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0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
    1850 年 傅科(法国,1819—1868)用旋转镜法测定光速。
    1851 年 傅科作傅科摆实验,证明地球自转。
    1856 年 韦伯(德国,1804—1891)等人用实验证明电量的电磁单位和
静电单位之间的比值等于真空中的光
    速。
    1858 年 普吕克(德国)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59 年 基尔霍夫(德国,1824—1887)提出每一元素都有其特征光谱
线,开创光谱分析。
    1866 年 孔特(德国, 1839—1894)作孔特管实验,用以测量气体或固
体中的声速。
    1869 年 希特夫(德国,1824—1914)用磁场使阴极射线偏转。
    1871 年 瓦莱(英国, 1828—1883)发现阴极射线带负电。
    1875 年 克尔(英国,1824—1907)发现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某些各向
同性的透明介质会变为各向异性,从而使
    光产生双折射现象,称克尔光电效应。
    1879 年 斯特藩(奥地利,1835—1893)发现黑体辐射能量与绝对温度
的关系的经验公式。
    1879 年 霍尔(美国,1855—1938)发现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横向
电动势的效应,即霍尔效应。
    1880 年 居里兄弟(法国,1859—1906)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1881 年 迈克尔逊(美国, 1852—1931)首次作以太漂移实验,得零结
果。
    1887 年 迈克尔逊和莫雷(美国,1838—1923)合作,再次作以太漂移
实验,又得零结果。
    1887 年 赫兹(德国,1857—1894)作电磁波实验,证实麦克斯韦的电
磁场理论,发现光电效应。
    1888 年 厄沃(匈牙利,1848—1919)用实验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
相等。
    1895 年 伦琴(德国,1845—1923)发现Χ射线。
    1896 年 贝克勒尔(法国,1852—1908)发现放射性。
    1896 年 塞曼(荷兰,1865—1943)发现磁场能使光谱线分裂,证实了
洛仑兹电子论的推测。
    1897 年 汤姆逊(英国,1856—1940)测定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
从而确定了电子的存在。
    1898 年 居里夫妇(法国,1859—1906;波兰,1867—1934)发现放射
性无素镭和钋。
    1899 年 列别捷夫(俄国,1866—1911)实验证实光压存在。
    1900 年 维拉德(法国,1860—1934)发现γ射线。
    1901 年 考夫曼(德国,1871—1947)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1902 年 勒纳德(德国,1862—1947)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归 纳出光电

效应的经验定律。
    1906—1917 年 密立根(美国,1868—1953)测单个电子电荷值,实验
方法进行三次改革。
    1909 年 盖革和马斯顿(英国,1889—?)进行а粒子打击金属箔实验,
观察到a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
    1911 年 昂尼斯(荷兰,1853—1926)发现低温下金属的超导现象。
    1911 年 赫斯(奥地利,1883—1964)发现宇宙射线。
    1912 年 劳厄(德国,1879—1960)等进行Χ射线衍射实验,证实Χ射
线的波动性。
    1913 年 斯塔克(德国,1874—1957)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
裂现象。
    1913 年 布拉格(英国, 1862—1942)及其子使Χ光从晶体反射的实验
成功。
    1914 年 弗兰克(德国,1882—1964)和赫兹(德国,1887—1975)用
不同能量的电子轰击汞蒸汽,测汞的激
    发电位,证实了量子能级间的跃迁,支持玻尔原子
    模型理论。
    1915 年 爱因斯坦(德国,1879—1955)与德哈斯(荷兰,1878—1960)
首次测量回转磁效应。
    1919 年 卢瑟福(1871—1937)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核,首次实现人工
核反应。
    1921 年 斯特恩(德国,1888—1969)利用原子束在不均匀磁场中的偏
转,测定原子的磁矩。
    1923 年 康普顿(美国,1892—1962)在Χ射线散射实验中发现波长改
变。
    1927 年 戴维逊(美国,1881—1958)进行电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
衍射。1928 年 拉曼(印度,1888—1970)等发现散射光的频率变化。
    1932 年 查德威克(英国,1891—1974)发现中子。 1932 年 安德森(美
国)从宇宙射线中发现正电子。1934 年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6 年 安德森等人发现μ介子。
    1938 年 哈恩发现铀裂变。卡皮查实验证实氦的超流动性。1955 年 张伯
伦与西格雷发现反质子。
    1956 年 西格雷和皮奇奥尼发现了反中子。
    1956 年 吴健雄等用实验验证了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
宇称不守恒的理论。

      近代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660 年 英国玻义耳发现气体的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1661 年 英国玻义耳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1665——1676 年 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创立微积分。
    1665 年 英国胡克首次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提出了细胞概念。
    1666 年 英国牛顿发现白光为复合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7 年正式
发表。
    1672 年 英国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
    1675—1683 年 英国列文虎克用显微镜首次发现动物细胞、精子和细
菌。
    1676 年 英国胡克发现固体弹性的胡克定律。丹麦勒麦证明光以有限速
度传播。法国马略特发现气体的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1678 年 荷兰惠更斯建立光的波动说。
    1683 年 日本关孝和发现行列式。
    1687 年 英国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1703 年 德国施塔尔将燃素说系统化。
    1705 年 英国哈雷发现第一颗周期彗星,并预言周期为 76 年,1759 年即
得证实,称为哈雷彗星。1712 年 英国纽可门制成第一架能实用的蒸汽机。
1733 年 英国凯伊发明织布飞梭。
    1734 年 法国杜菲发现电荷仅有两种。
    1735 年 瑞典林耐建立植物分类体系,创立双名命名法。
    1742 年 瑞典摄尔修斯创立百分温标。
    1746 年 英国罗巴克建立世界第一座铅室法制硫酸的工厂。
    1747 年 法国达兰贝尔创立偏微分方程论。
    1752 年 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揭示雷电本质。1753 年 俄国里赫曼
研究闪电献身。
    1755 年 德国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1756 年 俄国罗蒙诺索夫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1756—1774 年 英国布莱克提出了比热概念,发现熔解
热、汽化热。
    1759 年 德国沃尔弗创立胚胎发育的后成说。1765 年 英国哈格里沃斯发
明珍妮纺织机。
    1765—1787 年 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并用作纺纱机的动力。
    1766 年 英国卡文迪许发现氢元素,并通过火花放电制得水、硝酸。
    1770—1771 年 法国拉格朗日创建群论。
    1772 年 英国卢瑟福发现氮元素。
    1773 年 瑞典舍勒发现氧元素。
    1777 年 法国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燃素说,并正式确立质
量守恒定律。
    1781 年 英国赫歇尔发现天王星。
    1782—1787 年 法国拉瓦锡开始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化学反应过程。
    1783 年 瑞士索热尔发明毛湿温度计。英国赫歇尔发现太阳系在银河系
中运动。
    1784 年  英国人卡文迪许预言大气中有惰性气体。

    1785 年 法国库伦发现库伦定律。英国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1787 年 法国查理发现气体的查理定律。法国路布兰发明路布兰制碱
法。
    1792 年 意大利伏打发表最早的金属电势次序表。
    1795 年 英国赫顿创立岩石的火成说。
    1796 年 法国拉普拉斯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
种法。
    1798 年 美国伦福德提出热是运动,反对热素说。英国卡文迪许用扭秤
精密测定万有引力常数。
    1799 年 法国蒙日创立画法几何学。英国克隆普顿发明骡机。法国采用
米·千克·秒作为标准单位。法国普罗斯提出定比定律。
    1800 年前后 英国尼科尔森首次进行了溶液电解实验。
    1800 年 意大利伏特发明伏特电堆。英国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 年 德国高斯开创近代数论。英国托马斯·扬提出光的干涉概念。
    1802 年 法国盖·吕萨克发现气体的盖·吕萨克定律。法国费歇尔列出
第一个酸碱当量表。
    1803 年 英国道尔顿创立原子论,瑞典贝采利乌斯建立电化学基础。英
国亨利提出气体溶解的亨利定律。
    1806 年 法国普罗斯发现组成定律。
    1807 年 美国富尔敦制成第一艘汽船试航成功。英国托马斯·扬提出能
量概念。英国戴维发现钾和钠两元素。英国道尔顿发现倍比定律、气体分压
定律。
    1809 年 法国蒙日出版第一本微分几何学著作,法国拉马克提出生物进
化学说,法国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
    1801—1826年 瑞典贝采利乌斯以氧作标准测定了40余种元素的化学结
合量。
    1811 年 意大利阿佛加德罗提出阿佛加德罗假说。
    1812 年 法国拉普拉斯发表近代概率论著作。
    1815 年 德国夫琅和费创制分光镜,并发现太阳光谱中的黑线(吸收光
谱)。
    1816 年 德国高斯发现非欧几何,未发表。英国戴维设计安全矿灯。
    1817 年 德国洪堡德提出气温等值线概念。
    1820 年 丹麦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22 年 法国安培发现安培定律,提出磁分子假说。德国夫琅和费创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