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没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尽。当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为,原来的善根就会毁坏。
    一般而言,藏传佛教对善根回向非常重视,我今天转完塔以后,马上要念一个偈颂回向,没有回向就比较担心,好像出门没上锁,害怕小贼把家里的东西偷走了一样。藏地很多人从小就有这种观念,包括我自己在内,还没有上学时,每天晚上父母和我们几个孩子吃完饭,就开始念一些莲师心咒、观音心咒。有时候还没有念完,我们小孩就睡着了,父母马上把我们叫起来,要求回向善根再去睡。所以长大之后,我不管做什么样的善法,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回向。不仅仅是我,我附近很多同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包括一些在家人,每天工作特别忙,但有时到寺院听经闻法、作一些布施,最少也是念一个偈颂作回向。这种传统非常好,如果没有回向,毁坏善根的因比较多,因此一定要回向。
    三、宣扬:到处说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积累了什么善根,这样炫耀功德,也容易毁坏善根。但如果回向完了,再怎么宣扬也没事,因为你门锁得紧紧的,就算四处说“我家有好多钱,保险柜里有什么存款单”,别人也只是羡慕而已,想偷也偷不了。
    所以回向的确很重要,毕竟我们凡夫人的习惯是:做一点善法就昭告天下,生怕别人不晓得,而若造了很大恶业,想方设法隐瞒,不让大家知道。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也讲了,很多人哪怕念的咒语多一点,也喜欢告诉大家——我念了10万遍啊!我修了3遍五十万加行!……如此炫耀则会毁坏善根。当然,你回向完了再说,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四、生后悔心:你以前行持过一些善法,但因恶友、恶劣环境的影响,事后产生一种悔心,这也会毁灭善根。
    以上是毁灭善法的四种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若远离了这四种因而回向,功德是很大的。回向的功德,偈颂中是这样说:“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回向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方便,依靠回向,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不断增长一样,自己的功德将越来越增上。通过回向还可以转变善根,这一点更为重要:回向给今生,就会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给来世,就会成熟来世的善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虽然理想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想快乐这一点是每个人的愿望。快乐的途径各种各样,有些人想即生快乐,有些人想来世快乐。即生快乐的,有些喜欢钱财;有些喜欢打扮;有些喜欢地位、名声。来世快乐的,有些想再来人间享受快乐;有些想获得天界的快乐;有些觉得这些是束缚,理应超越而获得解脱。而解脱当中,有些只想得到声闻缘觉的解脱;有些则不愿独自解脱,唯一的目标是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人人的目标都不相同,但皆可依靠回向来实现。就相当于一块金子,金匠可用它来做不同的东西,它可以做成佛像,也可以做成耳环,甚至可以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若是如此,它的价值是不同的,做佛像的金子,会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做耳环的金子,只是一个装饰品;做盛不净粪器皿的金子,谁见了都非常唾弃。我们回向也是这样,比如念了3万遍观音心咒,有些人回向自己健康,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有些人回向自己获得寂灭果位,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装饰品;有些人回向给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佛像。同是一个善根,通过发心和回向可转变为不同的功德,因此,我们以后做善事时,务必要以大士道的发心来回向。
    回向能满足你的意愿,实现你所求的目标。《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何人发何愿,如是而实现。”故而,发愿和回向很重要。(发愿和回向之间的差别 ,我在前面也讲过,今天不再赘述。)善根回向给菩提和众生,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慧海请问经》中说:“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尔,未获菩提其不尽。”一滴水落入大海里,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滴水也不会干涸。同样,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钱,或者念1遍观音心咒,或者用1分钟的转经轮,若回向给一切众生证得菩提,那么你没有获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远不会消失。反之,假如你做了非常大的善法,却没有回向,善根则很容易毁坏。
    因此,以后做大大小小的善法,最后一定要回向。我们藏传佛教的修行人一般都是这样,我不是说藏传佛教如何了不起,但这个传统非常符合佛经。我小时候也不太清楚,放牦牛时跟大人一起转佛塔、转嘛尼堆,转完了以后,大人都会要求:“先回向了再下来。”我回向了才允许去说话、做事。
    有些人恐怕没有这个规矩,念完观音心咒也不回向,就随随便便做其他事情,或者去听课时,没听完就中途走了,即使听完了也不回向,这些行为都说明你对佛教还不了解。
    当然,你回向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应该完整念一遍《回向品》或《普贤行愿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若没有这么多时间,应像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可以念诵释尊因地时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我们每天讲完课都用这个来回向,即: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无垢光尊者还说,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真实语,不能是凡夫人随随便便造的回向文。以前我们学院就有道友跟我说:“我今天造了一个《回向品》,你以后可不可以天天念这个?”假如他是一地以上的菩萨,那倒没有问题,但如果不是的话,法王以前也讲过,有些人只是一种善心的回向,这不一定能成实。
    因此,要念的话,就应该念登地圣者的回向文。比如,法王如意宝在印度金刚座造的《愿海精髓》,我们就可以经常念诵。作为弟子,我们并不是夸大其词地赞叹上师,而是通过各方面的教理观察,法王绝对是大菩萨。所以没时间念《普贤行愿品》的话,法王作的回向文也非常好。
    下面开始学习《回向品》:
    乙三(圆满结尾)分二:一、回向福德;二、忆念恩德之作礼。
    丙一(回向福德)分三:一、回向所化他利;二、回向作者之自利;三、回向共同所说之义。
    丁一(回向所化他利)分二:一、回向成为诸世间利乐之因;二、回向成为诸出世间意愿之因。
    戊一(回向成为诸世间利乐之因)分二:一、为总利乐而回向;二、尤其为趋入佛教而回向。
    己一(为总利乐而回向)分三:一、略说回向;二、为各别利益而回向;三、为共同之利而回向。
    庚一(略说回向)分二:一、为利益而回向;二、为安乐而回向。
    辛一、为利益而回向:
    造此入行论,所生诸福善,
    回向愿众生,悉入菩萨行。
    这是作者寂天菩萨的总回向。前九品内容已经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发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学处,最后抉择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是非常完整的大乘修道。在藏传佛教中,各教各派都学习《入行论》的原因,就是因为本论含摄了大乘的一切见修行果,在藏地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绝无仅有的如意宝。不管是哪一个教派的高僧大德,对《入行论》的弘扬、传讲、修学以及念诵都相当重视,正因为如此,各教派生起菩提心的成就者不可胜数,从历史上看、从传记中看,很多大德均依此论典而生起了菩提心。
    在此,寂天菩萨将撰著《入行论》所生的一切有漏无漏善根功德,回向给十方三世所有众生。同样,我们听闻者和传讲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了大概190多节课,这些功德也回向给十方三世所有众生。这么长的时间中,你们听者有听者的压力,我讲者也有讲者的压力。你们听者确实很辛苦,外面有些学习的人,要坐五六个小时的车,去很远地方听课,然后又返回来,毕竟大家都是集中学习,直接听的机会很少。而我作为讲者,不管平时有多忙,每节课都是尽心尽力的。我们共同所得的善根,不能只回向给自己,揣在自己的腰包里,谁都看不见时悄悄把它吞下去。这种发心不太好,而应该想到:“我获得人身,遇到大乘佛法,学了这么久,现在从根本上明白善根一定要回向给众生,让他们暂时获得人天快乐,究竟圆满正等觉果位。”如此才能真正趣入菩萨正道。
    这样的回向,功德的确很大,不仅自己会成熟福报,无量众生也能获得利益。所以作为修行人,要一边念诵回向文,一边依文发愿。当然,内心的发愿,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等会儿念《普贤行愿品》时,你们每个人嘴巴都在动,但心里想什么谁也不知道。若从内心中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但若仅是口头上念诵或以自私自利心而回向,功德和意义不是很大。
    有些人可能想:“这样回向,众生是不是真能获得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我曾经讲过,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佛陀明知故问:“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佛陀说:“你们明天前来就可以,不来的话,不行!”饿鬼们说:“我们长相这么丑陋,若被亲朋好友看到,实在不好意思。”佛陀说:“如果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