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营销管理 _科特勒-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不可过高,突出与其同类产品相比的相对低廉性;在销售渠道方面应通过分布广泛的销售网络使销售量得以迅速扩展。低位策略适用于使用面较广的日用消费品,在面临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尤为有效。 
其次,根据产品进入市场时的宣传推广方式不同,可分为造势型和渐进型。 
造势型即以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很快地提高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以使消费者能够慕名购买,从而打开市场。有不少企业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喜欢采用造势型的做法。因为在商品供应极其丰富的现代市场上,企业的产品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是其能否迅速打开市场的重要前提。如艾柯卡策划的“野马车”上市宣传,同一天就动用了美国2600多种宣传媒体,可谓声势浩大,从而为“野马车”的迅速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造势型策略。除了利用大规模的广告和新闻宣传进行造势之外,策划具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关系活动也是进行造势的有效手段。例如:法国白兰地打入美国市场时,就巧妙地利用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76岁生日的有利时机,专程派人将两大桶酿制了76年的陈年白兰地送往美国,作为送给美国总统的生日礼物。当送白兰地的专机抵达华盛顿时,身着法国宫廷制服的侍者护送着两大桶白兰地穿越市区,前往白宫。一路上,当地美国人涌往街头夹道欢迎。美国人就此认识了法国白兰地,白兰地也就顺势打进了美国市场。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造势型策略。 
当企业预计会在即将进入的目标市场中遇到激烈竞争时,企业可能会采用渐进型的市场进入策略。渐进型策略即在产品进入市场时,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而是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础,采取多渠道广泛渗透的方法,进行推销宣传和销售现场宣传。让消费者在直接接触产品和推销人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对产品的了解,并帮助进行进一步的扩散。在广告宣传方面,不求声势强大,但求持久深入。由于渐进型策略针对性强,有效率高,所以对于某些类型的产品来说,效果甚至比造势型策略还好,不失为企业开发市场的有效策略。一些内地产品在进入上海市场时,采用销售单位逐个访销,甚至传销的手段,在并没有做大量广告的情况下,同样迅速打开了市场,说明渐进型策略确实是有效的。 
再次,根据产品在品牌延续关系上的不同,市场进入方式可分为创牌型、传牌型和改牌型。换言之,企业是准备让新产品冠以老品牌的名称进入市场还是换用新的品牌,这也是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之一。 
创牌型却为企业在无人知晓其品牌的情况下,树立新的品牌,进入目标市场。品牌是产品的识别标志,再好的产品若无为人熟知的品牌,也会淹没于商品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为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也无法在其需要的时候进行指名购买。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品牌,并使它能被消费者熟记和接受,对于产品进入市场是十分生要的。品牌的创立首先在于选择一个好的品牌。而好的品牌的基本标准一般应当是简洁、鲜明、易于记忆、传播,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其尽可能反映产品的特点、优势,或赋予较强的寓意。如上海“稳得福”烤鸭的品牌就巧妙地利用偕音将中文“稳得福”和英文“Wonderful”(好极了)合二为一,富有新意。同时又以其吉祥的含义迎合消费者“讨口彩”的心理,还埋下了“北有全聚德,南有稳得福”的妙笔。可谓一石三鸟,很快在市场上树起了牌子。创立品牌还依赖于对品牌有意识的推广与宣传,借助某种有效的传播渠道,使品牌能很快地渗入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心中。上海眼镜行业名牌“吴良材”的创始人当时只是一个提着小包沿着长江“跑码头”的眼镜匠。但吴良材除精湛的制作工艺之外,还比别人多了一点心计,即每次为人配好眼镜,都不忘在镜架上刻上“吴良材制”四个小字,还挂上一个带有标识性的牌子。久而久之,吴良材眼镜的名气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成功的奥秘之中,不能忽视了四个小字和那块小牌子。以创牌为目的的市场进入策略,就必须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为主要手段,以确立品牌在目标市场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为主要目的。 
传牌型即为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沿用已有的知名品牌。其原因在于,如果原有的品牌在市场中知名度很高,牌誉很好,那么沿用该品牌进入市场就会减少很多阻力,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一般情况下,本企业的产品都可以沿用已有的著名品牌进入市场。如日本“SONY”是从生产微型收音机建立品牌的,而现在的“SONY”产品已遍及家电的全部领域,同样深受欢迎。企业在向其他领域拓展时,好的品牌也可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如韩国的“现代”原是汽车的品牌,如今随着现代集团在高科技和重工领域的广泛拓展,“现代”已将其电脑及其他重工设备都引进了市场。采用传牌型的市场进入策略时,应当在宣传中突出新产品和老品牌的相互关系,可强调是“xx(品牌)技术的新贡献”,“xx家庭的新成员”等等,以使消费者因对该品牌的偏好而产生对新产品的偏好。采取这一策略的关键还在于保持新产品的良好品质,否则,若在新产品中出现品质低劣的现象,其毁掉的也将不仅是一个商品的声誉,而是整个品牌的声誉。 
改牌型即为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甚至是同类产品),不用原有的品牌,而采用新的品牌。采有这种策略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为了体现企业产品的多样性,对于一些新的产品,可采用不同的品牌。如丰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就有“丰田”、“皇冠”、“花冠”等各种品牌;二是因为原有的品牌牌誉不佳,或在品质上同新产品有较大差距,沿用原有品牌,不利于新产品的销售。如上海的“XX牌胶卷”原来质量较差,后来他们引入了日本先进的富士技术,使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在将新产品导入市场时,却仍然沿用了原有的品牌。结果在原有品牌牌誉不佳的情况下,使新产品在销售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启用一些新的品牌,并尽可能在宣传上将其同原有品牌拉开差距,这样才能使消费者不会将对原有品牌的不良印象带到新的产品上来。当然,采用改牌型的市场进入策略并不都是在原有品牌声誉不佳的情况下,有时为了体现产品不同的档次,也会对新的非同一档次的品牌采用改品牌的策略。如原生产中档女皮鞋的企业在推出高档女皮鞋时就应当改用新的品牌,以显不同的档次;原生产高档女皮鞋的企业的推出低档鞋时也应改用新的品牌,以防影响原高档品牌的牌誉。 
最后,依据产品进入市场时的直接促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拉动型和推进型。 
产品进入市场可能会经过不少中间环节,如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基层批发商和零售商,最后才到消费者手里。那么就存在企业在将自己的产品导入市场时,到底以哪一个环节和层次作为自己的主要促销对象。从市场进入的有效性来看,这种选择是很重要的。选择不同形式的结果也会很大不同。如某种禽场在推销种鸡蛋时,开始主要针对直接需要原种鸡蛋的下一层次的种禽场,但由于这些种禽场一般习惯于接受他们所熟悉的品种,对新品种接受的速度较慢。种禽场注意到,下一层次的种禽场的种鸡蛋实际上是为再下一层次的鸡场直至养蛋鸡的农户们提供的,所以养蛋鸡的农户的需求实际上决定了各层次种鸡场对蛋种选择。于是该种禽场就将促销的重点转向最终需要种鸡蛋的养蛋鸡的农户们,向他们宣传新品种鸡的出蛋率和养殖方法,通过比较突出新品种的优势。结果,农户们纷纷向种鸡场要该品种的蛋,各鸡场得到这一信息,就又向上一层次的鸡场要该品种的蛋,由此而使得该种禽场的新品种蛋很快进入市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拉动型的市场进入方式。它将最终的产品消费者们作为直接的促销对象,让最终消费者所激发出来的需求层层向上传递,最后使新产品顺利地入市场。 
同拉动型策略相对应的则是推进型策略。它是通过直接向最近环节的中间商进行促销,然后再通过他们层层促销的方式,将产品推入市场,对于大多数市场覆盖面广、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都可采用推动型的市场进入策略。 
市场占位 
企业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还必须注意及时占位,建立强烈的占位意识。因为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企业和产品的形象都是“先入为主”的。就像某一戏剧中主角最早是由A先生扮演的,以后观众就会对其他扮演者根据其演的像不像A先生来作为评价他们演技的标准,因为A先生已在观众的心目中“占”了该主角的“位”。在市场上产品的占位同样如此,如可口可乐公司的“雪碧”饮料比百事可乐公司的“七喜”饮料早进入上海市场约一年左右的时间。由于“雪碧”进入时间早,并进行了大张旗鼓的促销宣传,很快占了上海非可乐型饮料的市场位势。人们在饭店请客时问起来也是“喝啤酒还是喝雪碧”?“雪碧”成了非可乐型饮料的代名词。所以,一年之后和“雪碧”同类型的“七喜”进入上海时,无论如何宣传,也无法取代和超出“雪碧”的地位。明确了市场占位的重要性,企业在开发市场和将产品导入市场时,就应当首先找准市场上尚未被占据的市场“空位”,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就应当不失时机地迅速“占位”,即让企业的新产品在此位置上亮相,使之得到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认可、接受,从而稳定地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果在某一位势上已被其他产品占据,而企业又有足够的实力与之竞争,也可实行抢位战略,即使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超过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