官说:“法庭已经判决,
不能更改。”夏洛克要求撤诉,不打官司了。鲍西娅援引法律条文说,任何
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且查有实据者,财产半数充公,半数
归受害人,生命由本城公爵处置。夏洛克正好落入这一法网。
    鲍西娅由于执法巧判此案,顿时满堂喝彩,而开始时凶狠不可一世的夏
洛克,一下子瘫倒在地了。

             怀着孩子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一天在圣彼得堡参加一位公爵举办的家
庭舞会。他看到有位小姐面容美丽,身段苗条,舞也跳得非常好,便主动上
前邀请小姐一起跳。不料这位小姐自命不凡,对年轻而没有高贵地位的普希
金根本不屑一顾,她傲慢地对普希金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
    普希金听了,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但在这种场合,变色动容会更失
体面。但他也不甘受侮辱,忽然灵机一动,抓住小姐话语中可做两种理解的
地方回敬道:“对不起,我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您正怀着孩子呢!”
    普希金说完,很有札貌地鞠了一躬就离开了。而那位漂亮的小姐,无言
对答,羞得满面通红。

             吃鸭子

    1954 年 4 月,周恩来赴瑞士出席日内瓦会义。有次趁休会时间,周恩来
特地邀请正在这里访问游览的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夫妇,到大使馆相
叙,并共进晚餐。
    席间,端上了久负盛名的北京烤鸭,卓别林仔细看了一会儿,忽然说:
“我这个人对鸭子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不吃鸭子的。”
    大家感到很奇怪,问他是什么缘故,卓别林一本正经地说:“我在电影
中塑造的流浪汉夏洛克儿,走路时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态,就是从鸭子走路的
神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鸭子,我从此就不吃鸭子了。”
    周围的人听了,为他面对如此美味竟不能一饱口福,甚感遗憾。谁知卓
别林稍停一下,又转口说:“不过这次可以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这

一下大家才听出他的幽默,大笑不止。
    宴会上用的北京烤鸭,是由跟随周恩来到日内瓦的名厨亲手烤制的,只
要拿起鸭骨,轻轻一抖,整个鸭身便骨肉分离,卓别林夫妇吃得津津有味,
边吃边赞不绝口。
    宴会结束时,周恩来问卓别林夫妇,今天的菜是否合胃口,卓别林风趣
地说:“贵国的烤鸭,味道之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
就是不能让我再多吃些。”周恩来明白了卓别林的意思,嘱咐工作人员把早
已准备好的两只烤鸭送给他们。卓别林高兴得连声道谢。

             没睡醒

    大仲马是写过《基度山恩仇记》等许多世界名著的法国作家。有一天晚
上,他和另一位剧作家苏密来到法兰西大剧院观看演出。
    刚好,这天晚上演的是苏密创作的悲剧。大仲马目光掠过整个观众席,
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人正在呼呼大睡。大仲马拉了拉苏密的袖子:“你瞧,朋
友,这就是你的剧本的效果!”
    第二天晚上,两个人又来到剧院,这次演的却是大仲马的剧本。苏密记
住昨天大仲马的笑话,目光一个劲地搜寻观众席。终于,他也发现了一个睡
得正香的观众。苏密来了精神,“啪”的拍了一下大仲马的肩膀,不无得意
地说:“你瞧,我亲爱的大仲马,原来你的剧作也会给观众催眠啊!”
    大仲马装做认真地观察了一下那个正睡着的观众,对苏密说:“嗯,不
错,这就是昨天晚上的那个观众。他到现在还没有睡醒呢!”

           以牙还牙

    大学生亨利是个很正派的青年,有次他却碰上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这
天傍晚,他走进有名的鲨鱼酒家,只见里面宾客云集,有一张桌子旁,只坐
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亨利仔细打量了一下,从她华丽的衣着和傲慢的态
度,判断她出身豪门,是上流社会的人物。于是他走过去,彬彬有礼地问道:
“这儿还有人坐吗?”“什么,到阿芙达旅馆去?”不意娇小姐竟这样大声
喊起来。亨利有些慌乱,只好稳住神,继续低声解释:“不,不,您弄错了。
我只是想问,这张桌子上除了您还有其他人吗?”“怎么,你说今天夜里就
去吗?”娇小姐的叫声更尖厉了,而且显露出一种受侮辱的激动。亨利明白
了,这绝不是小姐的听觉出了毛病,这显然是她预谋好的举动。她这样喊叫,
是使其他人把亨利当成一个寻花问柳的浪荡子。果然,酒店里的人都转过头
来,以愤怒而轻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