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设有综合布线机柜时,弱电间面积宜≥5m2。如覆盖的信息点超过150点时,应适当增加面积;
2)无综合布线机柜时,可采用壁柜式弱电间。系统较多时,弱电间面积宜≥3X0。8m2;系统较少时,弱电间面积宜≥1。58X0。6m2。
23。2。5 设备布置
1 机房设备应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需要分区布置,当几个系统合用机房时,应按功能分区功能。
2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于监视或操作。
3 产生尘埃的设备,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4 设备的间距和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柜正面相对排列时,其净距离不应小于1。5m;
2)背后开门的设备,背面离墙边净距离不应小于0。8m;
3)机柜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机柜侧面离其他设备净距不应小于0。8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4)并排布置的设备总长度大于4m时,两侧均应设置通道。
5)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5 墙挂式设备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1。5m,侧面距墙应大于0。5m。
6 视频监控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电视墙前面的距离应满足观看视距的要求,电视墙与值班人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主监视器画面对角线长度的5倍。设备布置应防止在显示屏上出现反射眩光。
7 活动地板下至各设备的线缆应敷设在封闭式金属线槽中。
8 弱电间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弱电间与配电间应分开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设时,强、弱电设备及线路应分设在配电间的两侧,并要求强弱电箱体前应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维护距离;
2)弱电间内设备箱应明装,安装高度宜为箱体中心距地1。2~1。5m。
23。3 环境条件
23。3。1 各类机房对建筑、结构专业的要求应符合表23。3。1的规定。
23。3。2 机房内敷设活动地板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求确定,宜为200~350mm。
23。3。3 在机房附近没有公共卫生间可利用时,应设厕所。
23。3。4 弱电间预留楼板洞应上下对齐,楼板洞尺寸应为发展留有余地,布线后用防火堵料封堵。
23。3。5 弱电间内地面应略高于走廊地面,或设防水门坎。
23。3。6 各类机房对电气、空调、通风专业的要求应符合表23。3。6的规定。
23。3。7 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机房其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灰尘颗粒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0。5μm时的灰尘颗粒数,应小于1。8×104粒。
23。3。8 机房内的噪声,在系统停机状况下,在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23。3。9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0。15~1000MHz频率时,不应大于126dB。
表23。3。1 各类机房对建筑、结构专业的要求
房间名称
室内净高
(梁下或风管)
(m)
楼、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kN/m2)
地面材料
顶棚、墙面
门(及宽度)
窗
电话站
程控交换机室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不起灰,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2~1。5m
良好防尘
总配线架室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不起灰,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2~1。5m
良好防尘
话务室
≥2。5
≥3。0
防静电活动地板
阻燃吸音材料
隔音门1。0m
良好防尘设纱窗
电力电池室
≥2。5
<200Ah时,4。5
注2
防尘、防滑地面
涂不起灰,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2~1。5m
良好防尘
200~400Ah时,6。0
≥500Ah时,10。0
电缆进线室
≥2。2
≥3。0
水泥地
涂防潮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0m
——
计算机网络机房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不起灰、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2~1。5m
良好防尘
建筑设备监控机房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不起灰、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2~1。5m
良好防尘
综合布线总配线间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不起在、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2~1。5m
良好防尘
广播室
录播室
≥2。5
≥2。0
防静电地毯
阻燃吸音材料
隔音门1。0m
隔音窗
设备室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浅色无光涂料
双扇门1。2~1。5m
良好防尘设纱窗
消防控制中心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甲级防火门1。5m或1。2m
良好防尘设纱窗
安防监控中心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防火门1。5m或1。2m
良好防尘设纱窗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双扇隔音门1。2~1。5m
良好防尘设纱窗
会议
电视
电视会议室
≥3。5
≥3。0
防静电地毯
吸音材料
双扇门≥1。2~1。5
隔音窗
控制室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单扇门≥1。0m
良好防尘
传输室
≥2。5
≥4。5
防静电活动地板
涂浅色无光涂料
外开单扇门≥1。0m
良好防尘
弱电间
≥2。2
≥4。5
水泥地
涂防潮涂料
外开丙级防火门≥0。7m
——
注:1 如选用设备的技术要求高于本表所列要求,应遵照选用设备的技术要求执行。
2 当300Ah及以上容量的免维护电池需置于楼上时不应叠放。如需叠放时,应将其布置于梁上,并需另行计算楼板负荷。
3 会议电视室最低净高一般为3。5m,当会议室较大时,应按最佳容积比来确定。其混响时间宜为0。6s~0。8s。
4 室内净高不含活动地板高度,室内设备高度按2。0m考虑。
5 电视会议室的围护结构应采用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其隔音量不低于50dB(A)。电视会议室的内壁、顶棚、地面应作吸声处理,室内噪声不应超过35db(A)。
6 电视会议室的装饰布置,严禁采用黑色和白色作为背景色。
表23。3。6 各类机房对电气、空调、通风专业的要求
房间名称
空调、通风
电气
备注
温度(℃)
相对湿度(%)
通风
照度(LX)
交流电源
应急照明
电话站
程控交换机室
18~28
30~75
——
5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总配线架室
10~28
30~75
——
200
——
设置
注2
话务室
18~28
30~75
——
300
——
设置
注2
电力电池室
18~28
30~75
注2
200
可靠电源
设置
——
电缆进线室
——
——
注1
200
——
——
——
计算机网络机房
18~28
40~70
——
5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建筑设备监控机房
18~28
40~70
——
5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综合布线总配线间
18~28
30~75
——
2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广播室
录播室
18~28
30~80
——
300
——
——
——
设备室
18~28
30~80
——
300
可靠电源
设置
——
消防控制中心
18~28
30~80
——
300
消防电源
设置
注2
安防监控中心
18~28
30~80
——
3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18~28
30~75
——
3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会议
电视
电视会议室
18~28
30~75
注3
一般区≥500
主席区≥750(注4)
可靠电源
设置
——
控制室
18~28
30~75
——
≥300
可靠电源
设置
——
传输室
18~28
30~75
——
≥300
可靠电源
设置
——
弱电间
有网络设备
18~28
40~70
注1
≥200
可靠电源
设置
注2
无网络设备
5~35
20~80
注:1 地下电缆进线室一般采用轴流式通风机,排风按每小时不大于5次换风量计算,并保持负压。
2 采有空调的机房应保持微正压。
3 电话会议室新鲜空气换气量应按每人≥30m3/h
4 投影电视屏幕照度不高于75lx,电视会议室照度应均匀可调,会议室的光源应采用色温3200K的三基色灯。
23。3。10 机房中的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23。3。11 机房防静电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22章8节的有关规定。
23。3。12 机房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机房设备的供电电源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表3。2。2及第3。2。10、3。2。13条的规定;
2 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5%;
2)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0。5%Hz;
3)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8%;
4)允许断电时间按系统需要确定。
3 弱电间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弱电间内用电设备较多时,宜设应急电源配电盘并留有备用回路。用电设备较少时可设两个220V、10A由应急回路供电的三孔电源插座;
2)照明电源不应引自弱电设备配电盘。
23。3。13 机房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2 机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各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3 各系统的接地应采以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
4 当各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5 防雷与接地应满足本规范第11、12章中有关规定。
6 弱电间应设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
23。3。14 当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漫溢和渗漏的措施。
23。4 消防与安全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