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提出谈判要求,或者是殷勤恳切地为宋朝献谋划策,这一切都属于国家大事的范
围,出之以悲怆和庄严的表情,都属于正旦脚色的戏。现在,她要谈到个人问题了。
她忽然对马扩嫣然一笑,这是一种妓女式的媚到骨髓膏肓中的媚笑。它固然不符合
皇后的身分,却与她现在的处境和需要相适应。身分不是固定的,它可以随着处境
和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统治阶级的妇女到了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委身给别
人的时候,她的身分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就会出现这种妓女式的媚笑,好像这个阶
级的男人在同样情况下常会出现奴才式的谄笑一样。失败的统治阶级一般都不是死
硬派。
  萧皇后这时已经估计到归降后她个人可能遭遇到的两种命运,眼前这个年轻人
在最后决定她命运时可能会起很大的作用,在他身上,应当预作伏笔。
  随着这嫣然一笑,她又把自己的座位略为挪动一下,使它和马扩的座位更加接
近一点。
  “咱把宗庙、社稷、国土、军队一齐奉献给贵朝,”皇后用不需要让皇帝、宫
女和侍从大臣听见的糯米般的柔声说。“咱夫妇俩的生命也一并奉托宣赞了,宣赞
好歹要为咱作主。〃
  马扩立刻领悟了她的意思,也许认为这也属于谈判中的一个正题,她尽可以当
作正式条件提出来,没有必要用她现在表达的这种方式来表达她的忧虑。当即正容
回答道:
  “国王、国妃举境投顺,建了不伐之功,本朝必有妥善处置。将来奕世富贵,
可以预卜。马某来时,童宣抚再三嘱托要把这话与国妃讲明,国妃还有什么不放心
的?”
  “能够如此,倒也罢了。”萧皇后爱娇地加上说,“只怕事到临头,未必就能
如此称心如意。宣赞好歹记住咱今天的这句话。〃,
  “国妃恁地不相信马某之言?”
  “非是咱不相信宣赞,只怕到了那时,身不由主。宣赞纵有心搭救,也怕是力
不从心的了。”在发挥女性外交功能的同时,她也表现了女性的柔弱的一面。说到
这里,她向左右略略示意,就有四名官女从内室捧出两大盘光辉灿烂的珠宝,使得
这间临时隔成、显得有些光线不足的寝室顿时变得光采夺目,满宣生春。单是那一
对用整块翡翠镌成的卷边荷叶盘已是稀世之宝,更不用说盘里装着的那些珍宝了。
  “宣赞来此不易,”萧皇后再一次用一个侍女劝觞、使客人非干下这杯酒不可
的殷勤的笑劝说,“怎可空手而归?些许赆仪,聊表寸心,兼壮行色。宣赞过目了,
咱即饬内监们送到行馆去。”她一边说,一边又解开颈口的排穗钮扣,从里面取出
一串闪光耀眼、沉甸甸的珍珠坠领④说道,“这串坠领,正好称为‘骊龙串’,还
是西洋琐里国的使臣赠与先帝。先太后御赐与咱,咱已佩了十多年。如今也请宣赞
带回去赠与令正,留个纪念。不枉咱与宣赞结识一场。至于赠送朝廷与童宣抚、蔡
学士等的礼物,咱已别有打点,托王中秘带去,不在此数之中。”
  马扩一见宫女把珍宝搬出来,连忙推辞道:“马某饫闻嘉猷,兼带得国王、国
妃投顺消息,上报朝廷,实属满载而归。这金银珠宝,万万不敢领受,国妃留下转
赐与别人罢。”。
  “国信使往来,常例都有赆仪相赠,”萧皇后听马扩说得决绝,不禁愕然道,
“历来使节往返,两朝都是如此,宣赞何必固执谦辞?”
  “心之所安,虽无旧例,也可创新立异。”马扩正色回答道,“心所不安的,
纵有成例,马某也万万不敢祗领污手,国妃快请收回去罢。”
  “难道这串坠领也不带去?这可是咱特意赠与令正留念的。”
  “国妃馈赠,价值连城,只是山妻愚拙,别有爱好,这个也不带去了。”
  “宣赞执意不收,咱也无法勉强,”萧皇后露出一个劝酒的侍女遭到拒绝时惭
愧和失望的神情,叹口气说,“只是宣赞在取予之间,如此耿介,只怕咱到患难之
际,宣赞也不肯说句公道话相保了。”说着,她又深深地看了马扩一眼,似乎有千
言万语要说,一时又无从说起,最后只说得一句,“马宣赞呀!你可是个好人,临
到那时节,你可不能坐视不救呀!”
  “俺的公道话,岂可以用金银珍宝赂买得到的?”马扩略带一点愠色回答,
“只要国妃初衷不变,持之以坚,你就是我家的人了。有谁敢凌欺于你,俺不揣微
末,誓当挺身相保。国妃听了俺这话,总可放心了。”
  萧皇后忽地把头上戴的冠子掀起一角,拔下一股金钗来。她戴的那种冠子与汉
族妇女完全不同,成高莆形,这使她更加显得玉立亭亭。她当下把金钗用力一拗,
折成二段,斩钉截铁地说:“咱与宣赞言尽于此,如有渝盟,有如此钗。”
  然后她迅速把自己的纤手伸过去在他手背上轻轻触了一下,又立刻庄重地把它
收回来。这是她为了酬谢他的好意付出的最昂贵的代价,比一串珍珠坠领还要贵重
得多。她强迫马扩接受了这项珍贵的礼物,她的动作是那么敏捷,干净,使他简直
没有推辞的余地。
  马扩带着在攻城战中被城上敌军投来的石子打中一下的不舒服的感觉,又一次
站起来告辞国王、国妃,仍然由李处温陪同退出偏殿。在他们整个谈判过程中,李
处温始终屏息伫立在帷幕的一侧,连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声。因为他明白如果让萧皇
后意识到他的存在,她就不可能这样舒卷自如地演好这出戏了。做大官儿的秘诀是:
在某些场合中需要让人感觉到比他的实体更大的存在,在另外一些场合中又要使人
忘记他的存在。李处温不愧是个炉火纯青的官僚,他已能很恰当地掌握这两者的分
寸,缩小或延伸他的实体。
  他们一起退出偏殿时,萧皇后仍然不肯放过最后一个表演的机会,她款款地下
座亲自把马扩送到偏殿门口,为辽、宋外交史上开辟一个从未有过的先例。她最后
还留下一个楚楚动人的表情跟马扩道过别,这才慢慢地阖上偏殿的双扉,结束了这
一幕悲喜剧。
  当天晚上,马扩就带同辽政府的谈判使节正使秘书郎王介儒、副使员外郎王仲
孙一行人乘着驿车南返。
————————————————————————————————————
  ①新城,今北京市高碑庙。
  ②宋时称传递文书、宣达通知的差役为快行家。
  ③灵太后姓胡,北魏宣武帝妃,后被尊为太后。临朝执政,多造佛寺、幢塔,
预征六年租税,为历史上著名的荒淫女主之一。
  ④项圈。
————————————————————————————————————
  第十六章

  (一)

  与萧皇后在瑶光殿向马扩洽降同一天的晚间,辽政府的军事首脑四军大王、知
北院枢密使事萧干与前线都统耶律大石也在白沟前线举行一次同样重要但在内容和
结论上恰恰与之完全相反的谈话。萧皇后与马扩谈的是化干戈为玉帛,耶律大石和
萧干的谈话正好是勾消了前者的成果,变玉帛为干戈。
  前线副都统,牛栏军监军萧遏鲁把耶律大石的建议送呈萧皇后以后的第七天,
萧皇后否决了这个建议,给予正式的明旨,要萧干督同耶律大石准备全军降附宋朝,
以观后衅。派往宋朝去的谈判使节王介儒即日首途前来军中,要他们提出军队方面
的具体要求,以便王介儒带去与对方磋商。
  萧遏鲁不但带来了皇后的手书,令旨,还带着激动的情绪把昨夜御前会议争论
的经过和结果分别向萧干和耶律大石汇报。他本人是主战派,对会场上李处温积极
鼓吹和议,萧皇后又毫不掩饰地加以支持,感到十分愤怒。
  对于萧干来说,现在的问题是简单化了,不是接受皇后的命夸,准备全军投降,
就是违抗她的命令,拒绝投降。要么为瓦全之计,要么宁为玉碎,两者必居其一。
王介儒和马扩即将接踵来到,他们必须在使节们来到之前作出决定。萧干听了萧遏
鲁的汇报后,立刻派人去把耶律大石请来,以便听取他的意见,预筹应付之策。
  四军大王是辽政府最高的军事长官,是耶律大石的上级,但是萧干不仅一贯尊
重耶律大石的意见,并且在不知不觉之间,反而听从他的意见,甚至服从他的指挥。
因此在前线实际居于举足轻重地位的不是萧干,而是耶律大石。
  萧干不是一头柔驯的绵羊,有时他暴跳如雷,简直是一匹怒吼着的雄狮。他也
不是轻易肯把自己的权力交出的人。他之所以尊重耶律大石,固然因为他们二人在
事实上对掌着奚、契丹的军队,后者的实力虽然在辽金战争中消耗了四分之三以上,
但在绝对数字上仍然超过前者,同时也因为耶律大石一贯表现出来的才能、勇略和
个人气质等方面,都有着使萧干十分折服的地方。
  作为一个自然的人、生理的人,一般说来,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基本上都
发育得相差不多,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是病态和畸形的。作为一个后天的人、社会的
人,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人们的智力和才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能是不很平衡的,
有时甚至是大相悬殊的。萧干虽然长得躯干颀伟,体魄健全,通过长期的战争生活,
也锻炼出一副暗哑叱咤、万人辟易的嗓子,一双善于抡刀舞剑、挽弓射生的手。只
是他的头脑组织,没有相应地跟上去,特别遇到重大问题,他的思考力、分析力、
理解力,判断力都显得相当贫乏,需要把别人的脑子装进到自己的头颅内,才能成
为—个整体的人。总之,他不是一个统帅之才,如果不是依靠国舅的地位,他决不
可能被任为全军的统帅,这是很明显的。
  对于他妹子皇后的这道令旨,他自己没有立刻接受或拒绝的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