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大家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因果,否则,无论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呆在佛教团体中都有点不太适合。因为佛教对业和果之间的关系分析得非常清楚,这个道理是无懈可击的,任何智者也无法反驳,因此,我们对因果不要有怀疑,一定要相信,相信之后要谨慎取舍,尽量不要造恶业,一旦造了就马上在三宝面前发露忏悔,经常忆念自己造的这些恶业是不合理的。不然的话,无论你为家庭也好,为国家也好,为任何一个众生所造的恶业一定会在前面等着你。
    你们每个人应该想想:以前有没有为自己杀过众生?有没有为他人杀过众生?如果有的话,这个恶业在你临死时一定会等着你的,没有任何退路!你小时候吃过多少众生、杀过多少众生,这些恶业如果没有忏净,必定要用你最宝贵的生命来偿还,这是绝不会错乱的。看到《入行论》讲得这么可怕,我们应该有一种誓言:有生之年绝不造恶业,尤其是杀害众生、故意诽谤三宝、毁谤佛友等等。当然,有时候说一些绮语,无意中踩死小虫,这些不要说凡夫人,就连大阿罗汉也是难免的,但是故意造业,尤其杀害众生是最可怕的,我们千万不能造这些罪业。
    每个人死的时候,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前世造了很多恶业,今生也造了很多恶业,临终的时候,这些恶业的果报一定在前面等着他;有些人虽然业力很深重,但今生中好好忏悔了,大多数的罪业已经清净,临终时便可以自由自在地往生清净刹土。人生是很短暂的,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未来作个考虑:我死的时候会怎么样?即生中造过什么业,现在忏悔的怎么样了?为了以后能有一点把握,我还是应该精进地忏悔。但也有些人想:无所谓吧,我还是继续造我的恶业!这种人实在太愚痴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即使佛陀在世,也有许多愚痴的恶人,这是谁也没办法救护的。
    三、摄义:
    既然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们为什么还要造恶业呢?因为他们不了知寿命是如此短暂,以致受烦恼的牵制依靠身语意造了许多恶业。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
    我们由于为无明愚痴所盖,对人生的真理不太了解,没有深刻意识到死亡是如此的突然,而生命又是如此的短暂,虽然口头上说“万法皆无常”、“一切都是有为法”,并试图以这些道理来说服自己和他人,但实际上,内心并没有很好地去筹划未来的事情,嘴里说着“人生非常非常暂短”,内心却想着“我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同时还以贪嗔痴造下了无数的恶业,对亲朋好友经常生贪心,对冤家债主生嗔恨心,在取舍因果方面以痴心造作了各种各样的恶业,这类现象是相当多的。这里的造业,主要是从心上安立的,而不是从行为上安立的,行为上的恶业,并不是那么严重,正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所摄业不善,无贪嗔痴等,所生业皆善。”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意思就是说,判断业力的大小,不在于外表的形象,而在于内心的善恶。平时不管你的行为怎么样,如果起了贪心、嗔心、痴心,都是有过失的;假如你的心很善,就算行为不太如法,也不会变成恶业。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应该看自己的发心清不清净,如果心很清净,行为上纵然不太如法,过失也不大;如果心不清净,即使你说自己是修密宗的、修禅宗的,怎么样假装也没有用。
    有些人认为:我的寿命没有那么短吧,应该还有很长的时间。实际上,人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无常的。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我们的生命就算没有遇到突如其来的灾祸,也是白天晚上行住坐卧间不断衰减的,犹如江河终将归入大海、夕阳毕竟沉于西山一样,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月一个月,一天一天,一刹那一刹那地靠近死亡,它就像截断了水源的水池一样,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以前华智仁波切在每次过年时,大家都在笑,他老人家却显得异常痛苦,一直在哭,别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越来越接近死亡了,这有什么可高兴的?”现在人们过生日时,都喜欢说“生日快乐”,但到底是“生日快乐”还是“死日快乐”,这也很难说,过了一年,就离死亡近了一步,寿命既然有减无增,这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圣天论师曾说:“死缘极众多,生缘极稀少,彼亦成死缘。”我们活在这个人世间,导致死亡的因缘是非常多的,比如出车祸、四大不调等,而生存的因缘却非常稀少,即使有那么一点生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譬如,吃饭本来是生缘,但偶尔也能把人噎死,因此,我们的生命即使没遇到什么违缘,也不可能活很长时间。
    作为修行人,对无常一定要坚信不移,假如心中生起了无常感、紧迫感,修持佛法肯定会精进的。但若像很多世间人那样根本没有无常感,整天忙于各种琐事,一天到晚浑浑噩噩——早上起来后,迷迷糊糊地打开窗户、叠好被子,将昨晚看电视时桌子上的狼籍收拾到垃圾筒里,然后去菜市场买东西,回来炒菜,请一大群人吃吃喝喝,吃完后睡午觉,然后上班做一点事,下班后回来再做晚饭,吃完饭看一点电视,最后就睡下去了。如此一天下来,真正的学佛、修行、观修无常没有一点时间。我已经看惯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客厅里放一个大电视,中间的桌上摆一点水果,或其他一些散乱的东西,除此以外,家里基本上看不到经书。有时候偶尔看一些佛教的光盘,最多一个小时,就认为很了不起了。前几天有个人跟我说:“我看《净土教言》用了三个小时!”我当时想,你一辈子的生命都流逝了,三个小时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没办法,世间人就是这样。
    在座的人真是很幸运,依靠三宝的加持,今生有了出家的机会,否则你们在家可能也是这样过生活的。前段时间,我想通过光盘等来让大家学一点佛法,不然的话,很多人即生中不可能舍弃家庭到寂静的地方去听经闻法,所以只要他们精进一点,把乱七八糟的事情减少一点,时间多用在佛法上,多学习、看书、听光盘,这样应该会有受益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生活的力量很强,学佛的力量特别薄弱,二者发生冲突时,学佛的力量经常都会失败。所以,在座的出家人,你们应该对现在这种机会生起难得之想,今生能够出家,这是千百万劫难以得到的,倘若没有这样的机缘,也许你们会学佛,但时间不一定很长,一天中学一个小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卯二(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皈依之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一、略说: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不相同的,有些人横死,有些人死在家里,有些人死在医院,有些人死在寺院里……不管死在什么地方,虽然亲朋好友可能会围绕在你身边,但命绝身亡的痛苦只有你一个人感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分担。
    我们经常会看到,人死的时候,医生、护士最多打一些强心针,做一些抢救工作,家里的亲人在旁边呜呜地哭,除此以外,根本无法为死者做些什么。以前在藏地有些地方,人死后一定要放声大哭,不哭的话,说明你跟这个人关系不好,所以有些人即使不是很伤心,也在那里号啕大叫;汉地有些医院经常也能看到这种情景,有些家属一直呜呜呜地哭,但你在旁边怎么也看不到一滴眼泪,有点假装的感觉。
    总的来讲,人在死时,无论有多少人想帮忙也没办法。不管是国家的元首总统也好,富翁大亨也好,死的时候,亲朋好友、眷属、财产都没有用,只有自己去感受四大分离的痛苦。佛在《无量寿经》中也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所以,我们来的时候是独自一人,走的时候也是茕茕一身,就像有些高僧大德所讲,犹如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一样,不可能带走任何东西。人死时,睡在最后的床榻上,说最后的语言,穿最后的衣服,这时候唯有善法是最有用的,其他任何东西都帮不上忙。
    所以,学佛的人有个好处,在面对死亡时,心里会有一份坦然。没有学佛的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痛苦得不得了,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拼命要找一个机会活下去,但假如学过佛的话,就会知道生命并不是一生一世,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不会太执著。1978年敦珠仁波切在纽约的时候,有个美国的中年妇女得了绝症,成天特别痛苦,当她听说了这位了不起的西藏上师之后,就怀着好奇和期望来拜见敦珠法王。一见到法王,她就放声大哭,法王好像也不在意,高声地笑了起来,然后法王问:“你为什么哭?”她说:“医生说我的生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白天晚上都非常非常痛苦……”法王说:“没事,你会死我也会死,我们没有一个不死的,只不过是迟早而已。”后来还讲了一些开示,她听后对死亡的恐怖减轻了一半,从此以后一心一意地学佛,据说最后她的绝症也治好了。所以,依靠三宝的加持,有些绝症虽然被医生判了死刑,但通过佛教的一些观修方法,最终治愈的情况也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但就算不能好,懂得了佛教的道理后,在死亡真正来临时,心里也不会特别痛苦。所以,面对死亡时,最好的药就是佛教的甘露妙药,这对死者很稳妥,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会有一种安全感,觉得即便暂时离开了人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临终时应该好好发愿、祈祷三宝,自己的来世要利益众生。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