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必能真的有效果,什么道理?没有做到至心。闻名惑于名,见相著于相,这把感应的道阻塞,不通了,所以苦难的境界依旧转不过来。可是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讲用现在的话来说,得相当的修养,佛法的术语是‘不是凡夫’,为什么?他智慧开了,唯有真实智慧才闻名不惑于名,不但是佛菩萨的名号你不迷惑,世间所有一切的名相你都不会迷惑;一个名不迷,一切名都不迷,一个相不著,一切相都不著。诸位要知道,要到这个境界业就消了,境就转了,几个人能做到?所以许多人读这个经觉得经不灵,觉得《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得是不错,但是事实上不管用,见不到效果,道理在此地。不是佛说的没有效果,是我们没有懂得佛的意思,经过祖师大德这一解释,我们明白了一些。

    是不是真的透彻的明白?还有问题,所以下面才叫你“念满万遍”。‘念满万遍’是什么意思?多次的薰修,希望你能够悟入这个境界,给你讲一遍、两遍有什么用处,你还是迷、还是惑。所以经要常常读、要常常讲,最好要常常讲,讲比读的效果还殊胜。我自己是个凡夫,是个中等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今天能在佛法得这么一点利益,没有别的就是靠天天在讲经,每讲一遍我对自己来讲是薰修一遍,我讲了四十年,四十年天天不断的在薰修才有这么一点效果,所以我感觉得讲比读效果还要殊胜,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明了菩萨为什么那么样热心去教化众生?原来是为了利益自己。你没有一个热诚教化众生;换句话说,你就没有办法自利,自利决定是建立在利他的身上。不但解门如是,行证亦复如是,我们看到人家有苦难,不能全心全力去帮助别人,我们自己的灾难也转不过来。换句话说,你热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你自己的灾难消除,所以真正消灾免难,是热心全心全力帮助人。你不肯真正去做,你解悟得再圆满,你的灾难还是免不了,这个道理你们仔细去想想。所以‘至心恭敬,念满万遍’的意思很深很广,佛所说的话真实不虚。

    下面是讲果报,“是诸不如意事”,‘不如意事’就是像上面所举的例子,衣食不足,所求不能如愿,疾病凶衰不安,眷属分离,这些等等不如意事,“渐渐消灭”了。佛用‘渐渐’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长,看你自己用心的程度,看你自己薰修时间的长短,这个灾难有很短时间就消除,有很长时间才能消除,完全看我们自己。自己如果能够顿悟,如果能够勇猛精进的修学,在短时间之内就能看到效果,这个灾难就消除了。“即得安乐,衣食丰益”,‘丰’是丰足,‘益’是增加,不但自己足用,还可以有多余的帮助别人。‘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梦中一些恶梦也就没有,身心安稳,转祸为福。科题里讲‘修善消灭安乐’,这个字对现代人来讲还得加几个字才行,否则的话修善把安乐消灭,这就产生误会;修善消灭诸不如意事,即得安乐,这个意思就很圆满,大家就不至于误会。这一段经训对我们现在人来说迫切的需求,我们一定要很认真努力去做,我们今天看到别人有灾难,说不定明天我们自己就遇到灾难。我们自己不能关心别人,到我们自己有灾难,谁关心我们?我们不肯帮助别人,我们自己有灾难的时候,谁来帮助我们?要懂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希望自己有难的时候,有人来帮助我们,来安慰我们,我们看到别人有难就要去安慰别人、帮助别人,你才能收到这个果报。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

    这段经文所说就是现在讲旅游的平安,现代人出门旅游交通工具跟古时候不一样,但是可能遇到的灾难实在讲是没有两样。科题是‘安水陆险道’,就是在水陆险道旅游的时候能够得到平安。在经文里面诸位要留意看看,你就能看得出来,前面一段佛叫著观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这一段“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每一段经文你仔细去注意一下。如果是‘善男子、善女人’,遇到灾难可能性少;没有加‘善’,‘有诸人等,衣食不足’,如果真正是行善的人,这个遭遇会很少;所以我们在经文上,一字一句都要留意。

    这个地方是讲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字前面跟诸位讲过,最低限度要做到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才称他作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的果报,诸位要细读《了凡四训》就明白,了凡先生确确实实把这四句做到,这是我们的好榜样。这是说他要出远门,出远门当然是有事情;“或因治生”,‘治生’是为了他生活,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家庭的生活,外出谋生;“或因公私”,公家的差遣,或者是私人的事情,私事,探望亲属,访问朋友,私事;你或者在朝廷里面作官,现在是公司行号的职员派你出差,公事;“或因生死”,‘死’是奔丧,‘生’是家里面生小孩,这是喜事,回去探望;“或因急事”,临时有急事情;这是说明外出的原因。现在还有观光旅游,这里头所举的不在之内,观光旅游。“入山林中”,就是你旅行的时候经过这些山林;或者要渡过江河或者是大海,“大水”,像湖泊一类;“或经险道”,险道里面包括地区有猛兽毒蛇,或者是有强盗抢劫,这属于险道。险道在过去陆地有,河海里头也有,有海盗,你要是遇到的话也很麻烦。现代交通比过去便捷,旅游比以前人实在讲要舒适太多,可是交通的事故,交通这些灾难,我们也常常听到,如何能够在旅游里面保平安,可以说是所有出外旅游的人都期望。此地世尊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请看经文:

    【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

    善男子、善女人,怎么念法?还是要志心称念,诚心诚意,念地藏菩萨名号。青莲法师注解里面跟我们说,我们把注解念一念,‘此显称名之益’,世尊教导我们;‘是人通指九界’,不单单是指我们人道,九法界就包括菩萨在其中;他底下说,‘以初地菩萨,尚不免虎狼之难’,何况菩萨以下?这个我们要知道。你为什么会遇到这些灾难?世法、佛法都告诉我们,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虎狼狮子你过去世跟它没有结怨,它看到你理都不理,它不会伤害你,它伤害你过去总是跟它结了怨。你是初地菩萨,你遇到冤家他也不会饶过你,这个要知道,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安世高,实在讲也是示现,他究竟是何等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他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这在他《传记》里面记得很清楚。所谓是欠命一定要还人命,欠钱一定要还财,没办法的,因果通三世,说谁占谁的便宜,谁吃亏,没这个事情。说占便宜、说吃亏,那是世间人只看到现前这一段,没有看到前后的因果,如果看到前后因果才知道事实真相。

    所以我们要是遇到这些事情,别人占了我们便宜,我们笑笑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我们吃亏上当也无所谓,一切都做还债想,我这个债消了,一笔勾消。无论蒙受什么样的冤屈都要做还债想,绝不怨天尤人,自己修得再好,做再多的好事,被人冤枉,被人诬陷,甚至于被人陷害,都没关系,知道都有业因果报。初地菩萨尚且不免这些恶果报,我们是什么人?所以遇到这些恶劣的果报现前要安然受之,不怨天、不尤人,这个灾难过去之后就没有了,所谓雨过天晴;灾祸过去,福报就现前。如果在这个时候怀疑,我一生做好事还要遇这种果报,你心里面有怨恨,你灾难不会消除,福报不会现前,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知道、要明了。决定相信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认真的反省检点,不可以以为样样都是别人的不是,这是修行人最大的过失。真正修行人时时刻刻认真检点,一切是自己的不是,别人没有不是处,过失都在自己。这个样子认真努力去忏悔,改过自新,菩提道才一帆风顺,才减少障难。

    惠能大师教给我们的话非常有道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两句话不是普通人能够说得出来。换句话说,还见到世间有过失,自己没有过失,别人有过失,你修学就有困难,你就有障碍。什么时候真正能做到不见世间过,只见自己过,你才算真正有进步,真正消业障,转祸为福。纵然不幸生命失掉,遭人陷害或者被人杀,也是转祸为福,为什么?你决定生到好处,你舍这个身,再受这个身,比现前环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必定生天道享天福去。假如遇到灾难,一念怨恨心,灾难不能避免,而且堕落三途,这个地方差别多大?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我们前面是十法界,十法界是十条道路,有智慧的人这十条道路是自己选择,选择好道,只有一些愚昧无知自以为是,他不懂得选择,堕落在恶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事理,这是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诲,这个恩德太大太大了。如果我们没有遇到佛法,哪里会知道?遇到这些灾难,我们怎么会心能平得下来?今天能够平心静气观察世间,都是得力于佛陀的教诲,所以佛菩萨、三宝的恩德实在讲超过父母。下面这是你所得的利益:

    【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你平常就能够断恶修善,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你旅行的时候,又能够念地藏菩萨名号万遍,加修地藏菩萨法门。加修是怎么个加法?加强孝亲尊师,断恶修善,加强对一切众生怜悯慈悲救助,这就是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