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妙药就是空性法门。这一点,我们不仅要从道理上明白,实际行动中也要多串习,若能如此,自己的实执是很容易断除的。
    对别人的最大帮助,其实也是帮助他证悟空性。所以我平时非常喜欢讲一些空性法门,这些讲起来比较容易,不像《俱舍论》和《因明》那么难懂。而且到了一定的时候,自己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所有的烦恼和执著都消失了,看每个人的脸上也是露出笑容。暂时的快乐尚且无法言说,究竟的功德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听闻空性法门,生起空性的见解。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
    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修行有境正道。
    庚一(抉择对境二谛)分二:一、安立二谛之自性;二、遣除争论。
    辛一(安立二谛之自性)分三:一、分类;二、本体;三、能量彼之慧差别。
    壬一、分类:
    要真正生起智慧的话,必须先了知二谛的分类。二谛有胜义、世俗之分,若不懂得这一点,你的智慧就没办法抉择。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
    假象的世俗谛、真相的胜义谛,即是我们所承许的二谛。
    所谓的世俗谛,是语言和分别的对境,它是虚妄不实的法;相反,真实不虚的一切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以前没有学过中观的人,一定要把这些新术语记清楚,若不了知二谛的分类,则无法深入中观空性法门。我们不可能讲一次就解释一次,因此,大家要记住“胜义谛”和“世俗谛”。
    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围绕二谛而宣说的,《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如果不明白二谛,则无法了达佛法的深意,龙猛菩萨也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现在有个别法师和居士声称:“不学胜义谛和世俗谛也可以,只要懂得念佛、坐禅、放生,这些功德就足够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弘扬大乘的祖师,第一个就是龙猛菩萨,他都说若不了解二谛则不能通达佛陀的甚深法义,可见二谛的分类相当重要。
    “谛”有真实之意,之所以称为世俗谛,是因为语言、分别的对境本是虚假的,但凡夫人往往却执为真实。就像梦见山河大地、山水花园时,对做梦者来说是实有的,在他面前就可以叫做“谛”。而胜义谛是圣者的境界,如《辨中边论》云:“圣者行境故。”这种境界无法言说,故称为胜义。概言之,我们所见的假象与真相,分别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月称菩萨云:“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
    其实,二谛的概念在汉传佛教中也有,隋朝吉藏的《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是真实义。”一切法的真正本质叫胜义谛,一切法虚无不实的部分叫世俗谛,这在汉传佛教中也是承许的。
    我们平时眼睛所看见的、耳朵所听到的,似乎实实在在地存在,但其实它如同阳焰水般是虚妄的东西,就像在做梦一样,所见所闻全部是假的,这就叫做世俗谛。那么,除了这些假象之外,有没有一个真实呢?有的。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圣者以及证悟空性的大德面前,显现上虽然也有所见所闻,但不会像我们这样执著。我们遇到一样东西,马上就产生实执心,进而引生贪嗔等,但若通达了真实的空性义,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
    你们若想进一步了解二谛,《中观四百论》前八品讲的是世俗谛,后八品讲的是胜义谛,希望大家一定要全面地学习和了解,以在中观方面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壬二、本体:
    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
    二谛的本体是什么样的呢?正如前面所说,胜义谛并不是分别心的对境,心的对境全部是世俗谛。诚如《宣说二谛经》中云:“胜义谛若成身语意之对境,则不成胜义,而成世俗谛。”胜义谛不是凡夫人语言、身体、分别念的对境,如果是的话,那它就成世俗谛了。
    因此,凡属于分别的对境,统统是世俗谛,包括“一切万法不存在”的单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别的对境。因为单空只强调空的部分,比如碗里什么都没有、屋子里什么都没有,把不存在当成空性,这是分别的对境,属于世俗谛,不是真正的胜义谛。胜义中一切均不成立,分别、语言全部消融于法界,如《未生怨王忏悔经》云:“未见一切法,即是真实之现见。”麦彭仁波切也说:“未见到之法,即是最殊胜之见。”此时远离任何戏论、执著,这种境界是至高无上的。
    当然,世俗谛与胜义谛,从不同角度也有不同的安立。麦彭仁波切根据诸大经论,对二谛有两种安立方法:现、空分别为世俗和胜义 ,现相、实相分别为世俗和胜义 。大家关键要掌握的是,世俗谛是虚妄分别的对境,不是超越一切境界的法;胜义谛远离一切戏论,以凡夫人的心识无法了知。因此麦彭仁波切在论典中分相似胜义谛和真实胜义谛,真实胜义谛远离四边八戏,相似胜义谛只是暂时所抉择的空性。
    二谛的本体,在麦彭仁波切与 沙格西的辩论书中也非常多。但在这里不广说,只是在字面上作个简单解释就可以了。
    壬三(能量彼之慧差别)分三:一、补特伽罗之分类;二、妨害之次第;三、能害之理。
    癸一、补特伽罗之分类:
    世间见二种,瑜伽及平凡。
    认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瑜伽士,一种是世间平凡士。
    这两种人怎么区别呢?诸多论典中说,具有寂止和胜观功德的人,就叫世间瑜伽士;不具止观功德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还有一种说法是,通过闻思修习,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世间瑜伽士;没有闻思修行,未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
    世间平凡士包括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以及虽然学过宗派、但没有入于佛教的人,像数论派、胜论派等360种外道,这些外道归纳而言是常见派和断见派,他们都属于世间平凡士。
    世间瑜伽士指入于佛教的内道行人,(这里的瑜伽士,有修行者的意思,并不是留着头发、在众人面前示现神通的人。)它可分为大乘和小乘,小乘是有部宗和经部宗,大乘是唯识宗和中观宗。这些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佛教的所有宗派,这四种就可以全部包括了。
    虽然其他讲义有不同的安立方法,但在这里一定要了解:世间瑜伽士分四种宗派,世间平凡士分未学过宗派的人和学过宗派的外道。认识二谛从人的角度分,内部分类虽然非常多,但大体上就是这两种。
    癸二、妨害之次第:
    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平凡士与瑜伽士之间的观点有何差别呢?瑜伽士能遮破平凡士的观点,而瑜伽士当中,又以通达空性智慧的差别,上上者能超胜下下者 。
    在平凡士中,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不如学过宗派的一些外道。比如山上放牦牛的牧童、田地里干活的农夫,没有接受过任何知识,一旦外道告诉他有神、有上帝,他们的心很容易被引诱,马上就改变了。所以说,外道邪派的见解,超胜于没有学过宗派的一般人。
    平凡士中的外道与瑜伽士相比,就远远不如了。即便是小乘最低的有部宗,最起码也承认四法印——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完全可以遮破外道认为我存在、身体干净、万法实有等观点。譬如有部宗的《俱舍论》中说,诸法刹那变化,所以是无常的;我由众多部分组成,所以是不存在的……依靠这种方法,对外道的观点可以一一驳斥。当然,不仅仅是外道,在不知道十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间人面前,有部宗的观点也是超胜的。
    有部宗承认未来、现在、过去实有存在,无为法是成实法等,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观点。但这类观点若用经部宗《俱舍论自释》等中的理论观察,也是无法成立。
    小乘的有部和经部,最终皆承认无分微尘、无分刹那实有。但通过唯识宗世亲论师的六种微尘观察方法(随教唯识),或者《释量论》中的生似理来剖析(随理唯识),他们的观点根本无法立足。
    然而唯识宗还承认成实的依他起心识。这个观点,以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的离一多因、金刚屑因等理论,完全是可以破除的。
    所以说,上上的智慧远远超胜下下的智慧,下下的智慧不能妨害上上的智慧。月称论师云:“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有眼翳者的所见并不真实,对明目者根本不会有害。同样,凡夫的分别念会不会危害远离一切垢染的佛智,或者声闻、缘觉的智慧呢?绝对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些愚者常说:“这个佛经说得不对,那个论典说得不对,某某高僧大德讲得不合理……”就像盲人找明眼人所见的过失一样,非常荒唐可笑。我们一定要知道,凡夫人的境界对圣者不可能有妨害,就像文盲对知识分子不会有妨害、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对博士后不会有妨害一样。假如对佛教至高无上、高深莫测的境界一无所知,就开始随随便便说一些过失,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佛教中有小乘和大乘,由于宗派的见解层层递进,上上的智慧胜过下下的智慧,所以大乘能遮破小乘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大乘。大乘包括唯识宗和中观宗,而最究竟的就是中观应成派,它所承认的法,一点一滴也是没有的。就像《中论》所抉择的,轮回乃至涅槃之间的万法,没有一个是存在的。所以龙猛菩萨说:“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由我全无宗,故我唯无过。”麦彭仁波切也说,中观应成派如同狮子吼震慑群兽一般,远远超胜于其他宗派的见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