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宁:成长的真谛-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宁组织运作的要求(5)苏宁组织运作的要求(5)

  推行制度化、标准化、简单化、信息化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明显提升的现象在国内外都不乏案例。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商品管理中推行信息化,在商品入库时不需要人工采集商品信息,只需将系统打开,有关的商品信息就自动地录入信息系统,该系统甚至可将商品所在库区显示出来,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数据采集、盘点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情况。沃尔玛甚至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及价格的适时信息通过卫星系统传递到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营业终端。通过在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基础上制定简单化原则,使操作简单,管理可视,沟通顺畅。
  基于上述的认识,苏宁倾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业内率先成功上马ERP,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全面升级。信息中心已成为苏宁最为核心的部门之一。






       
苏宁组织运作水平的持续提升(1)苏宁组织运作水平的持续提升(1)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而言,在一个组织中,不外乎存在三种岗位,一种直接创造价值,另外一种自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却为创造价值的岗位服务,最后一个既不创造价值也不支持、服务于创造价值的岗位,它们似乎就是为了制造工作而工作;它们对于组织的惟一功效在于消耗组织资源,毒化组织氛围。这就好比电脑病毒,随时制造麻烦,并且高倍速、大规模传播复制,进而构成对组织惊人的破坏力——它们就是组织中的病毒,要想保持组织的活跃肌体,就必须下狠心将它们彻底清除掉。
  事实上,在组织中,破坏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组织岗位和人员,同时也来自于僵化、无效的管理要素,比如我们可以引申到组织结构的本身、陈旧的观念、僵化的制度、无效的流程等等。可以说,破坏的力量从来都是系统性的。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反破坏”的力量呢?苏宁组织运作的“四清运动”正是针对这种系统破坏力量的清理。
  几乎在每年大忙时,苏宁总裁办都会及时发文,号召公司上下领导干部讲“政治”,要求公司各个部门清醒认识现在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整顿思想作风,强化制度意识,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加强基础管理,保障连锁发展、业务运营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苏宁进一步强调: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不可能停下脚步等待某些掉队人员,任何不能理解、贯彻公司意图和要求的管理干部,任何不服从公司制度、不服从公司指挥的干部,无论职务高低,公司绝不姑息纵容!各级管理人员不服从公司整顿思想作风、加强基础管理的,直接降职,情节严重者直接予以开除处理。
  所谓清理运动,就是清理问题,清理流程,清理制度,清理人员。清理问题——顾客的不满意就是工作的问题。清理问题就是以终端为核心,对阻碍终端工作前进的问题进行总结、汇编问题清单。清理流程——流程是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在苏宁,清理流程就是要理顺工作思路,理顺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分工,简化审批环节,强化、量化审批标准。清理制度——制度是流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一般是清理公司已经下发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到位率。清理人员——就是要围绕组织架构,分清人员岗位职责,评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和任职、晋升及淘汰做准备。
  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没有眼花缭乱的概念,在苏宁高层看来,开展部门“四清运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解决苏宁目前出现的管理上的障碍,形成不断提升的自我完善机制,更好地应对未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关于清理问题,苏宁高层认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问题,没有问题的企业就是没有发展的企业。从苏宁创业以来,苏宁经历了多次大幅度的经营管理变革,到2002年底,随着苏宁的连锁发展取得成功,逐步探索、尝试,摸清了究竟如何做连锁。与此同时,苏宁的管理政策、目标与组织架构也开始逐步定型,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必然要在发展中得以解决。对此,张近东坦言:如果苏宁现在没有问题,说明苏宁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危机,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苏宁一向鼓励大胆暴露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改正。面对问题,苏宁的态度坚定:鼓励暴露问题,不要害怕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以苏宁的实力加上信心与毅力,任何问题终将被解决,企业考虑的是时机、时间和代价高低。
  反言之,如果不大胆地去暴露和清理问题,那么整个苏宁的发展将失去方向,失去动力。苏宁进行问题清理就是要各个体系主动就自身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动员企业内部各种力量进行解决。
  关于清理流程,苏宁高层认为,制度文件规定是企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判断标准,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而流程文件规定的是谁来依据制度标准作判断。企业将大量的流程规定当作制度,替代了关键的标准规定,结果导致签字环节越来越多,却把不住关。有时会出现每个人都对流程负责,却无人对最终结果负责的怪现象。






       
苏宁组织运作水平的持续提升(2)苏宁组织运作水平的持续提升(2)

  清理流程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减少流程环节,明确流程标准,标准要强化、量化、易于操作,以此来保证各项事务责权落到实处。
  关于清理制度,苏宁高层认为,规章制度是大型企业管理的基础与根本。麦当劳、肯德基等成功的连锁企业,其管理上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在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人员,做出了相同的产品与服务。
  通过调查和分析,企业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规范,而是因为制度落实和执行不到位导致的。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制度不尊重不服从,基层人员对制度不了解,或者作想当然的理解,所以说制度的执行到位问题是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关于清理人员,苏宁高层认为,现在的苏宁已经拥有7万多名员工,其中大半数是进公司不满一年的新员工。大量新员工的涌入带来了大量的个人思想和作风,对苏宁的企业文化传统和工作氛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苏宁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淡化甚至丧失的危险。
  大量员工进入公司,由于培训的不到位、老员工指导监督不到位,也导致新员工对自身岗位职责不知道、不理解或者理解错误,对公司规章制度不了解、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这必然带来工作上的波折。同时,由于有些部门用人心切,饥不择食。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老员工在同样一个环境中待得时间过长,开始产生惰性。缺乏动力的企业员工往往通过磨洋工的方式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清理人员就是要求对所有在岗员工进行清理,重点是围绕岗位设置搞清楚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工作能力、思想状态”,让每个人的职责都清清楚楚,“透明化”,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人员,提拔一批优秀的人员。
  如何开展四清?苏宁的具体做法是:清理问题,以问题带任务;清理流程,以流程带标准;清理制度,以制度带执行;清理人员,以人员带氛围。
  (1)清理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强化终端管理,提升终端工作质量。
  问题就是顾客的不满意,终端的问题就是所有部门的问题,各个部门的问题最终会导致终端出问题——苏宁始终强调连锁店、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四大终端是苏宁所有管理工作的最终对象,围绕终端运作、加强对终端的垂直管理是2002年上半年提出的、一直没有改变的政策与方向。一般来说,开展四清工作最终的结果还是为了让连锁店卖得更多、卖得更高、卖得更快,售后服务得更好、更快,客户满意度更高。这是检验一切管理工作的终极标准。
  (2)清理流程与三级体系制度建设结合,推行三级体系下标准化建设。
  强化审批标准,简化审批环节。各个部门在制订审批制度或流程时不要总是围绕“谁要不要签字”,而应当围绕“签什么、怎么签”,明确签批标准和尺度,让所有人能够准确判断。
  各个部门制订流程文件时务必首先将标准明确,缺少标准和原则的流程文件一律不得下发执行。流程过长影响效率的文件原则上也不得下发执行。
  在授权的同时转变控制方式,加强控制力度。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重心向终端转移,下属机构拥有较大的职责和权限是必然的,总部也要学会合理授权。关键是在权力下放后如何控制。对此,苏宁的具体要求是:放权后总部不是不管,而是转变控制方式,加强事前计划、事中标准与检查控制、事后指标考核。
  对于总部一级,苏宁要求其自上而下地加强事前计划引导控制。为了掌握下级公司的动态情况,总部和大区要强化事前计划控制,事前确定子公司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与此同时,建立结果导向的指标考核体系,以此来进行事后控制。考核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下级可以决定怎么做,但是最终的结果要由上级鉴定,责任人员要接受考核。因此各个中心首要进行考核管理标准的梳理,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结果要求,运用考核、奖罚手段去管理,并严格制订工作标准和流程,作为子公司工作过程的依据。抓住计划和结果两头,中间过程可以允许子公司有一定自由度,但是关键性的东西一定要制订操作流程与标准,要求子公司执行。






       
苏宁组织运作水平的持续提升(3)苏宁组织运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