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就必须改变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因此,封建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不容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三,国际无产阶级不支持。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国际环境是资本主义向下没落、社会主义向上生长的环境,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国际无产阶级也不允许中国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第四,中国广大工农大众不赞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大众流血牺牲得来的,广大工农大众绝不甘心把胜利果实拱手交给民族资产阶级,让他们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自己再重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第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无力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无法实现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前途。基于上述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不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问题实际上是怎样处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者关系的问题。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学说,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652页。) 认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前途问题上曾犯过两种错误: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联系密切的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截然割裂开来,强行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另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主张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企图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去完成。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学说。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练习与思考

1.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4.怎样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为什么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到了十字路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城市中心论”的俄国革命模式,走出了一条与“俄国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它成为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明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是党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风格建设起来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个各革命阶级广泛参加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和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第1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一  武装斗争的中国特点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夺取政权是革命的最高形式,这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除了这种共同特点外,中国革命还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对于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几年中,我们党还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1924年至1927年,乃至在其以后的一个时期,对此也还认识不足,但是从1924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经过北伐战争,党已掌握了一部分军队。国民革命的失败,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党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人力量的强大及其统治的残酷这两个特点所决定的。前一个特点决定中国革命是长期的;后一个特点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的。毛泽东在谈到中国革命的特点时指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而且有强大的封建势力,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派。”这些敌人对人民的统治、对革命的镇压是异常残酷的。他们“不给中国人民以和平活动的可能,中国人民没有任何的政治上的自由权利”。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就必然是长期的。“因为我们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就非在长时间内不能聚积和锻炼成为一个足以最后地战胜敌人的力量。”与此同时,“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4~635页。)“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

这一特点,是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相比较而言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在长时期内,都是利用议会讲坛,进行合法斗争,只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才发动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从1883年劳动解放社成立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前后30多年,基本上是和平的、合法的斗争时期。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再到革命向全国扩展、取得全国胜利,先后不过一年时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不然,武装斗争是贯串始终的。一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首先就是一部武装斗争史。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武装斗争在中国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的和差不多开始就面对着的任务,是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军,组织武装斗争,依照情况,反对内部的或外部的武装的反革命,为争取民族的和社会的解放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4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没有哪一个时期的历史不同战争相联系。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革命战争中发展壮大的。

这个特点,也是与其他革命斗争形式相比较而言的。强调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并非忽视其他斗争形式的作用。“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其他一切形式,如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是一定不可缺少,一定不可忽视的。但是这些斗争形式,都必须是服从于和服务于武装斗争的,是与武装斗争相配合的。如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5年的五卅运动,都是为北伐战争做准备的,在北伐战争期间的一切斗争,如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发展,则是或直接或间接地配合北伐战争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推翻国民党新军阀为主要目标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主要的,红色区域内部和外部的一切组织和斗争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配合着这场战争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彻底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是主要的,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一切斗争,也同样是或直接或间接地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由此可见,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2.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9页。)“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因为,中国是以农民为主要群众的国家,农民,是革命所要解放的主要对象,是革命所需力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农民必然成为中国武装斗争的主体。同时,中国又是一个有着农民战争悠久历史的国家,总结历代农民战争的经验,继承历代农民战争的传统,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个重要任务。

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与中国的这种民族特点结合起来,便产生出一种新式的农民革命战争。这种革命战争,既吸收了历代农民战争的长处,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