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这时候就更小,还在吃奶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或者兄弟有过世的,这么小的时候,就遭遇到这个不幸。或者是“三岁、五岁、十岁以下”,大概亲人过去,长大之后都记不清楚,记忆都模糊,这在从前。现在比较方便,现在有照片,彩色的,还有录像,所以虽然很小父母过世,如果家人把他这些资料保存下来,他年岁大了还能看到亡人的容貌,还能看到;如果把他讲话录音下来,音容宛在,比过去方便多了。我们读到这些经文,我们就要晓得,家庭里面生活的录音、录影,尤其父母对于婴儿的照顾关爱关怀,录下录像带,好!到他年老的时候忘记父母,放给他看看:你看你父母小时候对你怎么关照?提醒他的孝道,你今天用什么态度来对你的父母?

    我们读这个经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懂得这个作法,叫他自己细细去思惟,就能够知道家亲眷属死了以后的状况,他要有智慧,多去想想也能够了解。父母在世一生的生活行持,善因决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今天科技发达非常方便,每一个家庭自己都可以做生活的录像。古时候没有这些科学工具的时候,这个人年岁长了,想念他的父母、想念他的家亲眷属,不知道家亲眷属示现在哪一道?在哪一个世间?或者生到哪一个天中?有这一些想法,大概都是学佛的人,都是很热心信仰宗教的宗教徒,他们才会想这些。不信宗教的人,他就不会想到家亲眷属会到哪一道投生?会到哪一个天上?他不会有这个念头。能够有宗教信仰的,会有这些思想。在外国对于宗教信仰一般相当重视,我在美国住的时间很久,美国的小学就重视宗教信仰,老师会劝学生选择一个宗教,如果这个学生没有宗教信仰,老师就会认为这个学生是个问题学生。他有宗教信仰,不管你信仰哪个教,老师都会非常欢喜,尊重你、爱护你、帮助你。外国对宗教信仰非常重视,宗教是维持一个人的品德,他能够敬神,他能够读经,他的思想行为自然就有一些约束,不敢为非作歹,所以他们把这个当作道德的教育,反而近代的东方人对这点疏忽了。我们看下面这段经文:

    【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

    这是世尊教我们修行的方法,你要想求知道自己家亲眷属,过世之后生到哪一道、哪一界,也能满你的愿望,佛教给你修学的方法。这个方法最重要一句话,就是“莫退初心”这四个字。修学方法有好几种,“塑画地藏菩萨形像”,这是一种,“闻名瞻礼”也是一种;换句话说,法门很多,列举一二。关键在“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这再重复一句。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书里面记载很多,中国人重视孝道,提倡孝敬的教育,所以中国的教育根本就是教孝、教敬。这个教学的思想,自古以来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没有改变,可以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在孝敬。孝敬落实就是在祭祀,所以古代人民生活里面,祭祀是生活里头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我们读古礼,古礼里头最重要,六种礼第一个是祭礼,祭礼也叫吉礼,吉祥的吉,吉礼就是祭礼,祭祀。中国祭祀的对象是祭祖先,佛经经典里面讲鬼神,鬼神是讲祖先,不是讲别的,是祭祖先;不是自己祖先你去祭祀他,那就是谄媚巴结,与你不相干,你何必去巴结别人?祭祀祖先是天经地义,应该的。祭祀最重要祭神如神在,就是此地讲的意思。主祭的人称为斋公,就是斋戒祭祀的时候主祭的人称为斋公;你就想‘斋’是什么?斋戒;在祭祀的前三天,主祭人要斋戒。斋是什么意思?斋是修清净心,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主祭人要闭关三天,这么慎重;这三天不见客,一切事物统统放下,这三天在一个小房子里面,饮食有人送来、有人照顾,跟闭关一样。三天当中干什么事情?想,因为他祭祀他自己的父母祖先,想他父母祖先生前的生活状况,我们佛家讲观想,要把他想来,然后祭祀的时候就有感应;三天三夜想他祖先在世的时候音容一举一动,这思念。所以在行祭祀的时候仿佛听到声音,仿佛见到形状,这个祭祀才有效果。哪里像现在的祭祀,乱心,根本就概念都没有,到那里去行个礼表示一下,一点诚意都没有,完全是在表演做样子,他怎么会有感应?

    佛法比我们中国祭典更要重视,七天七夜,一日到七日,中国主祭人才三天,斋戒三天,佛法讲七天。所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供养是净心供养,不在乎这些物品,恭敬心就是供养;要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供养。由此可知,供养不在这些供品,不在这个,那是形式不重要。形式是尽心尽力去办,不必去讲求,不必过分,随分随力,表我们的诚意敬心。实在自己家里很清寒、很贫困,供一杯水就够,我们的诚敬都表达了。如果一定要做好看,充场面,到外面去借贷来办这些供品,错误的,你的祖先决定不希望你去负债,我们负债来供养这是不恭敬,大不敬。为什么?你的父母祖先看到这个样子忧心担心,你负这种债务将来怎么偿还?无债一身轻,自己随分随力尽心供养,究竟圆满,要懂这个道理,佛法里头尤其是讲求。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里面第一个依教修行供养,想到父母祖先对我们教训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学佛,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有没有明白、有没有记住、有没有奉行?这是真正的供养。

    ‘闻名见形’都是提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想到这部经典里面所有的教诲,不单单是这句名号就算了,不是的,名里头有意,意里头有理有行,这正是大乘佛法里面所讲的‘一即一切’,一个名就把整个佛法包容在里面。不仅仅是‘大方广’,阿弥陀佛的名号包容一切,任何一个佛菩萨名号都包容一切,所以‘一’不是定一,一是任何一。不仅是佛法,世法也不例外,哪一法不圆融一切法?法法皆圆融,这才说到真实处,说到究竟处,这样子我们才知道怎样叫‘修敬’,我们今天念佛堂就是修这个法门。最重要不退初心,初心可贵,古人常说‘初发心,成佛有余’,但是一般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初心保不住,初心是真心,时间久了他就疲倦、就懈怠,厌倦了,心就变了。纵然去修,都是形式,那一份真诚没有,所以效果收不到。此地的供养特别要了解,供养是如教修行供养。再看底下,这得果报:

    【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

    “是人”就是已经亡故的人,“假因业故”,‘业’是讲他过去生中所造这些业报,他造作的恶业。造恶业必定堕恶趣,恶趣是指三恶道,堕恶趣的时间长。

    【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

    他的家亲眷属后人,常常想念他,常常能够依教修行,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他能得利益,能够因此而脱离三恶道。这个经上也说到,我们平常,特别是学佛的人,你梦到家亲眷属,醒来之后我梦到已经过去父母、家亲眷属,他来找你干什么?求你帮助。你醒来之后,你最好是诵经、念佛给他回向,他是来求你帮忙。世间人,不学佛的人,梦到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给他烧一点纸钱,他需要;你所能梦到多半是在鬼道,在畜生道他不会找你,他到人道也不会来找你,地狱道他没有办法出来,多半是鬼道。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有一个同事信基督教,全家都是基督教徒,这同事的太太过世了;邻居也是一个同事,这个同事学佛,跟我们常常接近,我们都很熟。学佛这个同事的太太,在一个星期当中梦到三次,就是邻居信基督教的太太,一个星期梦到三次,向她讨钱。因为她在梦中,也就忘掉她已经死了,所以她就跟她讲:你要钱,不能问我要,你应该跟你先生要才对;她说:我先生没有钱,求你帮助。她就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说:他们信基督教不烧钱,不烧纸钱,所以他没有钱;她来找你干什么?就是问你讨钱,你烧一点纸钱给她。她就真的烧一点纸钱送给她,以后就再没有,再梦不到。这都是事实真相,所以在鬼道、饿鬼道,烧纸钱真管用。

    我们学佛之后就明了,最好是诵经、念佛给他回向,很有效果。譬如说梦到,你就《地藏经》念一遍、或者念三遍给他回向,地藏菩萨名号念一万声给他回向,定数给他回向;他来找你,你真帮忙,确确实实能够离苦。你诵经、念佛给他回向,他得多少利益,就看你念的诚心,你念的心愈虔诚、愈清净,他得的福就愈大;如果你诵经、念佛里面还有夹杂,乱心所念,他得的利益就少。这时候愈是恭敬、愈是虔诚,他得福愈大;我们自己修福也大,经上讲我们自己得福七分之六,他得是七分之一。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四十六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下第六十五面,请看经文:

    【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注解里面一开端就说,‘已生善道,增益功勋,未脱苦轮,早生净土’,跟这段经文的意思相似。是说明家亲眷属如果在世的时候行善修福,来生还可以得人身,如果善行福德力量很大,他可以生到天道享天福。眷属为他供养地藏菩萨形像,依照经典所教导的方法来修学,来超荐他,为他培福,他成这样的功德。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是人眷属,如有福力”,依照这个方法修学是修福,这种修学他得不得到好处?能得好处,将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