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退转的种子,今生引发出来的话,需要一个传法或者出家的因缘。)如果自己没有去成,这些众生的解脱会耽误下去,这次无法获得不退转果位。
    他把情况告诉所有的眷属,眷属们都知道这种做法必须以生命为代价,于是哭着劝阻菩萨不要去。妙花月菩萨说:“如果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利益他众,那绝不是大乘的佛子。”然后不顾他们的请求,前往皇宫去了。
    在七天之中,妙花月菩萨不进饮食,晚上转绕如来指甲之佛塔,白天为有缘众生转法轮,正如他神通所观的一样,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获得了不退转果位。勇施国王得知之后,生起极大嗔怒,派一位叫能乐的刽子手,将菩萨四肢砍断、双眼挖出,以残忍的方式把他处死。
    当时菩萨身体没有出血,而是流出了白色乳汁,天空中彩虹缭绕,响起各种吉祥的声音,瑞相纷纷呈现。刽子手见此,生起后悔之心。消息传到宫中,国王也是追悔莫及,命人将菩萨的法体作塔供养,自己经常在塔前忏悔。
    现在世间上有些人,为了集体或国家的利益,尚且不顾一切,最后英勇牺牲。我们大乘修行人,看见对众生有利时,也应该付出自己的生命,当然生命都不在乎的话,财产、名声、地位等身外之物,更是不会顾及的。真正利益众生的人,根本不会炫耀自己,也不会时时想着自己的利益,如果不能利益众生,他们连往生极乐世界,享受清净刹土的妙欲都不贪求。(因为六道众生这么苦,要解救他们的话,不可能有心情去享受。)那么人们追求的美色地位,在菩萨的眼中更是像不净粪一样,一点价值都没有。
    《修心七要》的讲义中曾说,为了自私自利而修行,叫做“俗人”;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称为“修行人”。我们是不是修行人,自己应该最清楚。有些人自称是大修行者、大活佛,而我们在这里,就算是活佛、法师,很多人也不敢这样叫。为什么呢?因为自己连大乘修行人都算不上,整天都被自私自利缠缚着,即使偶尔有利他的心,也像云间的太阳一样,一会儿又被贪色恋财、自我维护的不清净心覆盖了。所以凡夫人不值得宣扬自己,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
    作为佛教徒,我们的目光应该摆正,如果你一直盯着特别高的法,希望自己成就神通,能够发光,真的没有必要。有些人说:“上师,您肯定是大成就者,您头上开始冒烟了。”(可能上师着火了。)其实发光并不重要,灯泡也可以发光,冒烟也不值得歌功颂德,假如上师真的了不起,那要看他具不具足大悲心。《大圆满前行》讲了很多上师的法相,最后华智仁波切总结道:“概括而言,观察上师归根到底可以包含在观察他是否具备菩提心这一条件当中。”
    现在的社会有时候有点不好说,真正听闻、传讲正法的地方,很多人嗤之以鼻,觉得没有加持力。而一些骗财骗色的骗子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去供养。正法没兴趣,邪法特别希求,还觉得非常荣幸能遇到一个邪知识,平时连走路和说话都鼻孔朝天。
    其实就像噶当派大德所说,现在末法时代,不是宣扬的时代,而是观察自心的时代;不是说一些大话的时代,而是要老老实实帮助众生的时代;不是说自己开悟、宣扬自己境界的时代,而是对治烦恼的时代。倘若自己的烦恼都无法对治,贪嗔痴等极其旺盛,连压伏都力不从心,还说成就了神通神变,那可能有点谈不上。
    现在汉地的很多城市,由于以前学气功的影响,经常追求感应感觉。其实感应感觉不重要,如果你想要感觉,把刀子戳在身上,马上就会有感觉。应该说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最重要,若能生起这一颗心,即可摧毁无始以来的萨迦耶见,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痛苦了。我们现在的一切痛苦,统统建立在自我维护上面,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你痛苦的时候,是为了自己和亲友,还是为了众生?若为众生而流泪痛苦,那是非常荣幸的,但事实上呢?
    像妙花月菩萨那样的精神,对我们凡夫人而言有一定的困难,但大家毕竟发了大乘菩提心,有些行为不要随顺世间,否则自己也会觉得非常惭愧。
    壬二、功德:
    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
    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
    如是串修自他平等的人,定会乐于灭除他人的痛苦,纵是地狱也愿意前往,如同天鹅欢喜地趣入莲花池一样。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得到,只要自己心里愿意,再怎么痛苦也不觉得,反而觉得是一种快乐。所以,修自他平等的菩提心非常重要,一定要想:“众生怎么样,我也是怎么样;我怎么样,众生也是怎么样。”苦和乐方面互相交换、互相对比,这样以后,大乘佛法的加持力是很强的,自然会生起“乐灭他苦”的大悲心。
    我学了这么多年佛法,现在什么境界都没有,除了灯泡的光,什么光都看不到,有时候也有点伤心。但转念一想,不要紧,自己刚来学院时的利他心,和现在的利他心相比,还是有一点差别。刚来时自己有很多想法,当时在文字上都记下来了,现在看的时候,确实觉得大乘佛法不可能白学。
    在座的道友,有些学了半年、一年,有些学了几十年,在利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这些利他的菩提心,要么是来自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教言,要么来自寂天菩萨的这些教言。作为真正有菩提心的人,自己再怎么苦、再怎么累,只要对众生有利,到地狱里去也毫无怨言。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勤于利他大悲性,入阿鼻狱甘如饴。”假如具足精勤利益众生的大悲心,往赴地狱都心甘情愿,世间的灾难就更不在话下了。有些人认为:“你们佛教徒很厉害,愿意到有传染病的地方去,愿意到有灾难的地方去。”其实这并不是最了不起的佛教徒,那些对人间来讲是可怕的禁地,但跟地狱比起来,差距还是有一点大。
    如果你乐于代众生受苦,就不会觉得那叫痛苦。前天我和慈诚罗珠去放生牦牛,早上七点钟去的,放的牦牛特别多,我们当时很高兴,觉得它们一辈子都远离杀害了。这些牦牛可能要几千万,但我们也没有花钱,只是通过佛法的说服,让他们自己发愿。那里的人最多有两百头牦牛,(三百头可能没有,我们那边比较穷,不像红原和若尔盖——在无边无垠的草原上有成群结队的牛羊,而是在小小的草原上,有几百头牛。)当地的牧民虽然很穷,但是愿意把牦牛全部放生,终生不杀,心情也非常激动。我们午饭都没有吃,到了晚上十点钟左右晚饭和午饭一起吃,但也没有饿的感觉。
    作为我,不是说什么谦虚的话,只是有一个相似的菩提心,本来平时走路做事都觉得累,但在相似悲心的驱动下,看见众生不遭杀,自己受苦也愿意。包括我们一起去的道友,都没有饿的感觉,也没有累的感觉。但晚上睡觉时,我全身好像变成尸体一样。
    看见可怜的众生愿意付出,应该要有这样的悲心,成佛并不是一生一世的问题,现在慢慢培养的话,今后一定会成就这种果位的。
    《菩提心释》也说:“若人修悲已坚固,愍诸众生所受苦……欣然往赴无间狱。”我们的菩提心若已坚固,则会不惜一切代价救众生,即使去往无间地狱,也如同入禅定一样快乐。藏传佛教有一个金厄瓦格西,他生前一直发愿死后到地狱去度众生,后来接近圆寂时,面前显现了清净刹土的境界,他特别失望地喊:“不!我要去的是地狱……”
    尽管我们做不到他那样,但也应该默默发愿:“只要能利益众生,即使我被判无期徒刑,终生关在监狱里也愿意。”世间上最残忍的除了判死刑,就应该是监狱了,但若能度化一个众生,哪怕到监狱里去,也应该甘之如饴。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发心?自己应该衡量一下。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但逐渐应该会好一点的。
    以前我习气也是特别严重,尤其在中学期间,同学里面好像没有一个我没打过架的,但现在不管他们怎么惹我,我也不会打架,这一点是敢保证的。这不是什么修行境界,而是受了很多大乘教育以后,心态确实有所改变。
    前段时间我想:如果有一天,摩托车或汽车故意把我撞死了,假如我还有一口气,最后一句话就是:“不要害他!”因为他故意撞死我,可能会被判死刑、我的家人告他,倘若以怨报怨,这不是修行人的行为。我不是说大话,心中真的这样发愿,最后只想在人间留下这句话,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希求。
    大乘菩提心,口头上谁都会讲,这个很简单,不像因明和《现观庄严论》那么难,但真正做起来的话,并不是像想的那么容易。鸠摩罗什来中土之前,他母亲就曾告诉他:“大乘甚深教法要传扬到东土,全得仰赖你的力量。但是这件宏伟的事,对你而言,却没有丝毫利益,怎么办呢?”
    (他母亲据说非常了不起,最后获得三果,她的因缘也比较奇妙。鸠摩罗什的父亲原来是个出家人,后来为了娶她而还俗,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开始生起出离心,非要出家。她丈夫说:“我本来是好好的出家人,你不让,非要我还俗,现在你要出家,我怎么办呢?”于是坚决不答应。她就绝食抗议,到了第七天,气若游丝,她丈夫只好忍痛答应。然而她比较聪明,在没有落发前,坚决不吃任何食物。她丈夫也没办法,为了保住她的性命,即刻命人给她剃度出家。)
    鸠摩罗什回答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能使佛陀的教化流传,使迷蒙的众生醒悟,即使遭受赴汤蹈火的苦楚,我也没有丝毫怨言。”
    从历史上看,过去很多大乘修行人,为了众生愿意牺牲自己,我们后学者有没有这种悲心和弘法的志愿呢?你说的话不一定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