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第20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人公凯沃也能够利用月球人的无线电发回他的考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阿西莫夫创作《基地》首卷时,银河帝国中没有原子能和计算机两样科技产品。而在后续各卷里则出现了它们的影子。读优秀的经典科幻,往往象是读一部通俗版的现代科技史。
  不过,那些被记录在科幻文学中的失败的发明,或许比成功的发明更有价值。因为它们能够告诉今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岔路口,人们曾经作过怎样的选择。
  机器人是传统的科幻文学题材。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中国的《偃师》、古希腊神话中的铜制仆人泰洛士等等片断构想。1816年德国作家霍夫曼创作的《沙人》、一八七二年,从英国移民到新西兰的作家萨默尔。勃特勒(SamuelButler)发表了科幻小说《虚幻国》、一九0九年,比尔斯(AmbroseBierce)的科幻小说《莫桑的主人》中,逐步把机器人明确地出现了一个杀死主人的“自动化的机器”。一九二一年,捷克著名剧作家卡尔。恰佩克(KarelCapek,1890——1938)在话剧《R。U。R。》里塑造了“robot”的经典形象。而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系列短篇里,推出了机器人工学三定律。更成为机器人题材科幻小说的颠峰。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电子计算机。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机器人仍然只是极少数专业领域运用的精密机械。从经济角度看,机器人几乎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十九世纪时的科幻小说,如果描写未来,几乎总把飞艇当成象征。那时候科幻文学里的未来社会,差不多总有飞艇翱翔云端。英国作家基普林还专门以飞艇为主题写过作品。那个时代,飞艇已经上天,人们只是期待着它更大更快。只有凡尔纳在《征服者罗比尔》里,预言了飞艇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如今,除了气象探测、野外探险或者广告宣传外,几乎找不到飞艇运用的影子。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视电话还是科幻小说里对未来通讯技术的描写热点。这个技术如今早已出现,但却远不及网络技术更为基本,只是充作无线通讯的一个辅助工具而已。回顾那个时代涉及可视电话的科幻小说,会发现它们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通讯需求不仅要更真实,而且有自由、隐蔽、甚至匿名的需要。
  第三节:科学技术史衍生题材除了这种描写科技发展大趋势的科幻作品外,还有一些科幻小说直接从科学技术史科中寻找题材。他们将科技史上某个问题,或者某个已成定论的事实拿来,作为小说的素材。
  凡尔纳在《地心游记》等作品里,大段大段地引用当代学者真实的学术成果。地球是否空心,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课题。凡尔纳就从这些争论里发现题材,创作了这部经典。
  王晋康在《生死平衡》里,描写了七十年代末期天花被根治时的情形。小说从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搜集天花病毒开始,将人类征服天花的结局当成小说的开端。
  第四节:虚拟科技史——崭新的科幻潮流
  与科学技术史衍生题材相反,某些作者从科技史上找到素材,但不是延着它的方向发展,而是创造虚拟科技史。“戏说”科技史。在西方,这个新流派叫“蒸汽朋克”。不过,笔者以为这个名字似乎范围小了一点。并非只有蒸汽机时代,才可以写入虚拟科技史。
  科幻文艺总会推陈出新。笔者感觉,以“虚拟科技史题材”为新潮流中最有意义者。因为它与科学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不了解真正的科技史,谁又能去虚构它呢。
  虚拟科技史的典型,要属法国作家彼埃尔。布勒的《思想爆炸公式》。在这篇小说里,一九三八年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意大利科学家费米被一个虚构的“卢士奇”所取代。他年轻时候看到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顿时象受到天启一样,立志传播这种“新宗教”。后来,受法西斯政府迫害,卢士奇和许多欧洲学者逃到美国。他们请爱因斯坦出面,请求美国总统拨款,研究通过能量制造物质的方法。这是他们认为“E=MC2”公式的最终意义。
  美国总统不明就理,把他的建议给参谋长传阅。后者说,既然在这个公式指导下,可以通过巨大能量制造微小的物质,当然也能够通过极少物质引发巨大能量,并制造出超级武器。总统又将参谋长的建议转述给爱因斯坦。后者出于人道原则,断然否认这一设想在科学上可行。当然,这和现实中,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研制原子弹的史实完全相反。
  从那以后,美国总统就此时分别咨询流亡学者,大家心照不宣,都否认可以制造这么一种武器。甚至美国本土的科学家也帮着作伪证。最终,美国总统放弃研制原子武器的预想,拨款在洛斯阿拉莫斯沙漠建立基地,研究怎么从高能宇宙射线中制造物质。在史实上,那里正是曼哈顿工程所在地。
  二战后期,“日本是唯一敌视科学和E=MC2定律的国家”《世界经典科幻小说金榜》上卷228页,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在日本一个叫“G岛”的城市上空进行实验,感化日本人。聚能器从飞机上投下去,能量造物的链式反应开始,雪花般的铀从空中纷纷飘下,令“G岛”人民欢欣鼓舞,如沐神恩。但由于实验者没有控制好反应速度,“G岛”被不停降下的铀雨覆盖。爱因斯坦面对惨祸,追悔莫及。看到这里,“G岛”是什么地方,相信大家不用笔者解释了。
  虚拟科技史的代表作,或者说是它从长期蕴酿,到最终引起人们注意的转折,是1990年出版的《差分引挈》。由塞伯朋克两大主力吉布森和斯特林联合创作。小说虚构了1820年巴贝奇创造出计算机的假历史。从那里出发,到了1850年,英国成为一个反乌托邦社会。蒸汽朋克这个词也是通过这本书叫响的。
  通过这两本书也可以看到,虚拟科技史题材多与乌托时题材联合运用。不过,两者也可以分开来。郑军的《国家机密》同样运用了巴贝奇这个题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政府出资,由巴贝奇制造计算机。但由于运算速度问题,他并没有成功。这是利用了科技史的一个特点:早期科技史往往资料不清。从此开始发展出故事。
  虚拟科技史题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科幻概念。它根本不追求与现实中的科学知识相吻合,甚至刻意完全相反。正是从这类作品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看到科幻文学的本质:它是把科学知识拿来,用艺术手段夸张、变形,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甚至,一种游戏。
  第五节:解读科幻的重要工具
  除了在作品里直接体现外,科技史对科幻作品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理解和认识科幻艺术。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由科技史来解答。
  第一,一部作品是不是科幻小说?对于那些马背景设在外星、未来世界的作品,当然毫无疑问。但如果一部科幻小说把背景设定在当代,那么它“幻”不“幻”呢?比如象凡尔纳的作品,他自己都不知道“科幻小说”这个名字,那么,哪部是,哪部不是?
  科技史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在一部科幻作品诞生时,里面涉及的科学技术与那个时代有没有距离?有的话,就是科幻。比如,《八十天环游地球》不是科幻,因为里面没有超过当时技术条件的情节。《神秘岛》是科幻小说。因为乘气球飞越大洋,在那个时代尚未实现。
  《变脸》虽然是惊险片,但全方位移植一个人的脸皮,到现在仍未解决排异反映,所以是科幻片。
  第二,科技史可以帮我们澄清科幻界里一个不良传统,那就是拿来以往的科幻作品,证明科幻作家的先见之明。这种作法在宣传科幻文学价值时经常被使用,也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它有违于科学技术史的真实面貌。
  想证明某个科学发现或者某个科学发明确系某位科幻作家的原创,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科学发现的原创性有科学共同体的严格审查,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则有专利制度的审查。笔者手头的资料中,或者一篇科幻小说与科学无关,比如时间旅行。或者虽然与科学进步有关,但尚未证明它来自作者原创。
  科幻作家的贡献,在于他们把一定时期的科学研究热点写在自己的作品里。“这些所谓的预言从总体上说乃作家们依照科学运动的潮流,仅仅是通过推论而得出的结果。《科幻小说》115页,法,加泰尼奥,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那些热点很专业,只受专业领域同仁的重视。而科幻小说却是大众读物。科幻作家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高深的专业研究介绍给大众,可以在公众里形成预期心理,为新发现新技术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提供帮助。只不过,时过境迁后,小说往往容易保留下来,而同时代的专业学术著作则被尘封。
  因此,我们只能把科幻小说当成一个时代科学技术研究热点的写照,而不能当成这种研究本身。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未来学
更新时间2008…9…9 21:35:36  字数:4963

 第一节:什么是未来学
  和尚未成熟的科幻文学一样,未来学也是一问尚未成熟的科学。甚至经常被人怦击为非科学,伪科学。在科学体系里也缺乏自己的位置。不过,未来学却可以说是与科幻文学亲缘最近的一门学问。
  未来学与科幻文学有着共同的始祖——乌托邦小说。《乌托邦》、《太阳城》、《回顾》等作品,既被看作未来学的先驱之作,也被看作科幻小说的重要渊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以理性态度展望未来的作品。它们既是文学作品,又有学术价值。
  未来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就是科幻文学的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