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敢问世尊”,希望世尊对他们开导,破除他们的疑惑。这是来请法的。

    【佛告阎罗天子,恣汝所问,吾为汝说。】

    世尊非常慈悲,告诉这一些阎罗王们,你们有疑问就说出来,随你们所问,佛会给他解答。在佛法里面最要紧是破迷生信,有疑一定要问;有疑惑要不问,决定会在修学当中,产生很大的障碍。我们讲修学,诸位一定要晓得,修学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修行跟生活是一桩事情,决定不是两桩事情。现在一般人往往把修学跟生活看作两桩事,那就完全错了。所以他在生活当中不能改善,他得不到利益,得不到好处,就是这个错误观念所产生的。

    【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

    这是礼节,这个地方我们也要学。这些人是随从,跟著地藏菩萨一道去,到这个大会当中。他们向世尊请教,决定不能忘记他的老师,地藏菩萨是他们的老师,也要看看老师,向老师打个招呼,这求老师加持。

    【而白佛言。】

    这才说。

    【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是大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

    这是先赞叹。地藏菩萨的慈悲神力,阎罗天子们对地藏菩萨认识很清楚,对地藏菩萨的慈悲威德,那久已敬仰到极处。他说的话全是事实,地藏菩萨在六道之中,特别是三途,众生哪个地方受的难最苦,地藏菩萨决定到哪个地方,决定不舍弃众生。他教化众生方法无量无边,这经里面只说个大概,只说一个纲领原则,我们从这部经里面细心去体会,何只“百千方便”?度化这些罪苦众生永远没有疲倦,就像普贤菩萨一样,尽未来际无有疲厌,不疲不厌。末后这一句是对菩萨的赞叹,“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

    【然诸众生,脱获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

    这正是阎罗王所疑惑的,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对他们说出来。这些众生脱离了恶道,“罪报”就是指的三恶道,“脱”是脱离,“获”得脱离罪报。可是“未久之间,又堕恶道”,‘未久’是很短暂。注解里头举一个例子,举地狱里头等活地狱,等活是属于八大地狱之一。这个地狱里面的寿命跟四王天一样,人间五十年地狱里一天,这个人离开地狱到人间来,在人间又造作罪业,纵然活上一百岁,死了之后又回到地狱去,在地狱看起来才两天;人间一百年,地狱两天,他去了怎么两天就回来?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一般饿鬼道里面,诸位晓得,饿鬼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人间过一年在饿鬼道才十二天。

    所以他们看到这些人,接受地藏菩萨的教化,地藏菩萨苦口婆心劝勉,他们觉悟、回头了,这一念回头他就能脱离恶道,纵然是在阿鼻地狱也不例外。只要你一念向善,那一念就超越了,不要小看这一念。我们世间人念佛往生净土也是一念,临终那一念如果你念的是阿弥陀佛,你想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就那一念就往生。平常叫我们念佛是训练,就怕临命终时那一念忘掉,那个念头错就坏了。平常好比是练兵,临终最后那一念是打战,你这一口气断了,你往哪一道去受生,就凭临终一念,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一念。怎样才真正的有把握,让这一念不会失掉?一定要知道修福,有福报的人,真正有福报不是现前有财富、有地位,不是的,这个福报是假的。真正有福报,临命终时没有病苦,预知时至,晓得自己什么时候走;不生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著走、坐著走,非常自在,这个人叫大福报。为什么说他大福报?因为他永脱轮回,再也不搞这些六道。他如果再回到人间来,回到六道里面来,他是菩萨,他不是凡夫。他到世间来是随类化身,就像这些阎罗鬼王一样化身来的,他是来救苦救难,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绝对不是造业受报。这叫大福报,这是真正的福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要看明白。所以世间有漏的福报不要求,我们要修无漏的福报,这样才是一个真正智慧的人,真正明白人,佛家讲真正觉悟的人。这是他们看到的现象,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其实这些事情,他们哪有不知道的,这就是明知故问,让佛说出来,大家相信。菩萨说出来、鬼王说出来,大家信心还不够,请佛来说。所以这种发问是属于利乐有情问,不是他不知道,他是代众生问,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要想佛法普遍的弘扬,要想佛法久住世间,一定要懂得代众生提出疑问。

    【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众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这的确是我们的重大疑惑,他们很慈悲代我们问出来。地藏菩萨的智慧慈悲、神通道力,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我们要晓得。地藏菩萨的学生,已经成佛的人不计其数,没有法子计算,而这一位老师还居菩萨位,这是慈悲到了极处。为什么老居菩萨位,不用佛的地位来度众生?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晓得,佛是师道,世出世间法一定要尊师重道。所以以老师,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只有你到那里去求学,没有说老师来教你的,没有这个道理。换句话说,佛的身分度众生有很多不方便,不能主动去教化众生,也不能够说是没有启请佛就说,一定要有人启请,一定让人对法尊敬、对学术尊敬,老师才能教。菩萨身分就不一样,菩萨是同学的身分、学长的身分,所以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说,‘作不请之友’,这是菩萨。佛不可以,所以佛要退到菩萨的地位上来,才能够广度众生。

    地藏菩萨确实智慧、神通道力,跟一切如来没有两样,为什么这些众生不听话?不遵照菩萨的教诲,“永取解脱”。实在讲我们看到世间其他的宗教,乃至于看到一贯道里面,一贯道里头的经典,里头也提到劝人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取解脱,它这里头也有;也劝人念观世音菩萨消灾免难。人为什么不肯听?我们说句笼统的话是业障习气太重,也就是贪嗔痴妄想太重,放不下。里面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外面又受外头境界的诱惑,五欲六尘的诱惑,现在五欲六尘里头再加上妖魔鬼怪,那个力量就更大了。所以才出地狱来,到人间没多久又被迷惑,又造罪业,这再又往下堕落。不是地藏菩萨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众生不肯听话,不能够依教奉行,所以才遭这些苦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二十九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卷中一百零二面,从第二行看起: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

    这是世尊答覆这些阎罗王们,说明为什么地藏菩萨在世间教化众生,众生接受地藏菩萨的教诲能够脱离苦道,但是很短的时间他又堕恶道,原因是“其性刚强”;‘性’是讲习性,不是说本性。我们在儒家书籍里面所看到,像孟子他说性善,荀子说人性是恶的,这两种说法都是向两个极端,说得都有道理。而孔夫子所讲就不是他们的讲法,夫子所说人的性是非善非恶的,所以圣人的见解跟贤人确实就不同,他说的性相近、习相远。相近大家都是一样的,非善非恶,这是相近;说善恶都是讲习性,不是本性,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习性。习性也就是佛法里面讲,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这是有善恶的。善也是恶,为什么?它不是本性。佛家特别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善,善的标准是自性,自性本具的那是善,所以他的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也是不善,我们必须要清楚。

    说到六道众生,讲阎浮提可以涵盖六道。六道,他为什么不能够脱离轮回?为什么不能超越三界?就是无量劫来习气太深、习气太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一切有情众生舍身受身,我们讲投胎受果报,是什么道理?佛讲习气里头强者先牵。每一个众生十法界的习气统统具足,即使是地狱众生他也有佛的种子,为什么他不能作佛?他虽有佛的种子,这个种子力量弱,而贪嗔痴慢烦恼的种子强,强的种子先受报,所以这样才堕恶道。佛把原因说出来,我们自己冷静的思惟,确实是如此。六道众生“难调难伏”,调是讲调理调顺,不容易,伏是降伏他习气,降伏贪嗔痴慢的习气,相当不容易。这是把原因说出来了。

    【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

    “是大菩萨”这一句就是指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实在讲无量劫中没有离开六道。六道是一切众生最苦的地方,尤其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地藏菩萨没有离开这些地方。他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用千百亿化身,“头头救拔”。地藏菩萨化什么样的身?没有一定,随类化身。我们在一生当中,有没有遇到地藏菩萨?常常遇到地藏菩萨,我们自己不能够觉察。我们起一个恶念,想做一个坏事,有人来劝告我们,来劝导我们,那个人就是地藏菩萨化身,我们哪里晓得?所以地藏菩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劝导我们,我们能不能相信?肯不肯接受?不一定,所以罪业还是照做。

    我们要明白这一个事实真相,一切诸佛菩萨化身都没有一定,我在前面跟诸位举出例子说明过,感应往往就是刹那之间几分钟。诸佛菩萨见我们周边的人,诸位晓得鬼神可以附身,大家知道,佛菩萨怎么不能附身?佛菩萨附身就是佛菩萨的化身,在那几分钟当中,藉著任何或者是人身、或者是物身,依报、正报都行,只要能够触动你,让你觉悟、让你回头,都是佛菩萨。妖魔鬼怪附身都是帮助你作恶,看到你作恶喜欢,看到你作恶赞叹,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佛菩萨。所以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华严经》上讲的还会有错吗?凡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