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破损,所以我现在这些书怎么去读它?影印,我读影印的本子,原书保存,不要常常去翻动它。在此地不方便,在台湾比较方便,在台湾我就拿去裱褙,就像裱画一样,里面再托一层棉纸,这层棉纸托了之后,这个书至少再又可以保存一千年。因为我现在这些书,多半是毛边纸印的,不是很好的纸,普通的毛边纸,毛边纸可以保存五百年,所以现在一定要修补。修补就是要裱褙,裱褙之后再把它装订起来,这就又可以延长一千年的寿命,这属于古董。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认为这是破旧的,破旧的应该丢掉,破旧才有价值。真正内行人、识货的人,我们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外行人喜欢看什么?看明清的玉器,那是非常精美。内行的人看什么?看三代夏商周的铜器,破铜烂铁,东西都不完整破破烂烂的,有的只是一个碎片,无价之宝,哪里是明清这些金银玉器能够相比的?比不上,它有它历史的价值,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

    旧的经书我们要修补,旧的塔寺也要把它修补出来,关于这方面我们是远远落在日本人的后面,我到日本去参观、去参学,我对于日本人保护塔寺、修补故旧,我真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他们这套东西从中国学去的,学去之后一直保存到现在,能保存这么久吗?他是每年都修,这个柱子虫蛀掉了,还用同样的木材、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形式把它换下来。所以你到日本去看,寺庙庄严,汉朝时候的模样,日本人是唐朝时候留学的学生最多,学去的都是古代的建筑,中国有许多飞檐,飞檐是明朝时候的、明代的,汉唐时候还没有飞檐,所以你到日本去能够看到汉唐时代的建筑,跟中国古书里面记载的完全相应。我们现在读《礼记》,看到那个时候人生活方式有很多看不懂,到日本就懂了,他所讲的就是日本的生活方式。穿的衣服,日本人穿的和服,日本的服装,和服也叫吴服,说吴服你就有印象了,吴是江苏,吴越时代那个时候的服装,日本人传过去到现在还穿,还是那个样子,日本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他们这些修补塔寺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决定是用原来的材料,用原来的样式,统统翻新,但是跟过去完全一样,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我们到那里去参观不能不佩服的。

    日本人他能够吸收西方人最新的科技文化,对自己固有的东西他能保持,他没有把它丢掉,这是比我们中国人高明之处。甚至于日本人一条古道,道路都不肯破坏,开新的道路是开在古道的旁边,另外再开,古道保留,古道是石子铺的,马车给观光客,观光客行走他的古道,坐他的马车,很有趣味。我那个时候,我到日本去参观大概是二十多年前,我印象很深刻。在中国实在讲可以恢复几个古城,你们前天中秋节到唐城去聚会,在香港有个宋城。实实在在讲,如果在中国能够把开封恢复到宋朝那个时候面目,西安恢复到唐朝那个规模,一个唐城、一个宋城,大的,里面人可以什么事情都不要做,观光旅游卖一点小吃就赚钱,全世界的人都会到那里去参观,哪个不想到那里去看看?看看唐朝时候人的生活,宋朝时候人的生活,在那里服装完全恢复到那个时代,用具也是那个时代,到这个地方来观光旅游我们来接待你,吸引全世界的观光客,好事情。这个构想我是参观日本的时候有这个观念,不要以为没有收入,收入可观,大收入;你卖纪念品,藉这个机会来宣扬中国文化,利益无量无边。我在美国参观一个丹麦城,那个城市不大,是欧洲人移民,丹麦,他们里面建筑生活方式,完全是丹麦人旧的生活方式,进到那个地方就等于是你到丹麦去了,很有意义、很有趣味!那个里面街道上还是行的马车。这是保存古文化,有价值、有意义。此地是教我们如何修复旧的塔寺,旧的经书典籍,应当要重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三十九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下,第二十三面,我们将经文念一段: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

    这一段经文里面前半段介绍过了,后面这一半是讲遇到旧的。旧的塔寺规模比较大,不是一般人独立能够经营的,能够修复的,所以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果你有力量一个人发心好,功德非常殊胜,如果自己没有力量,应当劝导大家共同发心,都是无量功德。至于经典修补之后,一定要有妥善的地方保存;古时候有一些家庭里面藏宝,代代相传,大家庭制度可以传之于久远。现在的家庭,小家庭制度,而且常常迁移;不像中国过去选择一个处所建立房舍,这一住真的住上几百年,老家;现在人常常搬动,在外国插个牌子随便就卖房子,家就卖掉了,所以保存这一些古迹就非常困难。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应当要有智慧,最好给学校保管,或者给政府图书馆去保管。在中国大的寺院丛林,我们知道它能够传之永久,这个可以保管,像中国四大名山,这些道场不管怎么样的变化,这个道场都会传下去的,它这个地方有藏经楼,可以藏在那个地方,这是藏故,故旧的;修补好了以后,藏宝收藏的这些地方。更重要的这些旧的,我们可以把它翻印;翻印,复印本可以广为流通,原本让它妥善的收藏,复印本要广为流通。甚至于可以把它输入电脑,输入电脑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原版输入,现在用照相技术,可以在电脑上看到原来的版面,原来的字体,这是很有艺术价值;另外一种重新做版,重新做版放在网路上流通,这个方法都好。

    总而言之,佛法著重在流通,不著重在收藏,你收藏起来利益谁?所以一定要流通,流通的功德无比殊胜。今天我们看到许多地方印经,市面上世俗人印经,后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还情有可原。如果是佛家四众弟子,或者是道场,如果版权页上印上这几个字,麻烦就大了,你一生修行再好,功德做得再多,你还不免堕落。什么原因?你障碍佛法的流通,这个罪比什么罪都重,你做再多的好事抵不过这个罪过,你让多少人法身慧命被你这几个字断掉,所以这个利害得失,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白。凡是能够利益社会、利益大众,流通是布施,前面跟诸位说过,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得智慧,你不肯布施,障碍布施,不但你受贫穷的果报,还要受愚痴的果报;愚痴就太可怕了,造作一些极重罪业的人,根本的原因都是愚痴。三恶道受报,时间经上讲无数劫,要遭这么大的难,都是不明这个道理,一念转过来了,发心布施、发心供养,得无量福。

    请看底下这段经文。小注里头有一段话,我们把它念一念,在第二十四面第一行,从第二句看起。‘若遇毁损破坏者,即当修治补完,经营料理’,这一句专门是讲大乘经,大乘经论,‘昔贤云’,古人说,古大德说,‘或开闭箱箧,虫蠹朽烂,或挽脱漏讹,纸墨破裂,自不修理,不肯流传,未免得罪法宝,有违佛制’,这是古大德的教训。书籍放久了会生蛀虫,所以藏书责任很大,一定要常常去翻书,不看也要常常翻动它,以免蛀虫。中国这些书籍因为纸张跟外国人不一样,每一年晒书,除去它的潮湿,现在科技发达可以不必晒,晒很麻烦,可以用除湿机、用干燥剂来代替,所以说不必晒书。在外国图书馆里面,我们看人家空气的调节,温度的控制,非常严格,所以书籍能够长远保持得完好,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特别是在中国国内这些藏经楼,负责管理经藏典籍,应该在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去参观、去学习;现代化的这些设施,我们一定需要,这是用来希望典籍能够保持完美,能够保持长久,道场这笔费用决定不能够节省。前面说过,经藏就是我们的真善知识,佛陀不在世,我们修行证果所依靠的就是经藏。

    下面几句话很重要,往往我们都疏忽,‘若不能修治,不可烧化’,有很多人不懂,佛经破了,破了烧掉,这个有罪过。你不能够补,你要找有人肯发心修补的,这一桩事情一定要注意到。下面他引用的是‘如五百问云,戒律不用,流落可烧不’,可不可以烧掉?这是讲戒经,没有人看,没有用处,破旧了,可不可以烧掉?‘答:不得。不知有罪,烧,舍堕’,这是不知罪,烧,这是舍堕。‘若知烧有罪,故烧,犯决断。与方便破僧,同’,破僧是破和合僧,这个罪过重了;‘亦如烧父母’,造的罪业多重。今天我们想想看四众同修当中,造这样的罪有多少人?随意的毁弃经藏,造极重的罪业。当然有许许多多人不知道,不知道会有这么重的罪,他造了;这里讲得很清楚,不知道造这个罪轻,知道造作那个罪极重;烧父母、破和合僧,这是五逆罪,堕阿鼻地狱。不知而犯的,虽然没有这么重的罪,果报还是在三途。如果犯这种罪一定要真正忏悔,忏除罪业,发心修善,发心修补塔寺,修补流通大乘经教,这才叫真正的忏悔。下面经文这是讲果报:

    【如是等辈,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

    这是讲发心修补故旧的塔寺、经书,这些人他们果报得“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小国王在现代就是县市长,我们看看古印度那个时候,跟中国三代、春秋战国的时代,《史记》里面记载,大国百里,小国有二、三十里,它的疆域就这么大,二、三十里是现在的乡镇长,方圆百里大概就是一个都市。在古时候这些小国一个国家,周朝时候八百诸侯,就八百个小国。这八百个小国分布在哪些地方?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这一带,现在讲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