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与外星人对话实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年寻找路
  1978年,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丁·佩尔和同事发现了τ轻子,在理论上这意味着τ中微子的存在,因为中微子是轻子的〃前辈〃。但是,由于τ中微子几乎没有质量,又不带电,且几乎不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因而一直难寻踪迹。
  1994年,两个〃天才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维多里奥·保罗内和费米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拜伦·伦德伯格提出了建立〃τ型中微子直接观测器〃的构想,这一想法得到费米国家实验室的支持,并在两年后建成了观测器。
  从1997年起,54位来自美国、日本、希腊和韩国的科学家在费米实验室合作探测τ中微子。他们用粒子加速器制造一股可能含有τ中微子的中微子束,然后让中微子束穿过〃τ中微子直接观测器〃内一个约1米长的铁板靶。这一铁板靶被两层感光乳剂夹着,感光乳剂类似于胶卷,能够〃记录〃粒子与铁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物理学家用3年时间从靶上的600多万个粒子轨迹中鉴定出了4个表征τ轻子存在和衰变的痕迹,这也是表明τ中微子存在的关键线索。τ轻子的痕迹被科学家拍摄下来,并在计算机中形成三维图像,其主要特征就是其轨迹里有个结,这是τ轻子在形成后迅速衰变的表现。据估算,几十万亿个τ中微子中只有1个与靶中的铁原子核相互作用并生成一个τ轻子。由此,科学家第一次找到了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在衰变前后的能量不一致。瑞士物理学家泡利在1931年最先假设有种新粒子〃窃走了〃能量。后来的发现证明泡利的假设是正确的,物理学家费米遂将这种微小的中性粒子称为中微子。中微子质量可能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是亚原子粒子中〃最腼腆〃的粒子,因为它们无处不在、以光速飞奔,却几乎不与周围的物质作用。在自然界里,中微子产生于太阳内的放射性衰变过程,或者宇宙射线中。
  中微子是基本粒子中的成员,分为三代。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三位科学家对基本粒子进行了分类,提出粒子物理学的框架是标准模型,即物质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它们包括6种夸克和6种轻子。夸克和轻子的大小不足原子的十亿分之一。
  夸克包括下、上、奇、粲、底、顶,共6种。轻子分为三代,第一代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第二代包括μ(缪子)子和μ中微子;第三代包括τ子和τ中微子。第一代电子中微子和第二代μ中微子已分别在1956年和1962年通过实验被证实存在。
  1982年,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用实验支持了τ中微子存在的假设。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证实τ中微子是标准模型中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轻中微子。
  高国新:这种粒子会有这么神奇吗?一种粒子就能产生十二种基本粒子。
  莎普:是的,其物理原理与量子力学中所提到的量子物理概念有相似之处,总之它们就像幽灵一样*。
  注:量子力学证实,任何物质均是由无数个忽现忽隐的幽灵粒子累加起来的效果,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有了某种变换的质地,尽管这是一种模糊的不实在的质地,总之大自然的所有粒子都是这么动荡不安。
  例如我们永远不能将电子跟其所带有的幽灵粒子(一种被物理学家认为是穿在电子身上的看不见摸不着转瞬即逝转瞬又来的一件大衣)分离开来。当有人问〃会么是电子〃时,我们不能说电子就是那个小粒子;我们必须说电子是不可分离的一整串东西,包括跟它在一起的产生力的幽灵粒子。
  莎普:这种粒子是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的。在许久以前,银河系某个星球内有一群科学家正在太空基地做有关激光的实验。
  当时这部机器放置在太空基地上,太空基地安置这部仪器的房间已经很智能化。又因为在太空中控制物体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太空基地的房间被设置成为只要安置了某种仪器就能动自动称取放置在房间中所有物体的重量之和。
  那时候,科学家们都忙着做实验,突然有一位科学家发现房间重量的读数表上的重量记录比没有开动激光盘前的房间重量少了大约1公斤。当时这位科学家只是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没有多加研究。
  实验终于结束了,这位敏感的科学家又留意到重量读数表上的数字已经回复到之前的读数。这位科学家立刻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同伴知道,同伴们听了之后都对此事十分好奇,立刻开动激光圆盘旋转机后一起观测重量读数表的变化情况,果然不出所料,一旦开动激光圆盘,读数表上的数字很快就减少了大约一公斤。
  这个就是飞碟的制造原理被发现的故事。
  随后这群科学们不断地做实验,例如增加激光器的能量,增加马达的转速等等,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规律:激光器的数目越多,激光能量越强,激光器上的圆盘转速越高,房间的重量就越减得越多。
  科学家们立刻意识到他们当时所具备的物理知识已经不能解悉这种物理现象了,所以他们提出了种种解析,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因为激光中的光子汇聚在圆盘的中心,从而这些光子就将向下运动的引力子锁住,也就是将运动的引力子减速到静止的状态,向下运动的引力子被静止住了,称取重量的仪器就少了这一部分被静止的引力子的作用从而减轻称量读数。
  无疑这种解析比较合理,但是物理学家都知道,光子和引力子(一种物理学家假想的粒子)根本就是两种粒子,一种粒子是很难作用到另外一种粒子的,因此这种解悉就站不住脚了。最后科学家终于知道,原来存在第十三种基本粒子,而这种基本粒子比其它粒子还要基本,从而合理的解析了这种物理现象的根本原理。
  物理学家后来知道从这种基本粒子产生十二种基本粒子的过程就如同上述那则〃马里〃神话一样,在〃马里〃神话中,这种基本粒子被称为〃格拉〃,而我们则称其为〃太极粒子〃。另外为了纪念第13种基本粒子的发现,我们都视数字13是神圣数字、上帝的数字,而常人对其则应该有所顾忌,这数字永远都如此神圣不可侵犯。
  高国新:原来数字〃13〃是那么重要的。但是为什么要称呼第13种基本粒子为〃太极粒子〃呢?
  莎普:你先看一看这个太极图。
  太极图由数字6和数字9组成,其中数字6为阴数,数字9为阳数。
  莎普:这种基本粒子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我过一段时间后再告诉您,现在开始推导一个关于飞碟飞行的物理原理;这个关于飞碟飞行的物理原理虽然错误,但有一定正确性而且较易被常人理解,所以我先告诉你,最后我才会告诉你关于飞碟飞行物理原理最正确的理论,但那理论却不容易理解,对物理较有认识的人才理解。以下是第一个虽不完全正确但较易理解的推导过程。
  地球物理学告诉我们,磁铁是有磁场的,这种场属于电磁场,而电磁场是以有限的速度传播,还确定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地球物理学还普遍认为引力的传播速度与电磁场相等,但物理学家还未发现传播引力的粒子,所以有些学者引入了一种假设粒子(引力子)来解悉引力的传播问题。
  但在外星物理学中,所有力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由于太极力子的运动形式不同而造成的。
  高国新:我明白了,决定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物理原理是:在激光圆盘中间的一粒〃对力子〃是静止的,所以整个机器就是静止的,又由于这粒〃对力子〃仍然存在被迫运动的特性,因此整个机器只是减轻了一部分重量而已,按这种原理,如果激光的能量足够强,那么整个机器就可以飘浮在空中。
  莎普:很正确,为了获得足够强的能量,我们就必须设置多一点激光器,而且对焦要准确,确保所有激光都对准激光圆盘中间的O点,但是最重要的是将激光圆盘旋转。
  高国新:为什么要旋转?
  莎普:很简单,激光器圆盘的转速越快,就等同于被安置的激光器数量越多,这是很简单的等效原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旋速越快就越有利于激光的对焦准确度,对焦越准确,中间O点〃太极力子〃就越容易达到静止状态。
  第六章 两种十字架
  高国新:〃释加牟尼〃胸口上的符号是否如此?
  莎普:是的,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符号其实与十字架符号十分相似。
  高国新:确实很相似,其中肯定有巧妙的。
  莎普:这两个符号关系到人类的科技和命运。
  高国新:这两种符号的确有启示作用,但是为什么说它们决定着人类的命运呢。
  莎普:你有所不知,其实十字架的关键作用是暗示一个数字;旋环符号则和天体运动规律有关。恰恰就是十字架所揭示的数字和旋环十字架所揭示的天体运动规律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高国新:十字架所揭示的数字是不是10呢?
  莎普:是的,但严格来说并不是数字10而是数字1,我之前曾经说过,我们将所有数字都归类为1…9,数字10其实被归类为数字1,10紧接着9,因此数字9就意味着新世界新平衡的开始。
  高国新:难道你的意思是:所有物体都会循环,其中数字1代表新循环的出现,数字9则代表旧循环的结束吗?
  莎普:是的。看来我要把《周易》的科学含义说给你听,你才会知道人类将要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从一则关于〃八卦图*〃起源的传说说起。
  附:伏羲、天梯和八卦
  远古时代,在中国的西北方有一个华胥氏之国,那里是人间少有的乐土。这里,国家没有首领,人民没有什么欲望嗜好,一切听其自然。所以这里的入都长寿,活一二百岁很平常。这里的人还能在天空中行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