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市的逻辑-网络完整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把吃完香蕉剩下的香蕉皮扔向写满数字的墙上,扔中哪个数字就选相应代表的股票,结果居然是大猩猩赢了!这个实验并不是说猩猩比人聪明,而是告诉我们专家们强不到哪里去。
  在第一章中,我们早已说明了股票市场无专家的道理。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证券分析师们,他们对股市的看法根本就是不理性的。当兴趣成为工作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煎熬。当股票分析成为工作的时候,也难免会带有感情色彩。证券分析师很难站在中间的立场上说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行业景气程度高的时候,这个行业里的所有人都会因此受益,这个行业里的人都希望这个行业永远景气下去。证券行业和别的行业一样,当证券行业景气的时候,证券行业里的所有人都会因此而获益,因此,证券行业里的人也希望证券业永远景气下去。什么时候证券行业会景气呢?牛市来临的时候。这个时候,股票不断上涨,交易量不断增加,新股也不断发行上市,证券公司通过股民的日常交易所赚取的佣金收入和新股上市所赚取的承销收入迭创新高,作为行业旗帜的证券分析师们,此时的收入也似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反过来,当熊市来临的时候,也是证券业不景气的时候。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的时候,佣金收入不断下降,分析师们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关心则乱,因为和切身利益相关,所以证券分析师进行股票分析的时候,往往会加入人为的感情因素,难免会有失之偏颇的地方。这就是证券分析师的人性弱点。
  由于做股票分析的时候,参杂了太多情感的因素,所以证券分析师的话并不可信。但是,用他们的观点来验证”茶叶蛋的股市逻辑”却是可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证券分析师是”最坚定的多头”。我们已经知道,从感情上来说,证券分析师希望证券业永远保持景气,最不愿意看到股市下跌,也最不愿意承认股市行情变坏。他们很少会亲口承认熊市。如果熊市真的来了,分析师们通常会很有艺术性地说:”预计股市将震荡一段时间,注意逢低介入,逢高减仓。请做好波段操作,高抛低吸。”如果下跌的幅度太大,实在不好交待,他们又会说:”预计股市将在XXXX点位到XXXX点位的区域内做宽幅震荡。”几百点也可以理解成是宽幅震荡,几千点也可以理解成是宽幅震荡,说了等于没说。
  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连这样坚定的最后的看多者,都看空的时候,说明什么问题呢?那肯定是熊市快见底了。如果仅仅一个分析师看空还不足以为信的话,那么多个,甚至所有分析师,所有证券研究机构,都异口同声,一致看空的时候,那么熊市的底部就真的有可能已近在眼前,甚至已经到来了。
  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证券分析师们的看法来验证牛市是否见顶,是很难办到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证券分析师是最坚定的多头,股市稍有反弹,他们往往会出奇一致地认为是牛市来了,或者中级反弹已经出现。

(7)媒体上的股市逻辑
  大家经常会看到看到媒体会发布类似这样的报道:披露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透露某只股票的题材,刊登股票价格一览表、发布股评家们的预测、揭示上市公司的快讯和种种提示、备忘录等。而且经常很多媒体会出现高度一致的情况:以翔实的资料,用貌似真实、准确、公正的态度,透露出同一个信息——某股票要上涨或要下跌。这种情况下,股民会相信这只股票必涨无疑或必跌无疑。
  其实,很多报道是撰稿人设置的一种圈套,引诱广大股民钻进来或被震荡出局。庄家要对某只股票建仓的时候,新闻媒体就可能会接连对其大加贬低,指出K线图走势不好,技术指标越来越坏,业绩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产业前景不佳,市盈率偏高,加上个股推荐榜上无名等等足以催垮散户持续信心的利空。使得散户们纷纷割肉出局,于是,庄家达到控盘目的。此后,等庄家准备开始拉升时,新闻媒体则开始一反常态,开始吹捧这只股票企业有了转机,今年可能盈利XX亿元,调整已经结束,有反弹要求等等。散户被诱又连连跟进,庄家则开始出货,散户们再一轮被套。
  以上所述,是某些股市新闻和股评家的真实动向。
      2007年牛市顶点的时候,中国石油高调上市。所有的媒体都在鼓吹:这是亚洲最挣钱的公司。他们似乎都在暗示:这是一只大牛股,将来必定会到XX元甚至XXX元以上。结果16。7元发行价的中国石油,第一天开盘的时候创出了48。6元的天价。疯狂炒作之后是疯狂地下跌。无数的散户相信了他们买了进去,被套牢至今。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以上说的还只是单只股票的情况,很多时候媒体往往会一边倒地鼓吹股市还将上涨或股市还将下跌。而往往,媒体们高度一致地宣传股市还将上涨的时候,熊市就快要到了。当媒体们统一口径地说股市会继续下跌的时候,牛市也快要来了。大家这时候须高度警觉,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当媒体的观点一边倒时,你应冷静地站到他们的对立面去。
  
(8)做好股票投资并不一定要时刻靠近这个市场
  类似茶叶蛋的、公交车的、网络论坛中的、媒体上的、证券分析师的股市逻辑还有很多,比如朋友圈里、菜市场里、住宅小区的公共健身区、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们放学的家长中、工作单位的同事之间等等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股市逻辑。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
      其实,做好股票投资并不一定要时刻靠近这个市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离开了再看,能看得更清楚。或许仅仅通过观察生活,也是能做好股票投资的。

(9)木地板铺装工人带给我的思考
  “茶叶蛋的股市逻辑”中体现出来的,其实是股票的人口学。
      2009年11月的时候,我的一套房子装修。到了该铺装木地板的时候,我给地板厂家打了一个电话,他们给我送来了地板,同时也派了一个地板铺装工人过来。
      因为地板要铺装一整天,留工人一个人在我的家里干活,我又不太放心,于是,我就带了一本书过去做“监工”。但是地板铺装的时候又是敲,又是锯的,噪声太大,实在没法看书,于是我只好和装修工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师傅,你哪里人”我问他。
      “我湖北人。”他回答。
      “湖北人好啊,干活细心。”我夸奖他道,”我看你干活就很不错。”
      “还可以吧。”他似乎有些高兴了,”其实,在北京铺地板的工人有八成是我们那个县的。”
      “哦?有那么多”我有些吃惊,”那恐怕得有好几千人吧?”
      “是啊,没错”他答道:”是有好几千人。”
      “有这个手艺为什么不在本地干,而要出来呢”我又问。
      “我们那里也有在本地干的,但是本地会的人太多,活少,钱难挣,不好干。还是北京好,活多,机会多”他回答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出来了。”
      “是吗?你什么学历?”我又问。
      “小学。”他答道,然后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了一句:”小时候读不进书,现在后悔了,也晚了。”
      铺装木地板的生意,当从事的人少的时候,每个人挣钱都很容易,即使在当地也可以找到活干;而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多的时候,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需要背井离乡跑到北京才能挣到令自己满意的报酬,这就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地板铺装工人告诉我的地板铺装人口学。
  

(10)股票的人口学
      任何生意都是这样,当从事它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所有人的平均利润都会摊薄,会出现地板工人说的”钱难挣”的情况。一盒蛋糕,一个人吃,全部都是他的,十个人吃,每个人却只能吃到一小块。
      股票也是一门生意。它是带有投资性质的生意。从事或关心这门生意的人口越少,未来每个人分到的平均利润就可能越多。从事或关心这门生意的人口越多,未来每个人平均分到的利润就可能越少。
      牛市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还沉浸在熊市的恐慌中,并不认为机会已经来临。而少数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却发现了挣钱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开始买入。此时股票已跌到谷底,股价极低,稍微买一下就会涨起来,挣钱效应渐渐体现。看到有人挣钱了,大多数还在观望的人就出现了分化,他们中的一批人忍不住了,也开始进入股市,于是股市加速上涨。第一批人在牛市初期买入的人,因为第二批人的买入,挣了大钱,而第二批跟进的人,也因为后续还有人不断进场,也慢慢挣了点小钱。看到前面的人都挣钱了,剩下的人坐不住了,一窝蜂似地全进去了,而此时,后面已无人再继续跟进了,股价无法维持高位,轰然落下,于是熊市开始了,最后进入的那批人无钱可挣,而且还被套住了。
      股票人口学告诉我们:在股市中挣钱,这是一门生意,既然是生意,所有人都挣到大钱是不可能的,要想挣到大钱,就必须做与大多数人都不同的少数派。要做5%的挣大钱的少数,而不应该做95%的挣小钱或不挣钱的多数。

  
(11)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对于《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说实话,这部片子很多时候并不是十分好笑,但我们却会觉得那些场景非常有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片子中不断出现的配音笑声。当配音笑声出现的时候,即使我们觉得那个片段并不好笑,也会在配音笑声的感染下,发出几声有时候连自己都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