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遇到怨敌时,不管对方以什么心态进行加害,好心也好、坏心也罢,一定要想起自己是个沙门,自己是个修行人。世间上的军人、公务员,无论在哪个场合中,都会想起自己的身份。而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在别人骂你、说你、打你时,也应该马上想起:“我受过菩萨戒,是大乘沙门。小乘沙门尚不能以牙还牙,我岂能以嗔恨心对待别人?”以前我们在学校读书时,老师总规定有些事情不准做,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正知正念。现在我们发了菩提心,已经加入了大乘团体,更应该有这种自觉性。
    现在社会上有些乱七八糟的广告、书刊、影片,其导演和演员对佛教一无所知,胡乱编造一些出家人或大乘修行人的情节,让人看后觉得在故意玷污佛教。有些人在电影里面,扮成出家人的样子,剃着光头,拿着刀子,跟别人打打杀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害众生,这都直接间接侮辱了大乘佛教。不管你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如果真的发了大乘菩提心,拿着兵器来害众生的话,则完全从大乘团体中退出了。
    现在有些出家人,身上别着刀子,手里拿着兵器,美其名曰“为了防身”,理由是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自己需要一种安全感。其实这种行为特别可怜,既然自己一心一意地依止了三宝,不以慈悲菩提心来救护众生,对肉身再执著又有什么意义呢?纵然你遇到一些怨敌,除了自我保护以外,也不应该伤害别人,倘若真用兵器伤害了人,那从此之后就从大乘团体中消失了,且对自己的生生世世也不利。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中有一则公案:乌仗那国的首都,有一口龙泉,龙泉之中有一条恶龙。它原本是迦叶佛时的修行人,善于持诵真言咒术,咒术力量十分大,可以对抗暴雨、保护庄稼。国人对他感恩戴德,每家都供养一斗谷粮,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多年之后,有一部分人无法按时缴纳,甚至开始逃避这种税课。这个修行人非常生气,嗔心在一念中生起,发下恶愿道:“愿我将来变成毒龙,行暴风雨,摧毁这些人的庄稼,以报复他们对我的不敬。”由于恶愿成熟,他在命终之后,到此地转生为恶龙,时常滥行风雨,毁坏庄稼。
    从世间上来讲,自己受到轻辱而没有以牙还牙,那好像有点不像人。但对大乘佛教徒而言,不管你是出家人、在家人,无论别人怎么做,都不应该害众生,更不应该发下恶愿。现在有些人跟亲友之间发生矛盾,或者感情上受到挫折,在最伤心的时候,就于佛像三宝面前发恶愿:“就算我今生没办法害他,来世也要变成魔王不放过他,让他比我更加痛苦。”如果发了这样的恶愿,那生生世世的善根就全部摧毁了。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今生即使没有现前大的修证,也千万不能发下恶愿。倘若自己以前发过,则应在三宝面前再再发下善愿,万万不能如是行持!
    癸二(破嗔轻侮我等三者)分三:一、轻侮等无害故不应嗔恨;二、不应嗔成为利养之违缘者;三、不应嗔令他人不信者。
    子一、轻侮等无害故不应嗔恨:
    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
    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
    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
    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
    如果敌人侮辱毁谤我,说一些恶语、粗语、离间语,也不应该生嗔恨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语言对我的身体没有害处,对心也没有害处,除了身体和心以外,我又没有其他的所依,故没有必要生嗔。
    此问题若详加分细,别人害我、我不高兴,完全是愚昧无知的分别念所致。因为心本不具形体,纵然别人恶语诽谤,也无法对它加以摧毁。大乘经典中说,心没有识别、颜色、形状,没有来处、住处、去处,一切的一切了不可得。佛在《宝积经》中也对迦叶尊者说:“此心者,于外不随有,于内不随有,二者之中不随有,若遍寻之无有而可缘也。”在《楞严经》中,佛陀也向阿难七处征心:身内、身外、潜伏根内、开合明暗、随所合处、中间、一切无著,这七处都无法成立。不仅佛经中有这样的教证,依靠理证智慧来观察时,所谓的心在身体的里里外外、外境的上上下下也找不到。这样的话,诽谤侮辱的语言,对无形无体、无来无去的心又怎么会有损害呢?心的本体跟石女儿没有任何差别,再尖锐的话语也对它无济于事,自己又何必妄生嗔恨?
    如果对方说:“恶语对心是没有伤害,但心将身体执为我所,身体是能以痛苦加害的。所以,伤害身体,实际上就等于加害身心二者。”这种想法也非常愚痴。既然心本来不存在,那把心执为我、身体执为我所,这种情况合不合理呢?心就好比石女儿、兔角一样,颜色、形状、来去都不成立,既然它的本体不存在,那它所执著的身体会存在吗?若认为石女儿不存在,但石女儿的身体却存在,这种说法也太荒谬了。
    因此,我们的身体在遭受诽谤时,没有必要烦恼痛苦。纵使别人轻侮你,说你非常下贱,是妓女、屠夫、奴仆;或者骂你六根不全,是笨蛋、王八蛋(众笑。师笑曰:“所有的这些恶语中,我一说王八蛋,你们就特别开心,全部都笑起来了。”);或者背后说一些恶语,这三种语言 对身体都无有任何害处。既然如此,那么愚痴颠倒的心啊,你为什么总要生起嗔恨心呢?
    记得上师如意宝在讲此颂时说:“我们的心犹如虚空,身体犹如土粉,所谓的我根本不存在,若安住在这种无我境界中,各种语言对自己又有什么损害呢?”此教言的内涵非常甚深,大家应该反反复复地思维。
    众生的确是非常愚笨,别人说点什么就受不了,当面骂两句更是怒不可遏。但正如上师所说,身体实际上是无情法,跟土堆没有任何差别,心跟虚空一样根本得不到它的形象,而语言犹如空中的微风,怎么会对身心有损害呢?因此,他人在侮辱我们时,应当安住在四大皆空的境界中,这样才会无利无害。
    汉传佛教中有一个公案: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后赶来参加,但当时已经没有空位了。禅师告诉苏东坡:“人已经满了,没有学士的坐处了。”苏东坡马上回答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从历史上看,苏东坡有时候对佛印禅师和其他禅师很不恭敬。现在有些知识分子也是这样,自己认为自己的境界非常了不起。)于是禅师说:“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若答得上来,我老和尚的身体就给你当座;如果答不出来,那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给本寺作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佛印禅师问:“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哪里?”苏东坡当下为之语塞。
    我原来也想过,换作是我的话,就回答他:“胜义中万法皆空,但我就坐在世俗中禅师的身体上,看看空不空?”然后就狠狠地压一下。所以,别人侮辱我们时,身体皆空、心无有形体,又能害到什么呢?当然,这也是从名言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刚才禅师与学士之间的对话,其实并没有分胜义和世俗,胜义中的确是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但世俗当中,也不能这样说!
     
思考题
    499、怨敌因我们而堕落受苦,我们会不会有恶报呢?修行人依靠怨敌的伤害而修安忍,怨敌是否也会因之而得到利益?请具体分析。
    500、既然安忍的功德如此之大,那在遇到他人损害时,能否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促使他也修安忍?为什么?
    501、电视上的出家人或修行人的形象,以前对你有什么影响?学了本论之后,你有哪些改变?
    502、面对别人的讥讽、诽谤和谩骂,应该如何修安忍?以后你遇到的话,打算如何面对?

第八十节课
    继续宣讲“轻侮等无害故不应生嗔恨”这一科判。
    谓他不喜我,然彼于现后,
    不能毁损我,何故厌讥毁?
    昨天已经讲了,别人的侮辱毁谤、粗语恶语,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对心也没有任何损害,故应安忍这些轻毁。对方又提出一个问题:“虽然身心不会为讥毁所害,但讥毁会导致世间人不喜欢我,对我的修行学法有障碍,所以我还是不愿意接受粗恶之语。”
    答曰:讥毁固然可导致他人因了知你的过失,而对你不生欢喜心,但对你的今生来世不会有任何危害。阿底峡尊者说:“众人不悦,正合我意。”人们对你有不满情绪,正好成为世间八法的最佳对治,如果他们对你赞不绝口、尊敬拥戴,你就要经常随顺他们,贡高我慢也会日渐增盛,道心很容易失坏。
    所以说,通过智慧进行分析,世间人不喜欢你,对你今生的修道和行为无有损害,来世也不会因之而堕入恶趣。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精进修持时,当时也是许多人不理解,但这对他即生成就有没有危害呢?绝对没有。现在有些人发清净心出家,亲朋好友对他不满、对佛教不满,但这样的不满,并不能成为他造恶业的根本因。他发出离心和菩提心,想要度化一切众生,以此目的而出家为僧,一心一意地修持佛法,在此过程中,别人不满是别人的过失,并不是他的过失。
    有些人总是犹豫不决:“我不出家应该好一点,亲戚们经常依靠我而造业,毁谤三宝,对我不满……”不满是他们自己业力现前,你自己也是无能为力,如果为了让他们满意,从而舍弃见解、舍弃学佛,那是非常愚痴的行为。有些居士和出家人为了护持别人的心,自己就跳入轮回的火坑,此举非常危险也不应理。如果你懂得佛教的真理,别人说“这个人不孝顺,不照顾家里的人”,这些话都无所谓,世间上的流言蜚语各种各样,对你的今生不会有危害,对来世也没有什么影响。尽管你出家学佛,很多人不理解,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