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晓岚全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过目成诵,真是天下奇才,日后定为国家栋梁,老朽失敬失敬!〃问明眼前的小孩即是崔尔庄纪容舒的二公子后,冯先生高兴异常。冯先生和纪容舒早就相识,冯、崔两家又是世交,便连忙说道:“贤侄以后只管常来看书,愚伯是非常高兴的。铺里人多嘈杂,不是读书之处,老朽有一间书房,白日闲着,贤侄来后就在书房里读,定会满意!〃随后,冯先生将书铺交给别人照看,把纪晓岚拉到内宅,看过书房,又热情地款待了他一顿便宴。纪晓岚受到如此礼遇,有点儿受宠若惊,称谢不迭。

此后,纪晓岚常去书铺里借书看,有时一卷没看完,又爱不释手,冯先生就让他带到家中去读。这样,在他小小的年纪,就读了许多古今名著,包括他喜欢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及一些明人笔记小说都是在这时读到的。

到了9岁这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手里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这时,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一本正经地向教谕大人问好。

先生看着这个小机灵鬼,心中十分喜欢,便把他叫到身边说道:〃你这个小顽童,生得倒挺机灵,不知你的书念得如何?〃纪晓岚的娃娃脸上,两只大眼晶晶闪亮,看着教谕说道:〃一会儿入场考试,大人就会晓得了。〃他这么一说,把教谕大人逗乐了,说道:〃现在未入考场,我倒要先试你一试。〃说完,教谕给纪晓岚出了一联,要他来对,这句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脸上微微一红,便扑嗤一下笑出声来,想是先生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忙回答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这个小顽童对得如此巧妙,拍拍纪晓岚的头顶称赞道:〃好,好!你真可称得上是个小才子埃〃后来,纪晓岚到河间府参加童生试,他的顽皮又引起了考官的注意。考官是三年前登科的举人,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听人讲这个小顽童就是有名的小神童,便要试一试他的才思。

考官给纪晓岚出了一句上联:

〃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

哪里想到,纪晓岚人小心大,一点也不胆怯,看考官出联有讥讽之意,竟然反唇相讥,对了一句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听了,苦笑两声却对他奈何不得。猛然见门上绘着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就又给纪晓岚出一个上联:〃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纪晓岚毫不示弱,略一思索答出了下联:〃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考官看这〃神童〃,还真有点学识,满意地笑了起来。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已是河间太守。这天打从崔尔庄头的官道上路过,看一群小孩正在路边玩耍。忽然间,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便让轿夫停下。待他走下轿来未曾说话时,太守身边的衙役已先喝斥起来,把一帮小孩,吓得四散而逃。最后,只有一个面目清秀、皮肤白嫩、扎着一条长辫的十来岁的小男孩,站着没动,小脑袋转来转去地在太守及其随从人员身上打量。太守觉得奇怪,仔细一看,认出这个小孩正是去年参加童生试的纪晓岚。

纪晓岚看着太守也笑了,原来他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于是,纪晓岚施上一礼,口中说着:〃拜见宗师大人。〃太守把球拿在手里,对纪晓岚说道:〃这球是你的吗?〃“正是晚生之物。〃“不在学中读书,跑到官道上恣意戏耍,竟将球打入我的轿中,实在太淘气了!〃纪晓岚低头说道:〃学生知罪,所以不敢跑开,站在这里等着给大人赔罪。〃太守被这小顽童的伶牙俐齿说得高兴起来。他把手中的球晃一晃说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谢大人指教。〃太守说道:〃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想了想,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说到这里,不往下说了,两颗眼珠盯着太守脸上,滴溜溜乱转。

太守问道:

〃为何不将末字说出来?〃

纪晓岚慢吞吞地说道:

〃太守大人如果肯将球还给我,那就是'独公廉',假如您不肯还给我。。。。。。〃“不还给你怎么样呢?〃“那便是'独公贪'啦!〃这下倒把太守逗得笑起来,然后说道:〃你真是个十足的顽皮鬼!〃太守看这孩子聪慧狡黠,胆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十分喜欢,便笑着拍拍纪晓岚的头,把球还给了他。纪晓岚又给太守施了一礼,扭头就跑了。

时过不久,纪晓岚少年断案的事又在各村传说开来。

那是这年初夏的一天傍晌,纪晓岚从景城冯氏书铺借书回来,要回崔尔庄去。

待他走到景城东街口时,便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人群之中,声嘶力竭的吵闹之声不绝于耳,纪晓岚挤到人群里面,看见两个大汉正争吵得面红耳赤。这两人一个三十岁上下,另一个四十多岁。他俩中间放着一只簸箩。

那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赤裸着臂膀,满口污言秽语,眼珠子快瞪出来了。那个四十多岁的人也不示弱,袖管高挽,两手叉腰,骂骂咧咧,一张嘴唾沫星子四溅。看样子,这俩人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式。

纪晓岚眨巴着两只乌黑的眼睛,东看西瞧地观察起来。他从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明白了这两人争吵的原因:这三十来岁的汉子,是油坊里的掌柜;那四十来岁的男人,是个面坊掌柜。他们的两家作坊离得很近,常互相借用工具。前几天,油坊里少了一只簸箩,掌柜就去面坊里找。面坊里的人说,他们没有借。可是今天,油坊掌柜到面坊来闲坐,看到面坊掌柜手中拿着的簸箩,正是自己家的那只,便欲拿回。

结果,都说是自己的,话不投机,各不相让,两个人便争吵起来。

乡亲们围了很多,但谁也不清楚当中的细节,说不清簸箩到底是哪家的,只好看着着急,也想不出劝解的话来。

这时,纪晓岚心生一计,竟然忘了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却象个大人似地上前劝解,说道:〃两位为了一只簸箩,吵闹的不可开交,实在太不应该,其不有损两家的和气?快别吵啦,快别吵啦!〃油房掌柜看着赶上来说话的小孩,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就对他说:〃少爷闪远一些,这事儿不是你能管的。后站些!后站些!

以免伤着少爷。〃

谁知纪晓岚听了这话,不但不后站,反而两手叉在腰间,扯直嗓子高喊起来:〃岂有此理!你说是你的,他说是他的。我看你俩的话,都不足为凭。还是叫簸箩自己说话,说说谁是它的主人。〃众人听了,哗然大笑起来。人群中有人认识这是崔尔庄纪府里的五公子,便乱哄哄地议论起来。谁也不肯上前阻拦他,觉得有好戏看啦。这两位掌柜听着众人的议论,也知道了这个小公子是谁,也对他奈何不得,只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

纪晓岚把书放下,从人群中的一个人手里要过一把铁锹。

人们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便都瞪大了眼不说话,看这小公子怎么做。

纪晓岚把簸箩往地上一扣,用锹把在簸箩底上敲打一阵,然后放下铁锹,又把簸箩轻轻挪开,弯腰在地上看来看去,接着伸两个指头在地上捡了几下,好象他捡到了什么细小的东西。

然后,纪晓岚直起腰来向众人一笑,开口说道:〃这只簸箩说了话,油坊掌柜是它的主人!〃面坊掌柜一听,恼怒起来,脸膛憋得像猪肝一样,指着纪晓岚嚷道:〃公子你不可信口乱说,小可才是真正的主人。〃纪晓岚张开一只小手,另一手指着说道:〃你不要再争了,这些芝麻粒就是证据。〃说着走到面坊掌柜面前,伸着手让他看手中的芝麻粒,〃你说簸箩是你的,那么你就经常用来盛面和五谷杂粮,可是刚才敲打几下,却掉下这么多芝麻粒,这只簸箩究竟是谁的,这不是不言自明了吗?!〃面坊掌柜的不好再说什么,脸上作红作白地,扭转身挤出人群走了。油坊掌柜连声称谢,周围的人也议论纷纷。

一场难解难分的争吵,就这样偃旗息鼓了。纪公子才十来岁就会审案的事,也马上不翼而飞,在四乡八里传说开来。

纪晓岚生活的年代,正是鬼神之说盛行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地相信,在这大千世界上,还到处游荡着一种人类以外又非动物的精灵。

据传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纪晓岚在塾馆中读书到深夜,一个人打着灯笼去茅房。茅房早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在幽暗的灯光下,纪晓岚看不清那个人是谁,就问了一声:〃谁呀?〃“我是鬼。〃蹲着的人低头说话。

纪晓岚听了一楞,看那〃鬼〃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便笑着说了一声;〃鬼也会屙屎,没听说过。〃那〃鬼〃低头不语。

纪晓岚的灯笼没有地方放,看那〃鬼”的大头顶平平的。

于是,他就把灯笼往它头上一放,说道:〃你是个善鬼,这次你干点儿好事,给我顶会儿灯笼吧!〃那〃鬼〃等纪晓岚解完手,把灯笼交还给他说道:〃纪爷纪爷你好大胆!〃纪晓岚笑哈哈地摸摸〃鬼〃的头,说道:〃小鬼小鬼你好大头!〃然后他又狡猾地笑道:〃小鬼儿,你为我顶灯笼,我也没什么可赏你的东西,就赏你块煎饼吃吧。〃说着这话,他把一直捏在手中的那张刚才用过的手纸,塞进〃鬼〃的嘴里。

〃鬼〃闻到一股臭味,明白塞进嘴里的是手纸时,〃嗥〃地大叫一声,跑出茅房不见了。

纪晓岚也不追赶,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同窗的学童听到叫声赶来时,纪晓岚一走三晃地笑着,大家莫名其妙,回到屋中询问,都听得大笑起来。但直到后来,也没搞清那天究竟是人是〃鬼”。

纪晓岚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是满腹文章。言谈举止,要比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成熟得多,成为这帮小伙伴的〃小军师〃。由于他活泼好动,又嘎里嘎气的,比那些大点儿的孩子更淘气。

为了这些,他的祖父纪天申、祖母张太夫人、母亲张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