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赢在和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督上。被授权的员工要向管理者递交进度报告,在关键时刻还要和管理者共同探讨工作的进展情况。通过检查员工的工作,管理者进行适当的指导、鼓励和控制。这样,企业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和谐的管理下,管理者对于自己授权的员工无疑是信任的,他们秉承了用人不疑的原则,让员工有责任心和归属感。但同时,管理者并不放任员工,不是盲目地信任,而是在既有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下,进行着有效的指导和控制。信任而不是放任,也说明了和谐管理并不是讨好员工。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制约就像是“边线裁判”的作用,在界限范围内的工作可以由员工独立处理。

  对于懂得授权的管理者来说,员工就像是在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确定了起点、终点和比赛路径之后,员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跑。但是管理者就是裁判,他掌握着比赛规则和最终成绩。所以,授权不是不管理,不是讨好员工,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在许多高科技公司里,管理者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不规定员工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甚至不规定员工工作的具体时间,而是下达一个任务,给出一个完成期限,具体的工作全部由员工自行安排。最终,管理者只以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正是因为公司给了员工足够的空间,反而使员工回报给公司最大的努力,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授权很大意义上是让员工自我管理,而不是讨好和放纵。

  有规矩成方圆

  在和谐管理中,同样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者和员工形成人际关系上的和谐才能够沟通顺畅,但和谐并不是靠讨好员工得来的。即使是在柔性的管理方式下,也要有刚性的制度。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但一定要坚持原则,令行禁止,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管理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如果管理者在员工面前一味讨好,只求一团和气,不但不能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反而会使员工骄横跋扈,肆无忌惮,管理者的指令就不能顺利地贯彻执行,更不必说企业的长远发展了。当然,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也不能过于教条主义,只有原则,没有灵活性,只有制度,没有人情味,这样,也会使员工敬而远之。所以,管理者要恩威并用、刚柔相济。

  美国的麦当劳是世界知名的快餐公司。它于1979年打入了法国,如今麦当劳在法国已经拥有115家餐馆,分布在30多个城市。麦当劳法国公司负责招聘的人是这样开始招聘谈话的:“法国麦当劳公司董事长的位子等着你们去争取……”但是,每一个进入公司的人都必须先熟悉炸薯条和做汉堡包的工作。这是他们一个铁的制度,因为他的管理者认为,从脚踏实地做起是在这一行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经历了各个阶段的尝试,在各个岗位亲自实践过,才能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餐馆。麦当劳许多优秀的人才,正是从收款到炸薯条的工作岗位上造就出来的。

  管理者要实现和谐管理,令行禁止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这一点特别明显地体现在员工犯了错误的情况下。面对出错的员工,管理者不可为了表面的一团和气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可为了讨好员工而姑息纵容。权责分明、奖罚分明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与和谐管理并不矛盾。帮助员工认识错误,找到改进工作的方法,吸取教训是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管理者不应该责骂员工,同样,姑息纵容员工的错误也是不可取的。让员工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是给予他相应的权利的一部分。和谐管理是在一个团体共同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团结协作,如果规则被打破,那么团体的力量也必然被削弱。  

  要员工敬业而不是追求员工满意

  管理者靠讨好员工取得的可能是员工的满意,但并不是企业整体的和谐发展。因为员工可以感到满意,但不一定能够把满意度转化为更出色的工作表现,或者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一个管理者如果只是使自己的员工感到满意,而不能够让员工把满意转化为对企业有利的工作业绩,这个管理者无疑是失败的。

  一位企业家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一个满意的员工并不是一个高效的员工,甚至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障碍。他会为了维持他的满意而阻碍公司必须的改革。只有一个敬业的员工才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极大的力量。敬业的员工每天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他还希望借由工作成长,期待从工作中得到肯定,甚至盼望透过工作实现自我、发挥影响力。而这些,都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来满足的。

  但是讨好员工的管理者只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一味地加薪、放假,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帮助甚小,也不能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管理者除了要考虑员工的薪金、福利之外,还要考虑工作的内容,员工的发展机会,企业文化,甚至人际关系等因素,这些因素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员工的敬业精神,从而激励员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为,这些因素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人的尊重。

  在那些致力于提高员工敬业度的企业里,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和谐关系。在这样的企业里,管理者每天都亲临第一线。但他们并不是来监督工作的,而是希望了解员工的真实感受,并确认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棘手问题。他们平易近人并关心员工切身利益,即使有些员工被裁员,也同样会对管理者的做法给予肯定,而不是感觉到受骗或不公正。

  摩托罗拉就是一家充分尊重员工的公司。它实行了有情裁员制度,将裁员变成一个协商过程,尽可能对员工做到尽心的照顾,直至员工找到下一份工作。他们裁员的步骤是:首先将员工召集起来,告诉大家需要裁员几个人,每个部门有几个人离职,让所有员工清楚整个过程。人力资源部门会和员工进行单独沟通,向员工说明工作交接、职位削减的原因,并推荐员工到公司的其他部门去。公司还会为员工举办一些培训,指导被裁员的员工去寻找新的工作。正是凭借这样人性化的做法,摩托罗拉的员工感受了极大的激励,和企业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也为摩托罗拉建立起了长远的人力资源储备,从而实现了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和谐。

  在注重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的企业里,管理者还会充分关注员工的深层需要,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做法和一心讨好员工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和谐管理并不是讨好员工。   


和谐才能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利益关系。管理必须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发展。在传统的观念中,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相对立的。管理者会把员工当作分享企业利润的敌人,在这种管理理念下,企业与员工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员工只是企业的一颗螺丝钉,管理者可以随意对员工发号施令,员工必须服从。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管理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在这个以服务为主导、信息密集、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因为个人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主动精神,才是现代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和谐管理就是为了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目的,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

  把员工当作“合伙人”

  管理者正视了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就会突破那种把人当作企业的赚钱工具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发现人,将员工看作是企业的合作伙伴。毋庸置疑,合作伙伴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自然是一致的。当管理者致力于和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时,员工就成为了企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企业不会轻易解雇员工,而且会创造出最适合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会重视员工,关心员工的利益,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使员工感受到尊重,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过来,员工感受到自己被当作企业的一个合作伙伴来对待,就会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也会负起自己作为一个“合作伙伴”的责任来,积极主动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献力献策,工作效率也会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可见,和谐管理能够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和员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麦肯锡曾对数千名经理人做过一个调查,想了解这些企业精英们的离职原因。结果发现,这些人离职的前三大原因是:工作和成绩得不到公司充分的认同和肯定 ;在公司里得不到充分的沟通和信息 ;在公司里或所在的岗位上没有发展的机会。

  可见,人的需求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管理者仅仅把人当作一个追求物质财富、分享企业利润的“经济人”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就会有被尊重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管理者一旦把员工看作是合作伙伴,就会将人作为企业中的第一位因素来对待,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这一点在福特汽车的兴与衰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亨利·福特是美国汽车业的一面旗帜,可以说,福特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他是美国人民的英雄,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但福特在管理上的独断专行和他与员工之间的对立状态,却使得他的企业惨遭滑铁卢。

  在福特的观念里,员工无异于商品,对于不服从命令的员工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