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总经理101条忠告-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企业的老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在企业一做就是一二十年,但现在企业发展壮大了,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老员工们已经不再适应企业的要求。应该如何“处理”他们是许多公司老总最头痛的事情。从公司发展大局考虑,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只能靠企业自身的能力。但企业是社会人的企业,它不可能只考虑市场单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许多社会因素。比如老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但能力大不如从前,是留下他们让他们在企业里养老,还是直接辞退他们,这对许多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两难选择:到底是建立以能力为主的文化呢,还是要考虑到以忠诚为代表的文化?

  从老猎狗的角度考虑,它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主人,年轻时它作了不少贡献,老了能力下降并不是它主观原因造成的,而是自然规律造成的,难道这也有错吗?

  企业的老员工也是这样考虑的。

  人的能力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自然能力,它主要是靠身体的自然状态决定性决定的;另一种是学习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综合体现出来的就是思维。思维可以超越自然的属性,有的人虽然有博士学位,但如果他不继续学习,综合能力就会下降。因此学习创新能力所形成的思维与自然能力并不是成正相关的。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必须要在一定高度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老、中、青工种年龄结构相配合才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同时要避免老猎狗情况的出现。

  要想在企业中杜绝老猎狗情况的出现,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中国人深知其中的道理。作为企业,要不断地为员工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不会因为自然属性的原因被社会淘汰。

  从这个角度分析,企业仅仅给员工提供物质方面的福利是短视的,应该把培训、学习的机会也列入员工福利范畴之内,而且这是对员工的一种终生福利。

  培训是给员工的一种福利,是一张长期饭票!

  人的学习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是为学习而学习,读书完全是为了考试,这种人一旦上完大学,他们就会终止学习,直到被生活所迫才会重新拿起书本。他们属于被迫学习者,这种人是庸人。

  第二种人热爱学习,他们读书不完全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某种兴趣、爱好或目的。他们主动学习,不断学习,而且学有所用,但他们学习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将学到的知识为己所用,纯粹索取,没有贡献,这种人是凡人。

  第三种人不但热爱学习,而且有所领悟,有所超越,能够将前人的知识总结后进行创新,主动将新的思维和观念传播给其他人。也就是说,他们不仅索取,而且还对人类有所贡献。他们在内心将学习看成生活的意义,把学习当作前进的动力,他们是伟人!

  企业要做的,就是努力将企业里的庸人变成凡人!

  如果老猎狗的主人在老猎狗年轻时就经常教授它一些其他的技能,例如教它培训其他猎狗配合主人打猎、照顾小孩等,那么在它年老时就会有除打猎之外的一技之长,这条老猎狗不仅没有失去存在的价值,反而具有了一种不可代替的价值。

  企业对员工也一样,不能只向员工索取智力和劳动力,还应该给予,给予单项技能的培训。如需要员工做什么就培训什么的短期培训,同时还要根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员工们具有针对性的长期培训计划与体系。

  给员工一张长期饭票,让他们永远都有一颗二十岁的心脏! 


23.标杆管理,卓越的会更卓越
 

  什么样的企业是卓越的,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是合适的,什么样的管理是先进的,这些都是企业不可避免的基本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基本的参照物。

  没有比较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答案。

  什么标准是合适的?

  自己跟自己比行不行?行,肯定行。问题是如果自己和自己比有发展,是不是就真有发展了呢?

  打个比方。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快快长大长高,因此老是觉得自己的小孩长得很快,逢人就说自己的孩子长得快。但如果有一天,父母带着小孩到外面与一群小孩玩耍并发觉,自己的小孩比同年龄小孩矮,这时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小孩实际上长得并不快。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自己的小孩没有与其他小孩相比,就会总误以为他在天天长大,一旦与其他同龄小孩相比才发现,其实他长得并不快。此时你还能说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这样的话吗?

  企业也一样,不仅要自己和自己比,还要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与行业增长速度比,最后还要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比。将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作为自己成长的榜样,将它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这样才有成长的动力与目标,这就是标杆管理的基本原理。

  某企业总经理,在某行业内发展了十几年,原来是行业内的老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满,感觉已经是行业的领头羊,不屑与其他竞争对手比较,结果被对手超越。这时公司的领导还给自己找借口,说自己跟自己比已经年年有进步,所以不必和其他企业比。经过我们的测算,这家企业在过去几年里的增长率还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如今,该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标杆管理可以将行业的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标杆,但不一定要找最好的企业作标杆,应该找一家自己经过努力后能够在一定期限内追上并赶超的企业作标准。我们建议标杆的目标最好是一个集合体,就是将行业内优秀企业的综合因素作为一个组装的目标,这样的标杆不容易陷入具体的目标局限当中,也就是不会容易为标杆而标杆,为目标而目标了。

  武侠小说里的主人翁都是美好的化身,他们一般都是武功高强、聪明绝顶、英俊潇洒的侠义之士,经过千辛万苦终能扬名天下。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样完美的人物,但他的出现却让千千万万的读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奋斗目标。

  标杆管理也是一样,如果太容易或太具体的标杆,那只能是短期的奋斗目标,具有真正标杆管理作用的目标,应该是能够激发企业潜能的综合体。

  因此,我们说,标杆管理可以让卓越企业更加卓越,让优秀企业更加优秀! 


24.沟通是管理的生命线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说:“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绩效的高低与管理者花在沟通上面的时间成正比,许多成功的管理者在沟通方面花费的时间占到一半以上,有些人甚至达到90%。中国国电集团华北公司的李思仪副总经理直言不讳沟通的重要性,他说:“当我开始学会沟通技巧的时候,也是我事业正式起飞的时刻。现在我每天平均花掉约70%的时间和我的伙伴、员工们沟通,当然,我也必须和外界的供应商、经销商、大顾客、政府单位等有利害关系的人们进行沟通,总之,我在每天都重复不断要做的惟一大事就是‘沟通’”。

  身为管理者,为什么有些人显得魅力十足,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尊重,而有些人却令人生厌,避之惟恐不及?为什么有些管理者能使员工们同心协力、共同奋斗,不断地取得成就,而另外一些人却常常为员工表现平平而忧心丧志。

  成功的管理者都具有卓越的沟通能力。所谓成功的管理者,除了自身所具有的优秀素质外,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来源于自身所拥有的愿意与所有的员工不断“沟通”的管理哲学。他们十分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无论在社交活动中,还是在家庭中或是在工作岗位上,能经常尽情地发挥本身所特有的与人“沟通”的艺术和能力,巧妙地赢得别人的喜爱、尊敬、信任和合作,从而开创人生的丰功伟业。

  “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你能驾驭周围的群众。”这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餐会演讲中,勉励企业精英们如何追求卓越的金玉良言。

  里根说得可谓是一针见血。管理者是很难依靠一己之力做好管理工作的,你必须经常依赖他人的大力支持和合作,才能完成使命。因此,你本身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你与员工沟通的能耐和功夫。

  如果你能掌握更多与人沟通的技巧,并严格要求自己照此去做的话,就一定能够和许多杰出的成功人士一样,获得以下好处:

  (1)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并从中产生最佳的决策;

  (2)经常可以从新的角度来检讨、改善自己的工作;

  (3)可以不断从与他人的交流中发现新的商机;

  (4)对员工的想法、感受有了更充分的了解,能快速地和员工们建立更亲密、更和谐的关系;

  (5)通过沟通使你和每位团队成员都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的目标、位置,能够更好地互相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6)使合作关系更能够生根、成长、开花、结果;

  (7)下情上传、上情下达,促进彼此间的了解;

  (8)更有利于组织间工作的协调,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9)创造出一个员工可以激励自己的工作环境。 


25.做一个理智型的掌权者
 

  权力是带有强制性的手段,但是在掌权时,切忌失去理智是总经理必须牢记的要点。美国管理学家卡特·本雅克说:“永远做一个理智型的掌权者,才能长久地把握权力的时间。”因此,总经理要掌握好权力,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把握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