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有用意而说的,真正了义的经典里面,不仅仅是地狱,三界轮回全部是众生的心造出来的,这一点学习大乘佛法的人务必要了知。如果没有了知的话,就像有实宗或唯物论所说的那样,地狱有一个固定的地方,那很多问题是没办法解释的。要知道,越是靠近大乘佛法、越是靠近密宗,就越会知道一切都是众生的无明在作怪,除此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因。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而地狱则是虚无缥缈的,千万不能这样理解,否则就跟世间人没什么差别了。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梦和醒的辩论》时,引用过《幻师请问经》里的一些公案说明三界轮回唯心所造。这一点,以前没有学过大乘佛法的人恐怕想不通,明明他们感觉是有,为什么偏说这不是真实的呢?如果学习了大乘的经典论典,这种疑惑自然而然会消失的。
    上师还说:“我们现在一直在做梦,白天显现有时间长短的差别,晚上梦境中的显现也有长短不同,梦境中也会经历很长的时间。”并举了一些这方面的公案。实际上,世人常说的黄粱美梦、南柯一梦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我始终觉得古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遗憾的是,现代人却把它当作神话来对待,实际上这是真实的事情。
    “黄粱美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书生非常贫困,他在道士那里哭诉自己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何如何的痛苦。道士就给他一个枕头,说:“这没有什么,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结果他睡着之后梦到自己娶了妻子,生了五个孩子,进京考中进士,后来还当了宰相。皇帝对他非常器重,他临死时给皇帝写信说:“我一生中对你忠心耿耿……”然后就寿终正寝了。在这个漫长的梦境中,他从年轻时娶妻生子、享尽荣华富贵,一直到最后死亡,整个一生都经历完了,可是一梦醒来,旅店主人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刚才他准备睡觉时,米才刚刚下锅,不到一个小时就经历了一生(如果用高压锅的话,可能需要的时间更短),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比喻人生如梦,富贵权势虚幻不实。
    “南柯一梦”也是如此:有个人在过生日的那天,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中,他娶了公主,生了很多孩子,并被皇帝派往南柯任太守。在那里过了二十年后,突然有一次敌国入侵,他统兵出征被打得一败涂地,回去时妻子也死了,皇帝对他出师不利非常不满,将其撤职打入大牢(故事的说法各不相同)。在牢中,他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妻子也死了,地位也没有了,于是羞愤难当,拉着牢狱的窗户大叫一声,结果从梦中惊醒了。醒来的时候星星刚出来,他在下午睡着,大概晚上醒过来,这么短的时间中,一生的经历就已经过完了。
    现在很多人把这些故事看成做了一场梦,许多文学家和知识分子都把它当成神话,当成一种虚幻的东西,但实际上也不能完全这样理解。如果这是虚幻的话,那我们的生活也是同样,外面的人事物都是自己心的幻现,只不过梦没有醒来之前,一切苦乐均是真实存在的。
    假如世间人能好好体会这些道理,把它用在真实的感受中,用在众生的业力中,那么小孩子在学习这些成语时,自然会了解这个世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不管外境如何显现,人生百年就是一场梦。地狱中受苦五百年,在人间只是短暂的一会儿,原因也在这里。所以学习了这些大乘教典,我们一定要了解万法唯心的道理,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也再三讲了,假如没有懂得这些,许多大乘佛法根本无法解释。
    现在有些法师在宣讲佛法时,对大乘的万法唯心不太明白,讲的时候处处有一些怀疑,觉得这不太合理,但也不敢说出来。原来我去过一个非常出名的佛学院,那里有位法师就这样说:“我一边给别人讲经说法,一边心里产生怀疑,但也没有办法,这就是我的职业,只有在别人面前假装,说应该是这样这样。”实际上,假如你懂得了这里的大乘教义,对诸法如梦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就没有这种顾虑了,修行起来也比较容易。
    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
    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不管是大象、狮子、豹子以及人非人的恐怖,还是地狱、饿鬼、旁生界中难忍的痛苦,佛陀说全部是由贪嗔痴等恶心所生。所以说,整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再也没有比心更可怕的了。
    有些人认为老虎特别可怕,有些人认为小偷特别可怕,原来有个人房子里进了一个小偷,他就特别害怕,说:“你慢慢坐啊,我去外面有点事情。”然后就跑出去了。其实小偷没什么可怕,你说一句话他就会跑的,但是胆子比较小的人,一见小偷就如临大敌,赶紧找个借口逃跑了。此外,现在有些人害怕非典,有些人害怕禽流感,有些人害怕恐怖分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没什么可怕的,最多是抢夺你的财产、摧毁你一次的生命而已,但若以恶心造作罪业,千百万劫都会在恶趣里受苦,这个才是最可怕的,所以佛在经中说:“心乃敌中最大敌,除彼之外无怨敌。”
    “佛”在藏文中叫图巴,以前上师如意宝在石渠求学时,他的上师托嘎如意宝宣讲这个颂词,由于“图巴”和“托嘎”的发音比较相似,第二天有位辅导员在辅导时就说:“托嘎如意宝讲了,一切都是恶心造的。”后来上师知道了这件事情,在课堂上批评道:“我什么时候说过一切都是恶心造的?”所以你们辅导也好,学习也好,如果自己没有真正了解,中间还是会闹很多笑话。
    所以,调伏自己的心非常非常重要,慧源论师在《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说:“世界无恶心,则无诸恐怖,何人调自心,彼乐无间断。”也就是说,世界上如果没有恶心的话,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怖,假使一个人能调伏自己的心,那他的安乐必定永无间断!
    子二(修持善法)分六: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
    作为菩萨,身体力行的善法就是六度,而六度也是依靠心而圆满。
    丑一、布施度: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
    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有些人认为:要圆满布施度,必须要遣除外境中所有众生的贫困,让他们都获得快乐和具有财富,可如今仍有许多饥饿的众生、非常可怜的众生,那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是不是没有圆满布施度呢?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布施度是从心上安立的,不是在外境上安立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圆满六度必须要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但真正的六度,完全是在自己心上圆满的。
    现在的一些大乘修行人,对大乘教理不太懂,经常将布施执著在一个事物上面。学过《入中论》、《十地经》的人都知道,一地菩萨就已经圆满了布施度,那佛陀就更不用说了。所谓的布施圆满,是指自己的舍心圆满,而不是要将全世界的贫困者全部遣除。从《贤愚经》和《百业经》中也可以看出,佛陀当年在世时,印度也有许许多多的穷人,包括现在,佛陀的教法和事业还没有灭尽之前,仍有那么多的贫穷者,假如布施度是在外境上安立,那佛陀的布施度是不是没有圆满呢?并不是这样,佛陀的布施度已经圆满了。但他当时是不是这样发愿的呢?是,不管哪一尊佛陀,发愿的时候都是要遣除一切众生的贫困,但这样发愿过后,依靠愿心的推动,他们已经获得了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因此,圆满布施度并不是从外面物质上安立的,而应该是从内心上安立,这一点非常重要!
    下面进一步说明此理:
    身财及果德,舍予众生心,
    经说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那么,以什么样的心态才安立为布施度呢?将内外的一切财产、身体连同自己施舍这些的善根果报,全部施予所有众生而远离悭吝之心,没有一点条件,不希求任何果报,这种舍心就是布施度。《无尽慧经》中云:“何为布施度?即施舍一切财物及果法之心。是故,布施度唯是心。”
    佛经中已经明白宣说了,布施度的界限就是什么时候心里产生了圆满的舍心,什么时候就圆满了布施度。按照《入中论》的观点,圆满布施度不一定非要成佛,一地菩萨就可以了。虽然我们凡夫人现在还不行,因为自己对身体有执著,对财物有执著,对善根有执著,完全舍弃这些有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按照一地菩萨的舍心来修学,进行相似地布施,这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有些人可能想:“如果说布施只是从心上安立,那是否不需要布施物质了?”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心上能舍,那身体和财物也会舍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处处都讲到,世尊在行持布施波罗蜜多时,舍弃身体及妻子儿女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法王如意宝曾说过:“《释尊广传》中的公案,尤其是讲布施度时,大多数都是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从有些公案中也可以看出,世尊布施完了以后,没有产生丝毫的后悔心,依靠谛实语马上就能令身体恢复,这些都是登地菩萨的成就征相。”我们虽然现在不能这样做,但如果这样发愿修学,终有一天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布施度完全依靠心而安立,并不在于外境上面。这些道理,我希望所有的出家人、在家居士都能明白。现在许多佛教徒的水平不太够,大乘的基本道理不太懂,所谓的布施圆满就认为是给一些东西,从来都不考虑自己的心。其实持戒度、安忍度等六度的圆满,都是在心上面安立,我们为什么经常说“修心、修心”,其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如果你没有修心的话,身体语言的善行虽然有功德,但与心的功德相比,简直太微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